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越三十年-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等,我拿下资料!”刘夏来站起来回桌子那下边的的保险箱,摸弄了一会打开,拿出一个档案袋过来,抽出一叠纸交给黄波,“这是资料,您看一下!”

    黄波夹着烟,仔细地翻看着,默不作声,只是脸上不知不觉现出惊讶的神情。

    林万马坐在一边,没说话,也没有去拿资料。

    看到中间一个地方,黄波停了好久,突然叹了口气:“我们一直都知道国内有几个很大的敌特网络,只是以往都是零散的抓到敌特,没想到现在能梳理出这样的线索,这个李一鸣,是什么身份?”

    “你们不知道?”刘夏来反问道。

    “我们为什么会知道?”黄波奇怪地看他,“你又没让我们查他,电话里你又没说。”

    我当然不敢让你们查一鸣同志,谁知道他什么背景,刘夏来愣了一下,看着黄波,想起他只是部里的一个处长,很多事不知道也正常。

    “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黄波看着资料上没写多少内容,“这敌特是他发现的?”

    刘夏来看看他,决定说得简单点:“是的,他有很强的观察力,好像是有功夫,听力很好,是他听到了那个林登辉的梦话,还有发现了熊达的不正常。

    至于一鸣同志的身份,。。。他爸爸是沈县供销科的采购副科长,他十三岁,正读中学。”

    “只是中学生?怎么这么厉害?”黄波惊讶地问道。

    刘夏来张了两下嘴:“耳朵那么灵的话,算不算有特异功能?也算吧?”

    黄波想了想摇头:“那应该只能算是有功夫,离特异功能差远了,特异功能是能从盖盖子的瓶里弄出药片来的。”

    “会不会是武学世家?”林万马好奇地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李建国同志是个知青,是申城到沈县下乡的老三届。”刘夏来轻声说道。

    “照你说的这过程来看,说小天才不过分。”黄波说道。

    “他喜欢看那个十万个为什么,可能是这个原因吧!”刘夏来示意了下自己的书架,上面赫然摆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我现在有空也会看,知识很丰富的。”

    黄波有些无语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个爱读书的好少年,帮助公安同志抓了敌特,可惜不能宣传啊!

    他笑了笑,然后转头对着刘夏来:“你知道我为什么下来吗?”

    “不是因为这个重大的敌特网?”刘夏来问道。

    黄波笑了笑:“当然是因为这个,不过还因为你们推测到的东西和我们之前了解的一些情况联系起来了。”

    “什么情况?”刘夏来瞪大眼睛问。

    黄波严肃着脸,指着资料上的一句话:“你这上面说,这个敌特网是按着森林的架构做的设计,这些人的代号里头有树,有花,有各种动物,夏来同志,你知道因为你这句话,我们十个同志没睡觉,把整个档案室都翻出花了,。。。。。。收获非常大!”

    刘夏来心一阵狂跳:“是。。。对的?”

    “是的!而且我们突击重新审查了几个抓捕来的敌特,他们的代号也符合这个!”黄波说到这,没说下去了,那些也要保密的。

    刘夏来使劲抽了口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满脑子都是李一鸣的样子,他怎么。。。怎么就能那么聪明?

    “夏来同志!”黄波看看他,轻声又开口说道,“另外,你上面写着一句话说这个网络的主持人设计者可能名字里有个森或林之类的字,对吧?”

    “是一鸣小同志推测的。”刘夏来小声说道。

    是孩子想出来的?那是真够聪明的!

    黄波打量着刘夏来,神色严肃轻声问道:“那你知道汪希苓这个人吗?”

    刘夏来想了一会摇摇头:“哪个?”

    听起来类似这名的人多了,但能被黄波用这样的语气说出来的,刘夏来没这印象,而且根据前一句话推测,这人可能就是这个敌特网设计者。

    “对面情报局的,局长。”黄波拿手指沾着茶水在桌几上写上名字,点着最后一个字看着刘夏来,低声说道,“苓!”

    刘夏来呆住了,他在报告里头只是把一鸣同志的推测随便写上去了一句而已,没想到真的引起部里头如此重视,然后挖出这么个情报,一鸣同志说这人可能名字里头有森或林,现在是个苓,差了一点点。

    不过这苓字是什么意思?

    “他们现在叫军情局,就是原来军统,后来到台湾后改的名,开始还叫国防情报局,然后跟特勤局合并成军情局。”黄波简单说了下,又在那个苓上写了一个字。

    伏!

    刘夏来看了看:“潜伏?”

    黄波点点头:“这个苓字,我们去查了字典,伏苓是一种中药,是埋在地里树根上的菌类!”

    

第230章 围点打援() 
埋在地里,树根上的菌类?伏。。。苓。。。。。。

    刘夏来手轻轻抖了一下。x23u更新最快

    他想起来了,伏苓好像是一种名贵中药,刘夏来低下头,脑子里又浮现出李一鸣的模样,如果他在这里,应该能把这个伏苓从由来到含义里外里分析个透吧,可惜,他不在。

    黄波很满意在刘夏来脸上看到震惊的表情,从中央到地方,最愿意的就是看到下面的同志们佩服的眼神,最讨厌的就是看到人家背地里说上头瞎指挥。

    这次从接到榕城的紧急汇报,部里极其重视,抽调精兵强将处理这个案子,说十个人去翻档案室一点都不夸张,当然,有目标地去查和漫无目的地去看卷宗那效果肯定是两样,榕城这里确实也是立了功的。

    接着他看到刘夏来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手稍稍拨弄一下,抽出两本书,有些无奈地扬了一下,坐回椅子上,把书一放。

    “初中植物学?本草纲目?”黄波拿起书在手里翻了下,大概能明白啥意思,“有翻出什么情报?”

    “还真没多少,除了已经知道的几个之外,。。。。。。”刘夏来有点尴尬指了下本草纲目,“你没说伏苓我都没去翻这本,这是。。。。。。”

    “摆样子的,我知道!”黄波轻叹口气,部里也找了些植物学,然而也没看出什么内容。

    刘夏来看着那桌上快被风吹干的字迹,轻声问道:“能确定就是这个人了?”

    黄波呼了口气,点点头:“他这个人是八零年进情报局,当的是副局长,之前是在美国搞情报,不过去年他被抓进去了。所以我们把这案子定这个名,一是因为这个,另一个就是因为这个字。”

    “这个人已经被抓了?”刘夏来很吃惊。

    看到刘夏来惊讶的模样,黄波就知道他误会了,笑着摇摇头,虽然刘夏来在榕城工作多年,很多重要机密他是不可能了解的,这个就是。

    刘夏来被他的表情弄得更迷糊了。

    虽然榕城地理位置离着台北最近,专门有个处室是在监听那边发过来的短波信号,就是俗称敌台的玩意,但那上面可绝对没人会说自己情报局长被抓了。

    至于中央那边,应该是另有消息渠道。

    “嗯,不是我们抓的,是被那边他们自己人抓的。因为他派人去美国刺杀了一个叫江南的人。这事闹得很大,那个江南是双面间谍,也为美国人服务,到美国就把老蒋家那点破事都写进书里头了,嘿嘿。。。。。。”

    说到这,黄波顺手按掉烟,拿起杯子润润嗓子,从杯口上看着刘夏来,“你猜他派的谁去?”

    刘夏来摇头。

    黄波淡淡说道:“老蒋从哪混起来的?他是混黑的,台湾黑帮的头子都是情报员,派的是个叫竹联帮的头子陈启礼,香江的报纸上都有。”

    刘夏来长长哦了一声,心想这内情好复杂,又是香江过来的消息,香江,那又是一个阵地了。

    “可是,一鸣同志说这个网络可能存在很久了,这时间点不对啊!这个汪希苓是八零年才进这个情报局的,那怎么可能组这么大的网络,是。。。。。。”

    “这个人早就从事情报工作了,一直都是蒋光头的亲信,可能这一套是他跟美国人学的,然后,他回台主持这个网络。。。。。。部里分析是这样!”

    部里的分析吗?刘夏来有些茫然看了下边上安静发呆的林万马,又想起那个小小的少年,他如果在这里,有这些资料,能分析出多少东西来。

    黄波摇头有些感慨:“不知道发展了多长时间,有可能是因为他被抓了之后,这里才出现了一些漏洞,不然怎么解释以前都没有发现,。。。。。。”

    黄波的话让刘夏来松了口气,这相当于部里给他开脱了。

    “熊达是五年前被发展的!”

    刘夏来轻声说道,“现在上线就是那个刺桐,很可能那个刺桐的上线就是榕。徐记应该是很老的联络站,但我们现在没有惊动他们,所以不清楚他们内部的情况,熊达也说不知道,他觉得那可能是另一条线,他从来不能问。”

    “还好你们发现得早,否则他们掉线之后肯定会就地潜伏,他们潜伏得越久越深我们就越难发现。。。。。。我们现在又是改革开放,不知道他们会搞什么样的破坏!”

    刘夏来点点头,心头沉重,招商投资人员往来复杂,大家心头有数,一般人哪敢冲进来投资,有勇气冲进来的都是目的性特别强的,比如和原来的潜伏人员重新联系,发展新的目标下线之类的。

    房间里有点沉默,只有风扇发出呼呼的声响。

    刘夏来默默地弹了下烟灰,又想起一鸣同志说过这树代表着单位里头的人,花草是社会上的,鸟兽又各有含义,自己也写在资料里头了。。。。。。刘夏来拿起那资料翻到那页找到那句话,指给黄波看。

    黄波绷着脸,盯着那句话半晌没动。

    刘夏来轻声开口:“错了?”

    黄波抬起眼长长呼了口气:“没有错!不过这些年情况有变,有些代号本来应该是社会上的,也被发展进了单位里头,还有人。。。是犯错被开除的,反而在社会上。。。投机倒把做生意!”

    刘夏来沉沉点头,这才是正常的,一棵树长大了,边上自然鸟兽花草都有,那本初中植物学上说的这叫小生态。

    “小生态!”刘夏来手指在桌上写了下来。

    黄波很有同感地点点头。

    这些年来,两边互相渗透的工作从来就没有停过,你策反我我策反你,你抹黑我我抹黑你,但有时又会玩出一些很别致的花样。

    就好像金门那边,隔着几里海两边驻军经常喊话,互相放广播玩攻心计,甚至拿气球吊礼物交换,这些事在报纸上是绝对不会有的,当地老百姓倒是有可能知道,其实这以前在战场上最前线都是很常见的,也是中央都认可的,这反而不可怕。

    但如果在内地,这些很早潜伏下来的人以后慢慢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岗位,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黄波轻轻敲着桌面,突然笑了起来:“这个李一鸣这么厉害,长大了肯定是个好公安!”

    刘夏来回想了一下,也有点感慨:“我也不知道,可能有的人天生就不一样吧!他们父子俩去申城前在火车站还抓了好几个小偷和逃犯。”

    “去申城了?”黄波有点遗憾,“我还想见见他呢!”

    “嗯,出差去的等回来我找他。”刘夏来轻声说道,打量着黄波,一鸣同志好像说很多敌特潜伏比较深,谁都不能轻信,如果这个黄波问来问去重点不是案子本身而是一鸣同志,那这个问题就大了。

    而且还有一个林万马,谁知道他有没有问题。

    从一鸣同志身上,刘夏来学会了很多东西,他抽着烟,从升腾的烟雾中观察着黄波和林万马的表情。

    黄波没再纠结着李一鸣问题,专注看着案卷上的内容:“你们局里已经挖出两个人了,是准备配合了吗?”

    “对!”刘夏来点点头,手指点了点纸张,“现在关键人物是这个叫林登辉的,他目前已经潜逃,有群众反映他好像是往桐城方向去,现在我们已经通知沿路单位留意。”

    “这个联络站你们不动是对的!部里的意思也是这样,围点打援!”

    刘夏来点点头,打援这两个字让他有点想笑,他一下就想起了那天电话里头一鸣同志跟他说的那些话,啥都跟敌人去要。

    “怎么了?”黄波看看他。

    “我觉得,很好,这个徐记店铺安放在榕城,咱们这里又是离着台北这么近,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据点,一下打掉很浪费!打援,我们相当于把他们控制起来圈养了!”刘夏来低声解释。

    “不要让他们发现!”

    “明白!”

    “榕城的同志们还是值得信任的!说下接下来你们的工作!”黄波看看手表后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