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越三十年-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

    “好吧!”李建国只能无奈相信。

    李一鸣靠着椅背,脸色也几乎正常了。

    李建国这时有空想起儿子脑子里多的那些东西了,刚才儿子说到脑子里有电影,那电影拍的是什么?

    虽然说话要小心,但含糊点说不会有事,如果加上用沈县话,那就算那几个保镖耳朵再灵,也得听得懂。

    “电影什么内容?”

    “特种兵的。”

    李建国眉头微蹙,特种兵。。。。。。是什么?

    “是特务连?”

    李一鸣笑了:“比那个更专业,单兵作战能力更强。”

    李建国低头想了想:“这次送电影票,你准备用这个?”

    他不知道脑子里电影是什么个意思,书可以背歌可以唱,可电影你怎么拿出来放?

    李一鸣摇头,那是三十年后的电影,现在拍不出来那个效果,这次的电影,不会用它。

    李一鸣能猜出建国同志心里在想什么,低声跟他解释:“歌曲和电影也挺有用的,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这些歌至少是经过了编曲的,旋律音色非常丰富,应该很能提升国内的音乐水平,电影还能看出一些拍摄手法。”

    “你自己考虑清楚就好。”李建国叹了口气,只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先看一遍再说。”李一鸣没再多说具体内容了,有些东西真是不可描述。

    但不管怎样,这些都是很宝贵的未来资料,他要好好研究分析。

    李一鸣目前统计自己脑子里头有加漫画三百六十五本,歌曲五十二首,小游戏十二款,软件四个,电影一部,。。。。。。

    书就不说了,字里行间都带着可观的信息量。

    新出现的那些书里的主角已经可以穿越回古代了,不但有那种去了回不来在唐宋明清搞建设开疆辟土的,还有好几本名字里头带着兵字,写的都是兵王的故事。

    漫画有三十五本,名字叫作《城市猎人》,这里头画风。。。好流氓!

    十二个小游戏:拖拉机大战、四国大战、坦克大战、血战到底、雷电、保卫萝卜、星际争霸、植物大战僵尸、俄罗斯方块、超级马里奥、大富翁和愤怒的小鸟。

    四个软件好像还是带着版本号带exe后缀名的安装包,分别是:qq、360安全卫士、ps和美图秀秀。

    那部电影叫作《战狼》。

    …。。。

    

第344章 推断() 
小说、漫画、流行歌曲,电影和游戏,这信息组合这不就是三十年后那些人的日常娱乐和主要的精神生活吗?

    倒是这些数字,非常奇怪啊!

    一、四、十二、五十二、三百六十五,量子力学不方便解释,日常的逻辑或许可以。

    这是让我过上一天看一本小说,每周学一首歌,一个月玩一款游戏,每季装一个软件,全年刷一部电影全年宅在家的幸福生活吗?

    李一鸣撇撇嘴角,他可不是什么宅男!

    可这些软件又是什么个用意呢?

    三十年后的常用软件,放到八十年代,还真是很有想象力的行为,现在pc机里的中央处理器还是80386的芯片,这些软件别都是网络版的吧?

    。。。。。。

    突然日光灯微微闪了几下,然后窗外哐哐哐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下面开工了。”李建国说道。

    李一鸣神色微动,突然开口:“我大概知道时间了!”

    “什么?”李建国奇怪问道。

    “那个。。。。。。”李一鸣无声地轻吐两字,向后一靠。

    李建国眼睛一下又瞪大,他知道儿子说的是什么,那个一直不能确定的地震时间。

    李一鸣沉沉点头,抬手在桌上沾水写了几个数字。

    他现在基本能确定,那地震应该是在广场协议之前,而且一定是在竹下登提议开会之前。

    地震发生在墨西哥当地时间上午七点多,香江这里应该是晚上九点多,东京和香江同一个时区。

    竹下登他是21日下午飞去美国,提议时间必然在此之前,从14日到20日,这七天每一天都有可能。

    再考虑到曰本人喜欢趁火打劫的心态,应该是听到地震之后马上就想要开始升值汇率,于是打电话约见另四国财长。

    那么后四天的可能性远大于前三天,20日的可能性太小,因为约见时间来不及。

    所以最大的可能,那地震发生在17、18、19三天之间的某天,而概率是递增的。

    “我知道了。”李建国无声叹息,有些担忧地看着儿子。

    地震发生了,自己可能就得先回内地。

    留下儿子一个人在香江。

    但刚才那发生的事让他心中百感交集。

    儿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自己真就什么都帮不上忙。

    李一鸣看看父亲,没说什么,只是站起身来走到桌前。

    李建国就看到他拿起一瓶药拧开盖子,往手里倒了一把。

    “怎么了?”李建国担心地问道,也走过来,拿起那药瓶看了下,嘴角立刻就抽动了一下。

    流得滑?

    清泄败火,专治便秘!

    儿子拿这药做什么?

    还倒这么多?

    刚才那后遗症要吃这么多治便秘的药?

    李一鸣看看父亲,嘴角微微弯起:“不是我吃。”

    李建国一下警惕起来:“那谁吃?”

    李一鸣长长吸了口气,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李建国却已经虎起脸瞪着他了。

    父亲永远是父亲,这么严肃地问自己,李一鸣想编个谎话都好难:“你猜?”

    李建国好想骂人,还让我猜,你这一大把泻药给谁吃都要命!之前他就注意到儿子拿着这药瓶把玩,当时没太用心想这动作背后的含义,现在一琢磨他就能猜出七八分了,他可不笨,李一鸣估计是准备给陈长青和路大通喂下去。

    那两个被儿子确认为敌特,喂点泻药倒没什么,但这么多。。。。。。

    “太多了!”李建国严肃开口,药一般就是每次两粒,又不是六味地黄丸这种。

    李一鸣鼓鼓嘴,拿过李建国手中的药瓶,哗啦啦倒回进去。

    “我看看!”

    李一鸣摊开手,掌心里头四粒黄乎乎的药片。

    李建国满意地点点头。

    “有人来了!”李一鸣边说边往椅子那走,重新坐下。

    …。。。

    笃笃门被轻轻敲响。

    李国宝的声音传来:“李生,方便进来吗?”

    “进来吧!”

    李国宝推门进来,一脸笑意:“布置得不错,我下去看了下。下面也开工了。”

    说着话手在身后一摆,艾迪方和三个保镖都退出门外。

    李国宝看着关紧的门,轻声开口:“李生,之前说的我在东亚大楼里给你一个办公室。”

    东亚银行在中环繁华地带有大楼,那自然是比这大埔的印刷厂要好,李国宝只盼着李一鸣那小脑袋赶紧点下。

    李一鸣果然点头了,嘴里淡淡说了句:“可以,不过。。。。。。这里也要有,以后我还有很多业务在这里做。”

    李国宝看看这房间,心里琢磨着这地方除了印东西还能有什么业务。到处油墨味的破厂,又吵又闹一不小心还会出事。

    不过既然李一鸣说了,他也不会反对,正常人对比两处办公室后总会有个倾向到哪办公,也许几天之后李一鸣就不会想回这来了。

    李一鸣看看他,看了看左右,淡淡开口:“现在这里办公设备除了这电话别的什么都没有,很不方便。”

    “我让人备齐!我看这里传真机也没有实在也是太不方便了,李生如果要和内地打电话,这里也得开个能打到内地的。”李国宝毫不犹豫说道。

    李一鸣微微点头,虽然他不见得会用这个来打重要电话,但能随时联系到内地总比联系不上的好。

    李国宝眯起笑眼看向李建国,终于等到机会开口问了:“李先生是?”

    从陈查理那他倒是问出这位好像是李一鸣的“父亲”,但他其实是不相信的,只能说陈查理自己都没搞清楚。

    李建国抬眼看他,平静地报上名字。

    我不是问这个,李国宝笑道:“不知道李建国先生是李生的。。。。。。”

    李建国微微摇头,没有回答。

    李国宝明白了,这是人家不愿意说,也是人之常情,扭头对着李一鸣笑道:“我想再让人拿个手提电话和传呼机来给这位建国先生吧。”

    李建国微微有些吃惊,李国宝却已经不再看他了。

    一部手提电话至少也是三万港币,李国宝却送得毫不可惜,只要他能随时跟李一鸣联系上,送一部手提电话算得了什么。

    但这就像是之前捐实验室同样的道理,他愿意送,也得看人家想不想要。

    这李一鸣全身上下就没点贵重的东西,手上连块电子表都没有,这绝对不是没钱而是已经活到不碍一物的首长境界了。

    那快两斤重的黑砖头,充电一整天只能说半小时不到的电话,。。。。。。到哪信号都不见得好,每回通完电话都得拿雪耳燕窝羹来润喉。这种破玩意,敢让首长成天拿着吗?

    当然是保镖拿着。

    李一鸣微微仰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我听说香江这里手提和传呼信号在深城也收得到?”

    “嗨啊,李生也知道这事?”李国宝点点头,“信号不好。”

    李一鸣点点头,接受这么个玩意有利有弊,他不是很清楚这无线信号是不是有人在偷听,很多书里都提到:

    二十多年之后,美国人的卫星和飞机还有地面电台一直在监听着大陆这边的各种信号。

    就算是现在,中国在海外的很多大使馆墙里到处都是监听设备,都是在建时就已经安进去的,半点都不夸张。

    “一会让艾迪来看下,这里要好好打扫布置一下。”李国宝很日常地把这些小事甩给了助理,“李生有什么特别要求呢?”

    李一鸣很满意他的态度:“这里电脑也要有!我之前跟黄丘生说,你们分行要把这些会员资料录入到数据库里头。”

    

第345章 配合() 
电脑,李国宝点点头,他并不陌生这玩意,事实上电脑最早进入的行业就有银行业,毕竟这带来的便利性可太大了。

    他倒是很好奇,李一鸣到底知道多少东西,就目前来看,他懂医,懂商,之前好像看出对那手提电话很是了解,现在好像又得加上电脑这高科技。

    “李生也知道数据库?”

    “你们用的是哪家的产品?”李一鸣问道。

    李国宝倒是记得清楚:“美国奥拉扣公司的一个数据库产品,前年我们美国分行开始试用,然后去年香江这里也开始用这个了。”

    “奥拉扣。。。oracle。”李一鸣琢磨着这名字,“拉里。埃利森的公司。”

    “李生知道这公司?”

    李一鸣还知道这家公司以后的中文名字应该是叫甲骨文,明年三月它会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在应该都已经在上市准备期了。

    很多书里头都说到想发财可以突击入股,可实际上,一家业务发展迅速前景看好的公司,对于来入股的资金可是非常挑剔的。

    除非快进快出转手,否则把资金困在这家公司里头一点意义都没有。

    “它应该在准备上市了。”

    李国宝并没有太吃惊,反而是点点头:“也不奇怪,美国那边科技公司做得好的都会马上上市融资,咱们华人里头做得最好的就是王安公司了,他那个公司市值都快三十个亿美元了。我们李家的公司几年前就在用王安的产品。”

    王安。。。。。。李一鸣有些出神地托着下巴,这个人他知道的。

    八十年代华人里头有名的科技富豪,申城人,在美国读大学搞发明开公司,赶上了电子产业的发展,他的办公设备让他赚足了二十多亿的身家。

    似乎这两年就是这王安公司最盛的时期,接下来因为他着力要培养自己那个儿子当接班人,结果这王烈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王安公司的经营一路下滑,短短数年之间竟然落到最终破产的地步。

    李一鸣奇怪的是以王安公司这样的体量,又有大陆这样的关系,只要用心经营中国市场,怎么会把业务做到破产的程度呢?

    这背后的原因很值得分析。

    “李生,你认识王安?”李国宝试探着问道。

    李一鸣不置可否:“现在大家应该都在用ib机对吧?”

    李国宝点点头:“这个机器似乎比之前的更好。”

    “是美国原装还是台湾组装的?”。。

    “是香江组装的。”李国宝说道。

    “香江有组装这机器的?”

    “有的。其实很多配件是台湾过来的,新竹工业园那里的工厂这些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