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越三十年-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李一鸣看到的那些故事书里时常出现的流行语,这就有点儿像是现在大家知道天王盖地虎后面接的必然是宝塔镇河妖一样。

    李一鸣很期待着这老头嘴里说出下一句。

    老头又是一声嗤笑:“会武术。。。皮再厚头再铁,挡得住枪子么?耍横的前两年就给毙光了。”

    没有那一句,但又说到了头铁,李一鸣有些迷糊,但他不敢再试探下去。

    “钱对了。”李建国笑着抬头。

    老头手一搂,两块黄金消失在手里。

    果然是个手上有功夫的,但会功夫的眼睛还老花么?这老头真奇怪。

    李一鸣眨眨眼。

    老头又瞥他一眼,没再理会,看向李建国。

    “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有东西就直接来找我,别让这小子带路,见了烦。”老头哼了一声。

    李建国笑了笑,打量着这边上:“你这收不少老东西啊?”

    “是啊,有就拿过来。”老头眯着眼看他,“行了,还有事没?没事我关门做饭了。”

    “老九你真是。。。”张伍深好气又好笑,拉着李建国,“走吧走吧,他家的饭不好吃,天天就咸菜,连个油渣都舍不得摆的。”

    李一鸣扭过头再次打量了这个破屋子,这里头很多东西都透着古旧之色。

    再看看那老头的背影,吃咸菜,这可不像是重生的人会做的事。

    不过,也不一定呢!

    也许有人就好这一口,身家几百亿也可以开破面包车,不奇怪,看心态。

    先划入疑似吧!

    李一鸣心中轻轻叹了口气,不管怎么样,像老九这种,不管是几岁重生的,还是重生到哪年的,完全不像能帮上自己忙的样子。

    大概真是自己想多了。

    不过可以把这家伙列入重点观察对象,李一鸣再次回看了这个地方,记住了。

    刚才脑子里一下就闪回了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过抓特务找间谍的各种诀窍,嗯,这些都很有用的说!

    …。。。

    ps:

    我现在是双开,另一本只要有一个订阅,我也要保持一天两更。

    这本还在新书期,虽然有存稿,但现在删改很多,保底一更。

    听到了群众的呼声说进度慢,更新少,我也很内疚,那我们以周为单位定个累计鼓励吧!

    周推荐票每多一千张,加更一章

    周打赏金额每多一万币,也加更一章。

    是累计哦!

    另外也请大家多加书单,不想被淹没在起点这么多书里,期待你们的支持!

    接下来就看大家了!

    

第62章 手艺() 
老九果然毫不客气地把门关上,留下三人站在门外有点尴尬。

    张伍深无奈地冲父子俩摇头:“他就是这个脾气,走,我带你们去吃饭。”

    两人解锁开车。

    站在路边,李一鸣仔细看了看,刚才没留意,现在看到这门牌上写着外七巷。

    巷子不宽,最多就是三米,两头都有高大的古树,树下有井。

    地上是不算平整的青石板,两边都是微黑的灰砖墙,上面带着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青苔,越向上越被晒得枯白起皮,只有接到地面的还有些鲜嫩。

    这巷子两边那老旧的木板门里头是各家开的店,有做衣服的,有做鞋子的,有弹棉花的,有做竹器的,梆梆梆笃笃笃哐哐哐的声音不绝于耳,人声犬吠交织在一起,像是有些杂乱的交响乐章。

    阳光正正照下来,空气中飞舞着微小的粉尘和棉絮。

    “就两个巷子。”张伍深跨上车当先出发。

    李建国骑着车带着儿子紧随其后,小心过着石板路,中间的缝隙很容易伤车胎。

    转了两个巷子口就到了,这应该是私人开的小饭店,连个招牌都没有,打理得很干净。

    “他家不用粮票的。”张伍深应该是挺熟这里。

    店里没别人,就一中年男人在擦着几张老桌子。

    “老杨!”进门张伍深就大声打招呼。

    那男人扭过头。

    大概就是店主了,看样子似乎也兼着大厨和服务员,大概五十岁的模样,人瘦脸干,一笑都是皱纹。

    他看到张伍深有些惊讶:“小伍,这么早,没去摆摊?”

    “一会去,先带个朋友来尝尝你的手艺。”张伍深示意了下李建国两人。

    “李建国。”

    “杨振亮。”

    “欢迎欢迎!我哪有什么手艺,瞎做的。”老杨很客气伸手和李建国握了一下,“想吃点什么,都在上面写着。这你儿子?”

    李一鸣不用提醒,乖巧地叫了声杨伯伯。

    又看看李建国三人一头汗:“天热吧,赶紧先喝点汤。今天是紫菜蛋花汤,凉的。”

    他边说着边进了厨房,不过一会三个碗摆上传菜的窗台:“不要钱,多少都有!”

    张伍深也不客气,先拿了一碗,痛快地喝了起来。

    李建国笑说了声谢,把包放在墙边,也端了一碗,示意李一鸣也喝,一早上虽然带着一壶水,但早在半路上喝光了。

    紫菜被剪得很碎,蛋花也被打得很散,汤入口果然是凉凉的,在这大热天喝得特别爽口。

    李建国很大方地点了几个肉菜,红烧肉就要了三份,还有一份竹笋炒肉,一份炒青菜和三大碗米饭,准备好好吃一顿。

    老杨在厨房里开火炒菜。

    小饭店很热,天花板上有个旧吊扇在呼呼地转着,热风勉强带来一丝凉意。

    李一鸣坐在桌边,看着墙上挂的那个价目牌,用粉笔写的菜价,最贵的也就是红烧肉两块五毛钱,现在猪肉这种带皮带肥的也要一块八毛到两块了,一份应该就是一斤也不知道是多还是少。

    听着李建国和张伍深的闲话,这价格不算高,当然,比自家里做的肯定是贵点,但人家开店总得赚钱,最重要的是这里不用粮票,有钱就可以买。

    从去年开始,很多地方吃东西已经用不着粮票了,虽然粮油还是统购统销,但其它商品的价格也放开了,只是规定不得高过国营两成就好。

    看得出来老杨厨艺不错,一个人在厨房里做得不慌不乱,然后就听到锅铲相撞的声音,油烟香气一下冲了出来。

    李一鸣立刻听到肚子里咕噜的声音。

    他走到厨房边看着老杨炒菜,还有那熟练的颠锅,老杨手上的力道可真不小。

    “马上好!”老杨抽空对他说了句。

    果然是马上好,第一道上的是竹笋干炒肉片,淡褐色的笋干被切成了片,然后跟着薄五花肉片翻炒,加了不少大葱叶,非常香。

    然后第二道是肉片炒包菜,这也很快。

    后面红烧肉最慢,但也没慢多少,估计肉都是先煮熟的,只要一切下锅翻炒调味再焖一会就可以了。

    非常有条理的一个人,这是李一鸣对老杨的印象。

    “吃吃!”李建国拿着筷子招呼着。

    “老李,嫂子是在哪个单位?”张伍深随口问道。

    李一鸣身子一僵。

    “她啊,去支边了。”李建国淡淡地回答了一句,“很辛苦,常年也回不来。来来,尝尝这菜,好吃!”

    张伍深哦哦地点点头。

    李一鸣低着头,一双筷子夹着肉放在他碗里,耳里听到父亲的声音:“吃吧!”

    原来父亲一直是当母亲去支边了,李一鸣用力扒了口饭,忍着两眼酸涩低头嚼着,平复着自己心中的情绪。

    “对,半大小子最能吃的时候,赶紧吃!”张伍深也夹着一筷子肉过来,“见不到你妈妈很难受吧?”

    李一鸣低着头点了点,眼中酸胀已经变成湿润,一滴泪水已经落进了碗里。

    “小张,你在杭城有没有组织去古田?”李建国飞快地把话题带走,“我是四年前去过一次,当时还吃了那特别有名的萝卜干。”

    一边说一边夹了块肉放到他碗里。

    “有有。。。有去,好几次。自己来自己来。。。。。。吃吃,自己吃!”张伍深连连应道,好像知道自己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

    …。。。

    李建国和张伍深边吃边聊,天南地北,农村城市,乡土民情,还有各种新闻,话题很广泛。

    老杨把菜炒好上完之后,笑眯眯地让他们吃好。

    自己就坐在靠近门边的桌边椅上,摆弄着一个收音机,听着里头的广播,有时也会接几句话。

    三个大人都在聊社会,而李一鸣就一边吃一边听,一边还想着自己的心思,努力从那伤感中解脱出来。

    原来,母亲是去支边了,因为国家需要,所以回不来。

    这真是个强大的理由!

    。。。。。。

    不知不觉,他眼中的泪水消失了,他半低着头,安静地夹着菜,嘴里嚼着,慢慢地咽下。

    这个竹笋炒肉,味道也是很香,但这个炒法,应该还有十来种变化,。。。。。。

    就好像孩子们顽皮时被大人拿着竹条打屁股,那声音总是带着不同的节奏,哭声也分很多音调,有的可能是c大调,有的可能是d小调,如果是两大人打一个屁股,那应该是协奏曲,如果是边跑边打一路追着打,那可能是奏鸣曲。。。。。。

    家家户户都会,上千年的传承,打屁股其实应该也算是传统手艺,三十年后那么多手艺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好像没人说保护这个,难怪孩子们都变样了。

    爸爸妈妈小时候打过我么?

    好像有的。。。。。。

    只是记不清了有点…。。。

    

第63章 时光() 
大人们开始谈到赚钱的事了,老杨客气地摇头,说现在天热,吃饭的人其实不多,只是日子可以过,或许是真的,或许是低调。

    “好不好吃?”老杨突然朝着李一鸣问了句。

    李一鸣赶紧点点头。

    老杨呵呵一笑,冲着李建国说道:“以前来这吃肉的小孩子都是一口一块不带嚼的,看他吃得慢,我还以为今天没做好。”

    “因为味道好,才慢慢吃,不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口一个都不知道什么味道嘛!”李建国说着笑话,随手又给李一鸣添了块肉。

    “一鸣,不急,慢慢吃,有的是时间,人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对吧!”李建国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李一鸣默默点了点头。

    刚才他在观察那三盘红烧肉,其实是在心里估算着一个叫利润率的东西。

    但好像利润率有很多种,故事中有提到过,按成本和按销售是不一样的,按成本算会高一点,按销售会少一点。

    按成本算就有可能超过百分百,按销售永远也超不过,马克思说的那句话应该是指成本利润率,大家好像也习惯用这个算法。

    如果这一盘用了一斤五花肉,连酱油柴火什么的加起来成本两块钱,加工之后两块五,毛利是五毛,成本利润率百分二十五。

    故事里说餐饮业利润率是很高的,但人们很多钱是投入在种种硬件设备上,因为淘汰率也高,如果总是换装修,那就会拉资本利润率。

    现在这样的小店,应该都是拿的二手物品,也许就是从家里搬来的东西。

    如果按着现在国家规定说不能超过国营的两成,那么是不是指允许三成的利润?

    李一鸣看看坐在一边的老杨,如果是百分之三十的利润,那这盘红烧肉的成本应该是一块九毛三,差不多正好是一斤。

    这有点儿像是数学的应用题,绕来绕去的,李一鸣回想着自己那些课本,好像题目都没这个有意思。

    但如果减少肉量,或是买更便宜的肉,又或者提高价格,那利润就更高,马克思不是也说过利润超过百分百之后资本就会发狂了么。。。。。。

    接下来往后,人们都在想方设法让自己富起来,现在或许他们还保持着纯朴的习惯,但十年之后这习惯会被丢进下水道,三十年后一盘家常菜也可以卖出几百块,真是难以想像。

    前三年严打,李一鸣亲眼看到很多人插着牌子站在卡车后面被带去打靶,之后整个社会的治安一下好了许多。

    三十年后那样的人如果在这个时代,坟头草应该得长三茬了吧。

    但那些人现在应该还是小小的孩子,他们怎么会变成那个样子了呢?

    李一鸣看向张伍深和老杨,这样的两人,在未来的几年内,不出意外能积累出不小的财富,至少几万元这样的资产是少不了的。

    而十年后三十年后,最有钱的,其实是那个老头老九,那家伙估计平时就在收各种旧货,李一鸣可以想像那破屋里应该有不少古董。

    当然,三十年之后,也许他已经死了。

    这个老杨,或许也不在了。

    父亲会变老,张叔叔也会变老。

    自己会长成像父亲这个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