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越三十年-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要一件件做,图也要一片片拼。”李一鸣伸手拿起一个小团子看了下,“再来一个?”

    …。。。

    薄扶林道玛丽医院。

    李国章站在一群同事之中,看着挂在发光板上的几张ct照片,这些是随那四个伤者送来的。

    送伤者来的人没有透露身份,李国章却是认出了一个似乎是美领馆的人员,四个伤者,足有八个人员陪护在医院中,个个似乎都带着武器。

    而那四个伤者,仅是从粗大的手掌就知道都是些平时习惯动枪的武夫。

    “这照片是二代机拍的。”放射科的主任医师轻声说道。

    阅片无数的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照片清晰度并不如玛丽医院的那台机器,那是去年刚采购的三代ct机,区别其实只在于拍摄的精度。

    能读懂这照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现在能看明白ct照片的人都在这里了,要能从这些浓淡不一的墨色之中看出人体的内部损害,至少得十年功力,而这ct机面世也不过这个时间。

    李国章默默地看着,不太说话,这不是他的专业,他日常对付的都是腹腔,这是颈椎,动刀论不到他,但他脑子里头想得不比别人少,因为信息来源的不同,他很是知道一些事的。

    最中间四张照片拍的都是颈部,粗看还以为是一个人,其实是四个不同的伤者。

    人的颈椎有七节,第一二七节是非典型颈椎,三四五六是典型的颈椎,很明显地第三节颈椎错位严重。

    这里神经血管分布密集,只要受伤就容易致死,而现在这四人看起来也是离死不太远了。

    “刚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被一阳指伤到。”有人开了个小小的笑话,效果不错,每个案例都会成为未来生活中的谈资。

    “咳!各位有什么看法?”总算有个正经的了。

    “之前昏迷原因不是脑部受到撞击,也是因为第三节颈椎脱出引发的,一是对神经压迫,二是椎间孔有颈动静脉,被压迫后血流供应不足,不过看过伤者,我觉得可能还有二次损害。”

    “二次损害是怎么造成的?”

    “不知道,可能是急救时产生的。。。。。。这种错位用牵引已经无法纠正了,可能他们。。。。。。唉!”

    “这里,切开,然后从这里复位,注意不要伤到神经和血管,。。。。。。”

    这话一说,周围一片安静,颈椎这里是人体重要的危险区,神经血管分布如此之密,要把这样突出的一节椎骨复位,难度相当之大,何况还要不要伤及神经血管。

    有人叹了口气:“需要跟家属说一下,这术后效果很难预料,损伤肯定已经造成了,伤者可能终身无法行走。”

    “他们知道,要求的是。。。把人弄醒至少两小时。。。。。。”

    “怎么能这样?!”

    “就是这样!他们应该是想找出凶手,你没看出来那些人不正常吗?都快疯了!”

第663章 汇集() 
(感谢麻烦的咔嚓书友的万赏,为你加更一章)

    伍德。汤逊阴沉着脸站在窗口处抽着烟,鹰似的眼神盯着窗外的另一座楼,那里有临时布置的岗哨。

    他是cia驻香江情报站的一个高级主管,领导着一个行动小组,但就在昨天,小组在一次很日常的午间休息时突然被袭击,四名成员昏迷不醒。

    目前还无法确定凶手动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将人的颈椎重击到这个程度而不伤及别处,有人怀疑这是功夫高手所为,比如一阳指少林金刚指六脉神剑之类的。。。。。。

    但这样的功夫,一向只存在于小说之中,香江有不少武馆,中情局都有资料,没有有这种本事。

    领事馆里有相当好的医疗条件,但都无法让这四名员工苏醒过来,而处于这种昏迷状态的人员是无法越洋飞行的。

    这件事发生之后,领事馆已经进入了高度戒备,然而昨天夜里,又有六名游鹰出事,在街头执行任务时却突然眼中被洒进了石灰粉,角膜被烧伤,就算治好了这辈子都得红着眼睛见风流泪。

    现在整个领事馆人心惶惶,情报站在编的六百员工谁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目标,外派执行任务都不敢去。

    伍德把烟头重重地摁在窗台上,又弹到楼下,低低地骂了一声法克。

    …。。。

    呜呜~~

    哗啦,哗啦~

    白色的海鸥在淡绿色的海面上翻飞,一艘红白相间的快速小轮在海面上破浪直行,后面拉出一道长长的白线。

    船上的广播里一直放着流行歌曲,欢快的旋律夹杂在海浪风声中,带着一种令人出神的魔力。

    船边站着的游客不少,有的抽着烟,有的看着海,有的聊着天,却都时不时好奇地打量着船尾这几个扛着录像机的人,低声在猜测他们在拍什么,一会拍海面,一会拍天空,一会又拍远处的礁石。

    江明负责的是警戒,面无表情地四处看,海风吹不去的是他心中的不安,不知道濠江分部的同志们有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可千万别上岸就听到什么坏消息。。。。。。

    周峰抱着十多斤重的摄录机,已经出了一身的汗,这玩意老扛着还真是挺累人,特别是他得抓紧,别让这上万块的机器掉进海里。

    彭燕燕正在回看拍好的录像带,背着风点了点头:“可以,换带子拍上岸。”

    韩力看了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前方也已经现出了濠江外港客运码头全景,他拿起挂在胸口的望远镜,对着那边看了一会,寻找着熟悉的面容。

    如果一切正常,现在那人应该找着了。

    …。。。。。

    榕城出版社印刷厂,排版车间,吴茗带着两个公安急急走出,找了一间办公室。

    请出别的人员,林万马和吴茗在门上守着,王大力拨通了刘夏来办公室的电话。

    当对面传来刘夏来的声音时,王大力有些着急地压低声音开口:“刘局,有重要情况!”

    “说!”刘夏来的声音一下提高。

    “我们现在印刷厂,排版车间有一份复印的书稿曾经遗失过一部分。”

    “什么书稿?”

    “一鸣同志写的蓝星村!吴茗交到印刷厂,在排版车间做了复印后准备排版,十二号那天下午,排版工发现书稿不全,问了很多人说不知道,后来被清洁人员在大楼外面垃圾筒里拾到,又交回给了车间。

    我。。。我们怀疑有人偷拿了这书稿去看,然后记下来又来不及放回去,就用丢弃的办法!排版车间人员出入很复杂,我们已经让这些人回忆了!但很多人他们并不认识。”

    王大力满头是汗。

    “你马上把那份书稿拿回来,验指纹!”刘夏来沉声下令,目光落在一个档案袋上。

    “是!”

    …。。。

    “老周,咱们垫两口。”卢平呵呵笑着,示意着茶几上的饭菜。

    周正嗯了一声,也不客气地拿起筷子就吃起来。

    电话响起,卢平摇摇头:“这一天天的事。。。。。。”

    接起电话听了两句,脸上就露出了笑容:“丁部长,对,是我这里送过去的,怎么样?想法很好是吗?。。。。。。那就好,。。。。。。”

    周正放下筷子,灰白眉头耸动了两下,看着这边:“铁道部的?”

    卢平看了下周正,点点头,对着电话接着说:“嗯,那个人现在不在这里,你们可以先讨论嘛,等人到了我会通知你,人。。。还在外地。。。。。。”

    “问他们打算怎么弄。”周正不耐烦地说道。

    卢平有些无奈,对着电话又问:“对了,丁部长,你们怎么打算的?”

    听了一会,卢平点点头,掩着话筒对着周正:“他们会发文下去讨论下,然后弄个车厢试着改一下。”

    “多长时间改好?”

    “多长时间啊?丁部长?有人很着急想看看。。。。。。哦,好的,等你电话!”卢平放下电话,对着周正,“下午告诉我们。”

    “又是下午。。。。。。”周正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好想能马上联系上那小子,可越是他这个级别,越是不可能轻易打电话到境外。

    “不要急,也许吃完饭那边就来电话了,你不知道现在过关的人有多少多!”

    …。。。

    “部长,那车子还跟在后面!”司机紧张地说道。

    张俊生皱着眉头往后看了看,那是两辆从出馆时就跟上来的黑色福特轿车。

    前面就是大埔了,这两台车子已经跟了一路,之前还不太明显,但往大埔就这一条公路,这路上跑的轿车并不算多,那就显得很扎眼了。

    特别是司机用了几个办法都没办法甩掉它们。

    “这么明目张胆,不是美国人就是英国人。”他的秘书在边上说道,“要不要换时间再去?”

    “可能是跟昨天他们的人出事有关系。”前面副驾驶座上的保卫轻声说道。

    张俊生沉着脸,心里也是万分焦急,探望榕城来香江考察团的事原本应该是个很轻松的任务,现在加了这些尾巴之后,这事就变味了。

    这些人到底目标是谁,只是随便跟一下还是会一直跟到地头,这条路平时回内地也是常走,经常也有被跟踪的情况发生,通常只有一辆车跟着,而今天是两辆,此事不寻常。

    “部长。。。。。。”

    “接着走,到大埔再甩掉。”张俊生不可能因为有人跟踪就放弃这任务。

    内地经常有来香江的考察团,但这一个,似乎社里重视程度比以往要高得多,这一点张俊生是有感觉的:不仅是因为集体拉肚子,还因为这个团不同寻常的考察行程——来香江这里的工厂加班一天两夜,闻所未闻啊!

    荣光印刷厂,蓝晓龙正给考察团的成员们开小会,边上坐着两个华新社的人。

    “一会华新社的领导来看望我们,大家要准备一下,把来香江的学习心得感想和体会跟领导汇报汇报,请领导批评指正,看看我们在工作中还有什么不足。。。。。。”

    蓝晓龙看了看牛大庆:“大庆你想说什么?”

    “团长,这事会上报吗?”

    蓝晓龙看了眼边上坐着的两个华新社:“这个嘛,上不上报纸我们也要好好工作,当然,能上最好,毕竟我们这次来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光是这个劳资纠纷的解决办法,就特别值得那个参考消息。。。二版?”

    其中一个社员笑了笑:“这个我可决定不了,不过如果领导来了,您可以自己问,他是你们的老乡嘛!”

    蓝晓龙满意地点点头,最早这两人脸还是板着的,结果接了个传呼通了一次电话后,态度就变得温和多了。

    电话中要来的那个部长,听说还是老乡,这可太值得高兴了,能在香江这种地方见到老乡领导,蓝晓龙不由得感叹自己这些人的运气真好,嗯,除了那个拉肚子之外,别的还真都挺不错。

    蓝晓龙看了看桌面上,每个人面前都摆着几份样书,这就是一天两夜通宵不眠加班加点工作的成果,还是英文的,一会儿必须列入汇报内容。

第664章 歌本() 
香江,太古城和域大厦六楼,超凡音乐唱片公司的办公室里,一堆分头男子围坐着喝茶吃点心。

    楼下冰室点送来的菠萝油香味浓到人的心里,大家脸上都露出可爱的笑容。

    “几位,现在开始,我们就是同事了,”林有国说完带头鼓了几下掌,“虽然我名义上是制作总监,但其实你们可以把我当兄弟,平时叫我国哥好了!”

    国哥?

    好几个人直接就笑出声,然后赶紧一片“国哥!”

    “国哥,以后多照应!”

    林有国也是无奈地笑了笑:“嗯,照应肯定会的,大家一起做事,一起做音乐,一起发达嗯,这里。。。。。。”

    今天上午这儿已经换了东家,林有国从老板变成了打工的,当然,债务也没有了,每月还可以有一份不菲的薪资偿付房贷。

    而且新东家实力非凡,香江李家的名头无人不晓,林有国也愿意从头再来过。

    林有国抬手撩了下刘海,满面堆笑地看着眼前这八个落泊音乐人。

    落泊不代表实力不行,也许只是因为脾气差,也许只是因为不合潮流,但都不乏梦想,比如:

    正对面那四个小伙子,吉他手黄家驹、主音吉他手黄贯中、贝斯手黄家强、鼓手叶世荣,这四人组了个乐队,能创(没一个长得好看)能弹(香江人不喜欢摇滚)能唱(嗓子也只是一般),上个月还开了一场演唱会,嗯,为此还欠了一屁股债。。。。。。

    左面这位萧劲展,原来是香江管弦乐队的小提琴手,手臂受伤拉不了琴了。。。。。。正准备去开唱片行。

    右边这位刘卓辉,是做音乐杂志的编辑,自己也会写词,不过做音乐杂志也没什么大的前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