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越三十年-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曾,小江,你们去挑人,先打一圈电话,然后看看怎么办比较快,三点前做好!”

    曾伟嘴角抽动了两下,他原想着这事努力可以在四点前完成,结果王及嘴一突噜成了三点,这一个小时可要命了,拿着这么多钱在中环肯定得坐车,然后这路堵得,还上楼下楼

    “保证完成任务!”

    “葛四平,你这边要做的事是准备买入东方海洋的股票,尽量多买,但不能让它涨得太高”

    “这”

    “可以请霍家的人帮着收一点,先按一千万港元收。”

    “是!”

    几人散去,王及深深吸了口气,对着秘书“帮我请一下贝先生,说有事请教。”

    不过一会,贝聿铭走了进来“王先生,有事?”

    “贝先生请坐,这里有件事,我想请教你。”王及把贝聿铭让到客区沙发上坐下,也没有什么客气话,双方合作这么长时间关系都很近了,直接了当地开口,“是这样的,有个领导希望我们利用好这个建筑来创收节约成本”

    “嗯?”贝聿铭有些惊讶,“这方面,创收一块可能得等到楼盖好吧,到时里头”

    王及摆摆手,很是诚恳地开口“贝先生,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与你商量,你可要保密啊!”

    “自然,请说!”贝聿铭父亲就是香江中银的创始人之一,对这家企业感情很深,与内地的关系也好,见王及说得严肃,赶紧点头。

    王及把李一鸣画的那张草稿纸拿出来“是这样的,那个领导意思是把这个工地利用来做广告,这个是护墙”

    “咦?”贝聿铭看到那纸,顿时眼睛一亮,伸手接过来,“这个是那个墙,要改成这个样子,用来刷广告?”

    “差不多吧,不过好像不只是这样子,这个墙要求是做成”

    “我知道,”说到建筑设计,贝某人哪用得着王及来解释,何况李一鸣这图稿画得是再清楚不过了,“要厚成这样子,中间空的”

    贝聿铭敛眉想了想“这领导在香江?”

    “呃,”王及看着眼前这老头,实在没法说你先给一百万美元我再告诉你的话来。

    “可否见一面?”

    王及更是纠结,看李一鸣那样子哪有空和人随便聊天“这个我得问一下,贝先生是有什么问题吗?我只是想请贝先生看看这墙在设计上是不是可行,另外,一起跟熊谷组说下把这墙尽快改成这个样子”

    贝聿铭点了点头“想法很是不错,我以前做设计时,倒是从来未在这上面做过文章,这事点醒了我,其实说起来,建筑之美,往往是体现在它建好之后,在这之前,其实还真是比较难看丑陋,像这墙,四五年都安在那里,如果能美化一下,对于城市来说也是一道风景啊!”

    王及满面春风“是吧,我也是这样想的!”

    “当然如此,所以我觉得这位领导颇有卓见,跟跟他探讨一番。”

    “嗯,贝先生不是外人,但我也不能随意说领导的事,这个是有规定的。”

    “哦那当然,我能理解,不过我看了这个墙,我却有进一步的想法,这墙六米高,但仅仅这样有点太普通了,如果上面如中国旧城墙那样做一些箭垛,外表抹灰,做旧,”

    “长城?”王及脱口而出。

    “呃,有那意思,但主要还是代表着中国的城池,王先生,你看,咱们的主建筑的样子,取意为节节高升,这外墙做旧,代表着中国旧的一面,然后新建筑体四天一层上升,破土而出,如春笋劲竹一般,意为破旧迎新,焕发新生”

    “好!”王及一拍大腿,连连点头,“我打个电话!呃”

    “怎么?”贝聿铭看向桌上,不是要打电话,怎么好像迈不动腿的意思。

    王及苦笑站起,这电话里头就得好好措辞了。

    贝聿铭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师,华人现代建筑设计师中的翘楚,又有各般渊源,收费这种事肯定是不能说的。

    至于李一鸣那边,拿工地做广告的事都想得出来,又动不动让李家人写支票,王及现在很害怕,他害怕自己一说这事,李一鸣就想起那设计费也要不少钱,然后在电话里头让他直接向贝聿铭收钱他实在是要不出口!

    …

    李福兆憋着脸好难受,按着李一鸣那标准,回头那香名录弄不好比电话本还厚,虽然这些有钱人不是个个都讨二房,但养外室的,包明星的太多了,他虽然也觉得这权力挺诱惑,但做了这事也可能是一屁股屎,他又不想当东西两厂锦衣卫

    “这事不急于一两天,眼下这个还是讨论下别的事比较好”李国宝终于还是笑着圆场。

    反正他就一个老婆,名单上怎么也加不上他的名字,但李家人可不是个个都安全,大义灭亲这种事他可做不出来。

    李一鸣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反正他也不会忘记。

    “现在资金是免计划在集,”

    李国宝暗暗扳着手指,看了眼李一鸣,只是这些资金刚进到东亚银行的柜台,在曰本那边就已经直接用当地的流动资金换成了股票,现在正涨得欢快。

    外亭这个已经开始了,签协议采购电脑,李国宝自己是知道,电脑上的东西复制起来花不了什么时间,真正耗时的是制作实物,就比如这要满世界铺的外亭店除了卖书,卖磁带

    书有印刷厂,磁带有磁带厂

    还要卖吃的,那个雪月饼和雪雪宝还有个什么娘的,估计后头还有一堆东西要等着做,但这个生产李一鸣也考虑到了,也没有问题。

    拍电影这个看不懂,乱拍也能看?李国宝也不是很期待,主要是那案子太恶心。

    商业链条之中,资金生产销售渠道,个个配齐,人员这一块现在看起来快不够了,接下来有可能就得用到别家的人,啧!

    “工地广告的事已经安排人员去做了,香江现在开工的工地都没有这么做的,应该容易谈,就看一鸣你那个拼图到底是什么样子。”

    李一鸣嗯了一声“明天会看到。”

    叔侄俩相视一眼,目前为止,李一鸣所出来的发明专利,貌似都是些不太起眼的生活用物,实用倒是事实,却难以匹配他那超凡的智力,这么高智商的人物怎么可能就这么点东西,明天后天必然有更多,想必也更能勾得那些曰本人掏支票。

    叮铃铃~

    电话声响。

    李国宝心中一惊,伸手,李一鸣已经拿了起来,听了一会,笑着说道“哦,这个想法不错,但你跟他说一下,我是要把那个做成花墙的,利用藤蔓植物,嗯,尽快,那几个事呢?”

    …

    “都安排下去了,我等你电话”王及飞快地汇报了几句放下电话,莫名松了口气,看向贝聿铭。

    “他说你的想法很好,但他是想把那个做成花墙的,利用那个藤状植物”

    贝聿铭抬首轻轻哦了一声“藤蔓这想法倒是更加有趣了,古墙配上草木,这也是一大景观,中环这里凭空多出一个花园啊!”

    说着他就哈哈笑了起来,不停点头说着有趣。

    王及看着这家伙,赶紧打断他“贝先生,领导他说我们得尽快,这个要招标的。”

    贝聿铭呵呵一笑“这有何难的,我现在就画好了,工程也不难做,”

    “这个还需要设计费吗?”王及小心地问道,心想如果要收那就别画了。

    贝氏收设计费的标准是工程概算的百分八点五,中银那楼的设计费就将近一点二五亿人民币,用外汇支付,如果这也要再收钱那也挺可怕——王及主要是害怕李一鸣听到这事的反应会很大!

    特别是李福兆为了站在边上听李一鸣的话还得交一百万美元,你想跟他探讨这些东西,估计没一千万美元下不来。

    贝聿铭看了看王及“这个嘛就算了!”

    王及呼地松了口气,赶紧又说:“说是三天内要做好。”

    “这么急?”贝聿铭犹豫了一下。

    “嗯,”王及轻轻叹了口气,抬眼看向窗外,“马上中央就开党代会,接下来又是国庆,若是这一块我们能回收些成本,皆大欢喜啊!”

    贝聿铭了然点头“那我就清楚了,做好这事之后,请务必安排我与这位领导见上一面。”

    “嗯!”王及挠了挠头,看看桌面上的这纸张,想起以后那工地的样子,四面高墙绿叶红花,墙上有各种广告,都说股市圈钱,可这玩意才叫作圈钱吧

    …(远方的朋友回来支持下吧!)

    。

第669章 地位() 
    “咦,藤蔓?是这次从美国运进来的那些种子?”李国宝忍不住问。

    他竖着耳朵听了有一会,十分之好奇,之前可没有说过那广告墙要弄成这么花团锦簇的,要这么说应该跟环境署再要一笔钱才对。。。咳!

    一想到这他就感觉自己被李一鸣给带坏了。。。。。。

    “嗯,那边要让设计师做点设计,其实我也不太懂这里头有哪些注意的。。。。。。反正原则就一个,不能浪费,雨水可以供着那些花草植物,用藤蔓是因为它们长得快,这次有一种上面还会结果子,。。。。。。”

    “弄得这么好,那回头拆了不也是浪费吗?”李福兆在那边开口了。

    李一鸣瞥了他一眼:“谁说要全拆,该拆的地方拆下来,这么有纪念意义完全可以拍卖,剩下的作为周边景观不就好了?”

    “。。。。。。”两人一时无语,心中又是感叹又是暗骂:这些碎砖你也要拍卖?你当这是秦砖汉瓦吗?不过这小子肯定能做到,就不知道到时自己家里是不是得主动挑两担回去摆着。。。。。。

    好在电话又响了。

    李一鸣飞快又拿起,听了一会就知道是李志远:

    “嗯,说吧,就我告诉你的说法,他们什么时候打钱?嗯,你查到钱后再告诉他们。”

    啪地放下电话:“三井的人找上李志远,开始问我的情况了。”

    李国宝抹着汗:“那我们早点去?”

    “早什么,总得等人回来。”李一鸣摇摇头,突然又伸手,正好电话响起。

    “嗯?哪位?嗯,”

    “香江现在印刷厂数量有三百四十六家,有一半都是不太景气的。”李国宝搬了把椅子坐在边上跟着李一鸣看资料。

    “这些都是不安定因素,不景气就会去做盗版,然后被走私集团利用,往年因为报业发达,大家又习惯看纸质书,所以他们才建这么多厂,可以说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嗯。。。。。。”李国宝一眼看纸,一眼看着李一鸣的侧脸,不知道他接下来又要说什么。

    “接下来,免计划报纸出来之后,香江的报业应该就没这么景气了,至少要关一半以上的报社,这些厂。。。。。。”

    李一鸣在纸上飞快地打着勾,“这些可以收购起来,组建一个印刷集团。”

    李国宝心头一热,嗯嗯有声:“那个是用免基金公司入股?”

    李国宝说得含糊,其实就是那个意思,这些免计划提携的小破厂被整合起来之后,全都可以冠上集团的称谓,再送进股市里圈出一大笔钱。

    之前说过李一鸣这方面无需出资金,只要把业务注入这些厂,就可以白占三成的股份,行话称为保护费。

    当时李家叔侄存着的其实只是一些马屁心思,而现在看来,当时那话在李一鸣看来实在是个笑话,这小子哪需要你们帮着入股,他自己就可以拉人做事。。。看看这不是,人家都是直接拿出全港的印刷厂名单来打勾的。。。。。。

    六级管理工和四级管理工的最大区别,或许就在于这眼界,李国宝心中暗暗感慨,李一鸣做的事,那已经不像是企业行为,那是把企业社会一把抓,连坑带骗连消带打层层叠叠弯弯折折绕着圈,最后就是一个目标——国富民强!

    听到李国宝说入股,李一鸣也只是很平淡地应了一声:“就这么入吧,具体怎么操作你们看着办。”

    李国宝轻轻哦了一声:“我本想搞交叉执股,比较不容易被。。。。。。”

    “你们那些随意,我这部分就简单点,太复杂看不懂。”李一鸣淡声说道。

    李国宝马上就懂了。

    李家的资产累积近百年,体量相当庞大,他自小就开始学习企业管理知识,更是经常研究各国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

    但他最多就也是研究到曰本的商社模式,美国家族财团模式,而李一鸣这种,他已经不知道如何命名了。

    根本像是无所谓控股权似的,。。。。。。原来是因为这个,应该是担心那些中央首长们看不明白这里头的弯弯绕绕。

    他可以想像着李一鸣回去中南海汇报工作时,拿着这一叠资料往桌上一摆,手一指,带着笑眯眯的表情来一句:“自己看吧!”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