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越三十年-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一鸣在香江做的这些事,与下发过来的会议文件精神并没什么冲突。

    中央大会在即,香江的事务渐渐平稳,还有向好的迹象,还没有到急着马上打扰到那几个首长的程度。

    “我同意。”周正当先点头。

    卢平举了下手:“同意。”

    “好,这个我定一下名字,叫九月专案。”

    周正一愣:“怎么叫专案。”

    纪朋飞看看他:“李一鸣什么身份?”

    周正别扭地往后一靠:“叫专案我不同意!”

    “那叫什么?事件?”纪朋飞看着周正,“他去香江自行其事,虽然目前看是做了贡献,功大于过,但从始至终也没接受过上级指导吧?”

    周正黑着脸:“那人是我送出去的!你可以看成是我安排这些事。”

    纪朋飞呵呵一笑,拿过烟抽了两支,一支丢给周正,一支丢给卢平,又抽了一支放嘴里,拿火机点着,淡淡吐了口烟:“老周,抢功不对啊!”

    “怎么是抢功?我是指你刚才说的那个专案,听起来太别扭了,而且你说他没有上级指导,那是没人能指导,说没身份,考察团不是身份?工作安排,那我认为他是汇报过的,当然没那么详细!”

    “行!”纪朋飞看着周正摆摆手,“那你说叫什么吧?”

    “我是大老粗,你别让我起名,但我的意见是最好不要叫专案,感觉像是对罪犯!他是罪犯吗?如果他是,那我巴不得多出几个这样的!”周正拿着烟,语气沉沉。

    “老卢,你是文化人,你说叫什么?”纪朋飞摇头看向卢平。

    卢平呃了一声:“昨天我们其实也是拿专案来对待的,今天现在的情况这个”

    纪朋飞失笑摇头:“行,不讨论,名字不起了,把事情从头到尾捋清楚,老卢执笔吧!”

    卢平点头,拿笔坐直,虽然这事工作量不小,但出于保密的原因,还真不能随意让下面秘书参与。

    “那个信的事”纪朋飞看了眼周正。

    “需要的话我安排人去取。”周正立刻说道,“原件要过来大概也得有几天了。”

    卢平点了点头:“这里头可能还有保密的问题,如果上面内容非常重要的话,”

    周正微微叹息,目视纪朋飞。

    纪朋飞摸着下巴,嘀咕了两遍“指点江山”,摇头笑笑:“一封信未必装得了许多东西,他后来不是又写了书,说不定里头就是他那些想法,说不定更具体!”

    “大概是这样,不过还是得让人去办此事,悄悄去做比较好。”周正活动了下脖子,“这个还是我来安排。”

    纪朋飞伸手拿过桌上两本书稿:“这里头重要的东西很多,但有些内容就这么写上去好吗?这也是个问题!”

    “是”周正看着他,面露疑问。

    “比如说,那个关于稀土的,比如说,那个用什么东西破案子的”纪朋飞翻开几页,“你们没注意到吗?”

    卢平也开口:“之前以为他写这个童话就是靠想的,现在看起来,联系到濠江那个案子,他这套东西可能不是乱编的!”

    “你们了解过了?”周正问道。

    纪朋飞看向卢平。

    卢平点头:“我给科工委打过电话问了下这个脱氧核糖核酸是什么,然后又打了电话给王应睐同志了解了下这个事”

    “他是谁?”

    “中科院生化所所长,牛胰岛素合成是他带队的,现在是申城生化所名誉所长,他是生物化学专家,很懂这个,他听了这个事后非常震惊!”

    “震惊就是可行?”周正激动不已,他可没忘记那上面写的是只要一点身体细胞就可以确定凶犯,这么一来不知道可以破掉多少案子。

    “不知道,他想要更多资料,不过我们没法给他,他准备和曹天钦过两天上来。”

    “曹天钦?”

    “申城生化所的前副所长,现在还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国外院士。”

    “后面那个又是什么单位?”

    “发诺贝尔奖的那个单位!”

    “诺贝尔奖是世界第一的科学奖项,”

    不明见厉啊!周正长长叹了口气,他在部队里头,知识面还是窄了点。

    “你没去了解?”纪朋飞反问他。

    “没这方面的。”周正轻轻叹了口气,之前他的精力一方面是准备开会,一方面是部队事务。

    至于李一鸣这有边,都用到了盘查这小子所做的事上,对书倒是没太在意。

    李一鸣写的童话他翻看了一些,只觉得写得挺好,充满着孩子气和浪漫主义思想,文采也非常好,歌很多优点一扒一堆,总之十三岁的孩子写两本好书是很了不起,但相较于他那一路上做的那些事,感觉都是“小儿科”。

    纪朋飞看看卢平周正,轻轻敲了下桌面,又道:“王应睐和曹天钦两个人都是闽省人,现在都在申城工作。这李一鸣父亲是申城去闽省下乡的知青,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周正也摸起了下巴。

    卢平也同样感叹:“沈县这种边穷山区,连学校都没几所,怎么可能接触这么多前沿的科技?他这种孩子,总得有人教吧?”

    “这也是个疑点”纪朋飞手指轻扫边上那厚厚的档案袋,“还有这些里头,这么好的身手,武功,谁教的?在香江这样的打法,做生意跟谁学的?”

    他说到这,看向卢平:“他父亲?一个供销社的采购科副科长,走南闯北学来的东西就能造就这样一个天才?那就得问下到底是怎么培养的了!”

    “是啊,他那那个资源的论述,哪可能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的,绝对不可能是自学的!”卢平也点头,心中生出无限感慨,声音放低了些,“老周你说了那资源的话,我再去看那两本书,就不得了了!”

    纪朋飞摸了摸下巴摇头:“资源论,资本论呵呵厉害!

    虽然说我们培养孩子都是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真正做得到这程度能有几个自学,没人答疑解惑自学到这个程度,难以理解!”

    周正捧杯出神。

    “汇报时,首长肯定都要问明白的。”纪朋飞看向周正,“老周,还有什么事?你可别再瞒了!”

    “其实我这里还有一些资料,汇报时也用得上了。”周正沉声说道。

    纪朋飞眼一瞪:“就知道你有!”

    “我拿出来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不早拿了!”周正起身摇头。

    纪朋飞卢平相视,同时从对方眼中看到一抹惊骇,那小子又做了什么?

    …

第722章 基础() 
(为小茶蛋万赏加更一章,热乎的,现码的)

    香江,东亚大楼,李办。

    李一鸣眉头微皱地看了眼门口,瞧不到那两人,却知道那王及已经坐到了马桶上。

    年纪大了人又紧张,倒也不奇怪,可那曾伟明明也想去尿尿却忍在门口,也不知道这算什么讲究,怕一起上厕所让领导不开心?

    这么浪费时间的做法让李一鸣很不喜欢。

    “既然这么重要”李建国又看了看那开盘机:“这个东西我们自己不能造了吗?”

    “可以造,不过同时也有必要买一部分,这行业里头很多做电器的都有类似产品,磁带其实这产业也就再活十年,接下来就不是它了,可现在广播我们就很需要,县乡村里头都需要有。”李一鸣想了想,“广播站很方便。”

    “倒也是,电视毕竟还得放在眼前看,广播就方便一些了。”李建国点了点头,如果按着儿子的想法要搞全民教育,收听广播成本肯定会比配电视低得多。

    “成本也低,配套起来更快,电视毕竟还是贵了,收音机就便宜多了,还可以只用电池,山区就很方便,提供足量的电池就可以了。电池得用可充电的那种,这样条件太差的地方就可以直接统一回收再充电,条件好点的就自己在家里充。”

    “充电的电池这技术咱们有了吗?”李建国问道,现在好像都是用那种用完就没用的,放久了还会变得糊烂的那种白象电池。

    “不知道,就算没有也可以研究,只是确定正负极材料做些实验不太复杂,镍镉电池污染大,直接开发镍氢电池,锂电池也要做。另外还可以做些微型的震动发电机”

    “震动发电机是什么?”

    “就是用压电材料做的小发电机,发的电量很小,不过加上发光二极管用来夜间室外照明应该够了。”

    “压电材料又是什么?”

    “就是受压就会发电,这种曰本进口电打火机的火石就是压电陶瓷。”李一鸣指了下包,“包里有几个,不过压电材料有很多种,要挑比较好的,不然电压太低二极管都亮不了,像石英肯定就不行。”

    李建国半张着嘴哦了一声,他都不知道那打火机火石居然是什么压电材料:“物理书上有这个?”

    “物理课本上有说到静电,像玻璃就很容易产生静电,玻璃其实跟石英成份是一样的,不过晶体结构不同,所以电荷会浮在表面,石英会导向两头,能用点火百万次不可能是那种靠摩擦的打火石,肯定是”

    “水电站充电站,电池,电器,还有标准课程,全民教育这一套硬件基本上就全了!”

    硬件!

    李建国默默记牢:“电器有哪些?”

    李一鸣看着父亲:“嗯,电话广播电视传呼还有电脑,这都是基本通讯配置。

    但光有硬件不行,要有人会操作,现在识字率很低,很多人连普通话都听不懂,甚至还有必要把普通话转成方言再进行广播。

    这些工作谁来做?这些设备谁来用,这些人都要培训,就好比现在大学里头,绝大多数人没有研究天分的,他们就要学习如何传递这些知识,当好一个信使!”

    李建国目露疑惑:听起来好像又是上山下乡。

    看得出父亲的心思,李一鸣耐心解释:“现在要的是他们返乡建设家园,这还是不同的。

    能把知识有效地传递到基层,这基层技术人员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国家给了配套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发挥作用了,也没有为难他们,也是国家安排。回家乡,家乡都有自己的建设规划,不用都留在城市里头。”

    李一鸣看了看父亲,微微叹息:“你们当时本身知识量不足,又没有这些东西,不然其实应该在学校里接受完充分的培训再下乡的。”

    “其实是有不过主要还是思想教育方面的。”

    李一鸣摇头:“这是不够的。”

    “其实说起来,我们下乡是接受再教育的,现在你这个算是反过来了。”李建国看着儿子,“他们当信使?不是老师?”

    李一鸣摇头:“不算是老师,他们只是传递这些内容,需要的是准确无误,同时他们还得把基层的问题通过网络反馈上来,我们集中力量解决处理。”

    “哦”李建国捏起下巴,努力想像着这个过程。

    “那么,大学就不一定要读足四年,按着技能掌握程度,达标了就可以回乡搞建设,早拿工资。”

    “那如果本来就是城里的呢?”

    “援建,每年都要安排到村里,当个村务助理。”

    “艾迪方那种助理在村子里”李建国稍稍联想了一下,倒还真能做出点不一样的事。

    “整个教育体系都得调整,技术进步了,模式也要变,一个国家的力量比个人肯定是要强大得多,这么做,资源损耗也最小!”李一鸣看向父亲,“这些,对国家,对个人,都很重要!”

    李建国深深吸了口气,点点头,莫名想到那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当年有这些,祖国大地早该是另一番模样了。

    “你看,”

    李一鸣示意李建国看那大饼:“那个就是十二寸的,是英寸。别看这么大,其实也就是一盘磁带的内容,只不过录制的效果更好。”

    “因为便宜才买他们的?”

    “便宜是一方面,”李一鸣看了看这开盘机,“还有这两款电路和机械部分能通用,还可以让人自己改造。”

    “改造?”

    “嗯,它的那个技术说明书里头有写怎么改,把带速降下来,就可以听低速录出来的带子了。”

    李建国一阵头大。

    李一鸣看看父亲,主动解释:“如果用它正常的速度去放慢速录出来的带子,效果就相当于快放,慢歌都听成快歌。”

    “明白了!”李建国凑近打量,“这台就是改过的。”

    “没有,要自己改。”李一鸣指了下三用机,“这就只能放普通磁带了。”

    “难怪!那接下来怎么做?”李建国拿起那大饼看了看,“这个宽好多,怎么弄成那么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