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五年后,伊拉克建成了全国网络,不仅是防空,空军、陆军和海军等指挥机构整合到基层,这个时候才会需要上五十亿次的计算量。所以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五十亿次巨型机的研发。”

    “这样……”

    “原来如此啊!”

    在座的众人里没有一个是智商不够的。很快就领会了这番话的意思,顿时一个个眼睛里泛出精光来!

    胡文海解释的非常明显,说白了,这是给中科院计算所开了一张五年的长期饭票啊!

    这样一来。完全可以把这个项目拆成几个阶段。从五亿次到十亿次到二十亿次,最后用五年时间拿出一款五十亿次的超算,算算时间其实并不那么紧。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项目从数据上就好看多了。

    五十亿次的超算,不光是伊拉克。国内能用的地方也到处都是啊,甚至还能卖到国外去!

    而对于胡文海来说,这个项目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维持住中国的超算研发团队。

    国防科技大学在1983年拿出每秒一亿次的银河1号的时候,可不是我们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真的非常“友邦惊诧”。

    要知道如今ibm主打的商业超算,其性能也不过就是每秒一亿次的第一代克雷机。

    在整个世界上,能够实现每秒一亿次这个指标的,也只有美日两国。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这个时候已经站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起跑线上。然而非常可惜的是。1983年我们就已经能造每秒一亿次的银河1号,但第二代每秒十亿级别的银河2号却一直拖到了九十年代才重新进行研发。

    在这个十年里,就是中国超算失去的十年。不过当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只是超算研发失去了十年,很多中国科研项目都失去了十年。

    而且最重要的是,连队伍都没有保存下来,以至于九十年代我们有钱了,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就要进口大量的国外电子产品,这方面恐怕会有些困难。”

    金老是中国超算方面的权威。未来中国的超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主席团成员和工程院电子工程学部主任。

    这么说,基本上就相当于是中国超算界的学霸了。

    而对下一代巨型机的研发,显然在计算所里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金老了。他说会有些困难。那就绝对会有些困难,也就是说很多产品国内都还生产不了。

    “不止,计算量如果达到50亿次,如果采用金老的并行计算方案,那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量级会非常大。在交换机技术上,我们也要加大投入不可。”

    跟在金老后面发言的是陈俊亮陈老。他今年也是五十岁出头的样子,头发已经有些斑白。但和头发乱糟糟的金老不同,他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白衬衫干干净净,坐在座位上也是抬头挺胸坐的笔直。

    作为中国第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研制者,东方红一号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缔造者,在数据交流方面陈老同样也是学霸级别的人物。

    然而不论是金老也好、陈老也罢,他们发言的中心思想其实都是一样哭穷。

    胡文海似笑非笑,摇头道:“我听说陈老手上有个项目,是市话程控交换机对吧?这样,我可以拿出一百万美元来,请你把这个产品的技术转让给我,你看怎么样?”

    “一百万美元?”

    陈老虽然被胡文海在心里称呼一声“老”,但在科研界五十多岁可绝不算老,反而正是年富力强能够出成绩的时候。

    在科研界,四十岁的“青年学者”都还大把大把的呢。

    这也就是说,此时的陈老还不算见过多少大世面。至少,足足一百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他可是在国内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这个我要请示一下研究所的领导,这毕竟不是我个人……”

    陈老话说到这里,突然会议室的门响了起来。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年轻人”,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各位,我来晚了。”来人淡淡的点了点头,走到会议桌末位的一个位置,扶着椅子说道:“我受部长的委托来出席这次会议,虽然首长说他应该亲自前来,不过有人请他吃河蟹,只好临时派了我过来。”

    “呵呵,蓝秘书能来也是一样。坐吧,坐。”宋老摆了摆手,笑道:“电子工业部能够出席这个会议,也说明了国家对下一代巨型机的重视啊!”

    “是的,我们部长在派我来的时候特别说明,胡文海同志在这个项目里的作用非常重要,让我一定全力支持他的提议。”

    蓝秘书坐在门口的会议桌末位上,拿出钢笔和记事本,作势就开始记录起来。

    然而他这番话一出口,在座诸位立刻就不能淡定了。

    这么直接给胡文海站台的姿态,如果众人再看不明白,那可妄称是高智商的科学家了。

    而来自电子工业部的支持,在计算所和陈老看来,可就太耐人寻味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关系,能够结合的这么紧密?

    而对陈老来说,才真正开始仔细思考向胡文海转让技术的可能。这不仅是一百万美元的问题,也是技术转化和推广能力的问题。八十年代中国有不少很不错的技术,然而在市场上却很难看到这些技术能够转换成产品。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其命运就是在经过国家鉴定之后被束之高阁,再在某个时间被人想起,却发现已经错失了推广它的时机。

    而陈老的程控电话交换机有了电子工业部的支持,才可能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有资源去在国内推广程控电话交换机。而把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才是这年代科学家最看中的东西。

    其意义,就好像未来的网络小说作者,能够有一本纸质的出版书一样。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倪光南能够被伍车行说服,也不是他开出了多好的条件,而是许诺将他的梦幻汉字系统变成产品推向市场。

    对于这个年代的科学家来说,忍饥挨饿看着别人发财自己搞科研,为的其实不就是这么一点自我实现。

    有了蓝秘书的支持,陈老动心了。

    胡文海看向蓝秘书,微微的冲他笑了一下。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蓝秘书会旗帜鲜明的站在他的背后,就好像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将目光瞄准了摩托罗拉的芯片生产线,更没人知道他要怎么实现这个计划。不过,总有人会对他之前的成绩另眼相看,会选择押注在他身上,做点小投入大回报的投资吧。

    这条未来的芯片生产线,胡文海已经做好了打算,显然放在魔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嗯,说到进口国外的电子产品。”胡文海看向金老,笑道:“如果中科院能够给我一定的支持,我打算安排一批人去美国。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家晶圆厂供他们进行实习,学好了美国人的生产技术,回国之后建设一座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晶圆厂。”

    “我们自己的晶圆厂?”说话的不是金老,而是坐在最上首的宋老,他慎重的皱眉问道:“胡文海同志,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胡文海信誓旦旦。(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堵门() 
“哎呀,各位老师不用送了,真的不用送了!”胡文海连连推辞,摆着手想把各位依依不舍的中科院和计算所的科学家们请回去。●⌒,。

    然而在这些人眼里,胡文海已经不是胡文海了,而是一座移动的金矿!

    不,或者如此形容也不足以表达他们对胡文海的热情,因为即使是一座金矿,一年也就产个十几、几十吨黄金到头了。但如果在八十年代的中国,能够引进一座美国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啧啧,这可比什么金矿都值钱了。

    至于胡文海能不能说话算数,这个倒是没人担心。如今的晶圆厂和未来三十年后满世界只有那么几家不同,真的投产一条三微米的芯片生产线,撑死也就是几千万美元,绝不会超过一亿美元去。

    就这点钱,手握蓝色小药丸专利的胡文海,手指缝里漏点也就够了。

    毕竟即使每年空军引进一个中队f…14,也不过才两亿八千八百万美元。配件加大修线,能用个六七亿就顶大天了。剩下的美金份额都握在胡文海手里,这就是中国最大的财神爷。

    有这么一位财神爷担保,各位搞计算机的科学家,当然要为那座还八字没一撇的晶圆厂望眼欲穿了。

    这就好像未来中国互联网的二马,这两位如果说要投资搞什么,哪怕还只是动动嘴,恐怕立刻就能在业界搅起一阵腥风血雨。

    “蓝秘书,这次是真的谢谢你了!”胡文海紧紧的握着蓝秘书的手,爽朗的笑着:“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想说服中科院支持我搞晶圆厂,恐怕还没有这么容易。”

    “胡总太客气了,你能愿意在电子产业投资,我为你服务就是应该的嘛。”蓝秘书握着胡文海的手,倒是比他还要用力,一语双关道:“总之,我和首长都等着你的好消息。希望魔都的晶圆厂能够早日建成。”

    “请放心。”胡文海拍着胸脯保证道:“最快两个月时间内我想就能够和摩托罗拉达成意向,保证今年年内魔都的晶圆厂就能够投产。”

    “哦?”蓝秘书满意的笑了起来:“那我就敬候佳音咯?”

    “没问题。”

    ……

    一众科学家跟在宋老的身后,蓝秘书和胡文海被他们众星拱月一样的围起来,浩浩荡荡的向着计算所的大门走了过去。

    “说起来。其实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能够麻烦两位领导。”胡文海有些踌躇,犹豫了一下说道:“关于银河1号,我希望能够在最近按照我的设想改造一台。如果可能,在今年9月之前改造完成。并且交付使用。”

    “哦?小胡同志打算怎么改造?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一台巨型机的改造,有点困难啊。”

    宋老有些为难,银河1号是国防科技大学的成果,其实和中科院没什么关系。以胡文海的关系,想要一台银河1号当然是没问题,但要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改造并且拿出一台巨型机来,这就非得计算所、国防科技大学和电子工业部三方面通力合作了。

    国防科技大学有研发的经验和基础,而中科院有庞大的团队和技术积累,电子工业部则掌握了迅速投产的工业资源。

    胡文海如果想要在9月之前拿下一台改装的银河1号。这里面牵扯的方方面面范围就大了。

    “是这样。”胡文海抿了抿嘴,说道:“我有个新的技术设想,需要对目前银河1号的输入输出方式、存储方式进行改造。这个改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做三维仿真模拟,所以不仅是硬件方面,还需要一批人手进行软件开发。”

    “新的技术设想?”宋老的目光一亮,笑着问道:“究竟是什么技术,不知道放不方便和我说说?”

    “这个……”

    胡文海还真是有些纠结了,要不要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然而随后他就拿定了主意,这个技术想要实现。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宋老这个科委主任的。与其在借用中科院团队的时候被人摸去,不如现在就大大方方的拿出来。毕竟咱现在也不是没有跟脚的人,想占胡总的便宜还得掂量一下牙口。

    “我的这个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与造船技术结合的思路。”胡文海决定将自己的设想和盘托出:“现在造船业普遍采用的分段造船法。可以比较形象的比喻成搭积木。在工厂里生产出小型散段,然后在船台组装,节省了大量的船台占用时间和资源成本。然而这些分段的组装,仍然需要大量的消耗船台时间,所以我想能不能干脆在工厂里造出大分段来,甚至在工厂车间里就实现壳舾涂一体化……”

    分段造船法实际上国内七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到八十年代基本上已经是造船的标准技术。然而这时的分段造船法,可绝不是后世九十年代末期韩国人发明的总段造船法一样能在车间直接造出一截船身来。

    分段造船法,实际上造的是“散段”,也就是说船壳、甲板、内部管道设备和船舱等都是分散开的,运到船台上之后再进行组装。因为散段的体积较小,所以公差要求不高,是相对比较好实现的。

    而总段造船法则是将船壳、甲板和一段船体内部的所有内容都造好之后再上船台,一段总段往往重达几千吨,段与段之间的误差要求就高多了。

    为了能够消除误差,计算机模拟对接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八十年代,能完成这种任务的也只有像银河1号这样的巨型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