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好。”

    6嘉乖乖的点点头,跑到门口。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头正开到胡文海从被窝里钻出来,连忙用手捂住了眼睛。

    “胡哥哥,萧妈妈让你快点出来咧,家里来客人了。”说完,6嘉捂着眼睛就跑了出去。

    胡文海穿好衣服,从房间里出来。不由有些感叹,自己真实个劳碌命,刚家竟然就有人找上门来。

    不过说起来,随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这家里的房子真实有点不够用了。谁能想像,一个掌握着十几亿美元财富的资本家,就居住在一间平房的厢房里,整个居住面积甚至不到二十平方米呢。

    或者,也应该给家里换栋房子了。胡文海洗了脸刷了牙,这才走进客厅,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这不是郑工么,怎么厂里出事儿了?”胡文海略微一愣,不由问道。

    家里的客厅里,沙上坐着四个人。其中两个他倒是认识,一个分明就是渤船当年派去大港海运学院请人的郑磊么。

    而另一个,当年在海运学院的队伍里他也见到过,好像是个叫露琳的,应该是郑磊的师妹,后来留校大概做了导员。

    见到胡文海走进了,沙上的四个人连忙站起身,郑磊笑道:“小胡总想多了,厂里情况好的很。总段造船法的推行效果很好,厂里的效率和质量都提高了不少。”

    “那就好。”胡文海手上端着豆浆、拿着油条,连连摆手:“坐,大家都请坐。还没请问,这两位是?”

    “哦,这位是大港船舶重工的孙厂长,这位是他的助理、姓梁。”郑磊连忙给介绍道。

    “孙厂长、刘助理,不好意思,我早饭还没吃,咱们只能边吃边聊了。”

    大港船舶重工的孙厂长有些年轻的惊人,以胡文海的估计,他甚至可能没有四十岁,竟然就能做到这样一家造船厂的厂长位置?实在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他穿了一身得体的西装这在这个年代的中国,好像还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人长得白白净净、高高瘦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说话、举止也都张弛有度,让人轻易便生出来一些好感。

    “是我们来的太唐突,给胡总添麻烦了。”孙厂长歉然的笑道:“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时间上已经没办法再耽搁了。”

    “哦?”胡文海吃完油条拍了拍手。点头道:“孙厂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年纪不大,不好意思,不太习惯国企单位说话拐弯抹角的。”

    人有倚老老,胡文海这也算倚小小了。看样子就是大港船舶重工有求自己。他也就懒得去寒暄了。

    孙厂长无奈苦笑,只得点头:“那我就直说了,我今天来,是想向胡总请教总段造船法的。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想请胡总救我们大港船舶重工一救。”

    “怎么,大港船重有兴趣引进总段造船法?”

    “我们是对总段造船法比较有兴趣,早就听大港海运学院的学生说过这种技术,不过不亲眼见过很难相信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啊!”孙厂长感叹一声,摇头道:“不过我们大港船重现在是生死攸关之际,这个事情只能是延后了。”

    “大港船重现在日子不好过?”

    孙厂长艰难的点点头。叹道:“要说日子不好过也不尽然,账面上大港船重还是盈利的。但在实际上,我们已经快要维持不下去了。”

    胡文海放下喝了半碗的豆浆,挑了挑眉,恍然的试探问道:“三角债?”

    “哦?”孙厂长惊讶的看了胡文海一眼,点头道:“胡总真是敏锐,确实是三角债。我们有三条船造好了,可船运公司却给不出钱来。底下的乡镇企业不给他们结运输款,他们就没钱给我们工程款。我们也没钱给上游的企业结款。账面上虽然还有钱,可实际上却是已经一穷二白了。”

    “嗯,那我能做什么?”

    胡文海话音平静,这孙厂长不会异想天开。以为我这里有钱,来找我借钱的吧?

    “是这么事,我听说胡总在国际贸易上的路子比较多,所以现在有个机会,想请胡总能够帮我们一把。事情是这样,日本最近有一个船舶集中会。世界各国的船东有很多都会参加。我们大港船重希望能拿到几艘外贸单子,这样一来”

    “这样一来,你们就能凭借信用证贷款度过危机了。”胡文海干脆利落的指出了孙厂长的想法。

    所谓信用证,就是把外贸订单合同“抵押”给银行,借来钱进货开工,然后货物出口再还银行钱的一种运作模式。

    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手里有外贸订单,哪怕他一文本钱都没有,仅凭这份合同就能从银行贷款开工。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信用证的“玩法”很多,有人老老实实做外贸,也有人把钱借出来之后就不一定拿去做什么了。毕竟只要外贸合同和信用证跟的上,最长18天的信用证,生产商与外贸公司做点鬼,借个两三天的头寸,轻而易举就能变成一年、两年的贷款。

    孙厂长尴尬的笑了笑,连忙说道:“胡总说的是,我们大港船重主要是三角债问题。有了信用证这笔钱,就能再组织生产。再说做外贸不用担心对方的能力,这样就有希望一点点的还清三角债了。”

    “那你们是想让我?”胡文海若有所思。

    “我是来向胡总取经的,这会上怎么和外国人打交道,我们这心里是一点也没有底啊。只要胡总能指点一二有个准备上战场。”

    胡文海突然摆手,挡住了孙厂长的话,干脆的说道:“这样吧,我跟你们走一趟。”

    “啊?”孙厂长顿时目瞪口呆。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团结又斗争() 
在孙厂长心里,他最大的奢求,也就是胡文海传授一些国际竞标,和外商接触的经验。◎,最多最多,能在他这里借用到几个海外关系,那就是大丰收了。

    胡文海的背景他虽然是不太了解,但光是目前知道的部分来看,就已经相当不得了了。

    不说别的,渤船民船部分虽然不涉密,但那是普通人能承包的下来的吗?

    都说全国第一份承包的案例是河北马胜利,但知道内情的,才清楚真正早就拿出这个模式的,其实是承包了渤船的胡文海。

    只不过人家背景硬是要的,居然把这么大的事情给瞒了下来。

    这份能量,身在体制内的人,谁不知道有多厉害,水有多深。若非是大港船重真是有了大麻烦,怎么也不会冒险来找胡文海寻求帮助。

    可再怎么狂妄,孙厂长也没想过会请的动胡文海亲自动身前往日本。

    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他为了能见到胡文海一面,甚至已经在绣城等了有一个多星期,满世界打听都没有消息。好不容易有消息胡文海回了家,当即第二天一大早就冒昧登门,连口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怕他又有了什么事情,行踪成迷。

    胡文海没有理会孙厂长的惊讶,而是直接问道:“这个船舶集中会是什么时候召开,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走?”

    “这,还有一周时间。”孙厂长连忙说道。

    “好,那就三天之后咱们盛京见。孙厂长在大港海运学院也有关系吧?”胡文海说着,还看了郑磊身边的露琳一眼。

    孙厂长随即笑笑,没有多说的点了点头。

    “那这样,麻烦孙厂长帮我几个船舶上有真本事的老教授,不吝是海运学院还是大港理工的都行,最好是能覆盖整个造船工业的需求。另外孙厂长厂里的工程师也都带上,三天后我一班飞机,咱们包机去日本。”

    “包机?”孙厂长吓了一跳,问道:“这钱……”

    “包机的钱我出。孙厂长不用担心。我稍微给孙厂长透露点消息,这次去日本不仅要在会上拿下一笔订单,重要的是考察日本造船业,我打算收购几家日本的造船厂。”

    孙厂长听的热血沸腾。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把渤海省最好的船舶专业教授和专家都请到。他虽然不知道胡文海的深浅,但潜意识里却把他说的话信了个十足十。

    浑没想到,胡文海的野心会有多么的大。

    一大早的大发走了孙厂长和郑磊一行人,他这才有时间闲了下来。

    一想到三天之后又要奔赴下一个战场。他就不由得苦笑,真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不过人生在世,总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他之前考虑过的,造船、汽车、电子,渤海省如果有了这三个支柱产业,完全可以取代韩国在国际上的分工。如果能在竞争中彻底把韩国击败,宇宙大国做不成自带狗粮的看门狗,美国人将要何去何从?

    光是想想,似乎就让人感觉很是振奋哪!

    琢磨着难得偷了浮生半日闲,胡文海还真有点突然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好的感觉。

    新科工厂那边有他爹胡解放。说实话他是一点也不担心。老爹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管理工厂这些年却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至于财务上,有萧野芹把关,胡文海更是没话说。自己老娘要是不放心,还放心谁去?说起来,新科现在是彻彻底底的家族企业,老胡家一家彻底把持了新科的上层职位,可这并没有对企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新科现在还是一个崭新的处于上升期的团体,家族企业带来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远大于家族企业对员工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阶段。如果莫名其妙的硬要去推行什么职业经理人、股份化改造之类的,反而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可控制的因素。

    对于这一点,胡文海非常清楚。工厂方面他极少插手管理。胡解放现在正是做事业的年纪,学习实践。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非常快,快的让人出乎意料。

    不说别的,胡解放一年前才出过一次国。自打见识了美国人先进的工厂,他回国就开始尝试学习英语。

    到了现在,新科工厂生产的水锂电产品,全都是由他亲自与摩托罗拉交接的。全程与美国人英语沟通。竟然一点障碍也没有。

    有这么一个爹,说实话胡文海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早上吃了早餐,胡文海又在院子里散了会儿步,主要是担心给王烨和秦凯增作量,他要是到外面去散步,早上的人群里安全工作实在是有些麻烦。

    说起来把家人拉进公司也有这么一点不好,八点不到,全家人就已经都不见了人影。

    对,就连老爷子胡世武现在也有的忙了。今年他老人家到了年纪退休,市里硬是给他按了个“人大代表”的头衔,请老爷子参政议政去了。

    受了党几十年教育的胡世武,可没后世那些人大代表那么不自信,开会只会举举手。正相反,老爷子向来是有着一股工作要做就做好的精气神。

    他专门在“选区”里搞了个办公点,平常没事就和一帮大爷大妈聊天打屁下象棋。谁家要是有了点什么事,找他一准都能解决的了。

    胡文海甚至隐约听说,老爷子因为什么事,甚至还大闹过一次市教育局。

    老爷子资历在那摆着,1942年入党,38年就给地下党外围组织工作了,这牌子还有个不硬?何况王以纯现在看到胡解放都得赔笑胡文海他已经等闲见不到了,市里有事也求不到胡文海头上,找胡解放就行。

    老爷子自身牌子硬,身后靠山硬,简直绣城官场鬼见愁,行使起监督责任来一点也不含糊。

    胡文海听说了也不禁哈哈大笑,老人退休了最怕没事干,没事干老的就快。看到爷爷每天过的这么充实,说实话他还松了一口气呢。

    全家人日子过的都挺顺心。就是胡文海心里有点怅然若失。大家都很忙,难得他回来一次,却只是在早上和家人说了几句话而已。

    “秦哥,安排一下。咱们出去一趟。”

    胡文海最终还是找到了一点事情做,从帝都回来的时候周硕还拜托他给夏博洋带了礼物,正好趁着今天有时间给送过去。

    夏博洋是胡文海两世从小到大的发小,关系自然是不用说。他家在市内老城区有间饭馆,算是八十年代第一批个体户。总算日子过的还相当可以。

    胡文海左右无事,就想起上次和夏博洋说过的话来。除了有帮老同学、发小改善生活的打算,更是为他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打个基础。

    这几年国内实际上房地产市场是已经有所发展了,不说远了,省城盛京的市中心最近新建了一套欧式园小区。整体设计仿造欧洲风格,全四、五层小楼的封闭社区,社区里面的园景观和物业配套可以说是全省都数得着。

    这座小区却不是向社会公开发,而是省里专门为引进人才而设置,专门给各大单位的高级工程师和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