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邦公司派出的是一个五人小组,盛重方面暂时负责接待的领导则是厂党委书记何仁明。在盛重的接待队伍和杜邦的检测小组中间,则是省外事办派出的翻译人员,帮助双方互相交流理解。

    “我们提前了一个月完成工作,这难道不好吗?”。

    何仁明听到翻译转述的话语,有些莫名其妙:“我们中国的工人是非常优秀和吃苦耐劳的,为了尽快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充分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极大的发扬了主人翁意识。通过苦干、大干一百天等活动,最终才实现了进度提前一个月的成果!”

    “不不,这不科学。”检测小组的组长史蒂文摇着头,仍不相信何仁明的话:“这不是用人的意志能够克服的工作,最为消耗时间的焊接工作,是对人注意力和体力的极大考验。我们美国有研究,一个焊工如果连续工作超过六个小时,那么他的工作失误几率将迅速增加。如果你们是通过加班的方式来缩短时间追赶进度,我怀疑你们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

    “可我们对产品已经做过质量检测,完全没有问题。”何仁明瞪着眼睛,急切的说道。

    “我对此保留意见。”史蒂文满脸的不信任。

    “好了,我们接下去进行现场审核吧。”史蒂文向着其他四人询问过之后,手上拿着表格开始进行现场审核。

    所谓现场审核,就是相对于资料审核来说的。史蒂文五个人已经对中方的技术文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自然是毫无问题资料文件就是杜邦的英译中版本,能出问题那才见鬼了。

    但是口说无凭,眼见为实。是否真的把技术落实在了生产上,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对杜邦的认证来说,不光是生产技术要求,就连对生产环境都有一定之规。比如说生产设备的流程设计,区域分开的规定完成度,生产过程中生产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度,生产场地的规划和卫生标准,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等级。这些项目粗看似乎和产品是否合格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这些项目不能达标,显然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具有稳定的质量水平的。

    哪怕是一时能够实现技术要求,但犯错的几率无疑要比达标后不知不觉就高了一大截。

    这也是为什么盛重投入巨资对厂房进行了改造的原因,压力容器生产车间虽然未必是盛重技术水平最高的的车间,但现在肯定是管理最为严格的车间。

    经过两个小时的评分工作,史蒂文小组的五个人脸色上要明显好看了不少,显然是这些环境评分都能令他们满意。

    而紧接着,进行的就是生产环节评分了。只要生产环节评分能够通过,最终生产的产品也没有质量问题,那么盛重就能拿到杜邦的压力容器生产认证了。

    有了这个认证,不仅是对盛重压力容器产品水平的认可,更是可以以此为凭借参加国外项目的竞争,甚至是赚取外汇!

    “史蒂文,他们的压力容器锻造技术没有问题。”

    两个专门负责锻造工作检测的杜邦工作人员走回来,向着史蒂文摇了摇头:“他们的设备是我们的二手产品,操作工人受到过完整的培训,技术掌握程度能够达到我们的工人平均水平。工作操作符合生产要求,生产环境甚至在正常要求之上。说实话,中国人没说谎,他们确实拥有非常优秀的工人。”

    “锻造更多是对设备的考验,这说明不了什么。”史蒂文不置可否,翻开手上的表格:“我们都知道,压力容器的关键在焊接,焊接处是压力容器最脆弱的地方。只有焊接能够达到标准,他们生产的产品才是值得信赖的。”

    “好吧,你说的对。”

    史蒂文转头看向另外两人,向着他们点了点头:“戴夫、凯特,焊接检测是你们的工作,我希望你们不要让杜邦公司的信誉被抹黑。”

    “当然,史蒂文。”戴夫露出笑容来:“放心吧,说起焊接技术,一年前我到这里来培训他们的时候,中国人对1级压力容器焊接还一无所知呢。一年时间,我可不觉得他们能有多少值得称道的进步。”

    “那可未必,一年时间都够你娶一个漂亮的中国女人回家了,你这个让人羡慕的家伙!”

    “哈,我觉得这是我的魅力!”

    “好了,快去工作吧!”史蒂文把戴夫踢去了焊接工作区域。

    而就在这时,压力容器生产车间大门旁的小门突然打开,两个中年男人陪着一个年纪看起来不小的老人走了进来。

    三个中国人沉默的向着认证小组走了过来,何仁明见到莫高文身边陪着的人,连忙跑了过来。

    “林老,您小心脚下。”何仁明笑的又开心又担心:“车间里不安全,您要是磕着碰着的,我们盛重罪过可就大了!”

    “我下了一辈子车间了,安不安全我不知道啊?我这脚下要是踩到什么,那你盛重确实有责任,车间纪律不合格!”林宗棠呵呵笑着,吓唬了何仁明一句,接着问道:“认证进行的怎么样了?有什么问题没有?”

    何仁明搓着手,有些紧张的说道:“认证工作进行的差不多了,只要焊接技术通过检测,这认证我们盛重就算拿到手了!”

    “走,我们去看看。”林老点头:“你们盛重如果能拿下1级压力容器的技术,那对石化行业的帮助可就大了!每年帮国家节省外汇,至少要两亿美元,这个项目的潜力很大。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你们要想办法扩大生产规模。如果能够出口创汇,那就最好不过。中铁建投引进技术的是美元,希望你们能赚回美元来,别让中铁建投亏本。”

    “林老您放心,这个认证如果能拿下,赚外汇绝对不是什么难事!”何仁明拍着胸脯,就差立军令状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压力容器认证:

第四百二十章 铁饭碗() 
陈桂林躲在车间外面的树荫下打着哈欠,一口将手上的香烟抽下去半颗,最后忍不住咳嗽了两声才算好一些。

    如果有人能够离他近一些,就能发现他的眼睛里现在布满了血丝,眼睛周围还隐隐的浮现出两个不算太深的黑眼圈。

    手上的搪瓷大茶缸里一点茶水也没有了,早上泡的特浓苦丁似乎并没有开始那么管用。

    “陈哥,要不你歘空去我宿舍里睡一会儿?徐主任也是,抓着你往死了用啊!这两天你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咱焊工可是重体力劳动,精神头不行要出事故的!”

    “行了,我这算啥?”陈桂林干脆躺倒在草坪上,拿着工帽遮在脸上,闷声闷气的说道:“当初我跟着我师父学徒的时候,为了焊接卧式挤压机的铸钢筒体,十个老师傅四十八个小时没合眼、没歇一口气,连总理都打电报来关心,哪个师傅一点整个项目就得重来,那时候才真是考验人的极限呢。乡镇企业这点活充其量就是你都能做的水平,我闭着眼睛都能烧出来,干活和休息也没啥区别了。”

    “嗨,真要这么容易,哪还需要把你请出山啊!”王抗美晃着脑袋,满脸不信:“一个晚上八百块钱,这活要是谁都能干,那乡镇企业的厂长每天晚上专门出车把你接到牛庄去?”

    “那帮老财,比解放前的周扒皮还抠,能这冤枉钱?”

    王抗美转了转眼神,突然贼笑着说道:“哎,陈哥,你说你这手艺在咱们渤海省也算数得着了。总这么一个人也不是个事儿啊,要不我给你拉咕拉咕,咱再找一个呗!”

    “找啥?我说你别总踅摸那些没用的,有时间好好想着怎么把活干好不行?”陈桂林说急就急,立刻就把帽子从脸上转下来,瞪起了眼睛。

    “我说这好事儿,你瞅我干啥呀!”

    “瞅你咋啦,我现在没心思想那些个事情。我和小元把日子过好,把她拉扯大了,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陈桂林看了王抗美半天,突然叹了口气,重新躺回到草坪上,转过了身。

    他也知道,王抗美这人虽然浮躁了点,但做朋友是真不错。平常里嘻嘻哈哈,但关键时刻能靠的住。找对象这个事儿,也确实是为了他着想。

    只是,从来都是有了后妈才有后爹。为了小元,陈桂林也只能是委屈自己了。

    “陈哥你也别嫌我啰嗦,小元这个事情啊,你还是好好想想。究竟是留在自己身边,还是送她去美国,这可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事情……”

    不等王抗美话说完,突然从车间里跑出一个年纪不小的老工人来。他四下里瞧了一圈,果断的冲着两人的方向跑了过来。

    “桂林!”

    “陈桂林,快过来!”

    陈桂林听到声音,连忙从草坪上爬了起来,看向跑过来的人,皱起了眉头:“老徐,你这是找我啥事儿?”

    车间主任老徐年纪不小,好在蹲了一辈子车间,身体好的和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一样,跑了两步脸不红气不喘的:“找你当然是有事儿,快跟我走!”

    “去哪?”

    “车间,非你去不可了!”

    “我!我不去!”陈桂林闻言涨红了脸,瞪着眼睛压着嗓门喊道:“老徐,你说过的,今天不用我去车间!”

    “我知道,可你不去不行了!你不去,厂里就要出大事儿了!”

    ……

    “史蒂文先生,请问我们的工人操作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你拒绝对我们的焊接技术做出正确的评价?”莫高文皱着眉头,强压起心里的火气,耐心的和美国人理论。

    史蒂文前后又把自己手里的文件看了一遍,摇头道:“莫先生,并不是我拒绝做出正确的评价,而是你们无法就现在的工作进度拿出合理的解释。你们公司接受培训的工人在我这里是有名单的,如果按照这份名单的人数计算,你们绝对不可能提前这么多时间就完成目前的进度。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只能认为你们私自向其他人扩散了杜邦授权的技术。”

    “我们的工人工作效率高,吃苦耐劳。每天工作在十到十二个小时,每周至少工作六天。”莫高文冷着脸解释道:“史蒂文先生,你不能用美国的工作强度来衡量我们的进度。”

    “不不,即使如此,你们也不应该提前了一个月的时间。”史蒂文梗着脖子,硬气的说道:“即使你们的工作时间比我们要求的多,最多也就是提前二十天。但你们足足提前了一个月,这是完全无法解释的。要么你们对生产工序偷工减料,要么你们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对技术进行了扩散,没有第三种可能。”

    “这个,我想这位史蒂文同志说的,不一定正确……”

    这个突然插进来的声音,并不是何仁明或者莫高文,也不是盛重此时在场的任何一个中高层领导,当然也不是林宗棠或者颜永年两人里的任何一个人。

    实际上,没有人想到在这种时候、这种场合,一个“小小”的车间主任竟然站了出来。

    “是老徐啊,你有什么话说?”莫高文皱着眉头,挥手将年纪不小的老徐招了过来。

    “厂长、书记,我觉得这位史蒂文先生说的话不一定对。其实,还是有第三种可能的。”

    “嗯?”

    莫高文露出以外的神色,点头道:“老徐你说说,什么第三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就是我们用的技术,可能比美国人的好。如果工作效率提升了,那进度自然就赶上去了。”

    “技术革新?”莫高文和何仁明对视一眼,沉思起来。

    “这不可能,我们的技术是非常成熟的。你们之前连1级高压容器的焊接技术都不掌握,一年时间里能够吸收我们杜邦的技术就很了不起了,怎么可能搞什么技术革新?”

    史蒂文摇着头,大声喊道:“我们杜邦的认证是非常严格的,生产工序和要求都有详细的标准。想要通过认证,是决不允许随意更改技术条件的。”

    “我们的产品是经受的住检测的,并不是随意对你们的标准进行更改。”老徐挺直了腰,指着自己身后已经完成的罐体说道:“我们的产品美国方面之前也进行过检测了吧?超声波、x光,磁力和渗透探伤,所有焊缝都进行了100%的全检,质量上完全没有问题,这还不能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合格?”

    “除非进行破坏性检测,否则这些探伤手段还做不到对缺陷的性质进行准确的评判。”史蒂文身旁的戴夫突然插话进来,摇头道:“如果不是按照我们的技术标准进行操作,虽然检测质量符合要求,但谁知道是否有检测不出来的缺陷呢?”

    “如果按照你们的这个说法,那无损探伤还有什么意义?哪怕是你们美方自己的技术,就能说一点检测不出来的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