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按照你们的这个说法,那无损探伤还有什么意义?哪怕是你们美方自己的技术,就能说一点检测不出来的缺陷都没有?”

    “这……”

    老徐的反问,无疑让美方的人无法回答。如果无损探伤不能采信,那质量监测就无从谈起,焊接质量检测直接变成玄学得了。

    戴夫之前的话,无疑是站不住脚的诡辩罢了。

    “等一下老徐,看你的意思,你们确实改变了美方的技术标准?”何仁明严肃的问道。

    老徐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书记,是陈桂林做的。”

    “哦,陈桂林啊!”何仁明神色复杂的感叹了一番,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了。一年前曾经轰动了厂里的那个“边新闻”,无疑他也是有所耳闻。

    对于今天认证过程中没有看到这个厂里焊工的一把能手,他和厂里其他领导之前也默契的什么都没说。

    而另一方面,老徐报出了陈桂林的名号,也让何仁明之前对他们更改技术标准的疑虑减到了最低。

    既然是陈桂林出手,那说不定真的能对美方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更改。对于这个工人,何仁明和莫高文可绝对不是从边新闻这件事情上听说的他的名字。

    然而听到老徐的话,史蒂文身边的戴夫脸色却忽然红了起来。他变了变脸色,忽然低头在史蒂文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接着,史蒂文微微点了点头,转向何仁明正色说道:“这个陈桂林先生在哪里?我必须提醒贵方,戴夫先生只是检测小组的一个普通成员,他虽然能够专业意见,但并不能左右认证结果。如果你们想通过这种方式……”

    “史蒂文先生,请注意你说话的方式,你这是在对我们进行侮辱!”何仁明差点被气的眼睛瞪了出来,脸上通红一片。

    史蒂文话里的意思,无疑是在暗示:中方为了通过认证,想要把陈桂林和戴夫的事情扯进来,进而要戴夫做出有利于中方的评判结果。

    说实话,如果说这话的不是个美国人,在场的盛重人保证他要竖着进来、横着出去。但凡有些骄傲和自尊的企业,恐怕都不能接受他的这种恶意揣测,甚至可以称之为污蔑。

    “对不起,我道歉。”史蒂文尴尬的说道:“但对你们进行的技术革新,我仍然表示怀疑。除非你们能够证明这种革新的有效性,否则我只能做出你们扩散了技术的判断。”

    “老徐,你去给我把陈桂林找来。”莫高文黑着脸,站在了何仁明的身边:“不管他现在在干什么,让他用最快的速度过来!咱们盛重,什么时候被人这么瞧不起过!”

    “莫厂长,这……”

    “快去,有什么问题,我们盛重给他撑腰!”莫高文眼睛跟着何仁明一起红了起来。

    对于国企领导来说,他们也许对经济效益不那么看重,但是对荣誉和尊严却是敏感无比。史蒂文的话,无疑是让自己成了整个盛重的敌人。

    老徐叹了口气,转头向着车间外面跑去。没过多久,他生拉硬拽的把陈桂林拉扯进了车间。

    陈桂林站在大门口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睛的时候,整个人都平静了下来。脸上的神色古井无波,但目光中却似翻江倒海。

    “何书记、莫厂长,你们找我。”陈桂林走了过来,在两人跟前站定。

    “美方检测小组认为我们的工期进度超过了他们的技术允许范围,徐主任说是你了焊接技术,是这样吗?”。

    陈桂林目不斜视,双眼看着何仁明点头道:“何书记,1压力容器钢材强度很高,焊接难度很大,操作中稍不注意就有开裂现象。经过我的研究发现,通过对美方技术的一些,可以极大的改善开裂现象。采用这些,能够极大降低焊接技术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

    “好,美方检测小组对我们的有些怀疑,你能不能现场操作一下。”何仁明寒着脸问道。

    “可以。”陈桂林点头。

    “去做吧,我和高厂长都支持你。”

    陈桂林转过身,向着焊接的工位走去。他招呼了一声,老徐亲自将他的一套家伙事儿准备好,又从工料的边角料里挑了两块钢板摆上了他的工位。

    不仅是盛重的领导们,就连美方检测小组的人也都围了过来。

    盛重的领导们脸上一片忐忑和期待,既担心被美国人挑出毛病,又对陈桂林有着信心,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但是对史蒂文这些美国人来说,却是满脸的不相信。落后的中国人能已经成熟的技术,这怎么可能?

    “可以了么?开始吧。”何仁明向着陈桂林略微点头,接过了老徐递过来的护目镜。

    等到周围的其他人也都戴起护目镜,突然一双手伸了出来,略有些苍老的声音响起:“请等一下,这位同志你还不能示范你的技术。”

    “林老?”

    何仁明和莫高文有些诧异的看着站出来的林宗棠,下意识的问道:“您说为什么不能?”

    “如果这个有效的话,我想它应该能对压力容器的效率有很大提升吧?也就是说,这个技术是很值钱的。无效就不说了,有效的技术不能随便给人看。”

    “啊?”何仁明和莫高文不明所以:“那怎么办?”

    “得签保密协议。”林宗棠斩钉截铁的说道。

    ……

    史蒂文和他身旁的四个美国人,虽然不是第一次签署保密协议了,但在中国签署保密协议肯定还是第一次。

    他们到了这时,才对陈桂林的技术多了一些现实感。或许,中国人搞的这么正式,难道这个技术真的有效吗?

    盛重这批压力容器的工期是三个月,然而在应用了陈桂林的焊接之后,假定有效,节省了一个月的工期。那么,粗略的计算也能得知,这让1压力容器的成本降低了至少十分之一。如果是人工更加昂贵的美国,缩减三分之一的工期,那么成本降低的又何止是五分之一?

    以压力容器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值钱的技术。

    林宗棠的谨慎,绝不是无的放矢。显然,他已经在做好这项有效之后的准备了。

    陈桂林并不清楚这一纸保密协议背后的打算,当他站在工位前拿起电焊,他的世界就只剩下了这一件事。

    精灵一般的火星伴随着耀眼的电光四处跳跃,虽然陈桂林的周围站了一圈的人,但是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有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操作着电焊,将两块钢板焊在一起。

    两块下脚料虽然体积不小,但焊接的长度与真正的压力容器相比还是太短,难度自然也下降了不少。陈桂林没有用太久时间,就完成了焊接操作。

    “完了?”

    史蒂文放下护目镜,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有些不敢置信:“你焊接的方法似乎并没有什么,为什么你的焊接速度能这么快?这不合理,你这样焊接出来的焊缝是肯定有缺陷的!”

    “有没有缺陷,你们可以检测。”陈桂林让开位置,做了个请的手势。

    史蒂文看向旁边,向着戴夫和凯特点了点头。两个杜邦公司的焊接工程师走了过去,开始对陈桂林的工作成果进行检测。

    无损检测、破坏性检测,超声波、x光,磁力,荧光渗透。好在盛重的这个车间设备齐全,破坏性检测的工具也一样不缺。拉伸、冲击、弯曲,一块钢板仿佛放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经过一连串的“折腾”,用了比陈桂林焊接还久的时间,戴夫和凯特才有些费解的站回了史蒂文的身边。

    “完全符合要求,甚至比我们之前的技术还好。”说话的是凯特,戴夫此时看着那块被破坏的不成样子的钢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史蒂文有些懵了,之前看陈桂林的操作,除了速度更快似乎和他们的技术并没有什么不同啊!

    怎么同样的操作,到了中国人手里就好像变魔术一样,速度完全无法理解的快了将近三分之一?

    要知道,这可不只是速度快、节省工时这一个问题。操作的速度更快,意味着工作效率更高,同时也意味着对焊工的技术要求更低。之前这道工序的工人或许公司必须每月支付五千美元,但是技术要求下降的话,公司只需要雇佣工资每月三千五百美元的普通焊工就能胜任,这样一来成本降低的可不就厉害了。

    陈桂林指了指工位上之前钢板下面的一个附件,一个不起眼的很普通的陶瓷焊接衬垫。

    “这个,是你们研发的高科技衬垫吗?应用了什么技术?使用了什么特殊材料?还是进行了什么处理?”

    “不,它只是普通的陶瓷焊接衬垫。”陈桂林用手摸了摸尚有余温的衬垫,说道:“你们的技术要求,是把焊接衬垫尽量拉开,这也是普通焊接的要求。但是你们这个钢不行,衬垫和钢板要压实,一丝缝隙都不能有。你们努力的方向,原本就是错的。”

    “压实?!”

    史蒂文、戴夫、凯特面面相觑:“难道就这么简单!”

    简单吗……

    陈桂林嘴唇动了动,但最终他没有把肚子里的话说出来。或许,这一点点改动看起来真的是很简单,但这背后为了能够发现它的规律而付出的汗水又哪里简单了?

    为了能够让焊接工作不至于拖了项目后腿,陈桂林那段日子里差不多吃喝住都在车间里。眼睛里只有电焊,为了追赶进度,尝试了各种办法都不成功。

    焊接中正常的思路,从来都是把衬底拉开进行焊接。要经过多少次尝试,最后才能打破用了一辈子的惯性思维,能去想到把衬底压实呢!

    很简单的一个改变,背后是陈桂林无数次汗湿衫襟的****夜夜。

    可是这些辛苦,陈桂林不屑于去向美国人倾诉。他们如果觉得简单,那就这么想去吧!

    “史蒂文先生,如果技术是在衬底上,那显然不会对焊接质量有什么影响吧?刚才你们的检测,应该也已经说明了问题。”

    何仁明和莫高文两人对视一眼,都压不住对方眼中的欣喜若狂。

    “我觉得,现在暂时先不用考虑我们的认证资格了。咱们还是先来说说,杜邦公司有没有兴趣,我们的这个技术呢?”

    “这个!”

    ……

    陈桂林家里传出一阵激昂的钢琴声,那是《命运》的声音。

    陈小元的手在琴键上仿佛蝴蝶般舞动,激动人心的乐曲喷薄而出。

    张小菊神色有些复杂的看着倚门而立的陈桂林,想要说些什么,可最终只吐出了一声叹息。或许,她和陈桂林一样,都是一个不习惯于把心中的话语向对方吐露的人吧。

    “桂林,我走了,照顾好小元。”张小菊转过身,迟疑片刻,脚步沉缓的向筒子楼的楼梯走去。

    “小菊!”

    陈桂林忽然站起身来:“我不知道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不是错的,但我更愿意让小元,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指望别的什么人。”

    “你总说我抱着铁饭碗不思进取,但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我把这句话,也送给你。”(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铁饭碗:

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资() 
“这个陈桂林很不错嘛,没想到美国人疏忽的地方,他能发现问题,还解决了这个问题!”

    林宗棠哈哈笑着,一脸满意的笑容在会议桌前坐了下来。『≤『≤,

    陈桂林的这一个小小的改进,只因为林宗棠当初多了一个心眼,要在场的美方人员签了一份保密协议,结果真是让人完全想象不到。

    耐高压容器的钢铁材料当然不会是普通钢材,特种钢的另一个含义,也就是应用范围小的钢材。

    在经济规律的指导下,就好像渐冻症的研发资源投入极少,除非有“冰桶挑战”这种吸引眼球的事件,否则很难有爆发性的投入,也就很难有值得一提的技术发展。

    而特种钢也是一样,因为产量少投入小,很多处理技术都是从普通钢材的技术上搬过来,于是难免就带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

    好在特种钢附加价值高,提高技术指标也一样有相当可观的利润,企业自然也就没有了改进的动力。但这并不是说,有节省成本的办法也不会去应用。

    陈桂林的这个“发现”,能让压力容器制造成本减少至少10%。至于应用这种特种钢材的其他领域,能减少多少成本就更是不好说的事情了。

    杜邦公司为了获得这项改进的授权,不仅取消了盛重对压力容器制造技术的授权限制,还不得不向盛重支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