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4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严肃就不会找我这个私人企业老板了。”胡文海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左右是g的会多,你看名字都是理论研讨会么,能有什么正事?”

    王文京张了张嘴,到底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要说开会,差不多可以这么说,帝都本身就是一个大会议室。在这里,每时每刻不知道有多少会议在举行。

    理论研讨会的会址选在了一处幽静的大院,胡文海没有在门口看到挂的牌子,左右也没有什么说明这里是什么地方的提示。但看这里的布置和氛围,显然是个有年代、有来头的地方。

    “体改委现在很受重视,再加上宣传部和社科院,这次来开会的人可不少。”

    胡文海从车里站出来,正在打量着周围的时候,刚巧听到了后面走过来人的说话声。

    来人走到他的身边,眼角余光一扫而过,忽然在旁人的目光下愣住了:“您是……新科集团的胡文海,胡总吧?”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八章 群星荟萃() 
胡文海转过身,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中年人,正站在他身旁笑的非常热烈。

    “哎呀,你是新科集团的胡总吧?”

    来人大概四十多岁,头发早早的已经呈现出地中海的趋势,不过看起来倒是并不影响他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干练和利落精神。

    “嗨,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临安万向节厂的鲁冠球。”

    他就这么说着,伸出了自己的手。胡文海略微愣了一下,随即连忙主动握住了鲁冠球的手,有些激动的晃了一晃。

    “哎呀,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见了您,真是太意外了。”

    鲁冠球何许人也?胡文海竟然如此激动。

    或许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胡文海,那么如今扛起中国企业家大旗的,就应该是鲁冠球了。

    临安万向节厂,最初是1969年有七个农民成立的土作坊。不用说,这七个人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就叫做鲁冠球。

    到了1979年,鲁冠球瞄准了汽车上的一个关键部件万向节,甚至把企业的名字都改成了万向节厂。

    八十年代末,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的万向节厂年利润超过五千万,有的工人甚至年收入十万!八十年代末的五千万利润,这在中国可以说绝对是独一份了。

    临安万向节厂的厂长鲁冠球,由此在1985年登上了《半月谈》,成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家喻户晓的改革明星。

    万向节厂生产的万向节不仅在国内无从敌手,甚至成为了美国通用集团汽车生产的oem供应商,大大的提振了中国工业界的士气和民心。

    对于一个曾经成长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胡文海对鲁冠球以及他的事迹,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鲁冠球和他的万向节厂,更是在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心中,一面代表着“未来还有希望”的旗帜。

    鲁冠球同样热烈的晃动着自己的手,满面真情实意的说道:“哪里,我可是盼着今天能在这里遇到胡总的。没想到我鲁冠球运气不错,竟然是心想事成了!”

    胡文海和鲁冠球,不啻是如今中国企业界的两面旗帜。

    两个人的相逢,甚至可以说是有着某种时代大潮下的历史意味。

    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大概便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了吧!

    “虽然听说会议邀请了胡总,不过新科不比我那万向节厂,家大业大事情多,我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这可好,总算是能一睹胡总的风采了!”

    鲁冠球看起来比胡文海竟然还要兴奋,拉着两人的手不松开,眼睛里闪着光的上下打量着他。

    “胡总真是年轻啊,年轻好,也只有年轻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鲁冠球甚至表现的有些失态,嘴里不停的吐露着自己的激动心情:“有了胡总这面旗帜,说实话,我和万向节厂都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国企了不起,可是像咱们这样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不是也能干大事吗?胡总大概不知道,从报纸上突然看到北方有个私营的新科集团的时候,我甚至激动的一晚上都没睡着。咱们这样体制外、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私生子,总算是也有靠山了!”

    “鲁总这话说的太过了,我不过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哈哈,胡总的工作如果还微小的话,那我的工作就更不值一提了。年轻谦虚是好事,但也要照顾一下我这样老人的心情嘛!”

    鲁冠球说的风趣,语气又诚恳,胡文海只好摸着鼻子生受了他的恭维,一时之间有些囧囧有神。

    “嗨,咱们也别在门口站着了。”鲁冠球拉着胡文海,向着大院里面走去:“这里是社科院的地方,我倒是来过两次,我来带路好了!”

    说着话的功夫,鲁冠球就已经大步迈开,一马当先而去了。

    “社科院这两年日子不好过啊,国家消减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的项目伤亡惨重,可社会科学的项目差不多已经是全军覆没啦!”

    鲁冠球显然不像胡文海对这次会议这么无知,边走边说道:“这次攀上了宣传部和体改委的高枝,把院里条件最好的场所拿出来开会,憋着劲儿的想要出点成绩了。”

    “社科院有什么想法?”胡文海好奇的问道,社科院里反贼多,这是三十年后人的普遍认识了。就是不知道这个年代里,社科院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样的。

    “什么想法?这谁知道。”鲁冠球摇了摇头,苦笑道:“这种会议能邀请咱们这样的体制外人士,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我多少能打听到一些东西,但是具体的内容谁会告诉你。”

    “这倒是。”胡文海点了点头。

    “哦,对了。”他岔开话题,向后招了招手:“这是王文京,用友软件的经理,今天和我一起来的,正好介绍给鲁总认识一下。王经理在企业管理软件方面,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王经理好哇,果然和胡总一样年轻有为!”鲁冠球二话不说就伸出手和王文京握在一起,热情洋溢的打起招呼来。

    王文京显得有些受宠若惊,笑的没有多少底气。这可是鲁冠球!坐稳了国内企业界第二把交椅的人物。

    “我这点小生意,怎么敢和胡总比,鲁总就别捧着我了。”王文京连连摇头,苦笑应付着鲁冠球的热情攻势。

    “哎,话不能这么说。”鲁冠球横眉怒目:“你啊还不了解,有胡总的看重,你现在有多大的生意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你的未来肯定会有一番大事业!”

    ……

    鲁冠球的表现似乎有些失常。

    当走进会议室的时候,胡文海对走在前面的鲁冠球有些疑惑,他表现的似乎有些太过于活跃了。

    看到自己的表情不像作假,确实是非常惊喜的感觉。但是鲁冠球作为国内目前企业界的一面旗帜,这样的表现未免有些不够稳重,和他的为人以及社会地位不符。

    总感觉,太过于活跃了一些,更像是急于去做什么的样子。

    胡文海想了又想,始终不明白鲁冠球这么积极的原因,只好先把问题放在一旁。

    “胡总,胡总快来!”

    鲁冠球见胡文海走在了后面,急急的转过身来,拉着他向会议室里面匆匆而去。

    在会议室的会议桌旁,已经有人站起身来在等在那里。鲁冠球兴冲冲的拉着胡文海过来,伸手就开始介绍道。

    “胡总大概还不认识,我来给介绍一下。这位邓绍深,万宝家电的总经理,邓总在白电行业现在可是声名鹊起,有做国内一哥的趋势啊!”

    “这位是万润南,不用多介绍了吧?胡总和万总的四通公司都是做高科技的,想来肯定有共同话题!”

    “还有这位”

    “哈!”胡文海摆手拦住了鲁冠球的介绍,笑道:“马胜利!马总可是大名人,我怎么会不知道?”

    此时的马胜利,正处于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1985年因为一篇新华社的长篇通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而闻名全国的马胜利,凭借创造了“承包”这一模式,如今在中国不仅是一个商业大鳄,更是一个政治明星。

    马胜利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承包制从农村走进工厂,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一个创举。承包制焕发出来的、与国营工厂不同的蓬勃生命力,甚至让当时的领导们冒出了“一包就灵”的想法。

    而很有些人、很有一段时间里,将承包制当成了解救中国国营企业和中国经济的良方。

    随着马胜利承包的企业效益越来越好,1987年他便开始不满足于石家庄这家小小的纸厂,发出了承包20个省、100家企业的豪言壮语。

    时间到了1988年,马胜利接连不断的将各种各样的荣誉和奖项揽到自己的怀里。尤其是第一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的桂冠落在他的头上,标志着他已经是当前中国企业经营者中站第一排的人了。

    在他的心中,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更应该是中国第一梯队的企业。

    然而他再怎么膨胀,或者说正是因为站在了如今的这个高度,才越发明白胡文海的成就代表着什么。

    马胜利略带尴尬的笑着,和胡文海握手道:“和胡总比起来,我这点成就算的了什么,什么名人这种话在你面前是不能说的。”

    “胡总的名声确实不显啊,不过新科集团的名字就不一样了。”

    鲁冠球插进来话:“胡总在国内的名气恐怕还不如在美国的,我们和通用谈生意,最近美国人客气不少。一问人,嚯,我们中国竟然出了一个世界首富?别说那些老外,我也是吓一跳啊!”

    “胡总的名气不显,那是低调,值得我们学习,可又学习不来的本事。不过新科集团如今中国第一企业的名头,倒是能说上家喻户晓了。你们哪用打什么宣传广告?各大报纸上的招聘启事一放出来,这职工待遇全国哪个比的上?谁高谁低,一目了然嘛!虽然你们自己不说,但大家心里可都有杆秤。”(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八章群星荟萃:

第五百零九章 通货膨胀() 
“好了、好了,鲁总要是再说,我可只能在地上找个缝,然后再钻进去了。《乐〈文《小说ls520”

    胡文海哭笑不得、连连摆手,这才让鲁冠球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对他的“吹捧”。

    从这间会议室就能看的出来,社科院还真是下了不小的本钱。中间一圈长长的会议桌,厚重的白布铺在桌子上,不仅是一尘不染、更是对齐的一丝不苟。

    桌子上摆放着各自对应的名牌,然后就是茶杯和会议的议程目录,还有一只圆珠笔。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光是布置的这个阵势,就让人很容易意识到这是下了很大心思的。

    胡文海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竟然就是在鲁冠球的旁边,从他的位置往后,排出去好长一串耳熟能详的企业家名字。

    这次的会议虽然是宣传部和体改委、社科院主办,但邀请的人却并不局限于这三个部门。不仅有各部委方面的人参加,学界和企业界也来了不少的人。

    光是看会议室里的名牌和座位,真是难为社科院能找出这么大的一个会议室来。

    随着人员陆续到齐,主席台上的人也已经全员落座。就在一个声音从会场的喇叭里响起的时候,忽然有人推开会议室大门走了进来。

    “大家好,欢迎各位今天来参加”

    咯吱声中,会议主持人的话刚说一个开头,原本会议开始后紧闭的大门竟然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这样的突发情况,让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门口。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站在门前,神色坦然甚至略微带了一丝高傲。

    这里是什么地方?如今在台前坐下的是体改委的李主任,左右是宣传部和社科院的高级领导,经委、计委、外经贸委,电子工业部和一大串的高级部委领导干部坐在上面。

    换个胆小的官僚,光是看到这个阵容腿就得先软了一半。

    如果真有与会者来晚的,那也只能是在外面老实等着,看看能不能参加下午的会议,断然没有这么大喇喇就闯进来的道理。

    但来人就是这么进来了,没有一点局促的表情,反而神色之间表现出的淡然,让在座的众人反而有些心虚。

    “包秘书?”体改委的李主任有些惊讶的站起身来,下意识的想要开始鼓掌欢迎。

    站在门口的包秘书摆了摆手,笑着向前排走了过来,说道:“李主任不要客气,首长很重视今天的会议,让我来旁听一下。大家继续,不要因为我耽误了各位的时间嘛。”

    李主任的眼神有些怪异,不过还是点头坐了下来。

    包秘书服务的首长,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