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穷究一种气动的制导精度和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而现在他不过是要做一个测试,当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的特殊情况。

    所以只要能让这枚航弹在无风的晴朗条件下,按照理想的数据进行操作就行了。至于说如果没有达到引导头需要的操作效果,那就再发出一次操作指令。

    如果引导头要求弹体向右偏移10度,结果弹体只向右偏移了3度,那就再发出一条偏移7度的命令。这一次可能又偏移了5度,那就再发出偏移2度的命令。

    导引律不足,咱就引导头补嘛。反正是个试验弹,也不用太在意这些细节。

    东北冬天的风吹起来像刀子一样,胡文海愣是蹲在跑道旁边守着麦金塔电脑敲了一个多小时,这才将引导头和弹体的控制系统连接起来。

    这还不算完,随着他一声令下,白石打开了手里激光目标指示器的电源,一道1。06微米近红外短波光束在人类肉眼不可见的情况下,指向了跑道尽头远处的一道围墙。

    紧接着,不见胡文海有任何动作,已经装好引导头的航弹尾翼竟然自己就唰的一声摆动了一个角度!

    随着胡文海的一声声命令,白石操作着激光目标指示器,将那道不可见的激光不断的在围墙上移动。

    而这颗航弹的弹体,也在随着这道激光仿佛牵线木偶一样,摆动着自己的尾翼。

    “嚯,好家伙,真的动了!”郝明山自问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做了一辈子的老军工,可从来没见过这么神奇的技术!

    “这东西,难道能看懂人的指示不成?那不成精了?”

    “哈哈哈,白泉颐你老小子也有露怯的时候?这叫激光制导,国外的高科技!”胡世武闻言哈哈大笑,可是逮到一个机会,可以嘲笑自己这个老伙计。

    “戚”白泉颐撇撇嘴,酸酸的念叨了一句:“德行!”

    哎,白泉颐挪了挪脚步,离开胡世武远了点,不跟这老梆子一般见识不就有一个天才孙子么,有啥了不起,回去我也让我儿子再生一个去!听说,现在部队上有个什么实验,正在发生二胎的指标……

    胡世武的嚣张并没有磨灭这群老头的性质,他们一致围在胡文海和航弹的周围,啧啧称奇的看着仿佛魔术一般的场景。作为一群老军工,他们也渐渐的品出了这项技术背后的不寻常。

    想想看,当年抗美援朝美国飞机扔炸弹,把整个山头削下去几米,可我们的战士还能顽强生存继续战斗。

    可如果有了这种武器,人家把炸弹直接扔到志愿军的坑道里,这仗还怎么打。

    咦,等等,好像现在就有一个志愿军的徒弟在和我们打仗嘛。这群老人的思绪顿时飘到了祖国的南疆,那边可有群不知死活的安南小霸呢。

第八十一章 实验() 
按理说一件武器系统的开发是非常复杂的事情,美国人研究激光制导炸弹,起码花了十年时间。

    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后来又经过了三代改良,这才在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

    然而胡文海搞的这套激光制导又花了多久呢?满打满算,恐怕不过一个星期而已吧。

    这很奇怪吗?其实并不。胡文海这种搞法,在未来几十年的中国军工界,应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

    那就是以工业品质代替军工品质,没有基础就使用成熟的商业方案,没有军品就用民品,没有军品生产线就用民用生产线,没有钱……

    哦,没有钱那就没有办法了。

    目前这套红外制导套件,所有元件都是从美国进口,而集成方案和软件也利用了后世工控机的思路和算法。不光是胡文海,如果时间向后二十年,抓个生产激光测距仪的厂家,换个软件就能爆激光制导武器海。

    不过当然,放到八十年代的中国,这就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了。

    整个激光引导头的测试进行了两天时间,胡文海初步优化了航弹制导的导引律,导引头的陀螺仪运作也很正常,可以说陆地调试已经只欠东风。

    “胡总,咱们真要把这颗航弹扔下来啊?”白石有些惋惜的看着这两天工作的成果,为了将整套导引头塞进这枚航弹的弹体里,他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就好像看到自己亲手摆的多米诺骨牌似的,想到马上要推。倒了,还真有点舍不得。

    “这里面有一块ccd,两块单片机,还有模数转换器……”白石撮着牙花子,摇头道:“成本少说上千块啊,部队能用得起?”

    “千把来块钱而已,不说它的战术价值,单说它能替代的常规火力成本,一千块又能买几发大口径榴炮弹呢?”

    胡文海头也不抬,进行着最后的程序确认,嘴里不以为然道:“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在成本上是更节省了,而不是支出更多了,这一点你要记住。”

    正说着话,麦金塔电脑屏幕上程序执行的命令行已经不再滚动,返回了一个“right”的单词,显示整个系统已经就绪。

    胡文海从麦金塔电脑的背部,将串口上的数据线从无人机弹体上拔下来,然后拍了拍手,白石手下的邓仁亮和白蓉便跑过来,轻车熟路的开始给无人机加油,做飞行前的最后准备。

    跑道旁边的操作棚里,一名航校教官已经准备就绪,正在熟悉和拟真机不太一样的操作台。

    远处,在距离跑道两三百米的距离上,此时已经挖了一条壕沟,并且垒起了胸墙,确保人站在里面只能露出个头来。东北冬天的天气条件下,挖出这么个坑来可是不容易。但为了武器测试时人员的安全,却也是必要之举。

    这不是,胡世武和一干老头,此时都已经兴致勃勃的搬着马扎蹲在里面了。胡文海亲自监督邓仁亮和白蓉两人做好无人机起飞前的最后检查,拿起电话向机场申请了起飞许可,随着他的一声令下,航校教官操作着无人机轻松的滑离了地面。

    看到无人机逐渐向着机场方向飞去,直到在天空中已经分辨不出它的身影,胡文海这才带着白石他们三个人也跑回了壕沟里面。

    “哦,这飞机是要飞到哪里去投弹啊?我看就在咱们厂附近得了,跑那么远丢了咋整?”白泉颐干看着飞机飞走,却不知道要飞到哪里去,更不知道整个实弹投射的详细计划,不由又说起怪话来。

    “哈哈,你当那导弹是你呢,还能跑丢了?”王德阳这两天恶补了一下激光制导的基础知识,如今可是对这次试验最上心的老头了:“人家那是高科技,你丢了导弹都丢不了。再说不跑的远一点,又怎么显出咱们这个激光制导的厉害了?”

    “你说的不对!这跑的远啊,是为了测试惯性制导和那个什么哦,防区外武器的性能,和激光制导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啦,最后还不是要考验激光引导头发现目标的能力?”

    ……

    胡文海无奈的看着这群老头,真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他们好。说他们喜欢拌嘴吧,其实也不是,这应该是这个小团队沟通的一种方式,只是比较另类吧。

    而且别看他们喜欢互相嘲笑、抬杠,但是在这种貌似无聊的行为中,老头们似乎还真能发现一些问题或者帮助他们对知识融会贯通。

    只能说每一个团队工作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但几十年合作下来,他们早就已经建立了特殊的激励机制,保障每一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这让胡文海有些感慨,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先进的管理方法。西方的管理方式发展到最后,或许和这一群老头蹲在这里拉家常没什么不同。只不过人家能形成理论并且复制这种成功,而很多时候我们又迷信这种西方的理论和成功,也能毫不费力的移植到中国的社会来。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很多企业的iso体系其实是应付认证的。有些真的按照iso体系管理企业,反而没有一些中国老板的“土办法”好。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单据往来的公文旅行中,反而效率没有我们老板亲自下去走走看看发现问题高。结果究竟是我们的老板“土”呢,还是iso的体系不适合我们的实情?这个恐怕是说不清的。

    但随着后福特制造时代的来临,事实是反而很多西方工厂又开始重复一些貌似很“土”的管理方式了。流水线退潮了,协作装配兴起了,强调团队合作,不强调各司其责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看大家各自的实际情况。太祖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胡文海边听着这群老头在那吹牛打屁,边关注着手边扯过来的一条电话线。大概过了十多分钟,这放在地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本略有嘈杂的现场,顿时变得落叶可闻起来。

    “喂,我是胡文海。”

    “哦,控制天线已经切换到机场吗?怎么样,两套系统衔接正常?好!”

    胡文海用力的挥了挥拳头,这是今天做出的第一项实验,那就是远程中转控制。无人机向机场方向飞行,在超出操作台的控制范围之前就进入了机场天线的控制范围,然后由机场方面将控制信号和视频进行转发,让控制台继续操作。

    这个实验的成功,别看似乎只是扯了根天线到机场而已,但实际上却是向着解决通信中继无人机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而有了通信中继无人机,距离战地信息组网也就不远。形象的说,只要把一座无线基站扔到天上去,那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信息化战争的大门了。

    不过这项实验毕竟还不是今天的主角,随着胡文海的转述,很快壕沟里的众人都已经明白,无人机此时已经飞到了距离起飞点跑道足足十公里的地方。

    咳咳,好吧,区区十公里的发射距离,貌似还不能叫做防区外武器。世界各国的jsow,没有个百把公里的射程,还真是不好意思叫自己防区外武器的。

    不过胡总这个玩具只有十公里射程也是无奈,一方面载机毕竟是还不成熟的无人机,另一方面他用的还是工控品级别的陀螺仪。

    对的,没有高精度陀螺仪保证航向,如果在百公里以外放飞,这枚航弹还真不一定会飞到哪里去了。

    不过不用担心,至少在军用陀螺仪技术上,中国和世界差距是不大的,只不过胡文海的新科工厂想买军品级别的也买不到不是……

    随着胡文海的一声令下,十公里外已经校正航向的无人机接收到了来自操作台的命令,忽然机身一轻,那枚藏在它肚子里的航弹便掉了出来。

    原本藏在航弹肚子里的滑翔翼刷的一声弹出,弹尾的四片尾舵也立了起来。在滑翔翼的作用下,橄榄状的航弹竟然没有一头扎向地面,而是宛若一只吃撑了的麻雀,晃晃悠悠的向前飞了出去。

    开始航弹的速度还不是太快,但随着它的高度不断降低,势能转换成了动能,很快这枚胖胖的航弹就掠过了绣城机场的天空,按照既定方向继续向着新科工厂的方向飞去。

    “老白,打开激光目标指示器!”胡文海听到机场发来的雷达监测信息,连忙命令白石遥控打开了摆在跑道上的激光目标指示器。

    人眼不可见的近红外激光照射在跑道尽头围墙那用粉笔画出的靶子上,谁也不知道此时已经下降到三千米高度的那枚航弹,是否能够发现地面激光的散射。

    过不多时,突然躲在壕沟里的众人听到一阵嘶嘶的声音,声音很小,但很快声音就尖利了起来!

    紧接着,眼尖的白蓉突然指着天边的一个方向,张张嘴,大声喊道:“快、快看!”

第八十二章 谈话() 
“大明,把收音机打开。”胡文海看了看手表,上面显示此时的时间是早上6点半。东北冬天这个时间甚至还是漆黑一片,他和路大明也只有蜷缩在车里取暖,茫然的望着窗外的绣城火车站人烟稀落的出站口。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月11日,星期五,农历十一月十五小寒。帝都晴,零下9度到10度。以下是今天新闻与报纸摘要的内容提要: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住宅区着火,目前确认有两名华裔美国人遇害……”

    “呼”胡文海摇下了桑塔纳的车窗,迎着扑面而来的冷空气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面无表情的推开了车门向外面走了出去。

    “别忘把收音机关了。”胡文海叮嘱路大明一声之后,头也不回的向火车站的出站口走了过去。

    “林主任,欢迎,欢迎啊!”胡文海踩着松软的雪地,离着老远就伸出双手去。在他的身后跟着两个人,路大明和王烨就是部队上给胡文海派的警卫。

    说来这个王烨也说不好是命苦还是享福,到了绣城之后就相当于到了胡文海的地盘,当然不会选择再让这个尾巴到处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