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6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海事大学三食堂的菜牌上,那阿拉伯数字可以说是世界通用。肉菜一律是0。5元,而蔬菜则一律是0。3元。这个价格对于卡托姆采夫来说,确实是有些太无法想象了。

    除了西红柿以外,三食堂的素材里还分明出现了黄瓜、茄子、西葫芦和豇豆这些不耐储的夏季蔬菜。反季节蔬菜倒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十月这些蔬菜价格比肉菜还便宜,那就非常不可思议了。

    “呵呵,这个情况我非常清楚!”平克西有些骄傲,站出来给卡托姆采夫解释道:“从1988年开始,我们大港就在推进菜篮子工程了。最初是附近的部队搞副业,建设了一批蔬菜大棚供应冬季蔬菜。不过那时候反季节蔬菜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一般只能当成是企业福利发放。”

    “从去年开始,中央有了命令,要求军队不得经商,所有三产向地方进行移交。部队上掌握的大棚种植技术,由此就逐渐在附近农村普及开了。不过反季节蔬菜的价格降低,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港的大化工项目建成投产。”

    说到这里,平克西那可真是喜笑颜开,得意的挺胸说道:“我们大港作为大化工项目的所在地,近水楼台先得月啊!去年大量的塑料薄膜推广到农村,让大棚的建设成本从上千元,直接降到了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再加上我们大港合作社向建设大棚种植的农户优惠放款,到了今年,反季节蔬菜的产量扩大了何止是十倍啊!经此一役,我们可以说,大港人冬天只能吃萝卜白菜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平克西是有理由骄傲的,菜篮子工程是最直接的民生惠民工程,解决的是关系到每一个大港人切身利益的事情。今年反季节蔬菜上市之后,市府不知道收到了多少市民自发写来的表扬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种巨大的成就感是比什么肉体上的快感都强烈的、让人上瘾的。

    而菜篮子工程的建设,直接得益于大港大化工项目。作为这个项目的市府直接负责人,平克西确实是没少为此付出精力和辛苦。这些表扬信里面,至少有三分功劳是属于他的。

    当然,三食堂的菜价也不是能完全反应大港副食品市场价格的。毕竟大学食堂有补贴,一块钱能吃饱这种事情,在外面的饭店还是无法想象的。尤其是海事三食堂,正所谓学在大工、吃在海事,那可不是浪得虚名,海事大学在食堂建设上,确实比大工好到不知哪里去了。

    “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卡托姆采夫不由伸出大拇指,给平克西点了个赞。

    中国人在解决冬天能吃到蔬菜的问题,然而苏联人却在饿肚子。中国的官员在为工业建设成就欢欣鼓舞,而苏联的官员们却在千方百计把工厂廉价的出售。中国的大学生们在排队吃饭、学习,苏联的大学生们却在推翻自己的国家

    两厢一对比,卡托姆采夫心中着实是五味陈杂。

    压下心中的烦恼,卡托姆采夫挑选了几个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打了满满一餐盘的米饭。工作人员早就已经清理好一张餐桌,胡文海和陆欣,还有卡托姆采夫和平克西,四个人对面而坐。

    虽然没有海参鲍鱼和各种珍馐美味,但大学食堂里的食堂菜同样别有一番风味。卡托姆采夫吃了几口,便瞪起眼睛连连点头,显然对这一餐相当满意。

    海事大学的学生们陆陆续续进入食堂,午餐时间一到,便有人点开了食堂墙面上悬挂的电视,播放起电视节目来。

    “各位观众,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栏目。下面插播一条紧急新闻,1991年10月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总统签署协议,宣布解散苏联,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第七百八十章 能源与苏联() 
    夜晚的大港风景迷人,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波涛声从天际隐隐传来,如同细密的梳子在人的后脑勺上梳着头发,将内心的烦恼熨帖的平平整整、舒舒服服,乃是最为惬意的心灵按摩。

    忽然间,一声脆响,一道耀眼的光点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当它升到半空,突然嘭的一声炸裂开来。紧接着,整个天空中顿时变成了一片光的海洋!

    璀璨的礼花布满了天空,一朵接一朵的绽放出它们醉人的身姿,构成一幅幅令人目不暇接的精美画卷

    要不说平克西确实是个会玩的,最是喜欢开风气之先河。国庆焰火晚会的燃放场地并不是放在陆地上,而是在大港以西的海岸线上开过来一艘万吨轮船,把焰火燃放放到了海上。这样一来,只要人们随便找一处大港的海岸,就能欣赏这绚丽多姿的国庆焰火了。

    在大港的海岸线上,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星海广场。这座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此时正是人山人海,人们携家带口聚集在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头。

    每一次海面上的礼花绽放,都会引起人群的一次次惊呼。九十年代的这一批人虽然还不如未来的年轻人能放得开,但也会有人忍不住兴奋的在大呼小叫,真是好不热闹。

    当然,国庆当晚的庆祝仪式并不仅仅只是放过焰火就算完成。星海广场上此时已经组建起一个巨大的舞台,武警、警察和联防安保将会场整个控制起来,然后才开始将市民们引导入场。

    当然,免费的位置距离舞台会比较远,不过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也绝非浪得虚名。凑个热闹、捧个人场,这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而在距离舞台附近的位置,自然是要用来安排一些重量级的观众了。

    不过就在晚会即将开始,观众已经座无虚席的时候,最前排的四五个座位此时却仍然还空闲着。作为晚会的主要经办人,平克西此时可是难免有些焦急了。

    “人呢?人还没来吗?”

    “平市长,我们刚刚打过的电话,胡总他们——”

    “卡托姆采夫院士”胡文海站起身来,看向从套间里退出来的陆欣,试探的询问道:“还是什么都不肯吃吗?”

    陆欣默默的摇了摇头,将已经放凉的餐盘端了出来,交给了旁边早就等在一旁的厨师手中。

    “这样可不行,我去见一见他!”胡文海皱起眉头,干脆大步推开房门,向房间里面走去。

    卡托姆采夫院士此时正坐在客房的窗边,一朵又一朵礼花绽放的光芒照射在他的脸上,却丝毫无法引起他观看的兴趣。他的目光死寂而冰冷,但却又空洞的毫无焦点。

    “卡托姆采夫院士,我来看看您。”

    胡文海在他的对面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说道:“苏联的情况,我不能说完全清楚,但了解的想来比您是要多一些。苏联是由苏共建立的,去年的全国公投结果也表明苏联人是反对解散联盟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叶利钦他们签署的这个协议,是完全违法的行为。”

    卡托姆采夫抬起头来,摇头叹息道:“胡文海同志,这些道理我都清楚。但我们也都明白,苏联并非是因为叶利钦签署了这个协议才解体,而是因为不得不解体才签署了这份协议。”

    “这完全是戈氏的愚蠢造成的,他对苏联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如果不是他要求经互会内部结算使用美元天啊,当时为什么我们没有人去阻止他?在经互会的内部结算要求使用美元!我们都疯了吗?”

    要说苏联解体,其中内因确实是千头万绪。但苏联作为一个巨大的国家,世界两极之一,是如何失去它的凝聚力的呢?不得不说,卡托姆采夫这番话确实是正中了问题的中心。

    如果不是戈氏摧毁了经互会体系,那么苏联即使面临冷战失败,也是万万不可能沦落到解体这种境地的。

    民族问题是一方面,但民族问题对苏联来说是始终存在的,何以在这个时候突然爆发了呢?苏联建国近百年,东欧在其经营之下难道说真的就这么离心离德?以至于一朝之间,所有的经互会国家都要抛弃苏联?一样米还养百样人呢,没有这样的道理。

    实际上,苏联打造的经互会体系,早就已经将整个东欧都绑在了自己的身上。而苏联使用的手段,便是控制了整个经互会的能源供应体系。经互会内部交易,苏联提供的石油供应,结算是以国际油价的一半来计算。以低价能源供应,来给自己和北约国家之间打造了一个隔离地带,来保证苏联的战略安全。

    有苏联的低价石油,东欧各国的能源体系是完全与苏联绑定、依赖苏联供应的。这样的有利态势,即使苏联上层再怎么胡搞乱搞,东欧一票小弟也没有这个胆量离开老大自己单干。

    不说别的,只看乌克兰后来和俄罗斯闹掰,俄罗斯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切断东欧的天然气供应。

    乌克兰的天然气出了问题,顿时整个欧洲都要给乌克兰施加压力,俄罗斯这苏联遗产至少还能再吃三十年没有问题。

    然而戈氏的一个命令,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彻底瓦解了苏联的这条百年大计——经互会内部结算,从九十年代开始,不再接受卢布,而是全部采用“自由外汇”结算!什么自由外汇?就是美元!

    卧槽尼玛,经互会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贸易体系,采用美元结算?戈地图这个脑袋,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里面装的大概都是阿米巴原虫吧?

    经互会这些穷国、小国,原本就是苏联养在冷战前线的对峙国家,过往是严格依赖经互会体系来打造自己经济政策和工业分工的。冷战两大贸易体系,从来都是谁也不搭理谁。

    结果经互会一夕之间改用美元结算,各国哪有什么美元储备?随之而来的,就是能源体系崩溃,不用说立刻就会传导到整个经济体系,东欧各国经济全部出现问题,过往积累的卢布外汇储备,瞬间变成一堆废纸。

    卢布的信用破产,那牢不可破的联盟,自然也就变成了“不攻自破的联盟”了。说起来苏联这个国名起的倒也恰如其分,果然是牢不可破的联盟只能被人从内部攻破。

    只是这么一来,即使是东欧跟随苏联最紧密、最铁杆的东德,都受不了要跳反,何况别人?连锁反应之下,也就是苏联的东欧部分彻底分崩离析的局面。而苏联的解体,也不过是这一动作的后续反应罢了。

    卡托姆采夫不亏是一名大科学家,立刻就意识到了苏联当下解体的罪魁祸首。然而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哎,苏联再也没有什么苏联了,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也就这么完了”

    卡托姆采夫遭受这一巨大打击,失魂落魄之下,似乎已经失去了全部的人生希望,心若死灰。

    胡文海却不能任由他这么消沉下去,在核聚变方向上的投入,是他未来必然要坚定不移执行的战略。

    虽然说“核聚变距离成功永远只有25年”,但这至少是可以预见的下一次工业革命最可能的一条道路了。

    未来三十年后,中国的全球化导致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会很大。全世界的动乱和增长放缓,反应到经济上就是逐渐爬坡吃力,泥足深陷。所谓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其实就是一种缓和的经济危机。

    不同在于美国当年大萧条,是采取消灭人的方式来去产能,用残酷无情的竞争来把工业体系打碎,然后重新再造一遍,最终实现财富集中在少数资本手中的目的。而中国去产能,是要淘汰落后、工业升级,通过可控的行政手段,将去产能中的残酷一面,尽量的降低了。

    但只要下一次工业革命迟迟不来,未来的经济危机总不会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至于什么工业4。0,看起来很美,不过也是新瓶装旧酒,给全球经济吊一口气罢了。

    没有科学技术根本性的突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就得陪着全世界一起苦熬。结果无非就是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狠狠的去一波产能,要不然就是三战再起,大家一起“蘑菇丰收,老鼠满仓”。

    “卡托姆采夫院士能有这个理解,有些话我就容易说了。”

    胡文海注视着他的双眼,真诚的说道:“叶利钦这些叛徒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他们以为自己跪舔西方国家,改信了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就能帮助俄罗斯强大起来?恕我直言,不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西方都不会希望有一个强大的邻居。但是离开了西方国家,苏联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即使再怎么糟糕,您是从卫国战争年代过来的,难道当年敌人占领了莫斯科,斯大林会就此向希特勒投降吗?”

    “这”卡托姆采夫院士张了张嘴,摇了摇头,心中没有答案。

    胡文海并没有因此介意,接着说道:“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苏共却并没有倒下。舍宁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