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6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预案不是已经做了吗?”

    夏博洋脚下不停,头也不回的说道:“两倍、四倍,这些方案都还是太保守!去年我们的预算不就是按照前年四倍去做的?结果去年的实际投入不还是超出了预算一倍?还按照四倍来,我看今年的预算还是要爆炸!既然如此,干脆就把十倍的那份预算拿出来。”

    “十倍的预算……”

    夏博洋身后的助理们不由面面相觑,有些游移不定。新科地产如今表面上看起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他们这些真正掌握数字的助理们却是深深的知道,自己屁股下面坐着的是怎样一座活火山。

    依靠新科广场这一商业模式的开发,新科地产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过去几年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建商场自然要做买卖,一部分门店被出租、出售出去,而新科地产又从国外引进了“国际著名超商品牌”nemart作为合作方,进入零售业全力打造了一套商业渠道和终端。

    名字全是英文的nemart在中国同样相当受到欢迎,在零售市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力压群雄。然而问题是零售业的业绩再好,它的利润率却只是在正常范围。要想收回固定资产投资,少说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nemart的零售业年度销售额要提高绩超过30%,新科广场的固定资产项目就必将会把全年的利润全部吞吃下去。超过50%,那新科广场的投入就必然要负债运转。

    但现实的情况就是,单1991财年nemart在国内的零售业绩就增加了125%。而过去几年的增长数字,也从来没有低过这个水平。这也就是说新科地产的如今,已经完全是一个资产黑洞,多少资本投入进去都追不上它的扩张速度了。

    这样的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当然是让人欣喜若狂、倍受鼓舞。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如今的新科地产分明是资不抵债,一旦发展势头回落,吹起来的气球就要带着所有人一起原地爆炸。

    对于深知这一内情的诸位新科地产总经理助理们,听到夏博洋今年竟然要提交一份十倍预算案,胆小一点的恐怕都已经站都要站不住了吧。

    “夏总,今年的预算是不是谨慎一点?”一个助理谨慎的建议道:“如果年内发展势头还能维持,大不了像去年一样临时增加预算。如今公司的负债率,实在是有点危险了。”

    夏博洋闻言忽然停住了脚步,转身将后面的一群助理吓了一跳:“怎么?你们以为我没算上临时预算的额度吗?”

    “什么?”

    提议的助理悄悄咽了口唾沫,发现自己的脑袋有点转不过弯来。

    夏博洋的这个意思,大概是在提交十倍预算的基础上,今年还会像去年一样翻上一倍的临时预算?

    这一群经理助理们觉得,这下是真的有点腿软了。

    记住网址:

    第八百二十五章腿软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八百二十六章 难题() 
“无可置疑的是,新科集团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

    “当然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实际上没有不关键的时刻。不过对于新科来说,未来三到五年的财政政策,将会决定我们接下来十到十五年时间里的战略路线。”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节点,从我个人的预估来看,1995年到1997年之间亚洲地区将可能会发生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与之前的伦敦金融危机相似,都是美国金融集团对全球经济的周期性收割。但是相对于被美国牢牢掌握在手中的欧洲经济,亚洲经济有一个相当大的不同。”

    胡文海正在与陈发小声的说着闲话的功夫,大会议室的门就被外面鱼贯而入的人群给踩烂了。新科集团各大事业部主管和主要助理,地区分公司经理和财务主管,再加上集团总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们。这些相当于新科“高官”以上的高级经理人数量至少上百。别看现在挤在一起仿佛一块天花板掉下来就能砸到三五个,任何一个放到外面,都是跺跺脚就能引起一场地震的角色。

    然而此时此刻,这群商界大佬们却是与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菜贩与主夫、主妇们没有什么不同。

    “新科的锂电池生产线已经占据全球15%的市场份额,摩托罗拉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能,继续扩张需要面临的问题可不只是生产线的投入。”

    第一个开炮的是坐在孟正峰身旁的通讯事业部副部长吴迪,他是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小伙子,放在外企或者机关大概都是最多做个基层小头目的年纪。不过他是孟正峰从做交换机市场时期就投入麾下的第一批嫡系,曾经自己孤身一人将妖都的市场从零做到年营销额上亿,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孟正峰班底中的地位。

    如今通讯事业部的重心虽然开始向移动通讯转移,但支撑其盈利的主要产品仍然还是正在飞速扩张的电信基建产业。从程控交换机到数字交换机,不论技术如何更新换代,中国国内的市场几乎都是新科技术平台的市场。即使是国际市场上,思科和新科也都是平分秋色,可知作为通讯事业部副部长的吴迪,手上掌握着多少的资源和话语权。

    “我们新科在锂电市场的规模是最大的,继续增加产能很可能会打破目前的供需平衡。一旦供大于求,不仅无法保证目前水平的利润率,甚至可能会引发与其他生产商的价格恶性竞争,只会损害锂电池的盈利能力!所以我认为,今年暂时不适合继续扩张锂电池的生产规模。”

    “那么以吴部长的意思,什么时候适合扩张产能呢?”

    与吴迪针锋相对的自然是电池事业部的部长了,沈倩哲是从501厂时代就跟着胡解放的嫡系,虽然年纪不大,但资历却是让孟正峰都望尘莫及。只是自从新科将锂电技术让给摩托罗拉之后,锂电技术始终再没有大的突破,导致电池一系的话语权与新科初期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沈倩哲和电池事业部已经认识到,下一次电池技术的大突破很可能不是短时间能够达成。既然如此,要扩大电池系统的话语权,就只有扩大产能争夺更多市场份额这一条路可走了。

    沈倩哲反问一句,却并没有等着吴迪回答,而是自问自答起来:“按照一般的商业理论,产能扩张应该是在市场的危机阶段,利用价格优势新建或者干脆收购竞争对手产能。从这一点看来,锂电市场目前确实不是扩张产能的最好时机。”

    说到这里,她的话锋突然一转,目光凌厉了起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锂电市场新科虽然是处于第一梯队,但地位却不像国内交换机市场那么稳固。不提索尼、松下和摩托罗拉这些国外竞争对手,就是301研究所王船夫去年成立的比格电池公司,一期生产线投资就达到了三亿人民币与三千五百万美元。王船夫这钱是哪里来的?还不是深土川市府提供的信用担保?”

    “去年能有一个深土川的比格电池,今年怎么知道不会有妖都、陪都支持下的企业进入电池市场?经过这几年的技术扩散,锂电池技术在国内已经没有不可逾越的门槛,用不了多久必然会迎来一次锂电池的产能大爆发。”

    “锂电池市场既然竞争这么激烈,我看更不应该再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吴迪摇着头,不紧不慢的反驳道:“可以想见随着产能爆发必然会引起价格竞争,现在我们扩张的越大,一旦价格跌破成本,亏损的规模就会越大。与其如此,不如采取稳健的财务政策,积累资金以度过市场的低谷时期。”

    吴迪这话在会议室里引起了一片隐约的赞同声,可见他并不完全是为了打压电池事业部的预算规模而强词夺理。

    在企业盈利阶段尽量积累更多的资金储备,以便用于度过可能发生的经营危机,这应该是符合一般人直觉的操作方式。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企业经营永远一帆风顺,如果平常不注意积累,关键时刻岂不是一点风险的承担能力都没有吗?

    然而商业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就是因为它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直觉认识。

    沈倩哲伸手从身旁助理手中接过一份文件,啪的一声扔到了吴迪的面前:“这是绣城石化六厂pi项目未来三年的预售合同清单,目前国内聚合物锂电池生产必须的聚酰亚胺薄膜只有他们能够生产。关于国内锂电市场增长的预测中,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

    “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到,石化六厂聚酰亚胺薄膜的产量在未来三年至少增长200%才能满足其订单需求。也就是说,未来三年国内锂电池生产规模至少是我们今天的两倍这还没计算可能有项目会从国外进口聚酰亚胺薄膜,所以说是至少!”

    吴迪翻开文件,目光一目十行的略了一遍,沉吟道:“石化六厂pi项目的生产线还是我们提供的,或许可以和他们谈谈,限制一下供货范围?”

    石化六厂这套国内唯一的pi项目生产线,是当年胡文海用水锂电技术,从摩托罗拉手里骗过来的。自从他转头又利用聚合物锂电池坑了摩托罗拉一把之后,加上中美蜜月期的结束,如今再想从美国进口已经是不太容易了。

    石化方面虽然在国产化上有了不小的突破,但增长产能仍然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吴迪这话刚说完,就听到上首方向传来了两道敲桌声。

    胡文海的手指敲打着桌面,不容辩驳的声音响了起来:“新科从来不吃独食,更不会粗暴干涉合作企业的经营业务。”

    “是。”

    吴迪连忙低头领命,实际上他上句话刚出口就已经后悔。新科在国内的经营策略,从来都是拉着大家一起发财,很少有凭借自己市场地位胡作非为的时候。胡文海或许会凭借影响力逼着同行和合作企业搞技术升级,但那本质上确实是为了这些企业跟上自己的脚步,而不是为了拖慢他们扩张的步伐。

    沈倩哲见吴迪吃瘪,得势不饶人的再接再厉道:“锂电池产能在未来两三年内迎来一个大爆发,可以说是毋庸置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畏惧竞争而吝于投入,那么别说是储备资金等待危机来临了,新科的锂电池业务能不能坚持到危机阶段都是个未知数。”

    她最后斩钉截铁的说道:“产能爆发必然导致成本出现质变级别的下降,哪怕是赔钱,新科锂电产业也不能缺席!”

    会议室里,这些新科的高层管理人们不由窃窃私语。

    听完了吴迪和沈倩哲这番话,各人心中其实都有所领悟。新科集团发展到今天的这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实际上各事业部和各省分公司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企业虽然盈利能力良好,但就像是一辆只能用于市区代步的微型车开上了高速公路。

    如果企业不能极速扩张,那么它在市场上将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供应商会给大客户最优惠的价格,但小客户就只能求着供应商买高价原料。渠道商也更喜欢供货充足的厂家,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只会出现在橱窗的角落里。哪怕是相同的技术和管理、生产水平,大企业的成本必然低于小企业,久而久之小企业逐渐就会被市场主流所淘汰。

    但随着市场生产能力的爆炸增长,供过于求到达一个临界点,市场肯定会发生严重的危机。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本储备,极速扩张导致的高负债同样也会要了企业的命。

    稳健的财务政策是死,然而激进的财务政策同样是死。摆在新科集团,或者说此时大多数中国企业面前的这个局面,是从资本诞生以来恒古未变的一个难题。

第八百二十七章 新科的意志() 
如果是用集团的资产作比,新科集团无疑是世界上顶级财团之一。

    是的,新科集团如今的规模,确实可以用财团来进行称呼。这不仅是因为新科已经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二号经营实体第一号经营实体的桂冠肯定要送给提前出炉的国资委了。

    也不仅是因为新科集团可以有限度的对中铁建投施加影响,以及可以参与经营国开行的运作。当然在国际上来说,财团这一定义,是否掌握银行这种金融工具还是非常重要的。

    但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自有国情在此。

    国际财团之所以要以银行作为一道标准,是因为在资本的世界里,银行本身的金融工具意味着一张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自打资本走上世界舞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以银行破产为前奏。

    而银行破产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经营实体紧接着形成大规模的破产,然后是大量的普通储户破产和工人失业,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的剧烈动荡。

    因此掌握了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