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7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文海听到常畅这番彙报,也不由得有些惊讶。商飞的运转他不是完全置之不理,平常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彙报档案。从过往几年的财务报告来看,商飞并没有完全放弃在魔都的房地产事业。

    毕竟是近水楼台,魔都的发展一日千里,商飞在成立之后又狠狠的圈了几块地。尤其是在开发浦东战略执行之后,他们在陆家嘴那几栋大厦真是赚了不少钱。

    按照原历史上商飞的表现,胡文海说不担心他们走歪了路,那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看在商飞拿着这笔钱结结实实的奶了西飞几口的份上,胡文海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而已。

    说实话他真的没有想到,在没有他督促的情况下,商飞竟然在麦道82的国产化项目上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进展。

    其实这就是他的局限性了。

    是的,胡文海其实也有他的历史局限性。

    在没有他的世界里,难道中国人就没有做成过事情吗?事在人为,原历史上西飞做的不好吗?那常畅作为西飞的老领导,又怎么会做不好事情呢?

    国企问题,说到底是管理问题。商飞在重组过程中,整个管理层全面大换血。航总从全国抽调精兵强将,都是在过去经过了组织考验、真正能做事的人才。下面的工作人员也是先下岗再重新竞聘上岗,再有末位淘汰和在岗培训追着跑,想留下不拚命行吗?

    一方面是工作压力剧增,另一方面是公司福利跟着增长。魔都户口,学籍、奖金、分房,妇联和共青团甚至还组织活动相亲呢!即使在魔都,商飞都能算的上是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了。

    经过这样的改造,商飞还是那个919都造了十多年的商飞吗?

    商飞虽然仍旧是大力投入到魔都的房地产市场当中,但是从上到下都明白一件事情。

    全国那么多企业都想在魔都拿地,中航总公司是央企,可商飞只是个央企和地方、私企的合资企业,你凭啥比别人多这一份面子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背后有大佬撑腰。大佬的支援不是没有理由的,不是看你商飞长的好看,而是指望你商飞干活的。

    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商飞才能在房地产市场圈钱。而圈来的钱,也只有投入到本职工作上,大家才能舒舒服服的分钱。

    认清自己,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每一种体制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优缺点,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四个字“不忘初心”。说到底,金钱只是社会资源分配的工具,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才是这个工具的目的。有些人在追逐工具的过程中忘了自己的目的,有些人把追求工具当成了自己的目的。而只有真正想要做事的人、能做成事情的人,才会始终牢记自己的目的。

    商飞的立足点就在麦道82的国产化,以及麦道90的引进工程。本职工作干不好还想在魔都舒舒服服的圈钱?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正是这样压力和动力俱全,商飞上下戳力一心咬牙推动着麦道82的国产化进度,至此给了胡文海一个大大的惊喜。

    “你们目前国产化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我能帮助你们解决的?”

    听到意外的好消息,胡文海不吝珠玉的给出了一个机会。

    而这话听在常畅的耳朵里,当然是欣喜若狂,思索片刻就立刻说道:“我们目前面临最大的系统性困难,就是半导体仪器仪錶在国内的生产能力。目前我们在国内很难採购符合要求的高端仪器仪錶,而必须大量从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进口。其他的子系统尚且可以克服,但国内对这一块却毫无办法,我们甚至找不到替代进口的可能性。”

    胡文海听到常畅这番话,也不由的吸了一口气。

    底蕴啊……

    中国半导体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数字计算领域。仪器仪錶这种模拟讯号处理是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的看家本领,之前在国内确实都是属于瘸腿状态。

    这也是没有办法,在这么几年的时间里就要全面赶欧超美,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轻重取捨当中,胡文海选择了数字领域而暂时忽略了模拟领域,如今后果就开始显现了。

    按照原来的历史,国内在半导体仪器仪錶领域奋起直追,怎么也要两千年以后。而且从已经存在的未来来看,都处于正在追赶阶段。

    能应用到商业干线客机上的仪器仪錶,有那么容易追赶吗?

    作为一个半导体工程师,胡文海深知这其中的难度。当年从德州仪器黑来的dsp晶片技术,到现在也不敢说完全吃透了。而且当初是声明了dsp技术只能在非民用领域应用,dsp晶片的专利还在德仪手里。

    先不说德仪会不会卖,即使要卖,恐怕也要新科出不少血吧。

    有点……夸下海口了啊。

    胡文海说不上是不是后悔,总归有些哭笑不得。装×失败这种事情,他的倒也算经验丰富。不过既然常畅提出了这么一个请求,他总归要去试一试的。

    “德州仪器是航空仪器仪錶的主要供应商吧,我记得摩托罗拉的主要市场在汽车行业……”

    这么一说,胡文海又想到国内要发展电传、电动汽车,摩托罗拉估计还是绕不开。

    也行吧,一个羊是赶,两个羊也是放。

    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都是老朋友了。

    “是的,我们目前主要就是从德州仪器进口仪器仪錶产品。如果能解决这一块的问题,麦道82的国产化进度肯定会提高一大步的!”

    已经81%的国产化进度再上一步,那完全国产化也就指日可待了。

    还是那句话,五年时间就有这样的成绩,商飞如今的团体很了不起!

    自助者天助之,胡文海虽然不是“天”,但也愿意为这样一群踏实做事的人贡献一份力量。

    “好,那我给你们想想办法。”

    胡文海没敢把话说满:“当然,你们还要立足自己,我现在也没什么把握。”

    “好好,那就太感谢胡总了!”

    常畅喜出望外,就当没听见后面那句话,更彷彿仪器仪錶的难题都已经解决了似的。

    啧,这个电话打的,失策了。

    胡文海挂断电话,有点嘴里发苦。

第八百七十二章 HT…7() 
过年之前,胡文海总算抓紧时间去了一次大港。

    这次去大港可不是为了玩的,虽然他也顺路去香炉礁码头上“瞅”了两眼,不过那真的不是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

    从1991年苏东坡以来苏联解体的影响是如此之深远,以至于时间过去了足足三年多,很多事情才刚刚开始崭露头角。

    就比如说ht…7。

    苏联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向中国赠送的t…7装置,经过三年多的增建和调试,终于实现了第一次的两秒放电。当这个消息传来,根本不仅是胡文海,可以说整个聚变研究的学术圈子,都大为震动。

    苏联建造的t…7托卡马克装置是七十年代的旧货,二十年来实现的最好成绩也仅仅只是一秒的放电时间。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大概就是没钱闹的。

    大港的电浆体研发中心可不仅仅只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这一支人马,卡托姆采夫带着t…7的原班人班诚然是主力军,但这些苏联最顶级的核聚变专家们也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t…7装置并不是追求稳态聚变目的的实验设备,而是为稳态聚变进行技术积累的前期技术研发装置,关注的重点在于高能粒子约束、电浆体加热和第一壁问题的处理方面。

    也就是说t…7装置只要能把聚变材料加热到电浆体,然后能在第一壁烧坏之前把电放出来,这就算是成功了。至于说如何稳定的重眩迪终庖还蹋瑃…7装置暂时不予考虑。

    而这个放电过程,在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时代,最好的成绩就是一秒。

    而当卡托姆采夫带着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原班人马和t…7装置抵达大港,ht…7的改、增、扩建项目就立刻启动了。而且并不是以重眩齮…7参数为目的,而是直接奔着下一代t…7性能去的。

    万元熙院士从一开始,在时间表里就已经準备好了ht…7装置的各项技术达标节点。

    ht…7装置的近期任务,就是在建成同时实现三秒放电。五年时间,实现高参数的十秒放电。在21世纪之前,完成下一代ht…7u装置的建造,实现三十秒放电的目标。

    远期任务就不说了,单说ht…7装置的改造,需要涉及的技术领域就已经不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能解决的了。

    想要让t…7装置实现超过一秒时间的放电,就必须对整个电源系统进行重新构建。

    t…7装置的高压大电流设备因为研发时间过早,所以竟然没有成熟系统可供使用,而全部都是由当时的科学家们手工製作。如果说要比匠人精神,那这些科学家可真是超硬核匠人了。

    但这也就是说,这些设备基本没有办法换购、没有办法升级,也没有办法改造。

    想要突破这套系统的限制,只有全部重新开发。

    而这套电源系统想要升级,放眼全世界有这个能力的国家都凤毛麟角。ht…7装置需要120mw的可控电源系统,只有超临界发电机组才会配置。而中国第一套超临界机组原本是1992年引进,而当下这个情况,却是在海湾战争后中国的“消气之旅”中,花着石油金融赚来的钱,直接将美国的超临界机组引进了四套。

    在1991年以后,是中铁建投拨款专门从美国又引进了一套,用于给ht…7装置做配套。

    只这一套电源系统,就已经比t…7装置的身价贵的不知哪里去了。

    除此之外,ht…7的电源系统还必须升级它的变压器、电浆体击穿开关;交流和直流保护开关,偏磁电源和水平场电源的强度,电源和超导系统的水冷散热设备,以及对整个电源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重写。

    这里每一个项目,都在电浆体研发中心电源所设置了一个实验室。

    而在电源所之外,还有rf天线所、lhcd天线所,这是研究加热系统的。离子分布所,这是研究离子约束理论的。材料所,这是研究超导和第一壁材料的。计算所,这是数据採集和处理的……

    研究超导的实验室,据说还有一对双胞胎姐妹研究员,不知道能不能带来一些好运气。

    可惜人家早就已经名花有主,真是能气死啥也不敢干、啥也不敢想的胡文海了。

    围绕着ht…7装置,电浆体研发中心在七贤岭附近形成了一个研发集群。

    从电源、天线、发射机、反馈系统和水冷限制器各种诊断测量设备和资料库以及计算集群,ht…7装置对t…7装置从上到下换了个遍。

    单是用90年代技术对t…7装置进行升级,就足够将它的放电时间大大增强了。

    也就在1994年的末尾,当国际上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的背景下,ht…7装置迎来了它建成后的首次放电实验。

    也就是在这一次实验当中,ht…7装置实现了自己两秒放电时间的突破。

    在1991年,欧洲联合环jet就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氘氚可控聚变。受控聚变持续了两秒,实现了输入能量和输出能量0。12的比值,也就是输入了140mw输出了17mw的能量。

    而在此之后,日本又进行了多次氘氚实验,将这个比值提高到了1以上。

    不才ht…07,q值(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是1。12。

    也就是说,在ht…7装置上,中国已经是欧洲和日本并驾齐驱的种子选手了。

    这么大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不引起学界震动,又怎么可能不让胡文海惊喜若狂?

    ht…7这个进度,比历史上至少提前了三年。未来随着这个优势不断扩大,east的进度更不知道会提前到什么程度。

    作为电浆体研发中心的资方,胡文海带着一飞机的大红包,降落在了周水子机场。

    “真的是建成就实现了两秒的成绩?你们没搞错吧?!”

    虽然对万元熙院士的人品有着足够的信心,胡文海仍然有些好像做梦一般。

    虽然距离实现核聚变还需要五十年,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超托卡马克技术总算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是两秒,而且我们的设备还有很大的潜力。”

    万元熙当面拍着胸脯打了包票,胡文海的心也就放到了肚子里。这么大、这么眩拥南钅浚灰皇亲芨涸鹑顺隽宋侍猓旅媸浅霾涣恕靶”7角缱印钡摹

    何况在核试验上搞学术造假图什么?觉得屁股下面的炸弹不够大吗?

    “卡托姆采夫院士和他的团队贡献很大,很多改造的思路和方案都是他们之前已经做好的。”

    听到万元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