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家谨玉-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你看笑话了。”探春拿帕子拭泪,“成日间没黑夜白天的闹,到底……”

    “姑娘向来是个明白的,万事有太太为姑娘做主呢,定不能叫姑娘受了委屈去。”金钏儿伺候着探春去了腕上金镯,小丫头们打来温水,侍书翠墨服侍着洗去脸上泪痕,又拿来妆奁,探春摆摆手,“大晚上的,哪里还用出去,罢了。”

    金钏儿笑道,“太太命奴婢给三姑娘送来些头面,太太说了,如今订了亲,姑娘不可像以往那样素淡了,该穿戴的都不要省了,方是大家子的排场。”

    “辛苦你了,这么晚了还要跑这一趟,吃盏茶吧。太太可好,这几天为着我的事,别劳累着太太。”探春笑留金钏吃了茶才去,转而靠在榻上,映着案上烛火,渐渐出神。

    *************

    女儿的婚事已有着落,贾政又说起甄家的官司,不免叹道,“唉,儿子听说甄家的案子这几日就要判了。儿子就要起身去任上,怕是等不到结案了。让琏儿在外头听着信儿,看看有什么能帮着的地方,让琏儿宝玉过去,到底是宝玉的岳家呢。”

    王夫人捻着腕上念珠,没说话。贾母脸上也淡淡地,“你只管好生为圣上效力,这些事儿有我们呢。咱们跟甄家是老亲,又是姻亲,错待不了的。倒是三丫头的亲事,你是她父亲,这不日就要去江西,山高路远的,牛家小子赶年就十八了,他家的意思是想着明年迎娶呢。我先跟你通个气儿,你觉得如何呢?”

    “儿子都听母亲的。”贾政向来不会忤逆贾母,这也是贾母喜欢小儿子的原因,谁喜欢总跟自己对着干的人呢。

    贾政退下后,贾母轻轻的吁了口气,“甄家这事……”抬眼看向王夫人,“你是怎样想的?”

    王夫人低声道,“琏儿一直打听呢,好几家子因给甄家说情被皇上训斥贬退了。听说是甄家罪责不轻,跟以前义忠老千岁的案子有关联,家都抄了……三姑娘,一直在狱神庙里……早先还觉得三姑娘是个有造化的,没想到……”

    “你去安排吧。”贾母觉得倦怠,与甄家几辈子的交情,没想到甄家竟是这个了局。荣国府子嗣愈发单薄,孙子辈的只有贾琏贾宝玉二人,贾琏娶了相辅嫡女,到了贾宝玉这儿,怎能娶一个犯官之女。贾母百般思量打算,至于庶出的贾环,贾母根本没算做数儿。

    ************

    林谨玉听到探春订亲的消息有些吃惊,许玉琳十分理性的分析着这桩婚姻,“牛家门第不低,兄弟四个,都是嫡出,三姑娘订得是牛家三公子。牛家大姑娘嫁与东安郡王世子为妻,跟姐姐还是妯娌呢。”

    “就是上回硬给姐夫塞丫头的那位世子妃?”

    许玉琳笑着没说话,林谨玉道,“挺相配的,三妹妹这门亲事做得门当户对。”说着探春的婚事,林谨玉心中想的却是甄家的官司,

    甄家之败已成定局,不过他家出嫁的两个女儿都是嫁入京都世族,案件无涉出嫁女。虽说家败至此,不过两个出嫁的女儿都已做了当家奶奶,邢部没法子进去,可是时常派人去关押女眷的狱神庙打点,被羁押的太太奶奶们并未吃多大苦头,起码衣食都还凑合,比关押在邢部的甄家老爷们已经是天堂享受了。

    甄家的官司拖得够久了,不日就要宣判。因事涉当年义忠老千岁的谋逆之事,揭了上皇心中旧伤,也没为甄家留情面,甄几位做官的爷们儿都是流刑,女眷丫环下人多是发卖了。倒是甄家老太太因年岁过大,不在羁押之列,被甄家大姑娘接到了修国公府上。

    林谨玉一直留意甄家的官司,从发卖甄家女眷头一日,就派林忠盯现场了,从丫头开始,果然那位与贾宝玉定亲的甄三姑娘竟被混在了奴婢里头一同卖了。林谨玉冷笑,贾家真是好狠的心,就算要退亲,直言即可。甄家也不一定非要赖着嫁女儿不可,偏他怕坏了名声,不敢开这个口。买通狱神庙的衙役来个鱼目混珠,三姑娘若被发卖到别人手里,即便再找回来,甄家也没脸嫁女儿了。

    古人非常注重名声,像孙绍祖这样无耻的说退亲就退亲的是极少数。若是书香门第,订了亲就是一辈子的事儿,不管对方家里是抄是败,该娶娶,该嫁嫁,方为有德之家。

    荣国府以累世书香自居,向来端着仁义道德的嘴脸,断不会主动退亲,便又想出这样恶毒的法子,让甄三姑娘落入他人之手,坏了甄三姑娘的名声,以逼甄家退亲。如此,荣国府名声实惠一样不落,又能为贾宝玉另择贤妻,端得是如意算盘。

    甄家在京都也有些名声,不少下三流的营生都盯着甄家发卖的女孩儿,甄三姑娘容貌出众,一时价码叫得极高。林忠一面派人去通知甄家两位姑奶奶的府上,一面加价,林谨玉吩咐了,不论多少银子,得保住甄三姑娘。

    林谨玉卖了缮国公府、齐国公府一个大人情,两府的管事到时,出价已经结束了,林忠足花了八百两银子才将人买下,连人带身契一并交与两位管事,笑道,“在下林忠,林学士府上的管家,让三姑娘受惊了。”

    两府的管事忙不迭的道谢,林忠并未多说,道,“都是家主人的吩咐,既然二位到了,还是先送三姑娘回去压压惊吧。”

    *************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句话对林谨玉同样适用。林谨玉如今像只翘着尾巴的猫,走起路来都是一跳一跳的,许子文笑,“真担心你长俩翅膀飞天上去。”

    林谨玉有个好处,脸皮厚,笑嘻嘻地道,“先生,你怎么不问我为啥这么开心哪?”

    许子文不理,包子插口凑趣,“谨玉少爷跟奴才说吧,为啥这么开心?也让奴才跟着沾沾喜气!”

    “哈哈,不告诉你。”林谨玉见包子吃蹩,咯咯笑着得意的坐在许子文身边,许子文道,“不用理他,他能憋住三天不炫耀就不姓林了。”

    包子也不恼,笑道,“奴才只要顿顿给谨玉少爷喜欢的菜里放两斤大蒜,谨玉少爷肯定会说的。”林谨玉吃食上有些小毛病,什么葱蒜的向来不喜。

    林谨玉刚要说话,忽然听到里头帘栊轻响,屏风后闪出一个人来,徒景辰。林谨玉话到嘴边儿又咽回去了,起身给徒景辰请安,徒景辰摆了摆手,在许子文身边坐下,许子文还柔情似水的扶了徒景辰一把,头都没回的赶人,“谨玉,你先回去吧,我这儿有正事儿呢。”

    林谨玉糊里糊涂的走了,想着是不是徒景辰会妖术哪,这么快就把许子哄得回心转意了,怪不得人家能当皇帝呢。不过,徒景辰脸色可不大妙,嘴角有些肿……这只是一照面,林谨玉没敢多看,难道是许子文把徒景辰给暴力□了。

    徒景辰腰酸得厉害,皱眉道,“林谨玉来做什么?”

    “或许在哪儿发了点儿坏水儿,看他挺高兴的。”许子文拿个垫子给徒景辰靠身后,笑道,“你是不是对谨玉有些偏见。”越发不比以前了。

    “瞒不过你,”徒景辰倚着榻,握住许子文的手揉捏着,“倒不是不喜欢他,林谨玉初到京都的时候并不知道我的身份,处身做事都不错,是可造之材。不过,我总觉得他有些邪性。你说就是汶斐见到我都是战战兢兢的,吴忧桀骜不驯,也得乖乖的做事。林谨玉可是半点儿不怕我,派他回来稳住你,他倒是好口才,撺掇着你去寻花问柳。想给他点教训,滑不溜手的抓不住。上次从平安州回来倒是机会,还没审呢,就跪地上招了,还百般求饶,一点儿骨气都没有。我说了你别恼,这小子不像个正派人。自古文死谏,武死战,我想着,这两样都不适合林谨玉。他要是个笨得,倒也好说,掀不起大风浪来。偏还有几分小聪明,放他在内阁,也是想就近看看他。”徒景辰知道许子文要面子,难听的没敢说,其实他觉得林谨玉有几分奸臣胚子。

    “谨玉是个真性情的人。”许子文笑了笑,“随你吧。我们俩个在一起,虽说你是皇上,谨玉肯定是更偏心于我这边儿,你叫他回来稳住我,可真是选对人了。其他的,你慢慢思量吧。”

    徒景辰是个谨慎的性子,他一直在试林谨玉,想看看林谨玉有多大的本事,适合什么样的位置。林谨玉是个能人,起码在他这个年纪来说,能屈能伸,下得去手,断得了案,有分寸,会说话。就拿薛蟠那件案子说,林谨玉的确收了薛家不少银子,这事儿徒景辰门儿清。做皇帝的,不怕官员贪,他是怕官员即贪又蠢,才真是要命呢。林谨玉一手炮制出来的薛家案子,原是意在忠顺王,不过最后三方受益,吴忧审出了甄氏案的内情,林谨玉报了仇,最后还罚了那么大一笔银子没入内库。三十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就是徒景辰听了,心里也觉得林谨玉会办事儿。谁不喜欢银子呢,皇帝也不能免俗,后宫嫔妃、衣食住行、修桥铺路、赈灾济民,哪样不要银子呢。林谨玉不仅捞了银子,关键是他不亏了下头的人,很有些他吃肉就不让属下喝汤的意思,很会收买人心,迅速的在通政司站住了脚。

    再有自平安州回来,悦安银庄帐本子的事,一看露馅儿,马上就把吴忧给卖了。这其中,林谨玉是有点儿软巴,不打即招,不过反过来想,林谨玉对这形势的判断倒是极为精准。他要是开始硬挺,光许子文就得生吃了他。不知是林谨玉识时务还是碰大运,反正是有惊无险的过了。

    真滑呀。

    这哪儿像初入官场的。

    越是这样,徒景辰越是觉得不放心。若是别的人,也不值当徒景辰费这心,林谨玉这人很有些运气,就是开始不知道他身份的那两年,嬉笑怒骂,徒景辰也挺喜欢他。若用得好,林谨玉完全可以培养成心腹,所以,徒景辰完全不介意多费些时间。

    到晚饭时,林谨玉今日为何神采飞扬的原因就找到了,徒景辰将手里的密报递给许子文,道,“真像你。太像了。”一样的小心眼儿,睚眦必报,“这都好几年了,看来荣国府那点事儿他还记恨着呢。”一石三鸟啊。

    许子文接过看了,瞪徒景辰一眼,“谨玉是好心,甄家以前也是世族,甄家三姑娘跟荣国府宝二爷不是有婚约吗?难道谨玉能看着甄家三姑娘沦落他方不成?至于荣国府想不想娶是另一码事,反正谨玉这事儿做得很有君子风范吧。”真真叫荣国府如鲠在喉了。没白教他一场,许子文得意了一回,才找寻徒景辰的话茬,“谨玉像我怎么了?不好么?你阴阳怪气的说什么呢?”

    “哪儿啊,我这是夸他呢。”徒景辰一叹,“我看他就盼着荣国府倒大霉呢。”

    “难道荣国府做过什么值得谨玉感激涕零的事儿。”许子文心疼道,“当初谨玉多艰难哪。”

    对徒景辰许子文不过是三言两语的小事儿,不过荣国府贾母王夫人却是坐立难安哑巴吃黄莲了,贾母对王夫人再一次失望至极,可还得笑脸相迎接待两位甄氏夫人。

    甄家以前在金陵城的权势,四大家族加起来都不一定赶得上。太祖南巡,四次下驾甄家,这是何等的体面荣耀。在金陵,四大家族可以说是地头蛇,不过甄家才是真正的土皇帝。所以,甄家前头出阁的两位姑娘都嫁得极好,大姑娘嫁得是理国公府,二姑娘嫁入修国公府,这两家也不是善茬。甄家是倒了,可人家姑娘还在,总不至于看着老子娘真被卖为奴仆。

    甄三姑娘被提前混在奴婢中间发卖的事透着异象,甄二姑娘年轻尚不明白,甄大姑娘早做了十来年的当家奶奶,当下就派人查过,荣国府不过是以关系银钱收买,修国公府难道就没几个门生旧亲,也查到些捕风捉影的线索。不过荣国府想毁婚可没这么容易,觉得甄家倒了好拿捏就错人,人家两家子姻亲不是吃素的,这事儿一个不慎,荣国府的声名就臭了。

    甄家两位姑娘到荣国府,一见贾母先道谢,甄大姑娘极是感激道,“老太太不是外人,这回我家三妹真是多亏了府上援手呢。这帮子混帐衙吏,竟然把主子奴仆都弄混了。若不是林学士,还不知道会怎么着呢。可见父母没看错府上,如今三妹在我家里休养,本想亲自来跟老太太道谢,我说她身上不好,就代她来给老太太请安吧。”

    “都是应该的。”贾母笑得慈和,“我这里还有几株老参,知道你们不缺这个,可毕竟是我老婆子的心意,给玳儿拿去补身子吧。跟她说,叫她放心,好生养着。”

    甄大姑娘道,“谢老太太慈悲,想着她。前儿府上二老爷外任请酒,因我娘家的事,怕冲了府上,就没过来。如今虽失了富贵,到底保了平安,这都是圣上仁慈圣德所至。”见贾母闭口不谈亲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