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田-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里人但凡吃肉,哪怕贵上几块,甚至十几块钱也要买土猪。

    但是农村和城里面不同,即便是自家养的土猪,这猪肉价钱也得跟着养殖场的猪肉价格走。

    养猪场只要四五个月就能出栏一批生猪,但是农家自养的土猪长到同样大小,至少也要七八个月才行。

    时间拉长再加上圈舍建设不合理,又或者是喂猪的饲料有问题等等情况自然也会增大猪病的发生,一场大病往往又会耽误猪出栏的时间。

    往往农民辛苦把猪养大出栏以后卖掉,甚至连自己喂的玉米的钱都赚不回来。

    再加上现在买一个三四十斤的小猪崽子都得花上六七百块,这要是生病死掉,更是连着本钱都折到里面了。

    各种原因加在一起,这就导致一个结果:现在村里面已经没什么人肯费力不讨好地再去养猪了。

    农民也不傻,养猪浪费的粮食,自己都差不多购买两头猪的肉了,自己再去养猪,那也太亏了。

    而且自己养猪也只能吃一个冬天,这有钱一年到头儿啥时候都能买肉,自己又何必再去养?

    不养猪了,这肉还得吃。

    虽说家里面的猪肉价格不会像省城这里平时都得十三四块钱一斤,可是最便宜时候也得十块钱一斤呢。

    这自己养猪,玉米什么的没卖钱,自然也不心疼。

    不过这买肉的话,花出去的可是真金白银了。

    这也必然导致买肉做火腿或者腊肉的话,肯定要比之前自家养猪做得更少,甚至没什么人再做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要是做都没人做了,自己能上哪儿去买?

    更何况,自制火腿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生产到成品,这前后差不多要半年的时间,如果再加上生猪养殖的过程呢?

    生产周期越长,中间过程可能出现的偏差越多,这前后加起来一年多的生产周期,一点点的小误差,就可能带来极大的风险。

    不止如此,生猪养殖成本也更是高到令人乍舌的程度,至少从村民的角度而言的确如此。

    别说动辄投资都是以百万计的,就算从后面去掉个零,这钱无论放到哪个农户家里都不是一笔小钱。

    可是这点钱扔在养猪上面,只怕连点儿水花都溅不起来。

    规模化养猪的投资,就算是一个养殖一百头生猪的小型养猪场,如果各种费用全算上最少都得四五十万。

    这么高的成本,且不说村民舍不舍得钱去投资。如果连怎样去科学管理、如何提高料肉比都不懂,这轻易去投资,怎么能够搞好养殖?

    这如果再控制不好疫情,只怕一场流行病下来,这养猪的就要倾家荡产了,只怕这后果比当年栽种果树还要严重得多,这一家人只怕几辈子都难再翻身了。

    看来真想给村民增加这样一条财路,自己也还得再帮忙把这养猪的风险、技术和资金问题都解决好才行。

    当然,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以后自己饺子馆的猪肉也可以从村里面买了。

    同样,等到养猪的问题解决了,自己也可以再相应地开发腊肉馅料的水饺。

    只是,这养猪毕竟不是养鸡。

    小规模养鸡的效益自然不会很高,不过胜在投资少,这种散养的鸡后期的饲料基本花不了多少钱,相对的风险也很低。

    自己这店的生意如果还过得去的话,可以早点儿让村里人先尝试一下。

    养鸡如果能成功,自然皆大欢喜;即便是失败了,自己再想别的办法补救也还来得及。

    养猪这么高的风险,外加这么长的生产周期,这事儿自然更得慎重考虑,只能暂时搁置在这里了。

    不过想到腊肉,徐毅又想到了笋干。

    村里每年都有大量的竹笋下山,不过在县城这竹笋也卖不上价钱,所以这几年基本上村里也不组织集体挖笋去卖了。

    谁家要吃,自己到山上去挖就行了。

    不过村民大多也就是挖点鲜食,额外最多也就是晒制些笋干,留着烧腊肉。

    徐毅想的是,自己完全可以再开发一款笋干的水饺。

    自然这也肯定没必要用空间里面的竹笋了,毕竟这挖竹笋再晒干,这本身也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自己或者少弄点儿自己吃还行,这要是大规模的生产,只怕自己累吐血都供不上店里面的消耗。

    反正自己有空间的调料,这要是拿着笋干搭配猪肉等材料再来制造水饺,想来这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这自然也是一条两厢收益的好事儿!

    徐毅决定,这个等自己从沿江回来以后,就去市场上买点儿笋干,尝试着配下馅料试试。

    想明白这个以后,徐毅准备暂时先把这些放一放,再去琢磨下一种材料。

    不过徐毅一抬头,正好看到帐篷背后的那些松树,伸手拍了下脑门儿。

    自己这不是骑驴找驴嘛,自己怎么把松仁玉米这种一样非常传统的搭配给忘记了?

    这种子里也刚刚好还有胡萝卜种子,这松仁玉米馅料的饺子想必会受到女xìng顾客的欢迎。

    虽说从徐毅个人角度而言,不提倡纯素食,但是这松仁玉米的馅料想必也会受到某些素食主义者的喜爱吧。

    当然,如果在里面再加上肉末,这松仁玉米照样也能满足肉食主义者们的喜爱吧,这样的话,这完全可以做成一荤一素两种水饺!

    。。。

0228 拓展() 
决定好这个水饺品种之后,徐毅的思路一下子变得异常的开阔。

    他总算是认识到自己的意识受到了禁锢,之前似乎根本就没摆脱那些常规思路,始终还是围绕着市面上各种非常成熟的馅料搭配,从选料上面根本没有体现自己这饺子馆有别于其它饺子馆的独特xìng来。

    可想而知,如果自己真的光想着那些市面上常见的馅料,那就要准备好和一般的饺子馆赤膊相见,纯粹地落入到比拼味道、价格和服务的地步。

    毫无疑问,这是最不可取的下策!

    水果手机之所以高价,这主要就是因为它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独特xìng。

    自己之前的想法,无疑是把饺子包罗万象的特征给忽视了,同样也少了自己创新的思维。

    有句老话说“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完全一样。

    从这一点而言,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最完美的水饺馅料。

    即便选用最成熟的搭配,把饺子做到极致,想必也不能真正让所有的顾客全都满意,而且自己也绝对不可能把所有的顾客都给拉拢过来。

    那么,自己只要服务那些对自己的水饺满意的顾客就行了。

    只要有一类人成为自己的忠实拥趸,那么自己这店铺就肯定能够成功!

    毕竟,再小的顾客群也不会比万里挑一的比例更低吧?

    就算真的是万里挑一,不考虑流动人口,只考虑这省城的数百万人,这想来至少也能有数百个人可能成为自己的潜在顾客。

    即便只有这些人来消费,哪怕这些人一年只来自己店里面一次,那自己这店只要能够坚持下来,一天至少也可以做成三五单的生意。

    当然,如果真的只是这样,只怕自己这哭的心都有了,这么冷清的生意,这必然要赔钱呀!

    可是,对于吃喝的挑剔,再怎样变态也不会达到这种程度!

    就算是百里挑一,都已经算是非常低的比例了。

    如果是普通馅料的饺子,大不了我可以去别的家吃,口味差点儿,总比没得吃要强。

    可是换成独家制造,那么不好意思,要么你来我这里吃,要么你连想买的地方都找不到!

    真的只按照百里挑一的选择,在别家仿制之前,还是按着之前的频率只从理论上计算,自己一天至少也能做到几百单的生意。如果回头客多的话,只怕这一种饺子一天卖出上千份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貌似费力不讨好的创新,其实才是自己利润最重要的一个保障。

    水果手机不是同样如此?

    当然,根据国人的经验,如果一种创新大受欢迎的话,很快就会被复制。

    就连水果那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都挡不住山寨,更何况一个饺子馅儿!在那些行家里手的手里面走上一遭,这饺馅回头再被改良得比自己这里味道更好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真到这种程度,自己恐怕只能再去分辨人家对材料处理、搭配……再根据他们改良之后的风味再进一步完善,在味道上再一次超越对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思,徐毅也是认识到了自己和别的饺子店的本质区别,或者是说自己比起别人最严重的一个不足:自己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正规厨艺培训。

    绝大多数的饭店老板都是饮食行业的从业者,往往都是靠着自己从切墩、掌勺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做起来的。

    这也使得他们熟悉菜肴烧制的每个细节,更容易根据原料属xìng和风格搭配出远比自己凭空设想更加合理的饺子馅。

    也正是因为他们科班出身,所以更加会倾向一些既有的搭配,而这个也很容易使他们的思路受到一些约定俗成的限制。

    自己的“无知”,使得自己在摸索的过程中必然要有更多的波折,不过这也不会限制了自己搭配各种饺子馅料的想象力,完全可以跳出那些现有的东西,去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食材搭配和处理。

    当然这创新并不意味着自己要放弃那些常规的饺子。常规的馅料搭配风格成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品种的选择,自然是按着现有的套路选择和搭配就行。而自己有着独特的空间,出产的材料和调料味道极佳,想必也会使得这些常规的饺子味道更好,这看似盈利不多,但自己这饺子馆赢得生存的基础。

    这样做,自己想来也一样能够成功。

    饺子馆的生存可以靠着那些可以复制的成功因素和配方,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肯定离不开创新——自己对饺子馅料品种的进一步开发。

    自己这个独特的空间,能够种植出各种材料,而不必受到市场上各种现有食材的限制,这自然是一个极好的创新保障的基础。

    不过,徐毅觉得自己创新最大的保障则是来自空间内外二十四倍的这个差异。

    这能够保证自己在短时间内通过反复尝试,创造出各种不同风格味道,甚至适合不同季节、天气的饺子,开发出一些别的饺子馆没有的品种,甚至围绕着这个来形成、完善自己这饺子馆独具魅力的经营风格。

    人家有的我的味道更好,人家没有的,我这里同样有。既能保持美味,又有自己独特的品类,自己这饺子馆才能真正地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真的做到这样,想必自己这饺子馆一定能够在省城这遍地林立的各sè餐馆里面独树一帜,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徐毅想到这里,更加的信心满满地仔细打量着空间里面现有的这些植物。

    这么高的松树都被自己忽视了,那这空间里面会不会还有什么别的东西被自己遗忘了?

    打量之下,徐毅果然发现了几样同样被自己思维限制之下,忽视掉的东西。

    比如说那片长势良好,开得异常鲜艳的黄花菜。

    当初种植黄花菜,徐毅只是想着拿黄花菜和木耳搭配起来制作豆腐脑的卤汁。

    现在想想,自己同样可以尝试下使用黄花菜配上木耳、又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来调配饺子馅儿;比如说同样跟黄花菜差不多少的金针菇。

    哪怕反复尝试之后,搭配出来的饺子馅儿的味道不尽如人意,自己也没必要气馁,自己还可以尝试着把这些东西再跟别的搭配起来,至少这也会使得原本的水饺口感和味道更加丰富而独特。

    跟之前的处理办法相类似,只要这制成的饺馅的口味不是太差,自己就完全再把里面的肉末换成鸡蛋,满足那些伪素食者的心思;甚至干脆换成豆干、面筋这些素食蛋白,想必也能受到那些纯素食主义者的青睐。

    再比如说樱桃。

    常规的饺子的做法,自然是没人会想着拿它来当成饺子的馅料。

    不过这年头儿凡事儿都讲究个跨界,讲求个混搭,水果月饼的流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谁敢说水果馅儿的饺子就百分百的没人喜欢吃?

    再比如那些已经开始发芽生长的地瓜和土豆。

    这些东西虽说不一定完全适合当成水饺的馅料,不过这两样东西都可以做成淀粉,完全可以拿来制成蒸饺的皮子。

    淀粉蒸出来的水饺晶莹剔透,在冷却之前都会一直保持着半透明的状态,里面的饺馅可以透过皮子很清楚地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