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世再遇-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学涛家今天的早饭其实很一般——昨晚剩下的小半锅绿豆粥,一大盘花卷和白馍,几碟子咸菜,唯一的肉菜是一盘出锅没多久的蒸香肠。

    俞小芬看在眼里却是暗暗咋舌,比起她家纯粹的稀饭就馍,眼前的这顿早饭显然丰盛了许多,再看肉菜和各种咸菜随便吃,花卷和馍也是完全不限量,心中不由暗自琢磨起来。

    这时候,魏红玉伸手递过来一个馍,然后问梁学梅几时到家的。

    俞小芬接过手顺势咬了一口,嚼吧了几下,回道:“昨晚就回来了,妈说那会儿太晚了,不让我和你大哥来喊你们。”顿了顿,又说道:“大包小包的背了不少东西,瞧那副架势,像是在他们村呆不下去了,想来投奔咱们。”话落,忍不住瞥了一眼梁学涛,想看看他的反应。

    梁学涛倒是警觉的回视了一眼,然而脸上却依旧是一副古井无波的神情,俞小芬见状,顿时一阵气馁。

    吃过早饭,梁学涛夫妻俩随着俞小芬匆匆出了院门,往梁学兵家走去。

    梁学梅夫妻二人此时正陪着梁老太在堂屋里说话,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立刻起身迎了出去。

    “梅子。”

    “二哥,二嫂!”

    魏红玉和梁学涛在眼前出现的一瞬间,昨晚初见母亲时那种恍如隔世般的感觉再一次席卷至梁学梅的心头,鼻子不由一酸,委屈的热泪顿时止不住的簌簌落了下来。

    魏红玉向来和这个小姑子的关系不错,见状忙上前一把抱住她,一边替她抹眼泪,一边低声劝道:“梅子不哭,不哭啊,你看咱们都到家了,到家就好了!”说着,自己却忍不住也红了眼,一旁的俞小芬也跟着劝了几句。

    一番劝说之下,梁学梅总算止住了哭声,强忍着泪水重重的点了点头,“嗯,我知道,有妈,有哥嫂在,我什么都不怕。”

    堂屋里端坐的梁老太性格向来刚毅要强,此时听闺女这么说,忍不住心头一酸,差点当场落泪。

    众人进入堂屋坐下来之后,魏红玉搂着洪强问了几句,然后又仔细打量了一番梁学梅夫妻俩。

    不过几个月不见,这两个人倒像是老了十岁不止,梁学梅原先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被齐齐剪至耳根处,一张脸满是风霜,再看洪海山,不仅眉眼间尽显愁苦之色,头顶还生出了一大片白发。

    **

    鉴于本人写文急需各位读者的留言作为推动力,以后每天的留言中,我会选取两则,每则奖励100币。(各位大大们别嫌少,一点心意。)

    需要说明一点,本人不接受那些虚头巴脑的评论,必须深入细节,褒贬都可以。

    先试上几天看看吧。

    有点忐忑,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

    再郑重的说明一下,这种奖励完全是一种互动方式,大家千万别嫌弃,话说,别人打赏我10币,我也挺高兴的,不在多少,在乎的是对方的一种认可。

    嗯,这是补昨天的一更,最晚十点还有一更。

第一百零八章 洪家村() 
梁学梅的丈夫洪海山今年三十六岁,家世与梁学梅相当,也是农村人,高祖辈起就扎根在洪家村,洪家村距离大田村大概有七十公里的路程。

    不同于大田村中充斥着各种姓氏的村民,洪家村里百分之八十都姓洪,基本都是同族同宗,村中建有祠堂,设有族长,并且立有族规,往上数几代,不少人家都沾亲带故,这样的村落对外虽说能做到同仇敌忾,然而内里的关系却是盘根交错,互有牵扯。

    洪海山的父亲洪广秀是家中老小,上头有四个亲哥哥,早些年关系还算不错,这几年却是因为洪广秀一病不起,洪海山为此曾经和几个大伯,堂兄堂弟张口借过钱,随后又引起了不少纠纷,彼此之间闹得有些不愉快。

    去年地震过后,梁学涛给梁学梅送去一批煤炭,之后又捎了不少吃的用的去看她,当时闹得动静挺大,村中有一大半人都知道这件事。

    洪广秀的四个哥哥下面子子孙孙七十余口人,十几户人家,眼看着家中在吃食方面越来越捉襟见肘,此时得知洪广秀家囤了不少粮食,这些人心中多少都产生了一些想法。

    于是隔了没两天,开始有人陆陆续续上门借粮食,大概是本着投石问路的心思,头一次要的并不多,大多是一两斤米面。洪广秀父子俩和梁学梅为人忠厚老实,又顾念着亲戚情分,便当场答应了。

    没想到这么一来,倒是养大了这帮人的胃口。

    又过了几日,洪海山的二堂哥洪海群再次上门,开口便是索要二十斤白面。

    这一下把洪广秀气得够呛,因为他得的这个病,家中的田地早已卖尽,别家等到来年开春还能种点麦子解决饥荒,他们家却只能守着亲家送来的这些粮食过活,之前想着这些亲戚上门索要的粮食不多,他还能硬着头皮答应,现在竟然大剌剌的开口就要二十斤,这种无理的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若是开了这个头,保不齐今后还会有人不断上门借粮。

    这么一想,洪广秀当场严词拒绝了。

    恼羞成怒的洪海群回家后忍不住抱怨了一番,被儿子洪磊听了一耳朵,洪磊今年刚满十八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第二天便怒气冲冲的闯进了洪广秀家。

    恰好这一天洪海山和梁学梅都不在家,只剩下洪广秀和洪强爷孙俩。

    洪磊进门之后先是摔了两副碗筷,然后破口大骂起来,自觉出了一番恶气之后便扬长而去,根本不管身后的洪广秀被他一番颠倒黑白的话语气了个仰倒,当场昏死过去,洪强吓得不知所措的抱着爷爷嚎啕大哭,隔壁邻居听到动静过来一看,连忙出门把洪海山和梁学梅俩找了回来。

    待夫妻俩匆匆赶回家时,洪广秀已处于弥留之际,匆匆交代了几句话之后闭眼辞世了。

    洪海山是个孝子,得知洪广秀是被洪强活生生气死的,当天夜里便揣了把菜刀径自去了洪海群家,见着洪磊二话不说上去直接砍了三刀,幸好洪磊闪避及时,更兼洪海山身体瘦弱气力不够,这三刀才没能伤到要害。

    新春过后,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洪家村已是如同虚设,村委会也因此彻底失去了话语权,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族规。

    因为这件事,村里的祠堂连着开了三天,洪海山和洪海群在族老面前各执一词。

    洪海山家只有三口人,势单力薄,显然不如洪海群家在族老面前有份量,撕扯了十来天,终于判定洪海山这次是过失方,至于洪广秀,原本就是个常年缠绵于病榻的糟老头子,说他是被洪磊活生生气死的?有证据吗?如果没有证据,这种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完全不可信。

    洪海山为此被狠狠罚了一笔,家中的存粮几乎赔了个精光,眼看着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强撑着过完洪广秀的三七之后,梁学梅再也顾不得那些忌讳,硬着头皮带上丈夫和儿子连夜投奔娘家。

    梁学梅抽抽噎噎的把这两个来月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梁家三兄弟听完,皆是怒不可遏。

    尤其是梁学军,当场一拍桌子跳了起来,口口声声说要带上一帮子人杀过去,给二姐出气。

    身旁的贺玮听了气得直咬牙,刚想开口驳斥,这时梁老太突然说道:“洪家村虽说不如咱们大田村人多,赖好也有五六百口人吧,先不论这么多人你能不能对付得了,就算你有这个实力,找上几百号人过去,那么远的路,这一路的花销以及事后的报酬,你能付的起?”

    梁学军顿时哑口无言。

    梁老太喝了口热水润润嗓子,继续说道:“其实这件事海山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老话说,“升米恩,斗米仇”,要我说你就不该开这个头,无缘无故为啥要给别人粮食?更不该在亲家死后,不管不顾的直接上门行凶,这么做不管是伤了对方或者自己被人打伤,你都落不着好,这次幸好没出啥大事,要是真有个好歹,你让梅子他们今后靠谁过活?这些后果你考虑过没?”

    一席话说的洪海山无地自容,半响过后喃喃道:“妈,这件事是我做错了,当时一时冲动,头脑发热。。。。。。”

    梁老太素来行事公正明理,虽说闺女嫁给洪海山,这些年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但也知道不能由此而责怪女婿,只能暗叹梅子命苦。

    然而这次发生的事却和以往不同,完全是因为洪海山处理不当所造成,梁老太难免对他生出了一些怨怼,闻言一把打断了他的话,“犯不着和我说这些,赔礼道歉的话自己跟梅子和小强说去。”

    梁老太觑了一眼洪海山略带窘迫的神色,扭过头郑重说道:“梅子和海山的为人你们也清楚,最是硬气不过,这次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也不会来投奔咱们,我这个当妈的人老了,帮不了她啥忙,只能靠着你们兄弟三个搀扶一把。”顿了顿,又说道:“眼下最紧要的是帮梅子想想他们一家三口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至于其他的心思先给我撂在一边,我把丑话先说头里,再给我听见谁鼓动着要去洪家村给梅子出气。。。。。。。到时候可别怪我不客气,都听明白没?”

    众人闻言齐齐点头应是。

第一百零九章 梁老太训子() 
梁学梅来之前和丈夫曾经商量过,娘家能收留他们全家固然是最好,若是不行就把洪强留下,他们夫妻二人出去找活干,另谋出路。

    梁老太却不舍得她外出奔波,世道这么乱,闺女女婿又过于忠厚老实,出门不定会遇上什么事,这次和闺女见面之后,就已打定主意要把他们一家留在大田村。

    住的地方好解决,现成的有梁老太的那两间房,令人犯愁的是他们一家子今后的生计。

    眼下还可以靠兄弟们接济一番,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手头的粮食哪怕再多,也有用尽的时候,梁老太觉得最好是在村里弄上几亩地,种点小麦玉米啥的,这么一来今后的日子也有个保障。

    梁学兵三兄弟名下倒是有十几亩地,梁老太却不敢贸然开这个口,虽说由她出面三个儿子兴许会各自让出几分地来,但心里头肯定会落下埋怨,这是下下策,非到万不得已她不会这么干,眼下只能先把主意打到村里的几亩荒地上头。

    这么一想,她便开口问梁学涛,“你和周支书关系好,能不能想个法子花点粮食给梅子她家买上两三亩荒地,实在不行租也成,”

    梁学涛摇头,“咱们村现在就剩河西头那十来亩荒地,这段时间盯着那片地的人家可不在少数,村委那么多干部,周诚毕竟不是一言堂,再说梅子又是出嫁女,想给她弄上几亩地难度挺大。”正说着,身后的魏红玉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梁学涛心中了然,趁机攥着小手摸了摸,回味了一下细腻柔滑的触感之后,这才安抚的冲她笑了笑,扭过头又继续说道:“开荒毕竟费力,况且短期内也种不了麦子,这样吧,我手头有七亩多地,给梅子他们匀上两亩。”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梁老太在内,都没料到梁学涛竟然会这么大方,一时间都有些怔忪。

    梁学涛之所以这么决定,其实是一早想好的,前世梁学梅一家大概也是这时候来投奔娘家,当时他不在大田村,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只是后来常听梁娟说二姨一家对她和魏红玉颇多照顾。

    魏红玉和梁娟去s市接他时,他家地里的粮食也是由梁学梅收好并一直妥善保管着,等他带着魏红玉的骨灰回到大田村时,便原封不动的还了过来。

    之后梁学涛打算给魏红玉报仇,临走前更是托了梁学梅照看他家。

    虽然梁学涛到死也没能再回大田村看看,不过依照梁学梅夫妻俩的为人,料想对待梁娟三个应该会尽心尽力。

    梁学涛是个有恩必报的人,既然前世梁学梅一家帮了他这么多忙,这辈子这个恩情无论如何必须还上,所以给对方匀上两亩地并不是一时冲动之举,而是早已计划好的事。

    梁老太回过神之后,有些不确定的又问了句,“涛子,你说送给梅子两亩地,这话当真?”见梁学涛再次应是,身穿一身紫红色棉衣,头上戴了个黑色线帽的梁老太顿时惊喜交加,当场忘形的站了起来,连连点头道:“好,好,是个当哥哥的样。”

    俞小芬只觉得这话刺耳的厉害,忍不住暗自撇了撇嘴,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梁学兵突然甩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作为大哥,他也要送梅子一亩地。

    幸好梁老太这次并没有同意,搞得俞小芬是一场虚惊,好半天之后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才安稳下来。

    待梁学梅一家三口郑重的给梁学涛道过谢之后,梁老太又提起了眼下急需解决的难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