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穿大汉之未央宫赋-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曾听别人说过,昏迷过的人醒过来后,总会有点脑袋不清楚的情况,有的甚至还会记不得以前的事情。

    蒋悦不耐烦地将清莲和窦长君往自己身上稍微向外推开一点,保持住一定的距离,眼睛向四处张望,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

    难道说余小暮参加了什么整蛊真人秀,把自己给卖了?!好个余小暮,看我怎么收拾你!

    “好啦!别闹了,余小暮在哪?是她搞得鬼,对吧?”蒋悦眯起眼睛,侧目微嗔。

    窦长君和清莲面面相觑,不明白小妹说的是什么。余小暮又是谁?金溪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除了外迁而来的窦家以外,其他均为郭姓,没有一家姓余的。

    窦长君担忧地问道:“妹妹,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哪儿不舒服啦?”

    清莲扯了扯他的衣袖,小声道:“长君哥哥,我听大夫提过,昏迷醒来的人常会有记忆混乱的状况出现,说的可是小妹像现在这样?”

    “谁脑袋不清楚啦?我可清楚着呢。还有,我妈就生了我一个,没有兄弟姐妹,你们左一声小妹,有一句妹妹的,喊谁呢?”蒋悦被他们越搞越糊涂了。

    清莲更加害怕起来了,连问窦长君是不是该去再把大夫请来看看。窦长君既忧心又惊怕,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蒋悦看他们怎么也说不清楚,干脆爬下床去,刚好地上摆着一双粗麻布鞋,上头绣着涟漪花纹,朴素而秀气。

    嘿,这道具还做得不错嘛。就是小了点,恐怕只适合十几岁的少女穿着。咦——?这是谁的脚?小巧洁白,像温玉一般,挺漂亮的。蒋悦又动了几下。

    哎呀,这难道是……

    她着实吓得不轻!声音,变了!脚,变了!

    “镜子!镜子!我要镜子!”她慌张地叫了起来。

    清莲也跟着慌了,急忙跑到内室取来一面铜镜,递给了她。蒋悦接过镜子,看得目瞪口呆!

    镜子中映着的是一张陌生而清丽的年轻脸庞。杏眼若星,顾盼生姿;秀眉如黛,不画而翠;双颊桃红,似霞非霞;秀鼻挺直,准头圆润;樱唇丰盈,娇嫩欲滴;长发如瀑,黑亮胜墨。虽不若天上仙子,惊为天人,却翩若水边兰草,郁郁芬芳,眉眼之间和窦长君有着几分相像。

    蒋悦双手一软,任由镜子跌落在床榻上,一脸呆滞地张着小嘴,茫然而不知所措。

    适应穿越的事实,蒋悦用了大半天的时间;适应穿越后的生活,她还在努力当中。经历昏迷的好处就是,把所有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都以此为借口搪塞过去,蒙混过关,干干脆脆当个重新适应生活的小白。

    在几天的时间里,她大概把自己的身份弄了个明白。现在的她,名字叫窦漪房,年芳十五,生于赵国。(哇塞,平白小了好几岁,着实让蒋悦爽了好一会儿!)

    据窦长君,也就是那个声称是自己哥哥的人所说,他们的父母因躲秦时的战乱避居到观津县的金溪村里。只可惜命途多舛,父母前后去世,只余下兄妹三人。他们本该还有个弟弟,叫窦少君,但是因为遇上了人贩子,至今下落不明。

    而她,似乎就是为了救弟弟的时候落水遇溺,险些丧命的。

    蒋悦,也就是窦漪房,追问哥哥关于父母的家世背景,窦长君摇头只道不知。这也不能怪他,窦安夫妇搬到金溪村的时候,窦漪房才刚刚出生,而窦长君也不过长她两岁而已。试问一个两岁的孩童,能记得些什么事情。不过窦家人丁单薄,倒也是个事实。

    窦漪房没有办法从哥哥的口里知道更多关于窦家的过往,但从家里简朴有致的摆设以及草庐内收藏的大量书籍来看,窦安应该是个颇有修养的人。她曾翻阅父亲生前所留的书画,铁画银钩,笔锋隽丽,确也不俗。

    再看看窦长君的为人品行,年纪轻轻却谦恭有礼,落落大方;昏迷(穿越)前的窦漪房做了不少女红针黹,亦是秀外慧中,品味雅致。由此可见,窦家的家教极好。难怪睦邻乡里都这对兄妹二人如此关爱。

    窦长君告诉她,此时正逢秦没汉起,如今住在长安城未央宫内的那位,正是当年的汉王,号为高皇帝。

    窦漪房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不然的话,自己起码可以在这里装神弄鬼地当个先知预言什么的,不仅衣食无忧,搞不好还能锦衣玉食呢。呜呜呜……当真书到用时方恨少!

    窦长君所说的汉王,大概就是那个斩蛇起义,楚汉争霸的刘邦吧。至于刘邦登基以后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窦漪房记得稀里糊涂的,只隐约记得他有个很厉害很善妒的老婆,丰富了后世很多的野史和逸闻,也为电视剧增添了不少精彩无比的宫斗情节。

    反正谁是皇帝,谁是皇后,窦漪房一点兴趣都没有,现在的她只想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她要怎么做才能回去!

    魂穿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情!谁知道一觉睡醒,她又会被穿到哪里去?!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她几乎翻遍了父亲所有的藏书,尤其是那些关于什么天地混沌、怪力乱神的记载。无奈的是,《山海经》也好,《周易》也罢,一本本不是干涩难懂,就是看得人脑袋打结。

    什么“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姬昌大叔,你究竟想说什么?这些又该怎么用?

    还有什么“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说得又是什么?古代为什么没有度娘啊!!呜呜呜……好想查知乎哦!

    窦漪房丢下手中的《周易》,托住小巧可爱的下巴,忍不住叹起气来。

    “哟,小妹又看书啦?这会儿看得比以前都勤了,难不成还想当个女贤士不成?”

    窦漪房抬头一看,来的正是清莲,手里拿着两个食盒一边走一边取笑自己。

    话说这清莲与窦漪房同岁,长得不算出色,却也秀气,性子活泼灵巧,三天两头就爱往草庐里跑来。嘴里嚷的是要让窦家小妹尝尝自己做的饭菜或点心,可做的全是窦长君爱吃的东西。

    虽说窦漪房只有十五岁,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小孩子,可寄居在她身体里的蒋悦可没那么天真傻气,心里明白着呢。反观窦长君这个人待人温善,感情方面木讷得很,只当清莲和自己妹妹亲近,竟也没察觉出些什么来。

    山野之中,人烟本就不多,金溪村里的青年男子大都是务农为生的粗人,哪及窦长君这样聪灵端秀。如果哥哥在这方面聪明点的话,风流才子的名号肯定能顺手拈来。

    倒也是托了帅气哥哥的福,窦漪房也没少享用这些借着百般理由往草庐里送来的美味佳点,心里不禁想着,如果不戳破这些少女心事的话,是不是可以一直这样蹭吃下去。嘿嘿……

    “清莲姐姐,今天又带了什么好吃的来?”今天一早大哥就跟着郭仁到县里去了,她连早饭都还没吃呢,肚子早就饿得咕噜响。窦漪房看着清莲手里的食盒口水已经忍不住流下来。

    清莲曲指往她小脑袋上一敲,俏皮地道:“每天就知道等吃,是该学着自己做才是。你也快及笄了,总不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简直就是个孩子。说也奇怪,以前的你还会做上几道小菜,怎么醒过来以后,就连炉子怎么升都忘了呢?”前两天叫她帮自己起个炉子,差点就把厨房给烧了,吓得窦长君怎么也不敢再让小妹近厨房,就怕她会伤了自己。

    窦漪房小脸一红,只好呵呵地赔笑,立马转移话题重点,“我如果学会做了,谁来帮我哥煮好吃的呀?我做的哪及清莲姐做的合他意。”

    清莲的脸一下子红成了小柿子似的,究竟是情窦初开的女孩子,脸皮子薄得很,别扭着否认却又忍不住去问:“他真的说喜欢吃?”

    窦漪房点头如捣蒜,“当然!还每天嚷嚷清莲怎么还不送过来呢!”

    这下清莲总算听出了端倪,小指头又往小妹的脑袋敲了一下,“好你个窦小妹,敢拿你哥来开玩笑。长君哥哥稳重自持,才不会像你说的这样说话呢。”虽然明知道是窦漪房胡口乱说,但一提到那人的名字,脸还是忍不住热了起来。

    “哟哟,这话听起来,怎么觉得某人比我这个做妹妹的更了解我哥哥呀。”

    “你!”清莲恼羞成怒,装作生气的样子,抡起小拳头追着窦漪房跑,“小小年纪就这般伶牙俐齿,看姐姐我怎么收拾你。”

    窦漪房朝她做了个鬼脸,吐着可爱的小舌头。草庐内娇笑连连,惊怕了窗外驻足的小翠鸟。

    正当二人玩得高兴的时候,村里的郭小胖气喘吁吁地往草庐的方向奔来,一边跑一边喊:“窦小妹,清莲姐,村长、村长唤你们赶快到堂口去!出大事了!金溪村出大事了!”

第5章 选秀() 
金溪村一向平和宁静,平日里也只有当逢年过节、大典祭祀的时候,村长才会把大家召到村堂口集中。今日究竟是何故,怎么突然都把大家召去那里了呢?

    郭小胖用平生最快的速度跑到窦家草庐里,一手一个拉起窦漪房和清莲就往外跑,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耽搁了时间会被村长责骂。窦漪房和清莲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路上连跑带滚地被带到了堂口。

    小小的村堂里,挤满了金溪村的村民,男女老少,能叫上的都叫上了,一个都不少!众人你一句,我一语,声音混杂吵闹,根本听不清他们究竟在讨论着什么事情。

    窦漪房和清莲被郭小胖直接拖到堂口的中央,这才发现村里年轻的未婚女子全都被集中到这儿。郭仁和其他村民在她们的四周围成一圈,窦长君站在他的旁边,浓眉紧皱,愁眉苦脸,似有满腹忧愁。

    “村……村长大叔,我把窦小妹和清莲也带来了!呼呼……呼呼……”郭小胖喘着气道。好不容易完成了任务,他终于可以歇歇了。

    “嗯,退下吧。”郭仁一声令下,郭小胖的哥哥连忙过来,将快累垮的弟弟扶到一旁。

    十几个女孩子全挤在一起,脸上满是不解。

    窦漪房看了哥哥一眼,只见他也同样在看着自己,眸色黯然无光,脸上愁绪难散,忍不住张嘴问道:“哥哥,这是怎么一回事?”

    窦长君还没有回答,郭仁已举手示意,让喧闹的村民逐渐安静下来。

    “县里已发了宫榜宣文,大汉皇帝驾崩了!”郭仁话音一落,村堂就像炸开的油锅,一下子沸腾起来。

    “大家静静!大家静静!村长还没说完!”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人发声,挽救了村长淹没在议论声里的声音。

    村民们又重新静了下来,谁都不知道村长还会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消息。

    郭仁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才清了清喉咙,道:“新帝即将登位,应太后懿旨,全国上下广召秀女,在每个郡县召取年满十三至十六岁的良家子。”这一次,村堂非但没有沸腾起来,全场反而静得连蚊子飞过都能听见,就连刚刚累成狗一样的郭小胖也不敢喘半口气。

    良家子,是指出身良家或身家清白的女子。窦漪房在父亲生前所留的书籍里读过,在这个年代,它说的是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

    郭仁捧着手中的宗亲族谱,继续道:“既然皇榜已经颁下,金溪村也必须依照太后的懿旨甄选秀女。村里年满十三至十六岁女子今天都集中在这儿了,但符合良家子规定的,就只有清莲和窦家小妹二人。”

    全村人的眼光登时全落在她们的身上。窦漪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遥想当年人还在现代的时候,每次抽奖连个安慰奖都中不到;没想到一穿越到汉朝,居然就这么容易中选了!两个年轻的少女楞在一块,呆若木鸡。

    忽地,一位妇人冲出人群,径直跪到郭仁的跟前,话还说未出口,眼泪就已经啪啪啪地流了下来,哭着喊着大声哀求:“我们家就只剩下清莲一个,求村长开恩,就饶了她吧!”

    清莲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强忍着不发出哭声,眼泪却已不受控制地湿透了脸庞。清莲的父亲早丧,是母亲独自一人把她拉扯大的。如今皇榜一张,就要她将女儿拱手送入那深幽寂寥的后宫内,这叫她怎么能接受得了?

    郭仁想将清莲母亲扶起,她说什么也不肯起来。

    旁边的村民纷纷过来好言相劝:“清莲她娘,能进宫伺候皇上和太后,是清莲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万一清莲福厚,让哪个皇孙贵胄给看上了,那你们家从此就飞黄腾达,贵不可言了!”

    “就是!就是!据说新帝年轻仁厚,搞不好过两年隆恩浩荡,就把宫人们遣放回乡。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