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汉-第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公是不是觉得挺委屈?”公孙珣咽下了一个饺子,又喝了口热汤,这才轻声询问。“辛苦前来劳军,我这个当日受你多烦照顾的故人却屡屡为难,甚至堪称苛责?”

    郭缊不敢怠慢,即刻躬身行礼:“回禀卫将军,在下着实没有怨怼之意,只是之前也实在是不成想将军居然是这个意思,这才有所松懈……”

    “我是哪个意思?”公孙珣抬头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却又继续低头去吃着自己老虎肉馅的饺子了。

    “卫将军不是想让我,还有我们阳曲郭氏,唯将军马首是瞻吗?”郭缊在立在帐中勉力问道。“非是不愿意助力将军,只是之前听说将军在马邑大胜匈奴,我还有两位兄长只以为卫将军兵力充足,将士骁勇,而太原又无战事……”

    “看来郭公还是觉得他委屈了。”公孙珣忽然笑着打断了郭缊,但这话却分明是与一旁吃的香甜的戏忠所言。

    “郭公当然觉得委屈。”戏志才也端着木碗失笑道。“堂堂一位两千石,又是阳曲郭氏的头面人物……这阳曲郭氏在太原,乃至于整个并州,也是仅次于王氏的世族,所谓太原王、郭,向来并称……君侯,我是颍川人,太原情形知道的不多,没记错吧?”

    “没记错。”公孙珣放下碗来,正色与戏忠介绍道。“并州世代两千石的世族几乎都在太原,而我所知道的就有七八个,但其中唯独王、郭两族最为昌盛……太原王氏名震天下,自然不必多提,无论是晋阳王还是祁县王,都是人才辈出,官至两千石者数不胜数,就连咱们军中为我副将的王泽王太守其实也是太原王出身;而郭氏同样世出名门,如今阳曲城内主持郭氏局面的,非但有眼前这位郭缊公,还有曾经做过幽州刺史的郭勋公、做过凉州刺史的郭闳公……至于郭氏在太原的另一支同族介休郭,虽然仕途上有所不便,可仅凭昔日一位士林领袖郭林宗,便足以傲视天下了。”

    “这个我知道!”戏忠放下木碗,先一抹嘴,复又一拍几案。“郭林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所谓南许北郭,南面士人要靠许邵的月旦评而得名,北面便是这郭泰郭林宗一言决人名望了!我听说,当年王泽王太守和他兄长王柔便是凭着郭林宗一言而知名天下,从而仕途顺利的,而郭林宗一死,天下人不顾并州偏远前来送葬的多达万人……君侯,是这样吗?”

    “正是如此。”

    “若是如此,君侯,属下便不得不有所劝谏了!”戏忠忽然板起脸来拱手言道。“郭氏如此名门,君侯却屡屡为难于这位郭缊公,就不怕落得一个‘苛待名族’的说法?本朝传统,多少年了,只要是‘苛待名族’的官员,向来是做不长的!”

    郭缊欲言又止,却根本插不进话。

    “再说了,太原世族密集,传承百年甚至千载的都是有的,这些人相互联姻,自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戏忠继续恳切言道。“所以说君侯啊,你今日对郭公如此无礼,就不怕明日恶了整个太原,让太原诸族都投了董卓吗?!而董卓这种人,本来就兵马强盛,唯独缺少人望而已,若是其人明日得了并州世族的倾力支持,怕是后日就能再行废立,登基为帝了!君侯自己名声败坏不要紧,大汉四百年基业因此断送,岂不是君侯你的过失?”

    公孙珣闻言一声叹气:“如此说来果然是我的错了?我以为我从幽州起兵,亲自负柴铺路,辛苦讨董向南,便足以称得上不负天下了,却不想还要不负这些天下名门,否则便要断送大汉江山……”

    “君侯这就是太过自以为是了!”戏忠继续冷笑道。“你难道不懂吗?在这些名门望族眼里,他们自己便是天下!董卓算什么?君侯又算什么?!你一个边郡出身的将军,怎么能对这些大人物呼来喝去呢?人家郭公能盯着冰冻出城十余里来迎接君侯,已经是给你天大的面子了……”

    二人一唱一和,尽其嘲讽之能,而郭缊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便无奈在下方打断戏忠,恳切辩解:“将军明鉴,缊与阳曲郭氏,乃至于太原诸族绝无悖逆将军之意……其实若非是董卓无道,我等如何又纷纷弃官归家?请将军放心,这种大是大非之上,我等绝不会有所犹疑的!”

    “那为何今日才来见我?”原本冷笑的公孙珣忽然变色,肃容质问。“你知不知道我在原平等了你郭缊三日?为此两万大军蹉跎三日,还遇上了风雪?”

    郭缊情知不能再避开此事,便也勉力抬头,正色以对:“将军,我们是真没想到你是这个意思……你若是早有言语,我郭缊也好,阳曲郭氏也罢,难道会真的有所犹疑吗?捐家为国也好,子弟相从也罢,都是你一句话的意思!”

    “我说的是这个吗?!”公孙珣忽然间怒气难制,而一个木碗与着几个饺子也随着他的发怒直接摔翻在了郭缊身前。“你跟我装什么?!太原郭氏,阳曲与皆休两处,你们家中现在一共有一个九卿、两个刺史、一个太守,每个都是天下人杰……真不懂我的意思吗?!”

    戏忠偷瞥了一眼公孙珣,发现对方是真的发怒后,倒也是有些惊吓。

    “天下崩坏,董卓乱政,诸侯并起!”公孙珣黑着脸继续一字一顿言道。

    “但身为汉臣……”话既然说开了,郭缊倒反而鼓起了勇气。

    “我又没让你们叛汉!”公孙珣再度厉声打断对方。“我只是告诉你,大争之世已然来临,金戈铁马,群雄并起……这个时候,以你们的能耐和实力,起来争一争,我反而无话可说!但既然不争,我又引兵至此,这个时候,你们不为我所用,便是我当面之敌,如此而已!”

    “将军!”公孙珣勃然大怒,郭缊却也是略带激愤。“太原这里真没人要与你为敌!如今这个局势,只要你说了做了,大家不从你,难道还会从董卓吗?晋阳王泽王季道不就在你军中吗?我虽然没去原平,不也来到此处了吗?何至于如此苛刻?我不信卫将军以此对人,还能有今日之势?到底是为什么?!莫非是觉得当日曾亲自与我盛了一碗麦饭,而今日为天下权重,所以觉得羞耻?”

    “郭公!”坐在主席后的公孙珣嗤笑一声,却不禁摇头。“若非是念在当日的交情,我何至于如此雍容,一而再再而三给你余地?你信不信,若是换了别人,今日送去的便不是马首而是你那侄子郭护的首级,而今晚这顿饺子,恐怕也要在你家中享用了。”

    “何至于此?”郭缊愈发惊恐疑虑。

    “谁让你们是太原世族呢?”公孙珣一声叹气,然后缓缓起身,却是给出了一个让人疑惑更深的答案。“若是他处,我自然会对世族礼贤下士,然后以人为本。但在太原,我却只能以势大来压人了……”

    郭缊果然更加不解:“敢问将军,太原世族与他处到底有什么区别?”

    “并无他意,只是太原这地方世族太多了,几乎每县每邑都有世族,甚至还要迁移另起别支……换言之,多的都溢出了!”公孙珣负手踱步向前言道。“也多到连豪强都无法在太原立足了。”

    “这不是好事吗?”郭缊极力辩解。“将军也是执政地方多年之人,难道不知道豪强贪鄙不法?而世族再如何,也有家风传承,最起码不会做欺压百姓,搅扰行政之举……”

    “欺压百姓我也觉得没有,王、郭、温、孙、令狐、关、田……这些太原名族出身的人物我认得不少,最起码德行才能都是很显著的。”公孙珣微微颔首,但行到郭缊身侧却忽然开口询问。“但扰乱行政……郭公,太原有多少在册人口?”

    “在册二十八万!”

    “雁门呢?”

    “之前二十四万,因为当日鲜卑骚扰渐渐流失到十二万,但经过你我当年清查豪强,收纳流民,还有这些年檀石槐身死之故,又渐渐回复到十七八万!”

    “那雁门实际多少人口?”

    “哪怕是不算太行盗匪,也总有二十万吧?”郭缊当然一清二楚。

    “太原实际多少人口?”公孙珣驻足在对方身后,忽然追问。

    郭缊一时语塞,但其人终究是个有才德之人,倒也不至于有所隐瞒,所以稍微顿挫之后还是正色而答:“太原安定胜于雁门,县邑倍于雁门,且耕地、交通也胜于雁门……我估计总有四十万人口!”

    “太原没有多少豪强之家,这些人口耕地都是谁藏匿的?”公孙珣不慌不忙。

    郭缊无言以对。

    “我不是拿这个苛责你们。”公孙珣在对方身后叹气道。“天下乱成这个样子,别说并州这种山窝子天然善于隐匿人口了人,无论如何,总比让这些人去太行山当紫山贼,去河东、上党做白波匪强吧?我只是想告诉郭公一个道理,天下坏成这个样子,是根子上出了岔子,哪里都一样,别的地方是那些门第低下的豪强吞并了这些人口、田地……你们太原没有豪强存身之处,却不代表没有人在田地、人口上扰乱行政!甚至最有可能的就是你们这些既有世族之名,又有豪强之实的太原世族所为。”

    郭缊愈发沉默。

    “我在中山,见过豪强势大,联手压制没落世族;在河内,见过穷的只有两条裤子还亲自耕地的世族名士;在兖州,见过人口数万,可以轻易出兵数千的大豪强……但不管如何,这些地方,世族就是世族,豪强就是豪强,世族高居其上,得仕途名望;豪强居于其下,却得土地人口……唯独你们太原,表面上是世族逼迫无德的豪强无立足之地,实际上却是世族、豪强一体,名实俱存!郭公,你跟我说实话,阳曲城从上到下,难道不是你们郭氏说了算吗?”

    “卫将军是把我们当成为祸地方的豪强来对待了?”郭缊终于有所醒悟。“是不是只要交出人口、土地、钱粮,便可以无恙?”

    “我都说了,你们既是世族,又是豪强。”公孙珣叹气道。“所以我既要像对付豪强那般凌厉如冬日之风,又要正视你们这些人的能力、才德,就事论事,以人为本,对你们中的有德有能之士如沐春风……”

    言至此处,公孙珣俯身从地上将自己刚才掷出的筷筹捡起,却是转手放到了郭缊手里:“郭公,咱们是十余年的交情,当年你族兄郭勋公为幽州刺史,半夜去拜访我,张口便是他是你族兄,而既然是如此这般故人,我这里总有你一碗吃食的!但吃完你就回去,去告诉尚在城中郭勋公与郭闳公,不要拿几只牛羊来糊弄我……当日我在兖州,要那户豪强出兵出粮时曾告诉过他,莫要以为我不敢夷人族……天下变了!”

    “这算什么?”郭缊手握那双筷子,摇头不止。

    “这什么都不算。”公孙珣昂然负手答道。“你只要记住,明日我临阳曲城下后,只有敌我两分而已……并无第三条路!”

    “为何与我说这个?”郭缊愈发无奈。“以将军的城府与智慧,这种事情本可做的更干脆一些的!”

    “不是说了吗,谁让咱们是故人呢?”公孙珣感慨反问。“吃了这碗饺子,便赶紧回去吧!”

    半个时辰后,郭缊离开了中军大帐,带着自己的侄子匆匆连夜赶回了阳曲,而公孙珣却与戏忠一起继续在讨论太原局势。

    “君侯,这事真不用两位军师参与吗?”戏忠看着空空如也的几案,不由再度问起了一件早已经说了数次的事情。

    “子伯善军事,元皓善态势,这种事情主要还是耍弄人心……有你帮我参详便可,何必让他们多问?”公孙珣倒是不以为然。

    “其实说到底,也未必是人心。”戏忠拢着袖子幽幽叹道。“主要还是形势变化的太快……正如君侯之前发怒时所质问的那般,如此人杰,怎么可能不懂形势?何况郭氏如今三个掌舵之人,郭勋与郭缊都曾与君侯共事颇多,又如何不懂得君侯的能耐与君侯的脾气?”

    “说的没错,他们只是没来得及转弯而已。”公孙珣缓缓颔首。“而且我此番确实有些失之于诡道了……但是没办法,时不我待,道路难行不说,前方信息也隔断,洛阳局势如何我根本一无所知,其他诸侯有没有明白要归纳地方势力行君臣之道,更是无从知晓……也就等不得,更顾不得这些了。”

    戏忠缓缓颔首。

    “总之,”公孙珣继续叹道。“此番在太原,就是要用刀背狠狠的抽到他们脸上,让他们清醒一下,天下已非昔日之天下,我公孙珣要的是君臣之实,俯首帖耳,不是什么同僚襄助,共谋大义!我固然要取天下,却不是为他们取天下!”

    戏忠心中微动,却不再多言。

    第二日,幽州军继续南下,直入阳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