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姝-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年代,这种方子一般都是大户人家自己捂得死死的,当成传家的宝贝。谁家女儿出嫁,手里面有方子,那可真是有底蕴的人家。

    药王谷是什么地方,天底下医术最好的地方,久负盛名,这种东西都能直接拿出来,也是让其他人佩服的。

    虽说是知道了一些药方子,到药材的成分足不足,怎么制出最好的药材,要用几分药,这些都是军队里面的士兵不知道的。

    最后罗宸还是同董青禾达成了协议,由保和堂与顺安堂的人接下了这笔生意,既然都已经代表皇帝给民众看病了,也不差这点了。

    刘叔和于德出去,就是去下面看普通人家药材的成分去了。

    董青禾点头:“很好,多跟着做这些,日后门路会很多,这就像是一个缺口,只要控制得当,和其他官家也可以有些往来。”

    有了她这句话,计礼脸上一喜,“是。”

    董青禾这话就是告诉他,可以放开手去做。

    他是知道董青禾马上就要是皇后的,药王谷把手伸远些,也无可厚非。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董青禾把杯子放下,“我该走了。”

    裴念连忙跟上,计礼与于德也跟着一直到后门,目送她上车离开。

    于德一直有些不明白,这少东家究竟是谁,是忽然就从太京城里蹿出来,刚开始来的时候,明显是没来过的,也就是外地来的,可来了一年了,一直没离开,时不时过来,那些老神医们一个个平日里傲慢地不行,也对她服服帖帖。

    要知道,有本事的人,尤其是自得自己本事的,都有一股傲气,即便是计礼,那些老神医也不是很服气,偏偏是少东家,一个个没有二话。

    这少东家,究竟是谁?

    计礼看着后门关上才准备回去,叫了他一声:“走了,你小子还发什么呆。”

    “哦。”

    于德跟上他的步伐,出声询问:“掌柜的,小人记得我们还没有这样大手笔同军队来往的事。”

    “我还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计礼笑了笑,一巴掌拍在他的头上,“你小子是个机灵的,看准了,只要是她在,要做什么你只管往前冲就是,绝对不会吃亏的。”

    笑话,这可是董家大小姐,未来的皇后娘娘,药王谷少谷主,一个药店在她手里还能越办越差才是一个奇迹。

    “是,是。”

    于德狗腿地跟上,心里隐隐觉着,也少东家不是一个人忽然来的,这后面必定有太京城里极大的势力。

    这样的话,太京城里有几个女人能做到,别的不说,这太京城里,一个牌匾掉下来砸到的都是官宦人家,能够不惧这些官宦人家的,在皇城里面,还真是真正的一方大势力。

    这些年他在太京城也待了这么多年来,看过不少热闹,像这样子的衣服料子和绣工,他敢保障,从来没有见到过。

    这反而很像是那些大世族里面的人,没错,保和堂这么多年来,开遍了夏国,连董家的顺安堂都不敢惹它,估计真的就是那些真正流传了几百年的世家大族的,那些旧贵族,可是真正有实力。

    用街边说书人的话,都藏着呢。

    于德心里打了一个寒颤,也不知道这少东家扮演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角色,忽然就一个人出现了。

    也没个大户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其他主子。

    见身后这小子脸色一直细细地变动,计礼不由乐了,这小子,还真是爱多想。

第一百四十章 太妃太嫔起颜色() 
董青禾回董府的时候,韩珍恰好派人过来送东西。

    来的人是银霜,刚好见到董青禾和裴念的背影,心里抽了抽,这是又出门了。

    她也算是见过无数的小姐夫人了,只是有些少爷都没她家小姐这么爱出门。

    银霜进门的时候,是竹亦和艾雨接待她的,董青禾在里面卸妆呢。

    “小姐。”

    竹亦进来,“银霜姑姑来了,送来了新出来的几套衣服,夫人说明日再让您过去挑一些花色的东西,日后送进宫里。”

    “嗯。”

    董青禾点头,虽说入宫的女子多的是没有大大小小嫁妆,但有些后家还是会想法子送东西进去,至于妃嫔家里面,就不敢这么惹眼了。

    明日要挑的,或许还不止这些。

    “收拾一下,我去一趟静心楼。”董青禾一直记着自己的东西还没有写完。

    “是。”

    起身,穿着换了的衣服就往外走,明儿就把东西交给几位姑姑是最好的。

    韩珍同秦舒儿在一起商量,帝后大婚的时间已经商定好了,就在九月。

    九月一日是最适合结婚的日子,如今已经是七月过,再有两天就是八月了,董家的东西也要准备好。

    皇家会赐下东西来作为聘礼,也会在董家摆席,之后若是董家有东西,会在大婚之前随着一起带入皇宫。

    原本是要在皇帝大婚之后才进行祭天和朝拜的,为了董青禾的身体着想,就定在了同一天。

    一大早就入宫,举行大婚,帝后一起接受朝臣的朝拜和祝贺,之后再去祭天,祭天回宫再开宴会,众人同乐,最后是洞房。

    董家有钱这是无疑的,现在就要看皇家会赐下多少东西,董家会送多少东西入皇后宫里,这都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有资格带这些东西进皇宫的只有皇后下任皇后,太子妃。

    但只要上面还活着上一辈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下一辈的一般不会超过去打脸。

    太后又不一样,她嫁入皇家是还只是一位皇子妃,上面的人太多,身份不能和如今的太后相提并论。

    要是低于当初的皇子妃嫁妆,那也太寒碜了,董家女儿本来就珍贵,还真没有那么薄的,得削减多少嫁妆。

    只是董青禾是皇后,皇帝大婚是极少见的,一般在皇子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皇帝大婚是整个国家的大事,帝后也是夫妻,董家自然不希望董青禾的嫁妆太难看了。

    “那就准备两份单子,一份多点,一份少些,到时候看皇上赐下的东西而定。”秦舒儿犹豫了一下,道,总不能太弱了,也不能超过皇家。

    “好。”

    韩珍点头,虽说女儿不在乎这些东西,但她必须考虑到。

    与此同时,宫里面发生了一场大动乱,来得那么急促。

    太后娘娘颁布了一条懿旨,所有太妃太嫔都要搬出宫去,有女儿的可以搬到公主府去,没有女儿的,可以搬回自己家族或者搬到太京城里外的园子里。

    这就像一场暴风,宫里面各位太妃太嫔都有些猝不及防,一下子就迎来了这个消息。

    宫里面是极度繁华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最好的食物、最好的衣服、最好的首饰,处处都是美丽的花朵和珍惜的瓷器。

    只是,没有自由。

    只这一道懿旨,不少太嫔失声呆坐,慢慢地眼角都是泪水。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没有人愿意继续在皇宫里面住,尽管这里什么都是好的,可都不是这些年老的女人所想要追求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拼死也要生一个儿子,不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儿子长大后得到很多自由,被接出宫去。

    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成为太后,但所有宫里面的女人,都望不到未来。

    除了斗,斗下去,否则太无聊了,只有皇帝的恩宠还能带来一点点颜色。

    儿子出宫建府,自己荣升,加了一个太字,是有儿子的人心里最满意的事。

    毕竟皇帝是儿子的兄长,只要皇帝规矩不是那么严,自己是可以被接出去的。

    当下,所有太妃太嫔都让人搀扶着起来,一步步走出宫门,往延禧宫而来。

    一路上,一个个互相见到,相视而笑,格外灿烂美丽,可以说,即便是先帝也没有见过这样的笑容。

    没有人说话,只是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透着光彩,整个人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

    这条路宫妃都走了很多年,无数次了,只有这一次,旁边的花草树木格外美丽,脚下的青石板都那么可爱踏实。

    宫妃们渐渐都出现了,聚到一起,往延禧宫方向一步步走过去,仿佛是一场朝圣。

    没有声音,一群衣着华丽、佩戴着天下最精贵的首饰的女人,面色红润,步伐轻盈,纷纷到了延禧宫。

    “臣妾求见太后娘娘。”

    不等宫门外面的人请她们进去,所有人在外面齐声道,声音清脆明亮。

    延禧宫她们不知道来拜见过多少次,从来没有这么谦卑过。

    涪玉走出来,“奴婢见过各位娘娘,太后请诸位娘娘进去。”

    延禧宫里。

    太后坐在最上面,一众嫔妃按照以往的规矩站着,就连平日常常称病的嫔妃也都来了,尽管身子很差,但脸上依然有些红晕。

    “臣妾多谢太后娘娘。”所有人都给她行礼,这里面有很多人在先帝死的时候是没有资格来朝拜的,都是太后一一提升了她们的品阶。

    “都起来吧。”

    朱太后扬手,脸上带着笑意。

    “多谢太后娘娘。”

    一众嫔妃纷纷落座,互相看看自己旁边的嫔妃,这些都是品阶相当的,了解得也更多,头一次,她们这么齐心。

    敬太妃是一直捧着朱太后的,一直是她的人,这时候也是第一次这么发自内心地感激太后。

    “太后娘娘,多谢您了。”敬太妃微笑,即便是她这地位,眼角也湿润了。

    端淑太妃是宫妃里面除了太后之外地位最高的,因为她生了先帝的大公主,皇帝第一个在三岁后活下来的孩子。

    这时候也眼角带着泪光,“多谢太后娘娘,娘娘仁慈。”

    自从大长公主嫁出去后,她还从来没有这个开心过,从来没有觉得生命如此美好过。

    这个皇宫,她待够了,日后还可以去定北王府看看女儿,她已经生了孩子了。

    “你们都满意就好。”

    太后点头,望过去,每一个宫妃都掩饰不住自己的笑意。

    “你们出宫后,要善待百姓,生活低调简朴,谨记先帝的教诲,不拘着你们要在哪里住,报备一声就好,只是要时常为先帝祈福,记着身为妃子的本分,为我大夏祈福。”

    太后看着她们道,这是告诉她们不要太过分了。

    “臣妾必定谨记太后娘娘教诲。”

    只要能出去,她们什么都好,这里许多人从进宫开始就没有出去过。

    “就这样定下来,你们要出去,里面外面收拾都要时间,就在下个月要搬的都搬走,只是别急着走,等着喝杯皇帝的喜酒。”

    “是,自当为皇上祈福。”只要能让她们出去,什么时候都可以。

    第一次,董青禾让所有宫妃心生感激,这可不是太后为她清空后宫。

    “得了,知道你们都忙,就都回去收拾吧。”

    “太后娘娘。”这时候出声的是惠太妃,她是有一个女儿的,她是二长公主的母妃。

    “公主府也建好了,要是想看看,就带着她们一起搬出去吧。”太后笑了笑,“只是,这宫里才是家,日后她们还是要从宫里嫁出去。”

    “多谢太后娘娘。”这是良贵太嫔,她是最小的五长公主的母妃,五长公主如今才十岁,年龄虽小,但毕竟是长公主,公主府早就已经建好了。

    “太后娘娘,姐妹们也都一起住这么久了,不如明日一起吃一顿,都是姐妹们,也没别人,我们一起乐呵乐呵。”敬太妃道,想一起吃一顿。

    “对,对,对。”

    “应该的。”

    “就是。”

    后面的妃嫔们纷纷附和,要走了,她们看以往的死对头也觉得美丽动人,端庄大气。

    “都有这个想法,那就好。”太后心里也高兴,大手一挥,“明儿将宛太妃和含太妃也接进来,大家一起吃一顿。”

    “多谢太后娘娘。”

    所有人齐齐拜倒,这是真心实意地感谢。

    “那些你们舍不得,她们也愿意的老人都可以带走,毕竟跟了你们几十年了,只是可别带太多,毕竟宫里还要人呢。”

    “太后娘娘说笑了。”还是敬太妃接过了话,她是三公主的母亲,也是太后的人。

    “好了,就这样了,都散了吧,明儿记得过来。”

    “是。”

    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九殷上前给她揉肩膀,“太后,各位娘娘都在感谢您了。”

    “罢了。”太后摇了摇头,“就知道说好听了,都是女人,只要她们开心也就罢了。”

    太后笑了笑,后面的九殷不由想起当初太后还没进宫时,是怎么对当时宫里面的太妃的。

    当时是没有皇后的,宫里面的事由贵妃打理,太后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