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者生存-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乡长,这位是师总。”长发女郎做着介绍。

    秦明生走上前去,伸出右手:“欢迎师总!”

    “幸会,幸会,请多关照。”男子略带矜持一笑,与对方握了握。

    秦明生做了个手势:“里边请,李乡长正等着师总。”

    回了一个“请”字,男子当仁不让,走进院子。

    其实李晓禾也刚到村委会时间不长,自是听到了院外的动静,但他没有出去,而是在屋内等着。这不是摆谱,而是规矩,在商业合作中尤为重要,否则反而会让对方瞧不起。

    在众人进院时,李晓禾透过玻璃,首先看到了那两个陌生人。只见走在前面的男子身材高大,少说也在一米八五以上,梳着背头,披着黑色风衣,里面是黑色衣裤,一副成功人士派头。其后不远的女子,则是红色长发披肩,一身黑色职业套裙,黑色丝袜,黑色尖头高跟皮鞋。女人脸上戴着一副泛紫色太阳镜,很像从事市场工作女士装扮,从面相上也看不出年龄,应该有三十多岁的样子。

    感觉时间恰好,李晓禾迈步来在外屋,迎上刚刚进门男子,伸出右手,面带微笑:“欢迎,欢迎!”

    不等介绍,背头男子立即握住对方:“您是李乡长吧?幸会幸会!”

    “李晓禾。”李晓禾自报家门,抽回右手。

    一伸手,背头男子,接过长发女子递来的名片夹,取出一张烫金名片,递了过去:“鄙人师昭,请李乡长多多关照!”

    李晓禾接过名片看了看,上面有足下彩云工艺公司标识,头衔果然是副总经理兼市场部经理,名字叫师昭。便微笑回复:“师总,我的名片刚刚用完,不好意思,里边请。”

    “没关系。”背头男子颔首示意,“您请!”

    谦让一番,李晓禾与该男子几乎并排着,挤过小门,进入东屋房间。

    进到东屋后,李晓禾又与长发女人认识,知道这个女人就是足下彩云公司市场部副经理钟婉英。

    村委会设施非常简陋,就是老式长方形办公桌,桌前放着老式布艺靠椅。但仍分宾主落座,向客人敬上了茶水。东屋也仅有李晓禾、秦明生、师昭、钟婉英,乡里工作人员和村委会人员都去了西屋。

    师昭直接开门见山:“李乡长,今天能见到您,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希望能与贵乡合作。在来之前,我已经通过钟经理带的资料和样品,对相关产品有了了解。这次我来,主要是想看一下生产场所和生产过程。”

    “钟经理没跟你说生产过程和场所吗?”李晓禾反问着,同时也扫了那个女人一眼。。。

    “说是说了,可我总觉得奇怪。贵乡一直找合作伙伴,又把这件事讲的很大,却原来只是在一户户农家里做出来,这未免言过其实了吧?农妇会做针线活,这是应该的,但会和会不一样,她们那种会法只是很粗放的,生产的产品应该难以满足城里人需要。”说到这里,师昭迟疑了一下,“我这次之所以亲自前来,既是因为时间有限,也是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可能是钟经理没了解清楚。但听李乡长的意思,似乎就是这么回事呀,那也太简陋了吧?”

    “你的意思是,看不上这些产品?那好吧,谢谢师总光临,以后有机会再合作。”说着话,李晓禾站起身来,显然是要送客的意思。

    师昭“哈哈”一笑:“李乡长,别这么急嘛!虽然产品简陋,但也不是不能用,这是个价钱等级……只能按三等了。”

    李晓禾也笑了,但却带着轻蔑的意味:“师总,就冲你的职务,应该是个市场方面的专家,但我觉得你对鞋垫却不了解。说的不客气点,就是一无所知,十足外行。相比起那种机器生产的鞋垫,这种农家手工刺绣的鞋垫有五大特点:一、鞋垫是由六层纯棉布手工贴合而成,是用面粉熬成的浆糊贴合,材料环保,透气吸汗养脚;二、鞋垫所有彩色丝线……”

    听着李晓禾的讲说,师昭既不点头,也不插话,好似无动于衷一样,但表情显示却一直听着。只到对方说完特点,他依然是这个表情。

    “就是这样的产品,你竟然说只能按三等,那对不起了,请回吧,恕不奉陪。”说完,李晓禾迈步向外走去。

    迟疑一下,秦明生也站了起来,冲着屋内男女尴尬一笑,跟了出去。

    走出东屋,跨出外屋,李晓禾大步向前,没有一丝犹豫。

    师昭就那样一直盯着,始终不说一句话,只到李晓禾已经走到院门口,才冲着旁边女人使了个眼色。

    钟婉英马上快步出屋,边走边喊:“李乡长,请留步,再商量商量。”

    “不必了。”李晓禾头也不回,抬手示意,“你们没有丁点诚意。”

第九十六章 我担心吃人嘴短() 
钟婉英来在外屋门口时,李晓禾早已走出院门。她立即迈开大步,嘴里喊着“李乡长等等”,追了出去。

    李晓禾自是听到了喊声,也感受了“咔咔咔”急促的脚步声响,但他既不再说话,也不回头,反而走的步幅更大了一些。跟在身后的秦明生,拿出竞走运动员的架势,才能勉强跟上。

    “咔咔咔咔”,脚步声已经由快走变成了小跑。钟婉英的喊声也更急:“等等,李乡长等等,有事好商量。”

    少跟老子来这套,李晓禾心中暗骂着,依旧不说话、不停步、不回头。

    “咔咔”、“咔”,连跑带颠,钟婉英终于从李晓禾身侧超过,挡在前面:“李乡长,等等。”

    李晓禾并不言声,扫了对方一言,向旁侧走去。

    “别走,有话好商量。”女人伸开双臂,声音变得甜了好多。。。

    “干什么?”李晓禾板起了脸,“我还是第一次碰见这种人。”

    “李乡长,请息怒。师总也是说话急,可能个别用词不太恰当,请乡长多多谅解。”钟婉英喋喋不休着,“不过有句俗话说的好,‘褒贬是买主’,越是把你产品夸的天花乱坠的,肯定不会买,反而是……”

    “让开,否则别怪我不客气。”李晓禾声音很冷。

    钟婉英依然想做工作:“李乡长,你再……”

    “不让开是吧?”李晓禾眼眉立了起来,瞪了对方一眼,然后猛的闪到一旁,继续快步向前。

    “李乡长,等等。”这次不是女声,而是换成了男人声音。

    妈的,你也出来了,有能耐给老子待着。暗自腹诽着,李晓禾继续一路向前。

    “蹬蹬蹬”,甩开大长腿,师昭跑步追了上来。也是一闪身,挡在了李晓禾面前:“李乡长,有话好商量,又何必……”

    “没什么好说的,没有共同语言。”李晓禾再向侧旁走去。

    “李乡长,刚才是我一时口误,我收回刚才的话。”师昭追了上去,也伸双臂挡在对方面前。

    “你们公司人怎么回事?都有强迫症啊?”李晓禾斥道。

    师昭陪着笑脸:“李乡长,大人不计小人过,算我说错了,行不行?不,我就是说错了,我不该说出那些诋毁的话,还请李乡长见谅。”

    “诋毁?你承认是诋毁?”李晓禾“嗤笑”一声,“那我不能见谅,我没这个权利。”

    师昭先是一楞,随即道:“以前的时候,为了压低进价,故意贬低对方产品,是我们最惯用的手法,我刚才是照方抓药。我说错了,特此向您道歉,也向那些辛苦劳作的农民大姐道歉,你代为接受、转告,好不好?”

    “你现在不是拿我过礼拜天吧?”李晓禾反问了一句。

    “绝对不敢,我是真心来谈合作的。李乡长,就念在我的一片至诚份上,再给一次商谈的机会吧,好不好?”师昭故意带着一丝可怜。

    停下脚步,李晓禾暗嘘了口气,缓缓的说:“哎,好吧,那我就再回去一趟。”

    “谢谢,谢谢!”师昭脸上立刻出现了笑模样。

    就这样,李晓禾、秦明生跟着师昭二人,再次回了村委大院,进了东边屋子。

    “说吧。”李晓禾讲出两个字,坐到椅子上。

    “李乡长,虽然我刚才言语不当,但已经向您道歉,请您谅解。接下来是商业谈判,我向李乡长声明,虽然我说错了话,但不能因此而让我丧失立场。做为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我主管全公司所有市场开拓与产品采购工作,我必须要对我的公司负责,请您理解。”师昭说的很庄重。

    以对方现在所言,似乎有推翻之前承诺的嫌疑,但李晓禾反而对其有了一丝敬意。他觉得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为企业打工,都应该是吃谁向谁,而不应胳膊肘往外拐。于是便也接话:“当然,我也不会做出那种无理要求,维护己方利益和声誉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你故意用极其蔑视甚至羞辱的语气抨击我方产品,尤其攻击辛勤劳作的农家大姐,你想过我方的感受吗?扪心自问吧。”

    师昭连连点头:“是,是,在这点上我是有些自私,只想着把公司利益放前边,忽视了对贵方的尊重,我再次向您和诸位道歉,对不起。”

    李晓禾摆了摆手:“师总,接下来要怎么做?”

    “我还是要现场看一下产品和生产过程,这是我这次来的目的之一,也是必须的。”师昭表明态度,“希望李乡长能够理解。”

    李晓禾点点头:“当然,人之常情。什么时候看?”

    “越快越好,现在可以吗?要是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再推迟一下。”师昭一副商量口吻。

    “没什么不方便,只是现在马上中午,该请客人吃午饭才对。”李晓禾站起身来,“既然师总心情急迫,那咱们就先去看。”

    “工作为先。再说了,我也担心吃人嘴短。”师昭还幽默了一把。

    气氛一下子缓和下来,融洽了好多。于是,在双胜村书记兼主任王存江引领下,李晓禾等人陪着师、钟二人,去往生产现场。

    其实双胜乡这次鞋垫生产,仍然采用家庭式,即村民在自己家里做,由乡里帮着联系买家。而且这种产品也更适合家庭式,在任何劳动间隙,农妇都可以见缝插针进行制作。

    一众人等边走边谈,没走多远,便进了一家农户。

    看到乡领导和客人进屋,男主人很显腼腆,只是站在一旁露出憨厚笑容,面对客人握手要求,更是尴尬而又生涩。女主人和男主人岁数相仿,都有五十岁左右,正在制作彩色刺绣鞋垫,看到客人和领导进屋,赶忙放下手中活计,招呼着。

    “郑大姐,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二位经理就是要看生产的状态。”李晓禾示意着。

    师昭赶忙接话:“对,对,大姐,平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我特别想见识一下,这么漂亮的鞋垫是如何成形的。”

    “好,好。”连声应着,郑大姐又拿起活计干了起来。刚开始显然不太习惯被人围观,很快便进入状态,而且还很有那种手艺被人欣赏的自豪感。

    师昭和钟婉英则紧紧盯着郑大姐手中的半成品,目光随着对方手上动作而移动。

    看了十多分钟,师昭转向李晓禾,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从旁边拿起裁剪过的垫坯,李晓禾讲说起来:“师总,你看这层数,正好六层,全是纯棉布。还有,这中间粘贴的浆糊全是纯面粉制作,生态环保,那些用胶水粘贴的东西根本没法比。乡里对这些全有要求,就拿这个面粉来说,必须是‘思源一号’特精粉。前些年也没有这个专门要求,但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这个系列面粉做成的浆糊既粘性好,稀稠又非常均匀,是最佳之选。”

    师昭摸着垫坯,仔细数了层数,还放在鼻前闻闻,然后频频点头。

    拿过旁边的丝线,李晓禾又继续讲说着:“这些彩色丝线,由乡里统一代购,一直都是用的同一品牌。这种牌子的棉线,韧性好,线丝粗细均匀,不掉色。”

    接着师昭等人特意又看了成品,还询问了其它一些细节问题,得到满意答复好,离开了郑大组家。

    来在街上,李晓禾说:“师总,这位郑玉梅大姐做鞋垫四十多年,从小就做,那手艺非常娴熟,上三辈女人都做这个。只不过这里是农村,受各种环境限制,如果要是放到城市,郑大姐可能就是工艺名师,怎么也是民间工艺优秀传承人。”

    “不错,不错,确实不错,真是大开眼界。”夸赞之后,师昭话题一转,“李乡长,我有一个个小小的要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讲。”李晓禾微笑示意。

    师昭一笑:“全乡这么多家都做,手艺不可能都像郑大姐这样吧?我们能不能随机选几家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