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能数据-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开启异能,瞬间将照片中山峰的数据收录进大脑。

    “山峰海拔854。24米,占地面积25平方千米……拍摄位置海拔792。54米,拍摄角度北偏东22。14度!”

    搞定!

    程诺打了个响指。

    这个挑战项对程诺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其他项目还需要动动脑子算一算,而这道题目,程诺不带脑子上去做都行!

    因为自己眼中的数据已经将拍摄位置的海拔,还有拍摄角度的数据都呈现出来的。

    程诺需要做的,只要在全场十张等高线地图中,找到那个海拔高度为854。24米的山峰就行了。

    显然,找到那座山峰是很简答的事。

    因为庐山90多座山峰的海拔高度,在等高线地图山都有明确的标注。

    程诺神色淡定无比的拿起桌上的手机,走向那十幅等高线地图。

    其他选手倒是没显得像程诺那么轻松。

    在题目刚一出现,他们就像脱绳的野狗,一半看题目,一边急匆匆的冲到那十幅等高线地图面前。

    然后,又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的在十幅图间乱转,本身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程诺的进场,并没有引起那些,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寻找位置点的选手们的注意。

    只见程诺一只手揣着兜,一只手拿着手机,走马观花的一幅地形图一幅地形图的看着。

    程诺筛选的速度很快,因为他只需要找到那座海拔高为854。24米的山峰就行。

    在其他人看来,程诺就像是开玩笑般,在每幅图前面停留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就走向下一张图。

    十秒钟的时间,恐怕只够将一张图全部扫一遍吧?

    你以为你的眼睛是扫描仪呀,扫一遍就能全部记住?!

    众人只是微微诧异一番程诺的举动之后,便轻笑的摇摇头,继续自己的搜寻。

    在12平方米的地方找一个点,其难度虽然比不上大海捞针,但也绝对不像是大海捞鱼。

    选手需要做的,是先观察风景照的一个地性格特征,然后利用脑海的强大的想象力,将三维的立体地形,转化为二维的等高线地图。随后,在十幅图中进行相似寻找。

    这还不算完,在找到疑似的等高线位置后,还需要选手将该处二维的等高线图形转化为三维的立体图形。

    通过在脑海中将这个三维图形的旋转,来确定具体的观察角度。

    对选手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极大要求!

    这个项目,相对而言,男生会比女生更有优势一点。

    毕竟嘛,几乎每个男生都有一项特殊的能力,那就是每当睡觉前,都会用自己强大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构建一个音甜貌美的小姐姐,陪着自己入眠。

    长久的锻炼下来,想象力自然是不容小觑。

    尤其是单身狗,那想象力,啧啧啧……

    七十位选手,或皱眉沉思,或托腮犹豫,分散在十幅等高线地形图前。

    当镜头转回到程诺时,他已经来到第八幅图面前。

    程诺的视线一寸寸的扫过这幅地形图。

    忽然,程诺的目光一凝,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终于……找到你了!”

    程诺拿出手机,调出十幅地形图,选择第八幅地形图,根据面前地形图上给出的坐标准确在手机屏幕上找到正确的观察点。画上观察方向。

    也就在这时,程诺忽然感觉旁边多了一个人影。

    程诺扭头一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何有君。刚观察完前一幅图,准备过来观察这一幅地形图。

    可,8号图面前已经站满了人,似乎没有何有君站立的位置。

    程诺见状,十分善解人意的把自己位置让了出来,并给何有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张图你观察完了?”何有君微微一歪头,不解的看向程诺。

    程诺笑着耸耸肩,无所谓的摆摆手,“没事,你看吧,我已经做完了。”

    说话的同时,程诺也按下了手机上提交答案的“确定”键。

    房间语音。

    “一眼辨山房间直通选手产生,程诺,用时2分14秒!”

    “一眼辨山房间直通选手产生,程诺,用时2分14秒!”

    ……

    语音连续播放三遍。

    程诺走上前,拍拍何有君的肩膀,“没关系,你继续看吧,我先走了,加油,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能行的!”‘

    何有君:“……”

    还是相同的感觉,还是相同的p。

    这已经是何有君第三次,有想把程诺按在地上一顿输出的冲动了!

    ps:书友们,我是鸿尘逍遥,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百四十一章 拓扑折纸() 
连续三次。

    何有君的心态从之前的小崩,到现在的大崩。

    导致他在“一眼辨山”这个项目中,一直处于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

    最后,他以15分58秒的成绩,仅位列第24名。

    而李凌霄,这位初试排名第三的选手。

    由于这个项目并非他的强项,所以仅排在了第15名。

    初试排名前三名的三人,唯有程诺一人,依旧以其霸道无比的蛮横姿态,稳稳地占据着第一的宝座。暂时无人可以撼动。

    何有君和李凌霄两人的神格,在这一轮中,开始显得有些不稳。

    而初始排名只有11名的李十夜,在这两轮中却势头很猛。

    上一个“盲填数独”房间,李十夜是仅次于程诺和李凌霄,第三个完成挑战的选手。

    而在这个“一眼辨山”房间,李十夜更是以6分57秒的成绩,成为继程诺之后第二个完成挑战的选手。

    其强悍实力,可见一斑。

    一小时后,《最强大脑》前五十名诞生!

    应樱樱同学依旧是以第49名的成绩压线晋级。

    陈述在这一轮排在了第38名。

    像是刘旭新,马熠熠等重点被关注的对象,也都顺利晋级。

    …………

    录制现场。

    比拼进行到此时,整个百人座位席上已经空了一半。空着的作为比比皆是。

    前十名当中,已经有三人被淘汰!

    反而是后十名,依旧还有五人剩下。

    由此可见,最强大脑的初试排名,除了装逼以外,真的是毫无卵用。

    为了让剩下的选手在挑战最后一个项目的时候,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处于一个巅峰的状态,节目组让众人休息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进入最后一项挑战的录制。

    这也是100进30的最后一个挑战项目。

    50人,淘汰20人,留下30人!

    能走到这一步的,无一不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

    谁也不愿意,在最后一个环节,惨遭淘汰。

    所以,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在最后一项挑战中搏出那晋级的希望!

    “第三轮的挑战项目会是什么呢?”

    “请看大屏幕!”

    众人屏气凝神,紧盯着大屏幕。

    屏幕中,画面一转。

    “拓扑折纸”四个大字映入众人眼中。

    拓扑折纸,简单来说,是指一张折纸,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折纸方法,折成四种完全不同的图案。

    拿最简单的人脸拓扑折纸来说。其折叠方法为:

    首先将折纸a面朝向自己,拉住中间剪开的左右两角,向外翻折两次,得到两张完整的人脸。

    再将折纸b面朝向自己,依旧拉住中间剪开的左右两角,得到两张新的完整人脸。

    也就是说一张折纸,拥有着两种不同的折法,可以折出四张不一样的完整人脸。

    当然,这次选手挑战的项目,自然不是最简单的人脸拓扑折纸。

    因为人脸拓扑折纸的话,折纸上可供选手记忆的特征点。

    眼睛的大小,鼻子的位置,发型……等等这些都能成为选手的记忆点。

    选手甚至不需要在脑海中将拓扑折纸进行折叠,只需要在拓扑折纸上,找到自己锁定的特征点就行!

    作为《最强大脑》节目组,自然是不会仅限于最基础的难度。

    所以,节目组邀请专家团队,打造了一个足以被称之为变态的题目——二维码拓扑折纸。

    一张二维码拓扑折纸,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折叠后,会出现四张不同的二维码。

    简单理解的话,就是将普通折纸的人脸换成了二维码而已。

    但难度……却是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二维码中黑白点的密集性,无规律性,会使选手很难捕捉到什么有效的特征点。

    再加上二维码的复杂性,千变万化的黑白点分布,对选手的信息捕捉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这时,单靠特征点来寻找正确答案的方式,对选手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可能。

    他们必须在脑海中将二维码拓扑折纸折叠后的图形想象出来。

    然后再用整体和局部观察的方式,锁定准确拓扑折纸。

    并且,给选手观察的图像,并不是一整张经过折叠后产生的二维码。

    而是……一张二维码,五分之一的部分。

    只有二维码最中心五分之一的部分,对选手而言,是可见的。

    这个项目的挑战规则,就是节目组会给出每位选手一张被遮住五分之四区域的二维码图片。

    选手观察这样图片后,需要在500张二维码拓扑折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能折叠出自己手中二维码图片的,那张折纸!

    500张拓扑折纸,一共1000种折法,2000组相似的二维码图片。

    相似的细节,数不胜数!

    选手需要做的,就是找出那唯一一个答案。

    节目组似乎也知道这项挑战对选手来说难度太大,所以给了每位选手三次挑战机会。

    一次答案输入失败后,节目组会重新给出选手一张二维码图片。继续他的挑战。

    不过,这样的话,一旦失败,新二维码图片还要消耗大量观察记忆的时间。时间上,自然就会处于劣势。

    …………

    剩下的这最后五十个人,在了解完比赛规则后,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三号房间。也就是“拓扑折纸”房间。

    在房间的正中央,有一个可以容纳五十人站立的长方形工作台。

    桌子上,贴着1~50的编号。依旧是每人一部小米手机。

    房间四周,整齐的摆放着那五百张拓扑折纸。

    500张画满二维码图像的拓扑折纸放在一起。密密麻麻的黑白点充斥折纸上的每一个角落。

    那震撼程度,丝毫不亚于上一个房间的十幅等高线地形图。

    不过五十人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选手了。在稍微定了定心神之后,便走到各自的位置前,拿起手机,等待题目的出现。

    和上一轮一样,五十人的题目并不相同。

    “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暖和不烫手。”

    “请诸位选手打开手机,准备接收题目。”

    强插一段广告之后,众人的题目随即出现在各自的手机屏幕上。

    程诺看着手机上屏幕上被遮住五分之四区域,只露出最中间那五分之一区域的二维码图片,微微皱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兄弟;我懂你呀!() 
众所周知,二维码是由黑白两种像素组成。x23u更新最快

    它是通过在一个矩形空间内,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不同的分布进行编码。在矩阵的像素位置上,用点(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出现表示二进制“1”,点的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组合就确定了二维码所代表的意义。

    而此时在程诺手机屏幕上所呈现的,就是一个由黑白像素组成的,不完整的二维码图片。

    程诺简单收集了一下这张二维码图片的数据。

    二维码图片展现在程诺眼中的区域,共由400块像素组成。

    其中,黑色像素214块,白色像素186块。

    随后,程诺以这个二维码图片的正中心为原点构建坐标系。以每一个像素格为一个单位。

    那么,214块黑色像素的位置坐标就清晰的浮现在程诺的脑海中。

    (1,25),(3,13),(21,21)……

    186块白色像素的坐标也是:(12,3),(21,6),……

    将这总共四百组数据储存在大脑中之后,程诺起身,走向那五百张拓扑折纸。

    而此时,剩余的其他49位选手还出在观察记忆的过程。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阶段的挑战中,并不允许选手拿着手机在五百张拓扑折纸间来回比对。

    而是和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