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长-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我马上就去。”陈立马上转身,拿了几样东西放进自己的包里,然后再次走到陈家义面前:“主任,我没有什么要准备的,现在就去吗?”

    陈家义点了点头:“是的,现在就去。”

    陈家义带着陈立,很快离开了办公室。潘国强猛地拍了下桌子:“骂的,这算是怎么回事?”

    看到陈立,包飞扬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陈不错,等会就麻烦你再给我介绍介绍陈港的情况。”

    陈立有些受宠若惊地点了点头:“包县长客气了,我应该做的。”

    在去陈港的车上,包飞扬有意识地问了陈立一些问题,陈立不用查资料,都能回答得比较清楚。偶尔犯一两个错误,包飞扬就会给他指出来,这让陈立也感到非常惊讶,好像有些情况包飞扬知道得比他还要清楚。

    包飞扬这一次来陈港是要和涂小明的朋友詹怀信介绍的投资商见面。詹怀信本人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粤东公司任职,同时还是一家船运公司的顾问,顾问是表面上的,实际上詹怀信本人就是这家船运公司的幕后老板。

    詹怀信介绍来的几位投资商中,就包括这家船运公司台面上的老板、蓝海船运公司的胡子舟,以及一位新港商人郭熙焕。

    郭熙焕是新港明珠集团的少东,明珠集团在新港也算是大型财团,明珠集团的业务当中包括基建、房地产、船运、以及港口建设等等。

    包飞扬将胡子舟和郭熙焕请到望海来,就是想请他们帮助规划一下陈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节奏,包飞扬虽然拥有前瞻性的眼光,但他还是觉得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而且未来陈港要开发,必然要借助外部资本,仅仅靠方夏的也是不行的,蓝海船运和明珠集团都是他要争取的对象。

    包飞扬带着胡子舟和郭熙焕参观了一遍陈港的码头,陈立在一旁负责介绍港口的情况。虽然已经并没有机会经历这样的场面,但陈立的表现还算不错,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紧张而出现一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那些瑕疵包飞扬也总能够及时予以补充。

    “陈港有条件建深水大港,但是腹地不够深,所以我认为陈港无法成为干线港,而且陈港和海州港的距离太近了,所以陈港未来的定位应该是与海州港对接的转运港。”胡子舟是做船运的,因此他看得很准。

    郭熙焕也点了点头:“海州在大陆的港口中,也远远不及前面几个大港,主要也是腹地产业深度不够。无论是进出口还是转口,都与临港产业和港口身后的产业深度有关,陈港在这方面先天不足,后天也很难补足,所以转口港是最好的选择。”

    所谓转口港就是货物在陈港集中装船,送到海州港以后,再装上远洋货轮或者货运列车发往各地,新港就是著名的转口港。陈港自然没有办法和新港相比,新港是大陆与海外的转口港,而陈港只是作为海州港的转口港,空间有限。

    胡子舟和郭熙焕的判断与包飞扬的想法也差不多,他笑了笑道:“还有一点两位不知道有没有考虑,那就是临港产业。比如江北省整体都存在供电紧张的问题,靖城市北部地区尤其严重,如果陈港可以建一座大型发电厂,利用港口优势,直接从秦岛运输煤炭,成本上的优势将会比较明显。”

    胡子舟看了郭熙焕一眼:“这个不是我们蓝海的业务范围,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其中还会有些问题,大型电站的建设投入非常高,而且也不允许私人和外资,另外就算用煤成本降低,但是要将电厂的电能向外输送的话,电网建设的成本恐怕也不低。”

    郭熙焕说道:“临港产业确实也非常,这是增强港口经济腹地的必要举措。通常来说,临港产业会以重化工业为主,比如电厂、钢铁冶炼、炼油和石油化工等,如果临港工业发展得好,完全可以一座新城。”

    包飞扬点了点头:“我们会向这个方向努力。现在两位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邀请你们来陈港投资的话,你们会怎么选择?”

    胡子舟和郭熙焕相互看了看,郭熙焕说道:“说实话,现在的陈港并不是投资的优选地,当然,投资者通常会比较重视硬件条件,但有时候也需要看人,所以我还是想先听一听包县长您对陈港的规划。”(。。)

第六百六十九章 港口() 
包飞扬的看法和胡子舟、郭熙焕差不多,陈港港口虽然拥有一条良好的深水航道和岸线,但是腹地并不足以支撑一个深水大港,因此未来的定位还是以立足区域运输的支线港口。虽然这对望海人的大港梦想是一种打击,但也意味着陈港的开投入不需要那么大,好高骛远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晚上,包飞扬请胡子舟、郭熙焕到渔村吃海鲜,望海县的海鲜并不出名,但是是真正的海鲜,之所以不出名,还是因为没有腹地的消费支撑。

    郭熙焕一边对美味的海鲜赞不绝口,一边说道:“港口的展,从来离不开腹地的,就像新港的展离不开大6一样,有多大的腹地,就有多大的港口。”

    涂小明晚上也赶过来一起吃饭,他笑着说道:“郭总是做大事的人,眼中只有大港口,看不上陈港这块地方?”

    郭熙焕摇了摇头:“明少说笑了,明珠集团虽然在镇海、龙口港都有投资,但是那与我郭熙焕没有什么关系,港口投资的数额巨大、风险高、周期长,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吃得下去,如果条件合适,我对小港口更感兴趣。”

    包飞扬道:“我们十分欢迎郭总来陈港投资。”

    郭熙焕端起酒杯,向包飞扬敬了一下,虽然他不知道包飞扬的身份背景,但是看到涂小明和包飞扬相处的情形,估计包飞扬的背景应该至少和涂小明相当。因此表现得很客气:“明少面前,我也就不说虚的了,陈港要展,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腹地,陈港周边腹地的经济基础太差了。”

    郭熙焕用筷子夹起一片鱼肉:“就好像这种海鲜,其实很美味,不比粤海、新港的差,可是为什么名气相差那么多呢?就是因为没有腹地消费的支撑,所以陈港的展,必须要和腹地经济建设结合。目前看来。最的有两点,一个是临港产业建设,一个就是打通周边交通瓶颈。”

    包飞扬点了点头,这也是他正在考虑的事情。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展、打通6上交通瓶颈。这是相辅相成。需要推进的三件事,无论缺了哪一件,三件事都会做不起来。

    包飞扬说道:“郭总放心。这两件事情我们都在着手推进,相信近期都会取得一定的进展,届时还希望郭总能够与我们携手共进。”

    郭熙焕看了看包飞扬,哈哈一笑,带着试探问道:“我相信包少的能力,一个小小的望海,注定只是包少大展宏图的试验地。”

    说到这里,郭熙焕顿了顿,又道:“其实,陈港的展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和分散,听说附近的向海县、滨城县、逐日县都有意扩大港口建设,另外靖城市南边的鹿鸣县、西溪市的港口条件本来就不错,最近也提出要深水大港的战略。”

    郭熙焕抬头看了包飞扬一眼:“另外,我听说鹿鸣县和西溪市最近也都提出要搞苇纸一体化。”

    包飞扬皱了皱眉头,鹿鸣县和西溪市要搞深水大港这是很多年前就提出来的,沿海几个县也都一直想让港口在本地经济展中挥更的作用,但是近期他们似乎都加强了这种声音。至于鹿鸣县和西溪市提出要搞苇纸一体化,也是最近几天的事情,明显都是冲着望海县来的。

    看来,市里明显还是希望方夏纸业的后续项目放到鹿鸣或者西溪,有些事情的动作望海县必须要加快了。

    吃过晚饭,包飞扬让司机先送陈立回去,陈立的老家在陈港乡最南边的沙荡,他平常就住镇上,乡政府的宿舍。

    “陈立,有没有兴趣来政府办,做我的秘书?”车上,包飞扬直接问道,经过一个下午和晚上的观察,包飞扬觉得陈立这个年轻人很不错,虽然年轻,但是很稳重,又很刻苦,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这时候的本科生还是包分配的,能够对基层的情况这么熟悉,可见他真的很用功。

    另外,他也抽空翻了翻陈立写的那些东西,虽然有的难免失之于肤浅和理想化,但是对一个刚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能有这种思考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更何况其中也确实体现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点子。

    陈立微微一愣,似乎是没有想到包飞扬会问的这么直接,随即他反应过来,内心狂喜,脸上也露出兴奋的神色,努力控制着,用力点了点头,脱口而出:“包县长,我愿意跟着你干。”

    包飞扬笑了笑,自己的生理年龄和陈立差不多,不过自己的心理年龄要成熟很多,也很少会再有陈立这种心态了,或许,有时候自己也要激情一些?

    “那好,给你两天时间,你将手上的工作交待一下,然后就到政府办找杜主任,他会帮你办理其他手续,我过两天就要出去一趟,到时候你就跟着我。”包飞扬说道。

    陈立马上点了点头:“我手上也没有什么事情,明天就去县里报到。”

    “怎么,这就迫不及待了?”包飞扬笑着看了陈立一眼,陈立的情况,杜金平已经打听到一些,也已经抽空向包飞扬说了,包飞扬知道陈立因为在市计委工作的时候得罪过领导,所以才会被冷落,不过包飞扬并没有在意,别说市计委的那位领导是不是真的还在意这件事,就算他真的在意,只要陈立真的是个人才,包飞扬也照用不误。

    陈立羞赧地笑了笑:“是有点,我觉得包县长肯定能让我们望海县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呵呵,没想到你也会说这样的话,不过光会说好话可没有用,我还要看你的工作表现,如果表现不合格,到时候被我打回去,可不要哭鼻子。”包飞扬笑道,颇有一种对待晚辈的心态,偏偏陈立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陈立确实有些迫不及待,第二天上午他就赶到县里,杜金平先将他带到包飞扬面前,包飞扬简单问了几句,就让他先帮自己搜集路桥建设方面的资料:“杜主任你将手头的工作都跟他说一说,你要尽快从这边脱手,我还有更的工作要安排你去做。”

    杜金平点了点头,这些天跟在包飞扬身边,他也看到了包飞扬饱满的工作状态和勤恳的工作态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在处理县里的事情,杜金平也是咬牙才能勉强跟上节奏。

    实际上如果不是包飞扬刻意照顾,他恐怕还没有办法撑下来。现在包飞扬让陈立跟着他,杜金平肩上的担子也松了一些。

    看着陈立和杜金平走出去,包飞扬也微微松了一口气,现在他的手上有几项工作,而且都必须尽快取得突破,所以事务非常繁忙,一个有力的助手就显得特别,虽然杜金平也不错,但是受到学历、眼界、精力的限制,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亲力亲为。

    包飞扬并不是一个喜欢亲力亲为的人,他更喜欢把握方向,设计策略,而将具体的执行交给其他人去做。就好像方夏陶瓷一样,关键的战略、技术都是他在把控,但是日常的经营他又基本不问,而方夏陶瓷现在的展势头越来越好。

    方夏陶瓷的高效运转缘于有一个高效的团队,包飞扬也很想在望海拥有一个这样的团队,但是他来望海才一个多月,很多事情刚刚理顺,手底下真正能用的人并不多。

    因为上午杨承东去参加一个公务活动,今天的县长办公会放到下午进行,会上,包飞扬简单介绍了昨天与粤东客商在陈港考察的情况:“对方很有投资的诚意,只要条件合适,他们随时可以参与陈港的建设。”

    包飞扬说道:“除了投资政策,他们比较看重的条件主要还有两点,一是腹地经济建设,临港产业的建设;第二点其实也和这个有关,就是打通周边路上交通瓶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当地产业和港口物流的展。”

    杨承东还没有来得及和包飞扬就这件事进行详谈,不过他们此前已经有过一些交流,他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好了,包县长已经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大家有什么想法的,都谈一谈吧!”

    张联升脸色木然,现在每次县长办公会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折磨,要眼睁睁看着包飞扬在他的面前耀武扬威,出尽风头,而其他人看向他的目光总是充满了揶揄和嘲讽,再这样下去,他在县政府的权威恐怕将会很快丧失殆尽。

    张联升很想请假不来参加这个办公室,可是又担心杨承东顺势就将他的权力都瓜分掉,所以不得不忍受痛苦折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