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长-第7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陈玉清点了点头,包飞扬的这番话让她再一次刮目相看,她就担心包飞扬好大喜功,也最讨厌好高骛远。可是现在看起来,包飞扬对石化项目的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她倒是不能够再打压,反而要给他鼓鼓劲了。

    “飞扬同志。之前对你在东南亚之行当中的表现,我很不满。现在看来是我弄错了。”陈玉清看着包飞扬,非常诚恳地说道:“你说得不错,招商工作,我们不能够只看那几天签了几份意向书,而应该放宽一点,更加看重后续落实的效果。这次马来西亚的考察团过来。希望你能够充分挥,多落实几个项目。”

    虽然陈玉清并没有真的道歉,但是能够从她口中说出“错”这个字,已经非常难得。包飞扬笑了笑说道:“请市长放心,我一定努力。这次应该能够落实几个项目。”

    陈玉清点了点头,一向干练爽利的她也罕见地有些犹豫:“飞扬同志,薛书记一直希望海州能够展临港重化产业,我一直不同意,不是我认为重化产业不好,而是一直以来,海州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因为海州既没有展重化产业的基础,相比其他地方,在基础条件方面也不具备优势,更加得不到国家和省里的产业扶持,所以困难重重。”

    “我不知道你跟鼎峰集团陈氏家族的关系如何,谈到了什么程度,但是如果陈氏家族真的有投资的意向,那么市里肯定是要争上一争的,中央、省里和石化公司那边,我跟你们一起去跑。”陈玉清说道。

    包飞扬出乎意料地在陈玉清的办公室停留了很长时间,陈玉清的工作作风一向非常干练,说完事情就让人离开,很少会跟人谈很长时间。不过这一次包飞扬汇报的情况信息量有点大,事情也比较多,谈得时间也比较长。

    包飞扬走出市政府大楼,看到楼易成和吴永量站在大路旁的树荫底下。在海州这个地方,楼易成和吴永量也算是地方实力派,两个人站在一起,明显是等人的样子,而且等了很长时间,倒也引起一些不小的轰动。

    “楼县长、吴区长,不好意思你们久等了。”包飞扬连忙走上去:“你们不会一直在这里等吧?”

    吴永量连忙笑着说道:“哎,没什么没什么,陈市长跟你谈了这么久,那是对包主任你的器重,我们等一等有什么要紧的?”

    吴永量作为海东区分管工业的副区长,并没有进常委班子,平常得到陈玉清单独接见的机会并不多,但也听说过陈玉清的工作作风,说话的时候显得十分羡慕。

    海州很多人都知道包飞扬是市委一把手薛绍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省里要过来的,现在看起来他又得到了市长陈玉清的亲睐,这炙手可热的架势人看了都很眼热。

    楼易成笑着说道:“我跟老吴他说,包主任既然答应了要来,那就肯定会来,我们去吃饭的地方等着就行,老吴他一定要在这里等,我也就只好陪着了。”

    经过这几次接触,楼易成对包飞扬也算有些了解,说话也就比较随意。

    吴永量连忙说道:“我不是担心包主任不来,而是担心包主任太受欢迎了人半道截走,那我们岂不是惨了?”

    包飞扬笑了笑说道:“哈哈,楼县长说得不错,既然答应了你们,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那我也肯定会赶过来。做人最的就是诚信,这点我还是知道的。”

    吴永量的脸上顿时笑开了花,他刚刚的话就有些一语双关,包飞扬现在则明确告诉他:你不要担心,只要是我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办到。(……)

    第九百八十四章市长的态度:

    。。。

第九百八十五章 再往省城() 
马来西亚华商的考察团还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到达,不过在这个消息公开以后,不但临港经济开区开始准备迎接工作,市里也高度重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招商局等部门连续文给临港经济开区,要求他们做好接待准备,并通知他们,市委市政府领导近期将下来视察准备情况,市招商局更是第二天就跑到临港经济开区开了一个现场会。

    本来,按照包飞扬的意思,并不需要因为这件事大动干戈马来西亚华商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临港经济开区,就已经足够了。因为从硬件条件上来说,临港经济开区确实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地方,临港经济开区就像一张白纸,等着人来开,而一味的粉饰,就算投资商来投资,以后现情况不对,反而会形成落差。

    当然,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不过这些工作包飞扬都交给副主任阎安平负责,阎安平一直负责临港经济开区的招商工作,这方面也比较擅长。

    赵丽萍经过几天的调查和采访,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新闻素材和事实真相,写下了厚厚一叠文字材料,并拍了很多照片。另外她的假期也快结束了,得回华夏青年报社报社报到,郭丽琼也打电话过来,催促她回去,毕竟赵丽萍从国外回来以后,还没有回燕京。郭丽琼想女儿,抱怨赵丽萍回国不先回家,还顺便将包飞扬给责怪了一通。

    目前国内的列车运行度普遍都比较慢,车况条件也不是很好。长时间坐车会很累,赵丽萍打算坐火车去凤湖,然后从凤湖乘飞机去燕京。海州虽然也有去燕京的飞机,不过赵丽萍还打算到省里采访一下强麦五绝收事件中的另外一个当事方,大夏农业展公司江北省分公司。

    新闻报道要尽量客观,虽然真正的客观中立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成为最基本的标准,对赵丽萍来说,起码她要知道大夏农业展公司的解释,不能够只听临港经济开区一方的言论,否则报道出来的话,就肯定不够全面,有时候还会闹出笑话。

    包飞扬也打算和大夏农业展公司再交涉一下,看看大夏农业展公司的态度是不是有所改变,如果实在不行。包飞扬就打算走法律途径,至少也要让大夏农业展公司赔偿农民一部分的损失,所以他就带上吴玉诚,陪着赵丽萍一起去省城。

    恰好省里要召开一个农业工作会议,市里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市长邱宝城、市农业局局长陈志英都要去省里开会,大家坐的都是同一趟车,赵丽萍也趁机对邱宝城与陈志英进行了采访。

    “强麦五在我们海州种植的面积都不大,市农技部门也是考虑到强麦五的抗性问题。并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不过临港经济开区的事情也说明我们农技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对全市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与种植的还不到位……”面对赵丽萍。邱宝城的表态非常谨慎。

    倒是陈志英作为海州市属机关当中不多的几位女性一把手,态度更加直爽和犀利:“强麦五这个品种,是大夏农业展公司这几年重点推广的产品,我记得当初他们这个产品刚拿过来的时候,农校就有老师说这个品种的抗性太低,不合适。不过他们有农业部和农科院的审核通过的批文。符合上市要求,市里也不能够禁绝,因此除了临港经济开区,其他几个县区都有种植。不过当时临港经济开区的力度最大,种植面积也最多。这一次临港经济开区有近万亩麦地绝收,其他地方种植强麦五的总计大概也就是一万亩左右。”

    “除了临港经济开区,另外也有好几个村子出现了类似情况,不由因为这几个村子种植的面积不大,又比较分散,所以总计也只有几百亩地受灾。”

    “客观地说,临港经济开区这次受灾,与强麦五抗性差有关,但是真要理论起来,大夏农业展公司方面不肯承认,我们也没有办法。因为这个问题有时候也确实说不清楚。我们说是因为抗性差,否则上万亩地不能全部绝收,而且绝收的大部分都是强麦五这个品种,其他品种的麦种。但是大夏农业展公司也可以说其他地方的强麦五并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强麦五种植面积要比受灾面积更大。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很难说清楚。”

    “不错。”邱宝城也点了点头说道:“所以说包主任,你们如果想和大夏农业展公司打官司,从我的角度看,打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毕竟强麦五这个品种是经过农业部与农科院审核过的,合法性没有问题。如果你们申请鉴定,鉴定专家都是农业系统的,他们也不可能做出与农业部和农科院审核结论相悖的鉴定结果。”

    “那倒也不一定,有不少业内专家对当前这种唯产量的育种方式并不认同,而且这部分专家还不是少数。”包飞扬说道。

    陈志英摇了摇头:“你说的那些都是民间专家,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能够作出官方鉴定的专家,肯定不会这么说。”

    “陈局,现在这些话咱们就是私底下谈谈,你要是不同意,赵记者就不会用到文章里。”包飞扬笑了笑,看着陈志英说道:“你觉得,这种唯产量的做法好不好?”

    陈志英摆了摆手说道:“你不要给我设套,你要让我说,我只能跟你说一句话:唯产量当然不行,但是没有产量也万万不能。其实抗性的问题也和产量有关,尤其是跟稳产有关。像你们临港经济开区今年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大面积绝收、减产,自然也就谈不上稳产,所以抗性的问题也很。”

    包飞扬笑了笑道:“陈局你这些话说了还是等于没有说。”

    “我就是说了,也没有用。”陈志英说道:“刚刚邱市长也说了,你们要跟大夏农业展公司打官司,基本上没有可能打赢。不过真要打的话,我建议你们一定要牢牢抓住稳产这一点,而且千万不要攻击产量论,这是国策,是不可能改变的,这次省里开农业工作会议,第一个要强调的也依然会是产量。”

    陈志英作为农业系统的干部,对于很多内情的了解显然不是包飞扬等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包飞扬点了点头,脸色有些沉重:“产量确实是关键,但是要高产,更要稳产,这个方针本身没有错,只是在具体做事情的时候,很容易被念歪了。”

    到省城以后,包飞扬和赵丽萍、吴玉诚也住在海州驻省办,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他们再次来到大夏农业展公司江北省分公司。恰好上次跟包飞扬打过交道的销售经理张志军就在前厅,看到包飞扬,立刻皱了皱眉头迎上来,语气很不耐烦地说道:“你这个人是是怎么回事?怎么又来了?”

    张志军在跟包飞扬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在赵丽萍的身上打转,脸上露出惊艳的表情,明显后面还有些话没有说出来。

    “你好,我是华夏青年报的记者,有关海州市近万亩强麦五绝收的事情,我想采访一下你们公司,你看可以吗?”虽然张志军的语气很不好赵丽萍很不满意,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历练,赵丽萍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线记者,她还是很客气地向对方笑了笑,并掏出自己的记者证,向张志军亮了亮。

    “华夏青年报的记者?”张志军顿时吃了一惊,大夏农业展公司与媒体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这时候的媒体也不会动辄曝光这个曝光那个,媒体曝光的威力也还没有深入人心,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还没有流传开。不过自从前几年华夏国家电视台的热点访谈节目开播以后,大家也开始认识到被媒体曝光不是一件好事。

    华夏青年报是国字头的媒体,张志军还是很警惕,而且还有些心慌。赵丽萍是和包飞扬一起来的,要是赵丽萍向着海州,在报纸上说几句大夏农业展公司的坏话,那事情的影响就大了。

    他倒没有想到大夏农业展公司的名声会臭掉,他想到的是上面的领导看到报纸,他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就会毁掉。

    “这个……”张志军紧张地伸出手,伸向赵丽萍的记者证,不过没等他碰到,赵丽萍就将证件往回收了收:“我叫赵丽萍,听说你是大夏农业展公司的销售经理,对强麦五绝收的事情也很清楚问你能不能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张志军收回手臂,有些尴尬地搓了搓手:“这个、这个我觉得有些误会……”(!

    。。。

第九百八十六章 依然嚣张() 
张志军显然没有应对媒体的经验,尤其是面对一个国字头的媒体,他感到很紧张,生怕说错话。

    “这个、这个有些情况我不能够随便说,我要请示上级领导。”张志军只得搬出这样一个万金油的说法。

    赵丽萍看了包飞扬一眼,点点头说道:“这样吧,我想要直接采访你们领导你帮忙通报一下。”

    张志军点了点头,虽然赵丽萍的脸蛋还是那么娇美,但是他却不敢停留,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

    “我有那么可怕?”赵丽萍转过头,一脸诧异。

    包飞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