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家和那家,说破大天哪有什么大矛盾,按照新世纪的民风,未婚先孕的两人双方父母沟通一下马上就安排正式结婚了,但是这是在九十年代。乡村居住的杨家好面子,就怕村里嚼舌头。什么杨家小儿子外面**什么的,他一家之主脸上实在挂不住。

    当然杨玉峰是性情中人,他爱自己的妻子,孩子转眼都十岁了,他的爱依旧没有变。自由恋爱没人能管得住,反正两人已经结婚,并在那家的主持下在城里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仪式。

    十年过去了,事情当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怕村里人说三道四的,直到杨老爷子一家搬到县城里,耳听目染了一些事终于渐渐觉得,发生在自己儿子上的事似乎不算事。尤其是后来,很不走运,他老杨家的三个儿子,除了小儿子的私生子,其他都是孙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事到如今若是不承认儿媳妇好像真的对不起祖宗。

    “玉峰,抽个空把你媳妇请过来一趟吧,爹想通了。是爹的封建老思想不好,让他们娘俩受委屈了。”

    父亲的电话真是个好消息,杨玉峰满怀欣喜,自己最大一桩心事终于尘埃落定。但是现在还不是告诉他们母子的时候,办厂的事自己把儿子推到了前台就是要看看他有无做大事的气量。或许应该等机械厂建成并投产的时候才是他们爷孙相认的最佳时刻。

第十九章 我们是设计师() 
经过和杨玉峰的电话交谈,这个新兴的机械厂的名字还是沿用杨德新小作坊的名字,只是小作坊变成正儿八经的公司了。名字就确定为德新机械厂。

    就在厂房基本建成的时候,工商局的人来了一趟,看看情况就离开了。“市局还是怕咱们这些机械厂的老职工胡搞毛搞啊!”马红军意味深长的吐着烟圈,又去监督装卸工安置车床了。

    七月一日,这是德新机械厂挂牌的日子,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筹备,它终于建立完成了。这些年杨德新的小作坊一直有生意,多少也有了一定的人脉。当他的老客户知道这个小老板居然搞了这么大的工程,纷纷抱着好奇的态度在七月的第一天大清早等候在厂房的门口。

    这一天是激动的一天,工厂上下一共就是十一个工人,他们都是倒闭机械厂的老职工,杨德新就任厂长,杨桃和大明为设计师。不管怎么样,这俩孩子确实用自己的手艺征服了老人们,至于未来的效益如何,一切随缘。

    德新机械厂,现在只是一间巨大的钢材搭建外包铁皮的厂房,外围是一圈砖石结构的围墙,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防火。之前的机械厂火灾源于机油的爆燃,这些机油是润滑车床用的,由于人浮于事疏于管理才造成了灾难。

    杨桃实在畏惧生产事故,自己不也是因为事故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至于怎么来的那是哲学问题,她没工夫思考。只是现在,这个工厂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家了,一定要避免灾难的发生。安全生产,四个大字用朱漆写在厂房的墙壁上。那些易燃易爆的物品被严加看管,小仓库里的灭火钢瓶准备齐全。

    这天清晨德新机械厂就正式开张了。十万响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吸引来了很多人,他们齐刷刷的看着厂房外墙挂着的匾额。

    “我就说嘛,那机械厂怎么可能一场大火就没了?”

    “得了吧,老婶儿,您看这个这可是私营的。”

    鞭炮声吸引来了家属院的一些人,他们普遍对这个前同事办的机械厂报以观望态度。火灾已经过去一个季度了,不少人拖家带口的跑到南方找商机,有的人则是进军股票市场,更多的人是打算搞点小生意。下岗之后的人们无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胆子最大的还是杨德新一伙,乖乖,他们居然在单干。

    杨玉峰特意从郑州赶了回来,他作为重要投资人当然要参加这剪彩仪式。这剪彩仪式也很特别,两位投资人拉着绸带,而剪短它的居然是两个孩子。“嘿,这玩的是哪一出?”台下的人议论纷纷。

    在围观群众中有一个年轻人注视着这一切,他戴着鸭舌帽关注着仪式进展。

    杨桃和大明手持剪刀相觑一笑。“哥,开始吧,为了咱们的事业。”大明点点头。

    “等等!”后面站着的梁老爷子突然举手阻止了一下,这个仪式就这么结束了好像缺少些什么。“德新啊!咱们先等等,我觉得这个场面应该照一张相才对。娟儿啊,你到你家把相机拿过来!”

    少时片刻马小娟拎着相机来了,这是一台傻瓜相机,她招呼着围观群众让开一个空间,接着半跪下来。还别说她这样子挺有记者风范的。

    “叔叔大爷们都站好了!大明还有桃花,你俩做个剪彩的姿势笑一笑!”

    一顿闪光灯后,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剪断了绸带,接着又一阵挂鞭噼里啪啦想起来。这一刻,德新机械厂正式成立了。

    “诸位朋友!我们德新机械厂今天就成立了。”看着围观群众正要提着篮子买菜,杨德新猛地挺深大嗓门吆喝起来。“我们这些人都是老机械厂的老职工,现在我们十几人新成立了一个,大家以后有什么需求直接来找我们就好了。”

    这一刻杨桃突然觉得自己忘记了一个重要提案。糟糕,自己把广告给忘了。这开业仪式如果有报社的记者在场可多好呀,她后悔的拍着脑门。

    “花呀,第一次见你着急,怎么了?”大明好奇的问着。

    “哥,咱们忘事了,如果咱们机械厂成立的事上了报纸多好啊,到时候知道咱们的人多了订单还会少么?”

    大明一想也是,这时杨玉峰凑过来。“闺女啊你居然都想到广告了,干爹我都没想到,不过没关系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杨桃点点头,再看看还在滔滔不绝吆喝的养父,心想也只能这样了。

    杨德新说了一会儿口干舌燥,围观群众很忙他们陆续离开了,只有那个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留在这里。他拍拍衣服径直的走上前,欲与收拾东西的杨德新交流。

    “小伙子,仪式已经结束了,如果你是来谈业务的,咱们进屋说说。”

    “叔,您先别急,还记得去年年底的那桩汽车配件的单子吗?我是钟老大的儿子,钟皓凯。”

    杨德新扭头看看这年轻人,他钟皓凯确实是来洽谈业务的。“好吧,小伙子进屋咱们好好谈谈。

    钟老大经营着一个小型运输公司,八十年代的时候他觉得开着车倒腾货物挺赚钱,五六年的经营,车队已经有二十多辆卡车了。本来生意可以做的更多,然而前些年运输水果的时候遭遇暴雨天气。由于是从南方把水果运到北京,水果这种货物因为特殊性没法耽搁,运输线太长耽误了水果的新鲜,这桩生意不慎惨败,赔了很多钱。

    经过这件事他有了心理阴影,几年辛苦赚来的钱损失了大半,如今半百的他自感已经没有多少勇气,只敢搞近程运输了。不过他的儿子钟皓凯今年才十八岁,已经考取了驾照。作为这家小公司的未来接班人他充满了活力。

    去年杨德新制造好的汽车配件交付到钟老大手上,事实证明这些配件质量非常好,他要价也良心引起钟老大的好感。后来因为机械厂的事故他非常的惋惜,生怕这个人不干这一行了,后来得到消息有人新开私营机械厂,如此就把儿子钟皓凯驱使来看看情况。

    钟皓凯看着厂房的环境,十一台车床各个倾斜摆放,安全生产四个大字特别扎眼。“杨叔,你肯定是我爹要找的人。他老人家可是说您的技术可了得呢,而且我这里还需要一些配件。咱们汝宁这个小城有车床的仅仅你们一家了。”

    杨德新把这个年轻人请到会客厅,这会客厅其实就是厂房里用木板隔离的小房间。几个方桌拼成的大桌子盖上白布,周围一圈是木质靠背椅。“孩子,看你面相你也是刚刚成年吧。”杨德新倒了一杯茶递到钟皓凯手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估计你小小年纪就和你父亲走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吧!”

    “哪里哪里,杨叔客气了。前些年父亲倒腾水果赔大了,现在只敢走省内呢。”

    杨德新点点头。“你说你有新的订单,这很好嘛,你就是我们这厂子第一个客户咯。下面给你介绍两个人,我们厂子的大股东和总设计师。”他拍拍手,大明和杨桃推开门走了进来。

    “您好,我是德新机械厂的首席设计师杨桃。我旁边的是董事长杨明志。”

    “你们?”钟皓凯心里犯嘀咕。这两个孩子不是刚才剪彩的那两位嘛。

第二十章 首个任务() 
“大哥哥,难道你认为我们在开玩笑吗?”杨桃咧着嘴不怀好意的问道。

    “孩子们你们聊,我出去了。”杨德新笑着把门带上,出了门就和偷窥的杨玉峰偷着乐。两人就是要看看这俩孩子能把事情处理的怎么样。

    这场面钟皓凯哪里见过,洽谈业务他们居然推荐出两个小孩。“那好吧,下面我就说说业务的事。”杨桃坐在大明的腿上,两人洗耳恭听。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事,就是我家的抽水机坏了。我们那车队洗车全指望那台抽水机,但是叶轮断了后我们就没办法了。买一个太贵,所以你们能造一个叶轮吗?”

    “就?就这?就为了修一个机器?”大明有些不爽,还以为真是一桩大单子呢。

    “就说,行还是不行!”

    “行!”杨桃稚音喊道。她估摸着一个抽水的叶轮肯定没啥问题,既然是客户,客户的要求自己必须满足。重新造一个叶轮无非是车一个圆,再把叶片焊接上罢了。不过看他的神情仿佛还有别的要求。

    “但是大哥哥,如果你只是要修一个抽水机干嘛不把它运过来呢,其实今天就能修理呢。还是说大哥哥有别的事要做?”

    钟皓凯笑了笑,这小女孩扎着马尾挺有意思,谈吐也有意思。“不错,确实有一桩大单子,一千根钢管。城西鼎鑫那盖房子的工地你们可能不关心吧,他们要脚手架的。原来的机械厂可以生成这些,可是现在能生产的也就你们了。如果你们不生成他们就得到县里面去买,这年头脚手架都抢着要,租赁这价钱高的离谱。我这次来就是传个话,你们答应的话他们过几天就会来人洽谈。”

    他又将一份图纸送上来摆在两个孩子的面前。“这叫设计图,看的懂吧。”

    从八十年**始中国的房地产蓬勃发展,结果引爆了海南岛的房地产泡沫,可是这里是内陆啊。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批的农民要变成城市居民,盖房子成了一项兴隆的产业。在杨桃的企业路线图里,当机械厂赚了钱后就要考虑进军房地产了。目前的房地产价格还处于高位,次年国家就要调控,可就算调控了,地产商还是能赚个盆满钵满。

    “桃花你看怎么样,这桩单子咱们接不接,一千根钢管。”

    大明攥着自己的手他有些犹豫,杨桃也有些犹豫。脚手架的钢管一般的有缝钢就行,制作比较简单,但压力机目前只有两台,如果全速生产的话还是很吃力的。现在的钢管价格她不太清楚,应该比较赚钱。周围有很多工地在施工,本地只有自己这一家机械厂,权衡之后的她抬头看看大明。“哥,你是股东拍板儿吧。要不咱们赌一把。”

    “反正我们车队大夏天的真不想跑,那边就是求我们帮他们拉货我们也不干。垮县运输赚不了多少钱,你们是我爹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怎么样两个孩子,现在能提供脚手架的只有你们了。”

    大明皱皱眉头终于下定决心。“好,就这么办吧。钟大哥谢谢你,这个单子我们接了。”

    “好,你们可别后悔。不过我想你们的大人这时候应该犯愁了吧。”他敲着二郎腿打着哈哈。

    送走了这位爷,杨德新一众确实犯了难,可是一千根钢管,这个利润确实很可观。这是大明担任董事长后的第一个决定,虽然他只有十岁,好在他的身后有一群技术高超的老人们以及自己的父亲。

    杨玉峰觉得自己的儿子处理这件事还不错,他关心经济发展,很多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他都要权衡一下是否会影响到股市。杨德新和梁玉才等老工人是站在工人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的,只有两台压力机,这两天平日里就经常加工钢管,在失去了几台后,仅剩的两台居然要加工五百根。尔后的缝隙还要人工焊上,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大工程。

    杨桃有自己的一番说辞。“叔叔爷爷们,我和大明哥知道这是个大工程,而且那边工地肯定急缺脚手架,如果我们不能按时完工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无外地买,所以加工的时候大家肯定会很累。可是如果我们完成了呢?这一根钢管是盖房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