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初入社会的小姑娘今非昔比,流水线上和男朋友石军一同工作,组装武器的效率不弱于男人。

    她已经有些胖了,或者说是强壮,亦或者是图瓦的饮食偏高热量。大明审视一番,开口说道:“明天我们要会见友人,我决定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

    程曼丽很是好奇,接着大明说出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她做厨娘,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饭局肯定是少不了。程曼丽得令,接着便去后勤食堂报道。

    新的一天,大明已经准备好,普加乔夫更是早就和使者说上话。

    尼日利亚和俄罗斯从1961年就建交,因此使者瓦乌入境后谢绝了其他军火厂商的邀请,执意跑到图瓦买便宜货。

    瓦乌是很高挑的黑蜀黍,脑袋上一根毛都没有,大大的眼睛看起来很锐利,巧克力色的皮肤穿着西服总有一丝违和感。

    “我早就听闻,图瓦共和国有优良的武器装备,并且价格更加便宜。”瓦乌跃跃欲试,他这次拿着有限的拨款就是要买性价比高的货色。

    这一切普加乔夫可以猜到。“我们的武器从做工到选料都是非常优质,并且工人素质也很高。”

    “但愿你说的没错。”

    公司的会客室里普加乔夫和瓦乌说了很多,说着说着就说道了他的奇遇。“如果不是遇到那两个孩子,我现在也不会有如今的地位。那两个中国孩子可是天才,我们的财富还在快速增值。”

    他提到了中国,瓦乌知晓这个国度,中尼关系可是非常不错的,从几十年前就有着经济援助。“也就是说你建立这个庞大的兵工厂得益于两个中国孩子?”

    普加乔夫摇摇手指,“这个工厂不是我一个人的,最大的股东就是那几位中国人,而且我们的董事长很快就会来。”

    瓦乌充满了期待,他倒要看看这个中国孩子是怎样的。

    大明穿着一身西服,他的身高已经超过一米七,嘴唇上开始长胡子,稚嫩的脸依旧证明这真的是个孩子。

    和瓦乌的会面大明一点也不怵,即使来使是个黑蜀黍。两人还是礼节性的握手,这样双方也能彻底打量一下对方。

    客套话说了一阵子,瓦乌马上把话题引到了军火采购上。有句话叫说得多不如做的多,说的天花乱坠还不如把他邀请到工厂车间里。

    瓦乌自然非常高兴,零距离观察各类武器的制造也省去了自己的猜疑,购买也放心。

    在整个世界,完成工业产业链的国家只有几个,以前的苏联是,就算现在俄罗斯联邦受到重创,各种设备和大量的技术人才都存在着。大量的先进设备转运到图瓦,并且由大量技术人员仿制修善了不少。高薪聘用了大量东欧部分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小小的图瓦实在五脏俱全。

    瓦乌带着安全帽,他所在的子弹生产车间,全自动的冲压机生产铜质弹壳,到了装药装弹头更是机械全自动。“我们的国家完全无法生产子弹,唯一能做的只有子弹的复装,如果这一套设备我的国家也有一定能解决很多问题。”

    大明笑了笑,用英语答道:“这套设备价格很高昂,再者从一块铜板,各种药剂,到最后成品的步枪弹。制造子弹并不难,但量产子弹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

    随着参观的深入,瓦乌也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要知道现在的尼日利亚有什么?很穷,很穷,石油出口因为油价暴跌所以收入也暴跌,而国家本身可是农业国。人不缺,但最缺工业人口,可尼日利亚只有袖珍的工业。

    尼日利亚的武器都需要进口,消耗最大的正是子弹,他特别想知道子弹的价格。

    “我们现在有两种类型的子弹,铜壳弹与钢壳弹。”大明本着行业良心不会骗人,根据两种子弹的性质价格自然不同。

    比如中国最喜欢用钢壳弹,实际也是出于缺铜的无奈。铜的延展性更好,在枪膛内火药爆燃弹壳膨胀不漏气,接着迅速降温并被**推出抛壳。弹壳用铜是铜锌合金,比热容更优质,对枪膛与膛线的破坏都很小,再者铜壳弹不必做成圆锥形。

    而钢壳弹就不行,金属延展性比铜弱,更容易断裂,对枪械的磨损更大,还有更大的劣势,它不能复装。

    瓦乌听了很多,以往国家购买的都是铜壳弹,这次来他也倾向于这个,只是铜壳钢壳的区别还是由这个孩子说明的。

    “子弹批发价,铜壳普通弹一发50美分,穿甲弹80美分。钢壳的价格只有铜壳的60%。ak74的子弹最便宜,一千发只要二百美元。”大明说道。

    这个价格确实非常便宜,厂家直销很是动心。

    瓦乌继续参观,他也看到了工人们组装枪械的样子,每个人的效率都很高仿佛闭着眼都能完成。想必这里有不少人以前的军人吧,他的眼神很敏锐,一下子发现了这些工人们还有些黄种人的面孔,甚至是女人。

    “难道这里还有你们中国人?”瓦乌站在车间办公室俯视下面的大厂房指着说道。

    “当然,因为我是在中国起家的,那边还有上万的工人,所以调剂一部分工人到俄罗斯工作很正常。”

    瓦乌兴致勃勃的参观了还几个轻武器的总装车间,除却常见的实木枪托的老版ak47,玻璃钢的akm系列,以至于最新型的an94,他已经有了一个很直观的印象。

    好枪配好弹,从枪械到弹药这家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做工都很精良,就算是ak47的枪管也使用的加了料的合金,是的开火多了依旧能保证不错的精准度。

    当然瓦乌并不是仅仅来购买枪支弹药的,他手头的钱还要购买重武器,毕竟这家兵工厂确实也销售诸如坦克装甲车之类的大家伙。

    大量的坦克就停在仓库,有的修善完毕后则被盖着帆布露天摆放。

    公司得到的坦克大部分就是直接从坦克坟场拉过来,由卡车一辆又一辆的运到图瓦修理,现在进入图瓦境内更是可以选择铁路运输。坦克停放场摆放最多的是老式坦克,t54和t62非常多,这里也有很多t72,步兵战车也有不少。

    现在公司不必自己亲自动手制造装甲车辆,返修这些破烂就好了。有的坦克坟场直接拉走这些破铜烂铁,有的则是按斤称,总之成本非常低廉,但大修完毕再销售出去就是暴利。

    这些老旧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已经不行了,它们是盾,可如今矛更厉害。反坦克武器如何虐杀装甲集群这种事大明最熟悉不过,战争中敌人四百辆坦克的集团冲锋愣是被打垮也是因为时代的更迭。

    但这些旧货在非洲和中东是非常有市场的,毕竟敌人的反坦克武器也不多,绝大部分枪弹对这些老式主战坦克无效。

    瓦乌心花怒放果断拍板,直接要求订购便宜的t54,每辆价格十五万美元,直接订购四十辆。而加装反应装甲的t72,价格已经降低到了一百万美元一辆,瓦乌想了想只订购了五辆。他没有说明自己这次带来的多少钱,实际总共是高达两千万美元。

    大明和普加乔夫给予的报价可是非常良心的,全联邦其他工厂的报价很高,而西方国家与他们的坦克价格太高昂。用有限的钱没更多更好的东西才是对的,瓦乌盘算着再买些什么。

    “或许你应该看看我们公司的一些杀手锏武器。”大明微笑的介绍着,他领着这位去看了一段视频,那正是俄军空袭投掷超级炸弹的。

    巨大的蘑菇云让瓦乌以为这是核武器,这种疯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小小的尼日利亚可不能要,并且就算这群疯狂的俄罗斯人真的要卖核武器,那价格也是天文数字。

    “但这不是能让全世界都关注的核武器,它是常规武器,我们已经把它小型化,威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装备温压弹的rpg26被摆在台面上,最好要让这个瓦乌看清楚它强大的实力。

    到了下午,一行人饶有兴致的去了克孜勒郊外的武器试验场。这里常年在进行新武器的实验,还有各种武器的校准工作。一名士兵肩扛火箭筒,温压飞弹击中靶子泥瓦房,当即房屋被彻底摧毁为粉末。

    “一千美元一支。这种武器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和极端高温,接触者直接气化,并且在区域范围实现无氧,巷战非常好用。”

    显然瓦乌是被这爆燃吓住了,这个孩子的话语很平和,谁能想到他是个军火公司的老板呢?“关于买这个的问题我想向后放一放,或许我会买一些试试。倒是你们公司的一次性火箭筒还有更便宜的rpg7或许最适合我国国情。”

    大明耸耸肩,看到普加乔夫也没有什么反对之词。“您的决定我们很欢迎,只是今天参观了很多您也累了,我们准备了一桌宴席。您不想尝尝中餐么?”

第三百八十六章 招待会() 
图瓦当局对这位来自尼日利亚的商人很重视,尤其也是因为他是该国派来采购军火的。

    白天是他参观图瓦境内的兵工厂,到了晚上就是一顿丰盛的“国宴”。这次国宴也比较特殊,除了图瓦人常见的佳肴比如烤全羊外,还有一些俄罗斯民族美食,而今因为有来自中国的大厨在,中餐也非常适合这次宴席。

    程曼丽客串一把厨师,当然她本来做饭的技艺就不错。她虽不是中餐名厨,所会的也都是些家常菜,还有的事根据图瓦当地的食材闲暇时搞的一些私房菜。这些简单的中餐做工可是复杂,比起其他菜肴更有魅力。

    厨房内负责中餐的也有几个临时的中国厨娘,大家实际都是公司的武器装配工。大部分中国妇女都会做菜,很多女孩在还是孩子时就被教育做饭是女人的必要功课。

    “刘姐,你去看看肉食准备的如何。吴妈,鸡汤煮到刚刚沸腾最好。”

    程曼丽发号施令俨然一副掌勺大厨,实际她确实是老板钦点的大厨。

    由于来到俄罗斯工作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众口难调下大家实在不愿意总是简单的解决吃饭问题。面包和红菜汤大家还能接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怀念起了家乡的馒头和米饭,因此后勤食堂进行了一次改革。

    现在食堂的花样很多,公司就近招募了一些国人做厨师,所做的当然就是一些家常菜。当地的食材最多的是牛羊肉和乳制品,其次是土豆,面粉和大米则偏贵。土豆可以制作土豆粉,可以做成土豆泥,酸辣土豆丝则是地道的中餐,因此对于土豆五花八门的加工则是食堂的一大亮点。

    冬季的时候食材有限,一些食材从中国进口,冬季的绿色蔬菜图瓦境内的塑料大棚依旧无法满足需求,导致价格很贵。但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林木中的蘑菇蓬勃发育,还有大量的蕨菜滋生。雪化了后物资运输线不再受天气影响,现在招待尼日利亚的商人最合适不过。

    大明对程曼丽的厨艺寄予厚望,一顿丰盛的大餐也是对客人的尊重,他琢磨着等到瓦乌吃到中餐,绝想不到厨师还不到十八岁吧。

    这些事先不想,厨房一定是一片热火朝天,在公司的贵宾室,一张巨大的圆桌也坐满了宾朋。

    大明作为公司董事长坐在正坐,商人瓦乌在右手边,左边则是普加乔夫。

    等待开饭只是,瓦乌还在和众人谈论今日在工厂的各种见闻。子弹,炮弹都要买,坦克枪械,一笔有限的资金将购买更多更好的商品,再者主人家的礼节非常到位,这次来到俄罗斯没白来。

    “听说你们今天准备了中餐,我很期待。”瓦乌对大明说道。

    “是的,不仅仅有中餐,一会还会有俄罗斯美食和图瓦美食。”

    大明刻意卖个关子,他知晓厨房的程曼丽在准备些什么佳肴。

    她是生活在太湖畔的居民,那里是鱼米之乡,对烹饪鱼很是在行。再者南国的一些名菜点心也略知一二,现在手头上的食材也比较丰富。

    在大菜上桌之前,服务员先上了一些水果和乳络。“你们这里是寒冷的西伯利亚,怎么这里还有热带水果?”瓦乌指着桌子上的香蕉费解道。这里可不仅仅是香蕉,芒果、红毛丹,这些是泰国的公司千里迢迢走空运运过来,实际就是为高层领导享受(平民也可以买,超市有销售,只是价格很贵)。

    “因为我们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是我们庞大企业链中的一环,我们的商业公司从北冰洋延伸到赤道,而这些水果就是从泰国运过来的。”大明自信的说道。

    “所以你们并不仅仅是一个军火公司?”瓦乌问道。

    “当然,我们首先是做重工业的,其次才是做赚钱的军火贸易。”

    瓦乌听着聚精会神,据说中国人都很会做生意,显然这个年轻的孩子的生平证明了这一点。他剥开一个香蕉叹道:“在我的国家,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