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玉峰完全明白了孩子们的意思,他们又要像以前那样,这是新一轮的重大战略决策,恐怕两人很久以前就开始酝酿了。孩子们选择在钱塘江的南岸,那里是萧山市,周边的荒地略多。

    萧山的荒地主要还是盐碱地,钱塘江大潮海水逆流,结果很多地方盐分极多。如果选择建立新的厂区,那里恐怕是最可能的。

    现在杨明志希望知晓公司的资产,次日兄妹俩来到了财务室,厚重的铅门后就是档案室。

    大明左顾右看,这地方防护做的很不错。原本这地方是存放公司的黄金,结果黄金一个没有,存款全在银行也都是账面上的数字。

    档案室的保管员,一个中年的资深会计作为总负责人。他从一处单门的保险柜里拿出一份文件,说道:“这个便是咱们第二季度各种开支与收入的统计,我们已经统计完毕。如果想看电子版的,电脑里存的有。”

    “就看纸版的吧。”

    兄妹俩长久以来的思绪是在俄罗斯,那边公司的经济产能非常庞大,具体的数字也是明确的,军火的毛利润长期在月收入五亿美元,无人机量产后收入还会继续上升。那边军火的大头是各类型号的子弹、炮弹和轻武器,其他的少量销售特种钢材。民用机械产品和生活用具,这些折合成美元月收入能有四千万。军火出口关税算入后的净收入可达两亿美元,这些就是净收入了。

    石油在兄妹俩看来就是未来的刷钱机,在秋明方面,联邦还是要收税的,三分之一的收入变成赋税,即使如此,整个油田的出油量正朝着日出油十五万桶迈进,油价每桶三十美元下就是135亿美元。除却税收和综合开支,最后剩下41大家分钱。兄妹俩和钟皓凯占有其中的七成,而兄妹俩与钟皓凯当年的股份分割,那人是21,仔细算来,月净收入则是三千零六十万美元。这是石油的收入,以后会越来越高。

    那么在中国方面的收入到底如何?报告单写的非常明确。

    德新公司的财政分四个季度统计,按照节气平均划分,现在是十一月份还在第三季度。

    第二季度开始于夏至截止于秋分,三个月来:

    电动车平均日生产八千台,汝宁方面平均生产三千台,杭州方面五千台,合计生产七十三万五千二百一十台,产值二十二亿四千八百万元。

    轴承综合型号生产五十二万四千套,精密型号一万零五百套,总产值十亿五千三百万元。

    小五金总产值一千一百六十万元。

    特种滚珠生产车床,卖出一百二十三台,产值两千四百六十万。

    电扇平均日产两千一百台,汝宁方面生产一千五百台,杭州方面生产六百台,合计生产十九万四千台,总产值三千八百五十万元

    电脑日均生产八百台,合计生产七万两千台,总产值八亿八千三百万元。出厂价均为一万两千元,由玲玲电脑公司负责销售

    移动储存设备,日均生产八千五百支,合计生产七十八万支,总产值八千七百万元。

    电池产品总产值一亿八千五百元。

    移动音乐播放器3,日均生产一万五千支,合计生产五十二万支,总产值两亿一千万元。

    农用机械产品总产值两千一百二十万元。

    电炉日均生产六百台,合计生产五十五万台,总产值五百万元。

    冷扇日均生产四百八十台,合计生产四万七千台,总产值两千二百万。

    综合机械车床,总产值五千八百万元。

    大明和杨桃几乎是以震惊的态度来看文件的,他们非常清楚中国制造的强大,没想到居然这么强大。

    这些产品的生产细节白纸黑字写着,包括卖出与库存都非常清楚。

    “真是想不到,我们的电动车成了最赚钱的项目。”大明惊讶的自言自语。

    杨桃亦是惊讶,万万想不到3居然是一匹黑马。它以后的火爆是必然的,只是居然从建立全套设备开启产能,合计生产的四十多天就贡献了两亿元的产值。而且它卖的异常火爆,订单到现在还被堆满。

    文件中有一个统计,公司的制造业的总产值高达四十八亿六千万元。产值如此,卖出去的产品则各有千秋。电动车产品基本卖到各个大城市,价格高昂但确实物有所值,神奇的续航能力还有小巧的身段,富裕阶层还有很多工薪阶层趋之若鹜。第二季度的产能已经卖掉了近八成,所有的产能,库存只占其91,德新超时代公司就如其名字,其发展速度真的是超时代。

    第二季度总收入四十三亿元,其中利税十四亿元,大明知道这个年底是会退税的。税后收入的二十九亿元,加上综合成本与工资开支,加在一起只有七亿元,也就是说兄妹俩加上钟皓凯夫妇,四大股东的净收入竟然高达二十二亿。

    “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大明拍案而起,这些净收入高的吓人。

    杨桃嘤嘤的笑,嘱咐哥哥,这个就是你的宿命啊。二十二亿元折合成美元也并不多,大概有两亿七千万美元,这比俄罗斯的总收入要低一些,何况在俄罗斯公司是把持着黑金的,未来一桶原油一百四十七美元,那才是真正的刷钱,未来的中东土豪生活都不是梦。

    杨桃没有大明那么兴奋异常,此生如此就像一场梦,自己就是梦里人。还活在这样神奇的世界本身就是奇迹,冥冥之中似乎还有伟大的存在助理,巨额的收入如此,难怪国家的高层们对自己的态度都是和蔼可亲的。

    大明终于冷静下来,这样子资金异常充沛,掌握着巨额财富那买地的事应该易如反掌。

    他继续看着报告,还有一段文字,留在中国的米26居然飞了一百多次。

    这又是怎么回事?他问起档案负责人,那人也说不清楚。

    “还是我来解释吧。”杨玉峰指出,国家实在发现了超级直升机的好,尤其是省里要对山区进行改造。省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对山区大规模修建交通网的举措如同历史那般正在进行,很多糟糕的路况大型设备不好进入,因此这架在洪水事件立下赫赫战功的飞机再次担纲重任,包括飞行员米哈伊尔也成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大明恍然大悟,“难怪从俄罗斯回来那架飞机都不在了。我还以为是被有关部门征用就没有管。”

    杨桃挠挠头,这事儿自己没关心纯粹是真的忘了,也罢,终究是物尽其用的好事,那位米哈伊尔继续他的工作吧。

    出了档案室,兄妹俩神清气爽,甚至是激情澎湃,第二季度的巨额收入比第一季度高出60,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全公司的核心员工有六千八百五十名,普通员工平均薪酬在三千九百元,额外奖金开支则超过五百万。加上设计员,请来的各类专家,工资开支了八千多万,比起净收入还真是少的不得了。

    大明并不认为自己是奸商,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还有转移生产资料的生产方式。德新公司的庞大产能养肥了开发区的大批工厂,那些工人规模特别庞大,薪酬不高。他们进行低端加工部分零件,最后拿到德新公司进行精加工。因为掌握了核心科技,还有很多国际一流的生产方式,重金购买的机械手流水线物有所值,还有仿制的那些完美复制。

    就如杨桃所言,这就是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的生产方式,以后的产能还会更加庞大。

    钱多心里有底,下一步的超级工业园计划就可以顺利展开。

    计划的最初构想很快交付萧山,当地震动之余也在盘算着,如果计划成功那将带来多大的影响。因此这件事也很快通知了杭州,毕竟都是钱塘江两岸的城市。因为大明说的,我们的底线是二十亿,杭州市长得知此事后,一个新的想法应运而生建立工业园的事不能仅仅由德新超时代公司做。

第五百零三章 拒绝国资入股() 
a高中的期中考试开始了,程曼秀自诩准备的非常充分。杨桃知道越是希望考得好压力也就越大,所以嘱咐她一番放宽心。

    至于兄妹俩,这段时间学习上的事还真不是很上心,所有的心思都在建立庞大的工业园,再加上看过第二季度报表后,巨大的收入令人震惊外也激活了两人更多的野心。

    在大明看了,期中考试实在无所谓。a高中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好,在全市的高中联考比拼中获得好名次。至于杨家兄妹,校长是另一番自豪,再说就是考试,这俩人的成绩也差不了。

    考试的两天很快结束了,所有科目考下来还是比较累的。大明让妹妹好好休息,公司的事务自己多盯着。

    现在他面临着新的麻烦,或许也说不上麻烦。一份文件摆在他的面前,这个杨玉峰执意要儿子看。

    大明也就抱着好奇心拆开这份红头文件,原来是一份倡议书。

    文件是市长本人写的,言辞很恳切。他好好赞誉了一下德新公司这一年来的发展,最后提出了一个设想。

    “国资希望入股?这种事,难道是要强制收购?”

    大明不解希望寻求父亲的解释。

    杨玉峰搞了一辈子经济学,关于建国初国家收购资本家的事知道很多。现在马上进入新世纪,建国初的强制收购已经不可能,所以国资想进来亦不可能强制。

    他可以看出儿子的抵触,仿佛现在就是德新公司做的太好,所以当地gov想要分一杯羹。其实也可以理解,公司年产值在本世纪最后一年突破百亿已经坐实。公司建立短短六年,从筚路蓝缕到现在一直在爆炸式发展,她的潜力十分巨大。

    “儿子,国资并不是要强制收购。这件事简单的说,就是公司的股东将不再是你、杨桃、钟皓凯和陈玮翔四人,国家的资产进入后公司的发展有好有坏。”杨玉峰解释道。

    “哦?那好处是啥,坏处又是啥?”

    杨玉峰想了想,这事恐怕还得让杨桃知道。她智慧更高,如果小姑娘公然反对,那就可以拒绝掉了。

    这几天杨桃就等着成绩出来,作为高中生起码学习要好。当得知市长的想法后,她立刻就拒绝了。

    大明觉得好奇,便问:“为什么你是果断的拒绝呢?”

    杨桃一时觉得很好笑,“哥哥,难道你是希望国家用蚕食的方法,把咱们公司的所有资产用完全合法的方式夺走?”

    她暂且没有好好解释,马上要求这件事干脆就和市领导好好说道说道。

    市长在发完这份文件后料定那个公司肯定会做出激烈回应,所以当兄妹俩过来他并不意外。

    杨桃很快就十一岁了,打扮的看起来则有十四岁,总之是个很可爱的丫头。市长乐呵呵的招待二位,就是小姑娘的颜色有些不好。

    见两人已经坐好,便问:“杨桃是不是偶然风寒,最近降温厉害。”

    “那可是,天气是挺冷的,有时候也会冷的心寒。”杨桃嘟着嘴,这话里有话。

    市长马上听出来,肯定还是国资入股的事。他缓缓坐下,翘起二郎腿再抿一口茶,说起这件事:“孩子们,这件事恐怕是引起了你们的抵触。首先我要道歉,不要介意,这个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说着,老人又站起来,走到窗户外。“我过几年就要卸任了,在卸任前还想好好贡献一下,所以才有的用市里的财政入股你们的公司,这样对于这座城市也是极好的。”

    “仅仅是这样?”大明问。

    “对,就是这样。”

    “可是我妹说,一旦国资如果,我们几个股东的财富就会慢慢的被国资置换。我们毕竟是私营企业,就算年产值有一百亿又如何,杭州城的财政收入可是几千个亿,以后说不定是上万亿呢,最后我们的话语权被国家夺走,我们将掌握不到实权,最终就像大清国的王爷们,享受富贵吃喝玩乐也仅此而已了。”

    市长一惊,这俩人居然是这么想。他不想辩解什么,本质上,自己是希望国资入股后能更好的发展这个企业,毕竟产值百亿的大企业居然是四个年轻人控制简直匪夷所思。再说他们公司的发展过于迅速,有句话粗话叫“步子大了扯着淡”,话糙理不糙,据说德新公司要斥资巨大去萧山建立新的工业园,野心太大了。

    市长畅谈一口气:“你们还是太年轻了,至于你们想到国资会温水煮青蛙般把德新超时代公司变成国企,这对国家恐怕是好事,对于你们这些企业家也可能害死坏事。”

    兄妹俩认真听着市长的高谈阔论。

    “伟人的唯物辩证法,你们这几个孩子还是太年轻,充满朝气锐气却缺乏沉稳,你们看起来要斥资几十亿建立新工业园,而且你们真的拿的出来这么多钱。恐怕现在全国敢这么干的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