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睡了,没睡着。”
姬无桑无奈的叹了口气。
“愁什么?”
阿絮老实的道:“你的身子。”
“我的身子没事,就是冷了点,其他的没问题,不信的话,今晚可以试一试。”
他对她挤眉弄眼的笑,弄得阿絮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噗!”
端着热水过来的落雪,实在是没忍住的笑了起来。
见姬无桑看过脸来,她又立刻收住了笑容。
“王妃,热水准备好了。”
她立在一边,道。
阿絮点点头,起身拧了热水给姬无桑擦脸。
姬无桑任由她拾掇着自己,脸上很是享受。
“王爷,有客人求见。”
阿絮给姬无桑收拾完,便是听闪电在外面道。
“是谁?”
“是六皇子。”
闪电回答道。
姬无桑点了点头,看着阿絮道:“你再睡会儿,我去见了六哥就过来。”
“好。”
阿絮目送他离开,又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却是睡不着了,干脆直接起了来。
“落雪,将手炉给王爷送过去。”
她道,将放了炭火,已经热起来的手炉递给落雪。
书房里,姬无桑正在和六皇子说话。
“九弟,太子他…………”
六皇子欲言又止。
宫里发生的事情,他或多或少也听说了一些,但是具体的事情,却是姬无桑最清楚,因此他才找上门来。
“六哥,事关太子,父皇自有论断,六哥等着就是。”
六皇子点点头,见一个丫头抱着手炉进来递给姬无桑,很是讶异。
“九弟,你的身子?”
姬无桑笑了笑,“染了寒气,身子怕冷。”
六皇子一愣,“我府中有名医,让他们过来给九弟你看看吧。”
“好。”
姬无桑点头说。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六皇子便是告辞了。
姬无桑抱着手炉回到屋子里,阿絮立刻迎了上来,摸了摸手炉的温度,又将另外一个递给他。
“往后冬天里出门,都要带着这个。”
她道。
姬无桑笑了笑,“好。对了,周老将军现在情况如何了?”
阿絮笑着看向他,“有毒医出手,外祖父的毒已经解了,往后再好好地调养调养就能大好。”
“嗯,等会儿我让闪电将府里的人参还有一些贵重的药材送过去。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也只管拿过去就是。”(。)
第174章加封()
“夫人,秦王妃来了。”
将军府的下人走到厅内,笑着对张氏道。
张氏微笑着站起身,问道:“人到哪儿了?”
“已经到门口了。”
张氏交待了下人准备好热茶和点心,立刻迎了出去。
“见过秦王妃。”
张氏躬了躬身,立刻叫阿絮给拦住。
“伯母,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
张氏笑着看向她,“话虽如此,但礼不可废。”
阿絮无奈的点了点头,问起周老将军的情况。
“你外祖他已经好了不少,”张氏一边说话,一边领着阿絮往周老将军的院子里走去。落雪则将带来的东西都交给了管家,随后才跟了上去。
屋子里,周老将军正坐在床上看兵书。
“外祖父,您怎么也不好好地躺着休息?”
听到声音,周老将军开心的抬起头来。
“是妞妞来了。”
他满脸笑意的看向阿絮。
“来来来,我正好有事情要问你。”
他脸色沉重的问道。
阿絮点点头,飞快的走到床边。
“日前宫里发生的事情,可是真的?”
周老将军凝神问道。
阿絮点点头,“是。”
“想不到太子此人竟然城府如此之深。”
周老将军感叹的道,心内很是不解,“他本就是储君,这皇位迟早是他的,他又何必急在这一时!”
阿絮却是笑着摇了摇头,“也许是权利的诱惑太大了吧。”
“秦王殿下呢?”
周老将军转移话题道。
“他刚回来,府里头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安排。”
阿絮道。
周老将军嗯了一声,继续道,“经此一事,秦王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任何皇子都比不上了。眼下是福,可以后就难说了…………”
周老将军看向阿絮,神情担忧的道:“你回去同秦王说下,不可不为以后打算。”
阿絮点了点头,将这话记在心里头。
“我伯父和几个表哥呢,怎么没见他们在府里?”
聊了一会儿,没见周元德等人,阿絮好奇的问道。
张氏回答道:“军营里有事情,就去忙了。”
阿絮点点头,站起身,看着周老将军和张氏道,“我带了一些补药过来,伯母记得给外祖父和伯父兄长几个用上,时间也不早了,我就告辞了。”
“吃了饭再走吧。”
张氏挽留道。
阿絮笑着摇了摇头,坐上马车回了秦王府。
“外祖父的精神可好?”
姬无桑见到阿絮进来,放下手里的笔,开口问道。
“外祖父很好,我去的时候,他正在看兵书呢。”
姬无桑脸上笑意更浓,“外祖父是南朝的名将,等他完全好了之后,我可是要上门找他讨教讨教的。”
阿絮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手,皱了皱眉,“手又是这么凉!”
姬无桑无奈的道:“处理些事务,也没多久。”
阿絮去了另一边,将炭火装在手炉中,塞到他的手里。
“先暖暖手,紧急的需要你决断的事情,得你亲自布置,但是其他的事情,交给闪电他们不就好了。”阿絮说道。
姬无桑点点头,“好。”
他看一眼窗外,关着的窗户,却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景象。
“咱们出去走走吧。”
他道。
“可是你的身子?”
阿絮却是有些担忧。
姬无桑笑着摇了摇头,握住她的手,柔声道:“我不是泥做的,不碍事的。”
“不行,要出去,得穿厚点的衣服。”
阿絮认真地说道,转身拿了一件厚的外套给姬无桑穿上,又在外面套了一件狐狸毛的披风,手里重新塞了一个手炉,这才与他一起走了出去。
室外一片冷冽。
窗棂和台阶上都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花。
院子里种着的几株腊梅,此刻开的正艳。
“你瞧,这梅花开的多好。”
姬无桑仰头瞧着头上的一片嫣红。
阿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欢喜的道:“是啊,冬日落雪寒梅,最是动人。”
姬无桑握住她的手,深深地凝视着她的眼睛,道:“等到下次落雪之时,我们一起去西郊赏梅,那儿的雪梅绽放之景最是壮观。”
“好!”
阿絮同样凝视着他的眼睛,心里眼里满是浓浓的笑意。
…………
“太子大逆不道,谋逆犯上,即日起废去太子之位,命刑部将其捉拿归案,听候发落,钦此!”
金銮殿上,袁明清尖细洪亮的声音在众人耳边砸开,叫不明真相的人都禁呆了。
太子向来温文尔雅,礼貌待人,颇有景帝当年之风,谁能想到,他竟然做出了谋逆之事,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太子一事,朕会一一查明,相干人等,一律不得姑息。”
昭文帝缓缓地道,打破了众人的遐思。
文武百官心内同时一惊。
皇上的意思是,要肃清太子党员!
昔日与太子交往过密的官员,人人自危。
保持中立或者与太子没什么来往的官员,则是在心内松了口气。
昭文帝将众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继续道:“另外,秦王此次护驾有功,又震慑了匈奴,朕特加封其为九珠亲王。”
九珠亲王!
那可是亲王之中,头衔最高,荣耀最盛的!
文武百官对于昭文帝的这个决定,却并不奇怪和陌生。
听说太子谋反当日,是秦王将废太子的人给制服,当时皇上手无寸铁,执掌兵符的秦王,却毫无异心,这份忠心,任何一个皇子都及不上,加封其为九珠亲王,并不过分。说实话,若为秦王面容有损,只怕他便是这新任的太子。
“儿臣叩谢父皇恩典。”
姬无桑上前一步,跪拜在地道。
昭文帝脸带笑意的点了点头,看着他道:“至于其他的有功之人,朕就交给你来论功行赏。”
姬无桑笑着谢了恩。
散朝后,大臣们一一对姬无桑表达了恭贺。
姬无桑面上神情一如既往,既不热情,也不冷漠。
大臣们也都习惯了他这模样,对此并不在意,况且姬无桑现在又是唯一的九珠亲王,昭文帝最信任的皇子,大臣们巴结他还来不及,又怎么敢对他有任何的不满?
“秦王殿下,”袁明清从另一边走了过来。
“几位大人,失陪了。”
姬无桑对众人道,大步走到袁明清身边。
“殿下,皇上有请。”
袁明清低声道。
话音传进几个瞧瞧竖起了耳朵的大臣们耳中,更是叫他们对姬无桑心生敬畏。(。)
第175章圣意()
“父皇,您找儿臣?”
姬无桑进到御书房内,抬头对昭文帝道。
昭文帝招了招手,示意他走上前来。
见昭文帝面露疲惫,姬无桑担忧的道:“父皇,您一定要好好地保重身子。”
昭文帝点了点头,看着他的眼神带着几分暖意。
“朕知道。经此一事,朕算是看透了人心!”
昭文帝话语淡淡的,然而姬无桑却是从其中听出了一阵失落和无奈。
“朕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昭文帝幽幽的道。
太子谋反之事,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痛点。
换了谁都无法接受,自己看好的接班人,竟然如此等不及的想要登上皇位,干出勾结外族、残害手足的事情来!
“不,父皇,您身为皇上,做的已经足够多了,怪只怪,人心难测。”
姬无桑回答道。
昭文帝目光落在他遮面的半张鬼面上看了一会儿。
“老九,把你脸上的面具摘下来。”
姬无桑垂下眼帘,低声道:“儿臣怕吓到父皇。”
昭文帝摇了摇头,“你摘。朕是天下,不怕。”
“是。”
姬无桑抬起手,将面具给摘下。
被烧毁的半张脸,就这么毫无阻碍的呈现在昭文帝面前。
“老九,你的脸治不好了吗?”
昭文帝万分痛心的道。
所有皇子里,他只信任姬无桑一人。
若要立太子,也非他莫属。
“太医说是不能了。”
姬无桑低声道。
“砰!”
昭文帝忽然一拳头砸在龙案上。
“父皇!”
姬无桑担忧的看着他愤怒的一张脸。
“当年的纵火犯,便是碎尸万段也难平朕心头之恨!”
昭文帝语气无比愤怒的道。
姬无桑握紧拳头,低声道:“当年的事情,谁又能想到?”
“老九,便是寻遍天下名医,朕也一定要治好你的脸。”
昭文帝看着他道。
“父皇这是何苦呢?”
姬无桑一脸叹息的说。
“不,”昭文帝摇了摇头,从龙案后走了下来,站在姬无桑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道,“朕是天子,南朝人才济济,定然有能人能够将你的脸给治好,老九,朕这就让下旨昭告天下,谁能治好你的脸,朕就赏银万两,加官进爵。”
“父皇!”
姬无桑还要再劝,却见昭文帝转过身子。
“你下去吧。”
姬无桑瞧着他的背影,不再多言。
“是,父皇。”
行礼过后,他转身便是出了御书房。
…………
一群官兵从皇宫里跑了出来,拥挤街道上的京城百姓看到,纷纷退到两边让出一条道来,瞧着官兵们步履匆忙的往前面跑去。
“这是怎么回事?”
“又出什么大事了?”
“走,跟过去看看。”
好奇的百姓们,立刻的紧随其后围观起来。
两道圣旨给张贴在了最显眼的地方。
“这上头都说的什么啊?”
不识字的百姓好奇的问道。
一个读书人回过头来,其他人见状,也都竖起了耳朵。
“一个是废太子的诏书,还有一个是寻访天下名医。”
“废太子?”
“太子犯了什么事?”
不明就里的百姓闻言更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