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女教皇-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步!”曹丕平静地数着。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他终于念出了第一联诗,在此时此刻,突然感受到无数的目光,那些怜悯的,恶意的,善意的眼神,此时此刻都落在自己身上。落在这样处境的自己身上。

    一句罢了,又一步踏出。

    “三步!”在说“三步”的时候,曹丕似乎是刻意拖长了声调,一个‘三’字说得颇有几分百转千回的意思。却让曹植有一种似乎被刺痛了的感觉。

    七步成诗,或者付出生命?他的兄长如今竟然是这样看他的吗?给出如此严苛的条件,不过是因为信任已经逝去了罢了。

    脑中一片混沌,他再度一言不,向前一跨。

    “四步。”七步过半,曹丕的声音忽而就变得平静起来。远不如之前似乎有某种莫名期待的感觉。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终于说出了第二联,他的声音带着颤抖。不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只是怎么都想不清他们兄弟会走到这一步。他有太多的猜测,有太多的不解,有太多的难过。

    伴随着话音,是再度向前的步伐。

    “五步。”曹丕继续着他数数的职责。

    豆在釜中泣,豆在釜中泣。泣什么呢?当年那对友爱兄弟?曾经的信任?为人称道的双壁?逝去的兄弟情?还是什么?

    “六步。”

    魏王,是魏王不是兄长。没有一丝犹疑的计数,分明是期盼着自己向死亡的境地而去,看那屏风之后的影子,一切不是已经太明显了吗?他还抱有什么奢望呢?他还在想什么呢?听吧,此时此刻,那乐声依旧。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啊!

    “七步!”

    伴随着那一声计数,同时而出的是曹植的最后一联诗句,他的语很快,似乎想要借此泄什么,又或者只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做斗争。他吟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为何要以七步成诗来胁迫?他们不是兄弟吗?

    为何不信他没有反叛之心?他们不是兄弟吗?

    为何他们之间竟会到这地步?

    曹植定定地注视着兄长,那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迷茫痛苦和询问。而曹丕面对这目光,和他对视片刻之后,眼神往旁边一扫,似乎什么都没生过一样,说“既然如此,子建入座吧。”

    这算是什么回答!

    曹植知道在这句话之后,那些军士就撤去了。他的生命终于重新被他自己主宰。但是他并不为此庆幸。

    一点也不。

    魏王转身重新坐上高台,说着什么今日大家要尽兴之类的话,不咸不淡。眼神再没有扫过来一次,只有曹植像是傻子一样站在那里。

    不是像,他就是个傻子。

    何以至此。

    影迷们记得最开始的时候,还未长大成人的曹家两兄弟,读书,作诗,在行军大帐中互相照顾。他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过这两兄弟,曾以为这两人会如刘关张那样情深义厚下去。但未曾想,当曹丕登上魏王之位之后,竟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七步成诗,可谓奇谈。只是再感慨曹植的文采,也抵不过这样一幕之后隐藏的悲凉!

    明明是亲兄弟,最终却分道扬镳。

    太遗憾,但这就是三国。大恨、大爱、大忧、大喜。

    ps:力度不够啊……不行,我要写诸葛,要泄情感嗷嗷嗷

第176章 诸葛孔明() 
走出影院的时候,李乔伊在一群感慨着曹植和曹丕兄弟决裂可惜的人中间,听见了一个声音。

    那个人说:“要是我能像曹植一样那么快就写出来一诗就好了。”

    声音太熟悉了,所以李乔伊几乎是下意识就叫出一声:“小胖?”

    人群中,那个人因为这声叫唤猛地回头,然后就和李乔伊对上眼,露出惊讶的神色,“哎!老大,你怎么这幅打扮在这儿啊!?”

    这小子是李乔伊的同班同学,因为长得珠圆玉润故得雅号小胖。为了李乔伊拍电影的事情,直接拜了李乔伊当老大表达他的崇敬之情。这会儿虽然李乔伊乔装打扮,但是顶不住两人熟悉,一眼就认出来了。

    “你也是来看电影的?”把小胖拉到一边,李乔伊才开口说话。

    “是啊,我都快把出了的集数都看完了,就差那个聪明的诸葛亮的剧情没看了。老大,要不然你和我一起去看呗?”小胖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然后大咧咧地说着。他最喜欢看有聪明人的剧情了,因为他自己不太聪明,老喜欢想自己要是那么聪明的话,考试作业都轻松到什么程度啊。

    这还真巧了,李乔伊本来就是把诸葛亮的那几集放在最后来看的,因为之前他也去看了《卧龙》,对诸葛亮后面的遭遇非常感兴趣,又觉得先看了精彩的部分太浪费了。当即点头,就和小胖转战了在放另外几集的电影院。

    更巧的一件事是,成秋屏才和曹桓一起看了他的表演,正从同一家电影院出来,同样打算再去看看诸葛亮的部分。

    “我总觉得我的形象被你丑化了。”经过乔装打扮之后的曹桓这样向成秋屏抱怨。实际上他本来是不必改装的,身为曹家家主,随时跟在身边的保镖们足够帮他挡下影迷。不过毕竟这次是为了“调查民情”,成秋屏一撺掇,两个人就白龙鱼服入市井了。

    “啊。剧情需要。”成秋屏淡定地回答,“我觉得除了你也没人能够把曹丕演得这么出神入化了。特别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阴鹜。”

    “……这大概不是夸奖?”曹桓轻轻眯起眼,居高临下地看着成秋屏。这个眼神和刚才的镜头里曹丕居高临下看着曹植的眼神是那么相似,让人有一种恐慌战栗的感觉。

    但是成秋屏却不会为此吓到。她见过的人多了。如曹桓这样的也不是没有,别看这家伙冷艳高贵,其实好应付得很。

    “这是夸奖。不是什么人都能把曹丕演好的。”她的语气非常正经。“正因为你演得好,所以之后肯定有不少人会开始讨厌你。”

    曹桓的嘴角抽了抽。

    “但是过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类的你说不定会很受欢迎。这就是那种传说中的邪魅男主嘛。”成秋屏继续装正经地调侃着,“反正,你有一张很不错的脸。”

    曹桓不太清楚邪魅男主是什么玩意儿。但是什么叫做“过个十几年或者几十年”?这根本就是说没希望吧!他不知道历史的走向,自然有些无法理解成秋屏玩笑话里的认真和调侃各占多少。所以他完全当做了玩笑来看。提起了另一件事,“我说,这个曹丕曹子桓根本就是你心中的我的形象吧?连名字都这么像。”

    “如果我告诉你是巧合的话你一定不会相信的。”成秋屏想了想。这样回答,“所以你尽可以自恋地以为那就是你的化身。”

    “嗯,比起易水舆那个被送了一只空盒子之后就自尽的角色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我这个角色的。”曹桓想了想之后说。

    野史载,荀彧在后期因为忠诚汉或者魏的问题,和曹操的方向越远离。后来,曹操送了他一只空的食盒,见此食盒。荀彧自知是“不容”之意,自尽而死。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中,成秋屏采用了这种野史的说法。并且为了展现成秋屏一开始为平民和牺牲者记述的想法。特意渲染了一番。荀彧之死,算是《三国演义》中无比悲情的一幕,赚了不少眼泪。

    当然。作为演员的易水舆无权对剧情表意见,只是颇觉不对劲。而同样身为演员的曹桓,则因为自己的角色更合胃口的缘故,很愉快。

    “满意就行啦,快点走,我还要观察一下诸葛亮这部分观众的感受呢。”既然前面有预告片式的《卧龙》使得大家对诸葛孔明产生了极高的好感,那最受成秋屏看重的灵魂男主角的这一出悲剧的效果可想而知。今天是他的戏份部分的结局集上映,成秋屏非常恶趣味地想看见一群人哭。

    如果不是这样,她也不会花费不少时间和曹桓出来看电影了。

    只是说老实话,说和人看电影之类的,怎么都有一种好像是来约会的感觉?

    所以在进了电影院坐下之后,突然现易水舆捉奸来了,一抬头就现他坐在旁边,也是正常的吧?

    正常才怪。

    一偏过头就现坐在自己另一边位置上的居然是易水舆,成秋屏是真惊讶,“你今天不是有工作要做吗?”

    “嗯,但是后来我现曹桓也过来了。出于对这位先生的不放心,我觉得我需要过来一趟。”易水舆平和地回答,伸手拍了拍成秋屏,“我总不能看着你被挖角。”

    曹桓和易水舆之间隔着一个成秋屏,而两人分毫没有要对视一眼的想法,就好像毫不认识一样。却在话语之间不时刺一下对方。

    两三句之后,电影就开场了。了解成秋屏对电影的看重,这两位没有继续顶下去的想法,安安静静地准备欣赏中间这位姑娘的作品。

    在座的不少人实际上是看过《卧龙》的,对于同样的胶片能够因为不同的剪辑产生何等效果,大家都有些好奇。

    不过,对于成秋屏每一集都喜欢悲剧几个人物的恶劣习性,大家也做好准备,纸巾之类的都准备好了,以免临时生什么事情应付不上来。

    就在这样全民等虐的氛围中,电影开场。

    出乎意料的。这一集的片头曲竟然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而是另外一歌。

    “胸怀锦绣破万卷,万里江山隽秀在你眉间。或许今生最安处,卧龙岗下半亩田……”

    卧龙岗,这是说的诸葛亮?两个男人登时就反应过来这歌就是说的诸葛亮。只能说,有属于一个角色的片头曲。成秋屏果然很偏爱这个角色。难怪她反复说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灵魂男主角。

    “待早梅斜窗前,踏白雪三顾蹄声频繁。满腔碧血当酬知己,隆中对出天下宽。”这说的是三顾茅庐与隆中对,在之前的剧情和《卧龙》中,大家也算是熟悉。听出来之后颇有些人表现出激动的感觉。

    “街亭恨败旌麾血染。至交新斩泪洒军前。养生息厉兵秣马,再遣征鞍度祁山。”听到这一句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了警觉的意思。一开始大家就知道诸葛亮作为重要角色。恐怕是不会讨得好去的。但是多少还有点想法,但是看样子,有点悬?这一句说的是诸葛亮的失败吗?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只要是诸葛亮出手,就没有一次不是胜利的。虽然其他阵营的谋士,比如说那位早逝引得无数人痛骂的郭嘉也是这样的,但总归渲染方面没有做得如诸葛亮这样强烈。诸葛亮难道真会失败?

    “……诫子书存宁静致远,千秋道义题祠上匾。谁又道宽严皆误。自古知兵非好战。出师未捷魂梦杳然,动地悲风,过五丈荒原。志未竟此生犹憾。身后无人可交管。”

    糟糕了。无数人想起在映典礼上诸葛亮的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是壮志未酬就离世了吗?即使是没有对虚构的剧情抱有多少想法的曹桓和易水舆在这个时候也不由集中了注意力。他们是不怎么看重这些,但抵不住《三国演义》的魅力的确非凡。这两个人说着没想法,但是对诸葛亮这个人物还是很有些想法的。因为这两位不是专业演员的缘故,在片场的时候也是拍摄自己的戏份的时候,所以对于诸葛亮的剧情还真不太注意。

    “兴衰存亡独担双肩,斯人不复令英雄扼腕。行路难我自清廉,忠名长不没人间。回眸但笑江湖远,功过后人传!”

    最后一句歌词落下,演员字幕也消失。第一个出现的场景,是俯拍的军营。

    烈风阵阵,吹得那军帐旁旗帜飘飞,旗帜上一个“蜀”字,展现了这军帐的阵营。

    镜头飞前进,如同是一个人从天空中落下的途中看见的景色一样,穿过帐顶,直接对上一双明亮而坚毅的眼睛。那双眼睛属于蜀国的丞相,人们已经熟悉了那位绝代的谋士,诸葛亮。

    镜头拉开,那羽扇纶巾正是所有人都熟悉的。此时的诸葛亮眉目舒展,展现着他的时间正属于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节。

    ps:都说了,文中剧集情节是在成秋屏记忆之上进一步加工的,千万别考据。真实历史中的曹植和曹丕其实关系还算不错?曹植是个货真价实的文艺青年而且挺仰慕曹丕的,给他哥写了多少诗啊……不过曹丕的文艺程度也挺高的,写什么“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哈哈哈……七步诗属于野史范畴,不过现在基本大家都把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