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演义-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人从一开始就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商汤曾派毫人帮助葛人种地。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反映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在畜牧业在商代出土的除有六畜的遗骸外,还有象骨,说明当时北方还有训象。并且掌握猪的阉割技术,开始人工养淡水鱼。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成为商代文明的象征。而且商朝人已经发明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縠,已经掌握提花技术。

    甲骨文的田字,表明在广平的原野有整治得整齐规则的大片相连的方块熟田。甲骨文“疆理”的“疆”字,象征丈量和划出疆界的田地,“田畴”的“畴”字,像田间按行垄犁耕往返转折,这样的田畴当然不会耕作得很粗放。这些经过疆理整治规则耕作较好并配合有灌溉沟渠的方块田,就是后来的井田。

    这些田地主要分布在都邑附近,由商王和诸侯国君直接占有,也有分配给近亲贵族。其他贵族在封邑内也同样经营这样的田地,不过规模要小一些。在国都以外,商王经常派臣民到比较边远的地方去开垦土地。

    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分工日趋巩固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商代的商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许多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贾。到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现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吕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为业,还曾在孟津卖饭。

    商代铸造作坊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比农业更为突出。其中,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高度发展,更集中反映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和时代的特点。在殷墟和郑州商城遗址,都发现有为王室所专用的青铜器铸造作坊。当时,在这些作坊中都有比较细致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之大和技艺水平之高,是当时世界所罕见。

    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和大护,是商汤时期大臣伊尹所作。从事音乐专业工作者,主要有“巫”、音乐奴隶和“瞽”三种人。有关商朝的民间音乐的材料很少,周易归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

第九章 九世之乱()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而同时的金文,因系铸造,故字体为圆形。

    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闺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

    商代甲骨文中发现大致三万数字,有明确的十进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产生初步的计算能力。

    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

    太戊在位75年去世,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太戊死后,葬于太戊陵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由其子中丁继位。

    太戊陵位于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该陵坐落在一处古文化遗址上,也称“刘次范遗址”,是现今国内所存唯一的一处商代王陵。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汉代建陵寝,唐代继修,北宋开宝七年974年重修,明清时期又多次修葺增建。据内黄县志记载,太戊陵在内黄县西南二十五里刘次范村。太戊陵高一丈五尺多,环绕数十丈。其庙在陵后,正殿五间,旁有碑亭,庙门二重,前有丰碑。

    太戊陵昔日陵外筑城俗称皇城,占地4。5亩,内筑太戊陵,嫔妃墓,古柏森森,祭碑142块,还有接官厅等附属设施。陵区内发现有仰韶、龙山文化及商代文化层陶片、石器等,另据内黄县志记载,有明清时代谕祭太戊陵祭文42道。现存开宝七年974年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铭并序,螭首龟趺,通高6。45米,宽1。6米,厚0。59米,是河南现存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雕刻精湛,书法刚劲,碑文记述丰富,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仲丁,统治时间:bc1579--1571年。

    bc1579年,太戊的儿子仲丁继承了商朝君主之位。

    仲丁,亦作中丁,子姓,名庄,商王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君主。

    祖父:商王太庚

    父亲:商王太戊

    伯父:商王小甲、商王雍己

    弟弟:商王外壬、商王河亶甲

    仲丁元年bc1579年,仲丁将都城从亳迁到嚣亦作隞或敖,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

    当时,商朝东南方的夷族兴起。

    仲丁六年bc1574年,夷族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但仲丁本身的势力受到重创。

    仲丁九年bc1571年去世,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

    外壬,统治时间:bc1570--1561年。

    仲丁死后,一大堆的兄弟们凭借着自己的势力争夺他留下的王位。

    bc1570年,仲丁的弟弟外壬成功地夺取商朝王位,开“谁势力大谁即位”的先例。并向诸弟妥协,承诺死后由弟弟们继位,从而造成了商王朝一百多年的混乱时期,诸侯不朝,商朝开始衰落,史称“”。

    商朝中期王室动乱。自仲丁后,王朝中衰,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诸侯离叛。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商朝第十一任的国王。

    外壬即位后不久,姺与邳两个侯国发动了叛乱。姺是有莘氏的后代,商汤曾娶了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就是作为媵臣陪嫁到商的,所以伊尹出身于有莘氏。因此,有莘氏与商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由于商王室的衰落,有莘氏后人封于姺后就时服时叛。

    邳是夏禹车正奚仲的后人,也就是说是仲虺与伊尹同为商汤的宰相的后代,初时也与商王室的关系很好,这时也起来叛商了。

    姺和邳的祖先是商汤时的左丞右相,他们都起来反叛外壬,可见当时商王室的衰败。对于姺、邳的叛乱,外壬一点办法也没有。

    外壬在位10年,病死,葬于狄泉。

    河亶甲,统治时间:bc1560--1552年。

    bc1560年,外壬的弟弟河亶甲夺取了商朝君主之位。

    河亶甲,甲骨文作戋甲,子姓,名整,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

    祖父:商王太庚

    父亲:商王太戊

    伯父:商王小甲、商王雍己

    哥哥:商王仲丁、商王外壬

    儿子:商王祖乙

    孙子:商王祖辛、商王沃甲

    河亶甲在位时,内外忧患,矛盾重重,无奈之下,河亶甲为了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于是北上将都城从嚣迁到相今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这次迁都部分缓和了王族内部的矛盾,从而夏王朝得以积聚一定的力量。

    河亶甲成功地取得了属国“大彭国”的鼎力支持,随后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平定了姺人、邳人的叛乱。

    “大彭国”是在彭氏部落首领彭祖的带领下建立的,是夏朝时东方比较强大,政治关系也比较密切的属国。到商朝前期,大彭国也还是比较强盛。彭祖相传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长寿之神,很懂得养生之道。其实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岁,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

    河亶甲三年bc1558年,商朝在方国大彭国的帮助下,使得邳国归顺商朝。

    河亶甲四年bc1557年,出兵征讨东方部族兰夷。

第十章 万年历() 
河亶甲五年bc1556年,姺人结交班方。河亶甲于是命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姺人就被孤立起来,于是也归顺商王朝,纳贡称臣。

    河亶甲九年bc1552年,河亶甲在出兵征讨兰夷的战争中去世,死后由其子祖乙继位。

    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做出贡献,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基础。

    祖乙,统治时间:bc1551--1473年。

    bc1551年,河亶甲的儿子祖乙继承了商朝君主之位。

    祖乙,亦称且乙,子姓,名滕一作胜,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祖父:商王太戊

    父亲:商王河亶甲

    伯父:商王仲丁、商王外壬

    弟弟:祖丙耿国始封君,耿姓始祖

    王后:妣已

    儿子:商王祖辛、商王沃甲

    孙子:商王祖丁祖辛之子、商王南庚沃甲之子

    祖乙元年bc1551年,当时商朝的都城设在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因相地处黄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洪水泛滥,不仅大量庄园被冲毁,黎民百姓难得定居,生命财产时有淹没的危险,就连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祖乙为此整日锁眉不展,食寝不安,他身边的贤臣巫贤巫咸之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讳地向他启奏说:“君主之虑卑职早就洞察,无非是为都城之变迁而已”祖乙王听后甚是欢心地说:“贤相既然了解,就该为孤出谋定夺。”巫贤坦然应说:“闻说西有耿地,位于汾阴,那里一则物阜民顺,二则非诸侯兵家瓜分之地,何不迁耿建都城。”祖乙闻听后思谋良久,不久便下一道通令,把都城一举从相迁到耿今山西省河津市。

    祖乙二年bc1550年,由于河患,将耿都冲毁,可见巫贤献了个馊主意。祖乙在位时,他为了带领商人寻找更好的宜居城市,派人向北,到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寻找宜居之地。在一个叫邢的地方,发现一条龙鱼。众臣报请祖乙,认为那里必将成为龙腾之地。祖乙于是迁都于邢,并派专人饲养龙鱼,对其朝夕礼拜。

    祖乙迁邢时,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耿地,祖乙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耿国国君。

    祖乙在刑地营建都城,立宗庙、筑社稷、造营室。祖乙利用邢的有利条件发展农牧业,使商朝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商王朝再度兴盛起来。主管风水的天官阴阳家说:龙在则兴,龙亡则水淹。结果龙鱼死后,邢遭洪水侵袭。

    祖乙于是不得不再次迁都于庇今山东省郓城县北肖固堆一带。庇都靠近大彭国,彭伯忠心于商朝,是商朝很好的屏障。同时,庇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祖乙在位期间,在大彭国的帮助下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祖乙在位时期,有名樵夫唤做万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完就坐在树下休息。他眼望著树影出神,心中想的,却是如何将节令定准的事。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他才发现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方位。万年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呢回到家后,万年就设计一个“日晷仪”。可是,一遇上阴雨天,日晷仪又失去效用。

    有一天,万年在泉边喝水,看见崖上的水很有节奏的往下滴,规律的滴水声又启发了他的灵感。回家后,万年就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壶,利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这么一来,不管天气阴晴,都可以正确地掌握时间。

    有了计时的工具,万年更加用心的观察天时节令的变化。经过长期的归纳,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覆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运行的规律,就不用担心节令不准。

    万年就带着自制的日晷仪及水漏壶去觐见商王祖乙,说明节令不准与天神毫不相干。祖乙觉得万年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盖起日晷台、漏壶亭,又派十二个童子供万年差遣。从此以后,万年得以专心致志的研究时令。

    过了一段日子,祖乙派天官阴阳家阿衡去了解万年制历的情况。万年拿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听后,自愧不如,非常忐忑不安,他担心万年制出准确的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