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兰归-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伯看了眼王大管事离去的背影,又瞅了瞅被密封的折子,抬脚朝练武场的方向去。

    “王爷呐!”何伯站在练武场边沿,朝场中的永安王喊道。

    永安王正赤着上身,大汗淋漓地挥舞着一把长枪。

    何伯优哉游哉地眯眼瞧着,待永安王舞到最激烈最紧要的关头时,忽然朝着场中大喝道:“夫人来信,有急事寻您!”

    这“夫人”指的自然是苏氏。

    永安王蓦然一惊,手中的长枪险些脱了手,手腕翻转,虎口用力,一个凌空翻越,将长枪收回,稳稳落在地上。

    何伯忍不住抚手叫好,大声称赞道:“这些年,王爷功夫愈发精进了!”

    永安王利眸瞥了他一眼,忽然将手中的长枪对着他直直掷出。

    何伯哪敢轻举妄动,乖乖闭眼站在当地。

    长枪擦着他的耳朵,插入他身后的树干上。

    “嘿嘿!王爷息怒!小的再也不敢了。”何伯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渍,一脸后怕地讨饶道。

    永安王接过小厮递上来的汗巾,边擦着身上的汗,边走到何伯面前,朝他伸出一只手。

    何伯将帖子送上。

    “永安王亲启。”永安王默默凝望了会儿帖子上娟秀的字迹,忽然将汗巾一扔,大步往外书房的方向走去。

    到得书房,动作迅速地在净房冲了个冷水澡,净面漱口,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永安王端坐在桌案前,打开帖子。

    “倏忽五年过去,不知王爷对于婚事是否还有意?若方便,可否入府商谈婚期?”帖子中只有简短两句话,如永安王而言,却如大旱时初遇的甘霖。

    嘴角不自觉地咧到最大。

    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原来心情愉悦时,会做出这种表情。

    镇定自若地用完早膳,站在衣柜前思索了一会儿,今日该穿什么。

    最终,永安王挑了一件墨色长衫,骑着宝马绝影,抬腿轻踢马肚,往苏宅的方向跑去。

    暮春的风带着微微的暖意吹在他的面上,不同于北疆的凛冽刺骨,一如他此刻的心境,温柔地一塌糊涂。

    绝影轻车熟路地在苏宅前面停下。

    永安王翻身下马,等不及门房通报,随手将马缰递到迎接的小厮手里,便大步往内宅而去。

    门房不敢拦,唯有一路疾奔,赶在永安王之前,往正院向苏氏禀告。

    苏氏点点头,表示知晓。

    门房才出来,永安王后脚便到了。

    脸不红,气不喘,手中捏着薄薄的帖子,一双深邃的双眸,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氏。

    苏氏抿嘴微笑,“你来了。”

    永安王呆愣愣地看着她,好像怎么都看不够。

    活像一只迷迷瞪瞪的呆头鹅。

    苏氏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先行转开视线,侧身对永安王行了一礼道:“民妇见过王爷。”

    永安王好似这才反应过来,疾步上前,扶着她的胳膊道:“我已说过多次,你在我面前无需行礼。”

    说完,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唐突,忙有些局促地收回手。

    “王爷请坐。”苏氏低声轻道。

    “嗯。”永安王应了一声,在客座坐下。

    苏氏坐在他对面。

    永安王抬手向她示意手中的帖子,“你帖中所言可当真?”

    苏氏看了那帖子一眼,点点头。

    “这么说,你是心甘情愿嫁给我了?”

    苏氏再次点头。

    “你且在府里等我消息。”永安王说着站起身,大步往外走。

    苏氏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说了两句话,就走了?

    该商量的事,可是一件都未说定呢。

    忽然,苏氏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他俩的婚事乃太上皇亲自下旨赐婚,这婚期自不能私自商定,而是要上报圣听,由钦天监择一良辰吉日,方能完成婚礼。

    苏氏想起自己帖子上写的话,不由用双手捂着脸,真真儿觉得自己越活越回去,简直傻透了。

    他这般急匆匆地离去,是进宫请旨去了么?苏氏望着永安王离去的方向,不由如此想着。

    永安王确实是去请旨的。

    一路快马加鞭赶到皇城,递上牌子,请求觐见,他的心从未这般急迫过。

    “爱卿这般急匆匆赶来所谓何事?”刚下早朝,陇熹帝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喑哑。

    永安王却顾不得那么多,他正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整个人飘飘忽忽的,若非强压着,他此刻的嘴角定是微微翘起的。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虽略有不适,却满是甜蜜。

    “禀皇上,臣与苏氏定亲五年,今日特来请旨完婚。”

    “爱卿长年征战在外,婚事确实蹉跎日久。”陇熹帝似被这个消息惊了一下,微顿了顿,才如此回道。

    永安王闻言,再不压抑嘴角的弧度,忙叩首谢恩,大声道:“谢主隆恩!”

    “爱卿平身,朕会吩咐钦天监为你选一良辰吉日,完成迎娶王妃的大礼。”

    “谢皇上!臣告退。”

    “爱卿平身。”熹隆帝呵呵笑道,“到时,朕可得向你讨杯喜酒喝。”

    熹隆帝眸光深沉地盯着永安王离去的背影,默了一瞬,对心腹太监道:“宣长宁长公主入宫觐见。”(。)

第119章 惊闻(二更)() 
长宁长公主是熹隆帝嫡亲的妹妹,也是先帝最小的女儿。

    十八岁14尚了当今太后的娘家,镇远侯顾氏一族最惊才绝艳的男子,当年的金科状元为驸马。

    顾氏一族以武发家,绵延百年才出了这么一个读书人,且争气地将状元公的名号拿了回来。

    顾驸马一直是顾氏一族的骄傲。

    然而,聪慧注定早亡,似乎是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定律。

    顾状元翰林院撰修做得好好的,谁知与同年一场秋日登高望远,不慎感染风寒,自此缠绵病榻,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其年,长宁长公主年方二十,一下子从人人羡艳的尊贵公主,变成了众人眼中可怜的丧夫寡妇。

    长宁长公主迫于母后和顾氏一族的威名,老老实实在公主府里替驸马守了一年的孝。

    那年,苏氏被掳的事传得举城皆知,这种事虽不常见,但自幼在深宫长大,多少龌蹉没见过的长宁长公主并不以为意。

    直到永安王从北疆赶回,当时还在皇位的太上皇,自作主张下旨,向苏氏与永安王赐婚,长宁长公主才蓦然惊觉,这人她竟是认识的。

    明明他是这世间最无情的恶魔,如何能做到对一个失去清白和名声的女子,深情如斯?

    长宁长公主觉得太不可思议。

    她是父皇和母后最小的女儿,自她之后,皇宫里无论多么美貌受宠的宫妃,都不曾受孕。

    父皇对她极为疼宠,有时甚至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所以,在她四岁那年的某天深夜,在御书房后面的软榻上醒来时,会听到那一段耸人听闻的对话。

    她高高在上的父皇,和颜悦色地问着一个高鼻深目,满眼桀骜不逊的少年:“那把火是你烧的?”

    那少年一双宛如猎豹般的双眸,警惕地看着父皇,不吭声。

    父皇再问,“你可知你烧死了府中一百多口性命。”

    少年低哼一声,“他们该死。”

    一帘之隔的御书房里,传来父皇爽朗的抚掌大笑,“做得好!”

    她被吓地悚然一抖,明明是暮春时节,却觉得浑身上下彻骨冰凉。

    “日后你便是我手中最锋利的剑,只听我一人差遣,我自会保你这一生荣宠无限,你可乐意?”

    少年自父皇手中接过一个什么东西,淡淡说了两字,“成交。”

    这两字宛如一把重锤,重重敲击在年幼的长宁长公主心上。

    她平日里也会对着父皇卖萌撒娇,有时脾气上来,还会任性地趴在父皇膝头让父皇喂饭,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察言观色,估摸父皇心情不错时才会有的举动。

    在这人人将父皇视作天,一言一行皆看父皇脸色的深宫,这是年幼的长宁长公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遇见的一个直面父皇,不怕不惧,傲骨铮铮的人。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她都以为那晚的一切不过是个梦境,因为再次醒来时,她在母后的坤宁宫中。

    直到很多年后,她长成风华正茂的公主,嫁给当朝最年轻有为的青年,又在猝然之间,沦为人人可怜的寡妇,正当她打算学着她的姑姑,养几个面首,荒唐度日时,她在大街上,无意中又邂逅了那一双眼。

    他满身肃杀地骑马穿街而过,一身黑衣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双眸如同深潭,里面摇曳着数不尽的寒凉星光。

    她不记得他的模样,不知他是何身份,但她的记忆不会骗她,那双眼睛即使过了那么年,还是让她一眼就认了出来。

    当初御书房里那个桀骜不逊的少年郎,已长成一个英武的男子,不同于她读书出身已成亡魂的前驸马,这个男人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强烈气息。

    长宁长公主几乎在再次见到这个男人的第一眼,就被他深深所吸引。

    她跟着那个男人的脚步,去往苏宅,正碰到传旨太监念完圣旨。

    原来,他就是威名赫赫,只闻其声,鲜见其人的永安王。

    父皇麾下最利的剑,指哪杀哪,无往而不胜。

    男人从传旨太监手中夺了圣旨时,她以为他是对着婚事不满意。

    毕竟谁愿意娶一个声名狼藉,苟活于世的女子为妻。

    还是他这般高高在上的身份。

    然而,后来,现实再次深深地打了她的脸。

    不是他不愿娶,而是苏氏不愿嫁。

    他对一个清白已毁,声名狼藉的女子动了真情,那女子却毫不怜惜地将他的真心践踏在脚下。

    长宁长公主立时便对苏氏动了杀心。

    回到公主府后,她寻来心腹太监,命他雇一批杀手,到苏宅,将苏氏杀掉。

    然而那批杀手,还没挨到苏宅的边儿,便被人在深夜中悄无声息地处理掉了。

    永安王派暗卫将苏宅护地滴水不漏,等闲人休想伤到苏氏分毫。

    她不甘心,想着苏氏总有一日会离开苏宅,到时她再伺机动手。

    谁知,那些杀手竟抢先寻上了她,生生将她长至腿弯的一头乌发砍断一半,以示警告。

    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无所畏惧,连当今公主都敢动手,简直一点儿都没变!

    这样的永安王激起了长宁长公主心中前所未有的战斗欲。

    此后的五年里,她明面中闭门谢客,安心在府中守寡,暗地里乔装打扮,远赴北疆,意欲将永安王拿下。

    然而他的心就像被铜墙铁壁包围着,无论她如何软硬兼施,他都毫不领情。

    这五年里,她嫡亲的侄儿,太子哥哥的嫡子,患病而亡,父皇因身体不适,退位让贤,她由当朝最小的公主变成了长宁长公主。

    即便如此,她依旧有宠爱她的父皇和皇兄,她依旧身份尊贵。

    然而高贵的身份,美丽的容貌,孤绝的气质,这一切,在这个男人面前,一点用都没有。

    五年过去了,他依旧对她不为所动。

    长宁长公主追随着这个男人的脚步回到京城,心中暗暗地燃着一把怒火。

    传旨的太监宣她入宫觐见时,彻底将她心中的火焰点燃。

    “皇兄,你此话何意?永安王请旨拟定婚期?他要和苏氏完婚?”长宁长公主面容扭曲,声音尖锐地质问着熹隆帝。(。)

第120章 离去() 
熹隆帝看着自己风化绝代,目光刚毅果决,神情与太上皇七分神似的幼?14??,点点头,“确实如此。”

    “那我这些年的付出又算什么!”长宁长公主失控地对着熹隆帝无礼咆哮着。

    熹隆帝一直是个忠厚仁慈的君王,并没有治长宁长公主的不敬之罪,而是宛如一个平凡人家的嫡亲兄长那般,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唉声叹气道:“朕今日宣你进宫,便是要劝你,早日将永安王忘掉吧。举朝这么多青年才俊,任你挑选,哪怕他有妻有儿,皇兄也想法子,让他休妻再娶,你看如何?”

    长宁长公主嘴角挑起一抹孤绝的冷笑,“可整个大懿朝,我只看中了永安王!”

    其他男子又如何能与他相比?

    熹隆帝不住地哀声叹气,“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呀!”

    “皇兄,你莫管!此事皇妹自会解决!”长宁长公主看着熹隆帝,咬了咬牙,“倘若事情败露,大不了便是去守皇陵,长宁也认了!”

    他还真敢将她堂堂长公主杀死偿命不成!

    “唉!”熹隆帝面上的神情愈发凝重,“长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