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续命悬-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车举起手,朝谦肴打了个静声的手势。

    我专注于眼前的影像,画面闪烁的很严重,像是电视机坏掉时的杂频。过了几秒后,逐渐的有一些模糊的影像开始显现出来,在不断的略过了几个片段后,我发现这台相机呈现的记忆是跳跃式的,只有影像没有声音。

    整个画面晃动得很厉害,看的头晕。而且视角明显偏低,时而彩色时而黑白。我明白这是相机被挂在胸前的缘故,如同在看尚未剪辑的纪录**似的。

    过不久画面比较稳定了,脱离跳的模式进入播放状态。

    这一刻,我认为这相机真有灵魂,它是在回答我的疑问,前面跳跃的场景是它在搜寻它的记忆。它找到了,便放给我看。

    我有花了一点时间才适应严重晃动的镜头,画面中还映着几个人走在前方,脚下有有些长影子不时的移位,看来这位摄影师似乎是夹在队伍中间的位置,他们行进在一座山林里。

    紧接着画面切到了一条石子路,路面上铺设着不规则型态的粗面岩,石块与石块的缝隙中都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苔。石头路铺的高高低低,特意设计出两条沟槽。

    看到这画面我不禁皱起眉头疑惑起来,我对这种路面的规格有映象,在世界美术史里的课看过,**槽的路面是用来给马车走的,在下雨天时还可兼顾排水道的功能,人走在较高的石面上也比较不易湿。

    这行人沿着石头路走一小段后,画面又开始快速闪动,再来显现出的画面是一个看似当地小市集,天气很晴朗,人们在街上悠哉地闲逛,摊商兜售自家栽种的蔬果和一些日常用品。而市集上人们一张张深邃眼眸、高挺的鼻梁的脸孔,证实了我刚才的困惑。

    我分不出示哪国人,西方脸孔在我感官里都是差不多样子的,但至少证实了这批人所再之处并不再中国的任何地方。

    画面停留一摊又一摊的小贩,看来这些人正在采买补货。

    接着画面又跳到一个在树荫下推车卖冰的流动摊贩,队伍里排了几个孩子,而其中有个男黑发的小男孩突然转头,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的直往摄影师的位置看。

    那孩子的脸孔狠狠吓到我,同时我也瞬间领会了〝苏徽〞的意思。

    胃一紧,瞬间松手,呆滞了好一会儿。

    子车反应神快俐落的接起相机,在我眼前打了个响指。

    我猛然回神,盯着差点被我摔个稀巴烂的相机,全身所有的血液在那男孩回头的那一秒整个冰结。

    我,居然看到我自己。

    正确地说,我看见的是六岁的我,在那摊贩前排队等着买冰。这是个非常诡异又奇妙的感觉,自己看着自己,还是小时候的自己。

    那一年,妈妈带着我与几个亲朋好友第一次出国玩,第一站便是义大利之后我们往内陆走,通过英法海底隧道后从英国回来,老实说这一段旅游我的记的不多,大部分都是长大后妈妈翻着照片跟我讲的。但我对这段买冰记忆印象颇深刻,旅游时妈妈不准我离她身边太远,买冰那次还是我偷拿钱溜去买的。

    我仔细回忆着以前的点点往事,眼神不由得飘向地下室的门边,吸口气给子车一个感谢的眼神,接过相机上。

    心想这就是你愿意分享记忆给我的原因吗?因为我们不是第一次见面?

    再次把相机端回眼前,几秒后,又有画面跳到出观景窗。这次是一排古怪的建筑,有好多个拱门并排着,这些门面毁损严重看不出原先是做什么的。穿过了这道拱门后,里面的空间美的令我窒息。

    一到到拱门包围在内的是个静谧的花园,里头用石块建成的石台石椅及墙面都被大片的常春藤包覆住,园内无人打理,几乎淹没在苍翠的自然中,纵使整个庭园杂草丛生,可看起来依旧很优雅。

    园内中央有个像神殿般的祭祀台或小舞台,台上立着的六根石柱,如今都只剩半截不到,石柱底座的雕花精致,可以想见当时这座花园里过去的荣华。

    走下方台的矮梯,前方有个圆形的小水池,四周也种有各式各样的花卉,两侧皆种有一大排枝繁叶茂的月桂树。

    整个花园采左右对称的形式,从角落的花坛到树丛植栽都在在显示了布置花园之人独具匠心。

    穿过花园水池来到一面墙的前方,临着墙脚,有个被崁在壁边,约一个澡盆大的半圆形泉水出口。

    到这,画面停格了几分钟最后整个收掉,换回冯心他们的脸,我又等了一两分钟确定不是画面转跳,而是真的停止显现。

    我放下相机,清了清喉咙,「结束了。。。。。。」

    冯心跟子车也是眼巴巴的望着我,谦肴也迫不及待的问,「你到底看到什么啦?」

    「嗯。。。。。。我怕说了妳会骂我神经病。」

    「你先说了,我才有机会骂你啊。」谦肴嚷嚷催促着??。

    我实在不敢相信刚才看到的情景,但那段买冰的记忆,却是那样真实不假。

    片刻,「。。。。。。庞贝。」我小声地挤出几个字,眼睛扫视了一圈前方的三人,「庞贝。。。。。。被维苏威火山灰淹掉的那个。」

第九十七章 灰烬下的荣华() 
相机在将记忆传达结束后就没有再显现其他画面,我反复看了好几次,想在确认得更仔细些,不过它似乎选择沉默,没有再回放一次也没跳出任何影像。

    手上所有的连结都指向鹤鹿书上所说的苏徽,应该就是指今日的维苏威火山。经过一番讨论后当下便决议前往义大利,时空裂缝遍迹世界,会出现在其他国家完全不觉意外。

    谦肴有曾到过蓝洞(义大利知名景点)摄影工作的经验,这趟行程自然的全交由她安排,我们三个人也就是乖乖照着走而已,一到罗马,我们马不停蹄直接搭私铁往南义走,直奔庞贝。

    庞贝。。。。。。

    一个多么神秘的城市,一段被埋于地底的荣华。

    子车就像一个大小孩,对什么都好奇不已,下了飞机后一路四处乱看,在火车上也是对每个经过走道的人咧着嘴就笑,没多久,果然招来一对热情的义大利女孩前来搭讪。

    其中一个女孩转讲英文,试图与子车沟通。我白了他一眼,没有要帮??他翻译的意思,随他搞。中文、义大利文、英文混搭着聊,三人鸡同鸭讲瞎扯半天居然还能沟通,真是他妈的神奇。

    「嗯哼,你羡慕啊?谁叫你长得娃娃脸,在这不吃香喔。」坐在对面的谦肴突然戳我脸,顺便揶揄几句。

    我别过头,躲开她的手指说,「我靠,在亚洲也没多吃香。」

    「哈哈哈,放心,春天总会来的。」她哼笑。

    「最好。」

    我没好气地的回,把手肘搁在窗框上不再搭理她。挂起耳机想暂时疏离外界喧嚣,凝视着窗外的景色似流星一般飞过,冯心则从头到尾都是闭目养神关机的状态,除了有一位巡警经过时他稍稍抬了下眼皮,其余的时间他就像雕像一样静止在椅子上。

    把额头贴在车窗的玻璃上,感受着自己吐出来气息。

    这些年存下的钱是买不了房,却足够支撑我当无业游民几个月。在工作很累、生活很无助的时候也曾想过果决的放下一切给自己一个旅行。可当新的案子一波波进来后却又放不了手。

    就这样反反覆覆的过了好多年,从刚毕业对人生充满目标渐渐到了没目标,过一天是一天。偶尔看完几部电影后,也躺在床上幻想过到世界各地浪迹天涯的情景。预想了一百个可能性,殊不知现在正为了那从没想过的第一百零一个理由,坐在异国的火车上。

    人的灵魂是个复杂的旅程。

    我始终相信这句话。

    最后不知道那两个女子说了什么,还轻蔑的瞟了谦肴一眼,谦肴表情明显一个不爽,直接出言把那两个女孩打发掉了。

    微微起雾的窗面映着她怒气未消的脸庞,子车还是笑笑痞样,一副错不再我的表情。

    。。。

    结束约两个小时的车程,下了车,循着当地人的口述,不出几分钟我们就拐到了铺设着两道沟槽的石头路。

    看见这路,不知怎么心里头沉甸甸的,心说,或许二十年前我与妈妈也一同走过。

    从这儿开始一切的画面与相机呈现的如出一辙,道路两旁的树木经过几十年的洗礼生长的更加茂盛,之外的似乎没什么变化,相信上百年前这石头路刚铺好情况与现在的景色差异不远,犹如时间的轨迹在这条石路上凝结了,仿佛一转头还看的见古罗马人驾车经过的画面。

    只有我看过相机传达的记忆,在出了绿荫小径后很自然的变成由我带头走在前面。这一带有传统市集的缘故,游客熙熙攘攘的渐多了起来。

    「确定是这条路?」走没多久后,冯心问。

    「嗯。」我对他点头,觉得他似乎不想太引人注目,并解释说,「往前再走一下,绕过一个应该是礼堂的地方后就是居民的住家了,那里的人会少很多。我们要去其中某一户,但我不确定是哪家,整排大门都盖的很像,到时得找一下。」

    我讲得好像这是我厨房,每天都来一样。

    越过这条市集的最末端,撇见那颗曾经抢着买冰的树下。树荫下已换成了别的摊贩,可感觉还是那样熟悉,我想这大概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的景象。。。。。。

    咽了口唾沫,转过身,赶忙招呼冯心他们往右走。

    毫不意外,在穿过热闹市集后观光人潮一下子骤减,穿梭在古风小巷的人寥寥无几。说实在的,这块区域背光,氛围确实给人一股神秘的荒凉感,即使在大白天也会不禁幻想传说中食人的飞禽走兽,会突然从哪条巷子窜出来的感觉。

    而越往山坡上走越是人烟罕至。

    「好像是那的样子。」我望向一排被小山丘挡在后边,不怎么显眼的土墙。

    那里简单横着几条木棍,表示前方不对外开放参观,我们四人趁着没有其他观光客的空档,弯着身子偷溜进来。

    这土墙虽然外观开的门有五六扇,但里头空间并没有区隔,呈现出长条型的大空间,一排排拱门开的与人齐高,低头走过时很有压迫感。外墙乍看之下没有太多的修饰,反倒是里墙由外往内望进去,看着刻有很多精美细致的女神像浮雕。

    我急着进去想一睹风采,没注意脚下是否踩到地,才刚大步一跨立马跌个狗吃屎。

    扭头一看,惊觉原来不是门开的与人一般高,而是这整栋建筑犹如地层下陷般,沉入地面好几十公分。

    在场没人同情我,我还是自己爬起来,拍拍灰尘跟在子车他们后头探访这个空间。太阳投射进来的光十分有限,有些角落仍是灰灰暗暗的不清晰。在前半段绕了一圈,除了本来就凿在墙面的装饰浮雕,室内连斑剥的碎石块都没有,像是特意给人清空了。

    走到建筑的前段,就看见子车抬起下巴,一脸认真地思索着的样子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你在看什么?嗯。。。。。。」我走车旁边跟着抬头一看,顿时无语。

    他看了我一眼说:「我总算确定我们没有来错地方了,你瞧这里屋顶的样式,和我们之前看到的是不是有几分类似?」

    「嗯,我认为不是类似,它们是几乎一样,这样式叫蜂巢顶。。。。。。在这里,好像大多建在墓室的。」

    子车听我这样讲,诧异的盯着我看,我则朝他耸耸肩,「我是说,好像。」

    那时在后羿墓里,我极度怀疑那圆拱形的天顶一定有古怪,当下认真地研究了很久,我到现在还记得那石块堆叠的结构方式。事后住院期间才想起来,我会那样着墨于圆形天顶,全是因为以前考试考过。

    室内的浮雕都极具故事性,丰富且生活化。前半段大部分都是刻着女人的姿态,或坐或躺似乎是日常生活的情景。到中间开始加入了一些男人之间竞技样貌,好像在搏斗还是比武什么的。

    我回想起在相机所看到的,完全没有这一段。

    那群人丝毫不被这些历史遗迹所吸引,一进拱门就直直往内庭的半月泉口走去。要不是他们来过好几次已经非常确定目标地了,要不就是这些遗迹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值一看。

    但,这里的浮雕,比起其他建在外头长年受风吹雨淋的还要来的完整许多,人的瞳孔和兽类毛发都还十分立体,没有缺损非常夺目,很难让人忽略得如此彻底。所以我的结论为一;上一批人应该来过很多次了。

    「欸,你们两个,快跟上啊,都叫半天了。」谦肴在前方朝我们呼声。

    「喔喔。」我快步跟过去,子车根本不理她还像散步一样走。

    穿过这满是浮雕的主屋,跨出另一边置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