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锦辉暗道:你在我那永辉小筑住了这般久,又是我师兄的未过门的妻子,于我可不就是有缘得紧。”
“我也觉得卢姐姐面善,你这朋友我交定了。”
刘大夫虽然原谅了叶家,但每天有那么多的患者慕名前来问诊,如何能一走了之?
更何况,刘美丽现在并不想回到泉州,叶锦辉来了一趟,她便跟着回去了,岂不是让叶锦华更加得意?总要让她受点教训才行。
但凡有本事的人,总是会恃才
叶锦辉并不放在心上,反正她现在帮叶老爷子管楼船,想得杭州也很方便。
至于叶老爷子,她打算过了年将他请到刘家来让刘大夫诊个平安脉。
既然刘大夫要长期住在杭州,叶锦辉便巴不得交好卢雯珮。
“只是不并不能天天呆在杭州,到时候师父和师姐还要靠卢姐姐帮着照看一下。”叶锦辉继续说道。
卢雯珮本就存了结交叶锦辉的心思,听她这般一说,便应了下来,“谁照应谁还说不定呢,刘大夫和小刘大夫都是神医,说不定我和我的家人还要他们多多照顾。”
刘美丽这会儿正好闲着,“治病救人,本就是一个大夫应尽的责任,实在称不上照顾,卢姑娘太客气了。师妹现在找你帮着我照顾我倒是真的,毕竟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又没有认得的人。”
叶锦辉听得不免笑了起来,“你们做得都是应当的,都来照顾我吧,我最需要人照顾。”
她的目的本就是介绍这两人认识,而她们双方也相谈甚欢,她的任务已经完成。
不过被她这么一逗,两人都笑了起来。
卢雯珮便悄悄地拉了叶锦辉:“请问叶大妹妹家里是不是有个表哥去年出海了?”
叶锦辉:看来卢家来找师姐看病是假,来找我打探卢骏伟的消息是真。
“是,姑母家的表哥。他走前隐约和我提过,说是令兄也跟着去了,卢姐姐是想打听卢公子的消息吧。“
被她这般一说,连卢太太也忙侧耳倾听。
“我来之前,有商船回来,说是曾遇到过他们,一切顺利。本是想派个人去贵府报一下平安的,结果卢姐姐就过来了。”叶锦辉说道。
卢雯珮连声道谢:“这样阿娘晚上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不过是传了一句话而己,卢姐姐不用放在心上。”叶锦辉笑道。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
“不知叶大妹妹什么时候回泉州?”卢雯珮问道。
叶锦辉想了想,道:“估计马上就要回去了,临近年关,家里的事也多。”而她又身这长女,家里又是年迈的姑祖母在管事,必须回去帮忙。
卢雯珮便露出淡淡的遗憾,“我还想着妹妹若是晚些走,陪妹妹逛逛杭州呢。”
楚璃虽然让人讨厌,但叶锦辉对卢雯珮的印像很好,闻言立刻笑了,“师父在这边,只怕我以后会经常过来,到时候再去府上拜访姐姐。”
卢雯珮面上一喜,“好,妹妹可要说话算话,到时候姐姐定倒屣相迎。若妹妹回泉州,姐姐还有一事相请,若有我那兄长的消息,还请派人和我说一声。”
这不过是点小事,叶锦辉爽快地应了,“不知要怎么和姐姐的人联系?”叶家的楼船自然也能将消息带到杭州,但有时候多一事倒不如少一事。
卢雯珮估计是早打好了主意,听叶锦辉这么问,就道:“直接派个人去和五芳斋的掌柜说一声就行了,那里是我家一个亲戚开的,会帮我们把消息带回来。”
叶锦辉应了,卢雯珮母女高兴地告辞。
叶锦辉趁机将自己在扬州和苏州买宅子的事和刘美丽说了,“我打算全部开成药铺,也不请坐诊的大夫,只照别人开的药方抓药,但我最近一直在忙的别的事,只怕有时候会没时间管理,不如师姐一并帮我着,到时候咱们五五分成如何?
师姐今非昔比,神医开的药铺,自然是比起他人开的名气要高多了,有这么有名气的师姐,我自然也要跟着沾沾光。”
刘美丽知道她是担心福建的军需用药,但这也是她和叶家重修于好并且有利有可图的机会,便同意了。
叶锦辉和刘美丽商量好这些事,也辞别了刘大夫一家,回了泉州将这件事和安国夫人汇报了。
安国夫人虽然对叶锦辉大庭广众之下,跪下向刘大夫认错颇有微词,觉得她让叶家失了面子,但如今刘家远在杭州,如今又临近腊月,事情实在太多,也只得先丢开手了。
闽地的冬天虽然不像北地那边冷,但阴雨连绵的日子却仍让人感觉到了刺骨的凉意。
叶锦辉天天猫在翠鸣居,几乎不怎么出门。
转眼之间,便到了大年夜。
就是平常一直吃斋念佛的叶老太太和叶大太太也破天荒地在众人面前露了一次脸,和大家一起吃了年夜饭。
叶锦华亦步亦趋地跟在叶大太太身后沉默不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了。
到了元宵节,到处张灯结彩,车水马龙,笑语盈盈。
然而,杨姨娘的屋子里,一灯如豆,一面如死灰心如缟素的妇人卧于榻上,无声地流着眼泪。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11章 当初的那条手帕()
叶锦辉整日呆在鸣翠居里,对永辉小筑那边只说沈少爷回乡过节去了,反正沈辉又没什么亲朋友好,也没有人会关心他到底会在哪里过年。
等到元宵节叶锦辉去拜见郑先生的时候,郑先生送了她一盆盛开的水仙。
“刚发芽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将它当成了大蒜,只有它自己知道,它也可以在寒风中怒放。”郑先生一副意有所指的模样。
郑铭听得哈哈直笑,“阿娘又开始忽悠我们了,这水仙明明是阿辉去岁送给你的,她难道不清楚?”
郑先生:“但今岁却是我亲自照料才使它开得花,你说功劳是谁的?”
这个时候的郑先生和郑铭,就像忘年之交的朋友。
叶锦辉从来没想过,母子之前还可以这样相处。
“是花,只要用心照料,早晚都会开的。”郑铭一脸理所当然。
不过,这也正是叶锦辉心叶所想。
“但水仙只能在温室里开,担不起‘寒风中怒放’一说,风一吹只怕连根都要被拔起来。”郑铭长大之后,开始经常反驳郑先生。
“这叫明白自身不足,巧妙利用外界环境达成自身目的,也就是借力使力。”郑先生仍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做人也是如此,唯有取长补短,万不能用已之短,攻别人之长,不然就唯有失败一途。”
叶锦辉这才明白过来,郑先生是借这水仙在开导她。
郑先生是想告诉他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保持一种和平的心态,怨天尤人没有任何用处,唯有将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利用起来,就算身边是寒冬腊月也可以如春花一般美丽绽放。
不知不觉间,又大了一岁。
“阿娘这是在提醒儿子,快快长大成人好照顾您吗?”郑铭问道。
叶锦辉哑然失笑,男人和女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果然不一样。
郑先生却道:“我们每个人,首先要照顾好的是自己,不过,阿娘倒是很期待将来你长大照顾阿娘的时候。”
叶锦辉:我以后也会好好照顾您老人家的。
但这话她只在心里对自己说说,因为她明白,有些事永远不需要说,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了。
郑铭却看着叶锦辉笑起来,“阿娘不过是把你送她的花又给你送了回去,你这么严肃做什么?”
竟然取笑她!
叶锦辉:“我在想,先生只怕是不太喜欢水仙,她可能更喜欢茶花的十八学士。”
郑铭竟异常的自信,“阿辉你放心,等我下场,必定会连中三元。”
这下,连郑先生也笑嗔道:“你可别吹破了牛皮,徒惹阿辉笑你。”
叶锦辉:“我不笑阿铭,只会将这件事时不时拿出来念一遭。”
郑铭:“看来,不连中三元也不成了!”
郑先生现在仍住在叶家的后罩房里,郑铭早入了黄氏族学,沐休的时候和李志宽一起住在外院。
叶锦辉略坐了坐,起身去了安国夫人那里,见过礼之后,便道:“倒孙女刚从郑先生那里过来,大过节的,她那里倒是有些冷清。”
安国夫人:“你这孩子,最是孝顺,可孀居之人,可不就这样。”
叶锦辉:“要不,姑祖母拔两个使唤的丫头给她,也热闹些。”
安国夫人摇头,“我之前送过去过,但是郑先生直接拒绝了,说是喜欢清静。”说完又望着叶锦辉笑起来,“你这孩子,总是样样替别人考虑得这样周到。”
这是在夸自己吗?
叶锦辉不过一笑,“郑先生对于侄孙女,亦师亦友,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都是她教导我的,她在我心中的地位,仅次于姑祖母。”
安国夫人笑眯眯地听了,却挥手让身边的人全退了下去,脸色却变得严肃了起来,“真真,你可将自己的贴己东西给过别人?”
叶锦辉一愣,“姑祖母指的是什么样的东西?给什么的人?”
安国夫人:“诸如荷包、手帕之类的东西,可私下给过什么吗?”
叶锦辉顿了一下,忽而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姑祖母指的可是私相授受?若真有这么一个人,我应该会向对方讨一件名贵的礼物才对,就算名声受损,至少可以有些实惠可得。”
安国夫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委婉的人,也不想和她绕圈子了,沉声道:“刘千户你还记得吧?”
叶锦辉:“记得,金芫姐姐喊我打猎的时候,碰到过他一次。”
“你将手帕给了他?”
叶锦辉:“我将手帕给他做什么?他爹做千户的一边吊着祖父一边讨好姚家,结果两边都没讨好到不说,折了一条腿进去,祖父将他升为千户,他知不知感恩我不知道,但我却看到他居然和姚崐成了知己,难道刘家就没有人提醒他父仇不共戴天?再说年纪,他比我大近十岁,又不可能有共同语言,难道是刘家找来,说我给了他们手帕?”
安国夫人松了一口气,“是刘千户自己私下见的我。”说着丢了块手帕给叶锦辉。
纯白的绢,上面绣着交颈而卧的鸳鸯,角上绣了一个小小的“真”字。
叶锦辉略看了看,直接丢在了桌上,“太低俗了。”
也不知是评价对方的手段还是绣品。
“十岁之后我几乎没绣过帕子,就是十岁之前也只送过您和郑先生几个长辈光面的帕子,您该最清楚,我不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再说,我今年才十二岁,四叔还没订亲呢,就有人将主意打到我们姐妹头上来了吗?”
她本以为,这样的事还很遥远,哪些到已经有人动手了,手段还这么低劣。
“刘千户说这帕子是你大表姐出嫁之前,到咱们家里来,有人在后花园给他的。”安国夫人说道。
“他也不想想,那时候我才多大!”叶锦辉简单是愤怒了!“老夫人没有问问他,是谁经手的吗?”
这本身就是内宅没管理好的体现,如今审问她又有什么用?
安国夫人听她连姑祖母也不喊,只称自己为老夫人,只得强笑道:“我就知道你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如今不过是想问问你看,要怎么解决这件事。”
叶锦辉冷声道:“这种败坏整个叶家名声人该狠狠处罚,至于刘家,谅他也不敢如何。”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12章 处罚()
叶锦华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因为她每次去拜见安国夫人的时候,老夫人看她的那种眼神,就像是刀一般的凌厉,并且带着种狠决和不屑。
她自认为这段时间已经够小心翼翼了,除了问安之外,根本没敢出现在老夫人面前,但老夫人的目光却从欣赏变成了厌恶。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叶锦辉回来之后在安国夫人面前告了她的黑状,但以往的经验已经告诉她,这种时候往往是说多多错,最好是沉住气,等到安国夫人问起,再见招拆招。
哪想安国夫人却什么也没问。
叶锦华如履薄冰般的过了几天,终是又抛出了一个大秘密,“姑祖母,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再过两三年,鞑子就要攻到帝京了,到时候便有人会推三皇子会在江西做皇帝,姚妃会做太后。”
安国夫人:若真是这般,那姚崐以后岂不就是国舅?难怪她死乞赖脸,小小年纪就说出非姚崐不嫁的话!
“你觉得你大姐姐虽然和姚家退了亲,却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