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郭城来说唯一能使好消息的就是由于明军早有防备以及军队当中有足够多的郎中以及药材。所以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被及时救治,这也让尽可能的减少死亡率。

    不过如果看到外面的传播情况,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经过统计,现在瘟疫已经在整个关东蔓延开了。不但武藏国、伊豆国这两个主要的地方,就连除了武藏在内的关东另外七国:下总、上总、安房、上野、下野等也出现了大面积感染瘟疫的情况。而且东海几国也没能够幸免。

    现在郭城所在的伊豆国属于东海七国之一,紧邻关东中心之一的武藏,由于伊豆大面积出现了瘟疫。连带着其南北防线的其余诸如伊豆、骏河、远江、三河、尾张、美浓、伊势几个国家也没能够幸免。

    在民间具体多少人受到感染郭城不管确定,但是他粗略估计现在绝对已经不下百万人了。

    关东八国以及东海七国是整个倭国除了京畿十国之外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甚至由于这几十年京畿地区的战乱。这里比着京畿的人口密度还要大。

    现在发生在武藏的战争已经完全停了下来,郭城已经开始不断的后撤,哪里大面积出现瘟疫,他就立马下令撤离。

    而之前和他对峙北条氏纲已经被部下杀害,这个时候还让北条氏纲这个恶魔活着估计天理不容。

    在关东大面积出现瘟疫之后,北条氏纲手底下的军队同样不能够幸免,这些瘟疫就是他收集大量死尸慢慢造出来的,所以感染的时候第一个感染的就是他麾下的大军。

    不到一个月,麾下数万大军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的,而自然的一开始北条氏纲还能够压制住手底下的人,但是当那些不明真相的将士们知道瘟疫是北条氏纲制造以及散播的时候,顿时所有人的人愤怒了。

    在乱刀之下,北条氏纲被砍成了肉泥。

    但是北条氏纲死了却仅仅代表着这场浩劫才刚刚开始,瘟疫就像恶魔一样,一旦放出来了,那么就没有人能够控制的住了。

    终于,正德十四年五月末,在明军当中被感染人数达到五万人,已经死亡三千多人的背景之下,郭城下令所有大军撤出本州岛。

    浩浩荡荡开赴本州岛的近二十万大军不得不在瘟疫面前败退。

    而在本州岛之内,随着明军的撤退,情况更加的恶化,瘟疫迅速蔓延,从关东蔓延到京畿,蔓延到北陆并继续迅速的往外面传播。

    当明军已经完全撤离本州岛的时候,整个本州岛从南到北已经几乎没有见不到瘟疫的地方了。而受到感染的人数初步估计已经不低于两百万人了。

    此时整个倭国才多少人,七百多万而已。更为恐怖的是,现在瘟疫的传播还没有一点减弱的趋势。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由于它是人为制造的并且被刻意的大规模传播,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遏制它的最好时机,而等到后来所有人能够做的只不过是尽可能的逃离感染源而已。

    明军是幸运的,他们可以乘坐着军舰撤离的逃离这个犹如地狱一般的地方,但是那些本州岛上的人呢?他们大多只能够呆在那里慢慢的等死。

    整个本州岛已经完全被封锁了。为了防止瘟疫蔓延到本州岛意外的地方,大明调遣了整个大明三分之二的海军把整个本州岛都给严格的封锁了起来。

    上面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那里。(。)

第六百三十三章:种*族灭*绝() 
明军当中所有受到感染的人都被安置到了对马岛和九州岛之间的伊岐岛上,之后这个岛也被封锁了起来。控制瘟疫在外面蔓延,这是明军当下最为紧要的任务。

    在某种程度上来可以说此次大明出征倭国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在撤出本州岛之后,明军并没有就这样停了下来,因为整个倭国还有一个岛屿没有被占领呢,那就是北海道岛。

    这个处于倭国最北端的大岛并没有给明军造成任何的麻烦。虽然这里是整个倭国除了本州岛之外第二大的岛屿,但是实际上他连本州岛上的一个诸侯国都比不上。 。。

    虽然地盘大,但是这里气候严寒,居住的人口极少,实力更是弱不可言。明军到达上面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经过交战,北海道上仅有的几个不入流的大名早就听闻在其余三岛之上战事之惨烈了,所以看到明军之后他们根本就兴不起抵抗的心思。

    至此,虽然大明没有直接占领整个倭国,但是现在的情况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比直接占领了倭国还要好得过了。

    通过明军有效的治疗以及隔离政策,明军当中的瘟疫很快就被控制住了,最后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治疗,明军当中最后一个被感染瘟疫的士兵成功痊愈。

    前前后后明军受到感染的人数一共多大七万多人,好在大部分都已经痊愈,到最后因为瘟疫死亡人数在四千多人左右,造成不可恢复伤病的有五千多人。等于说一场瘟疫让明军损失近万人的兵力。 。。

    对于这个结果朱厚照已经很满意了,就大明现在的医疗条件能够在这种情况之下让绝大多数被感染者痊愈几乎可以称之为一种奇迹。

    但是明军没事了,倭国本州岛上却仍旧处于地狱之中。用地狱这个词语来形容本州岛上的情景没有人能够反对。

    通过明军持续不断的对岛上情况的检测,上面的情况每一天都被反馈到了外界。

    到了现在除了那些躲藏到了深山当中的人之外,其余的地方已经几乎见不到没有感染瘟疫的人了。

    对于岛上的七百多万人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明军虽然退出了那里。但是如果有选择的话,他们宁愿明军没有退出本州岛。

    以前明军在的时候好赖有时候军队当中的郎中还会拿出一部分的医疗物资送给当地的居民让他们用来防治以及治疗瘟疫。

    而有时候明军当中的郎中甚至会出于同情亲自去治疗一下当地的患者。当时明军几乎遍布整个本州岛,可以说受到明军恩惠的当地居民不再少数。

    可是随着明军的完全撤退,这些全都没了,没人再给他们医疗物资了,也没人再给他们看病了。

    更让人绝望的是明军撤离之后岛上出现的混乱局面。明军虽然是一个外来的统治者,但是毕竟明军还有这极其优良的军纪,同时明军对于较服从地区的统治还比较温和。所以他们当时还算是得过且过。

    但是现在呢?明军是走了,不过之前的战争已经让整个倭国的原由上层统治者被清洗一空,明军撤离之后的权利真空迅速的刺激着岛上的一些野心分子。内部的战乱不可避免。哪里的明军撤离。第二天准定爆发冲突。

    瘟疫让人们恐慌,遍布本州岛各地的冲突则不断的加剧着岛上局面防止瘟疫的困难,到了现在,上面的战乱以及基本上停止,因为几乎所有人的都在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九州岛、四国岛以及北海道上的居民应该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因为大海的原因可以不受瘟疫的困恼。

    或许等到这场前所未有的瘟疫消退了之后,他们就要成为整个倭国最后的人了。

    不管怎样那里的战事已经算是结束了,除了还在封锁本州岛的海军之外,剩下的十几万步兵已经开始陆续撤退了。镇守其余三个岛屿根本就用不了多少的军队。

    现在朱厚照对于倭国的期望就是等待。等待上面的瘟疫自行消退了之后再上去看看情况如何。

    至于在暗地里朱厚照倒地有没有因为倭国爆发的瘟疫而窃喜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场瘟疫灭绝的是一个种族。

    时间转移到国内,虽然受到大明与倭国之前的战争影响。大明的发展有那么稍微的减缓,不过总体上整个大明还以呈现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

    一个王朝能够连续两代君王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奇迹了,以至于现在朝中很多的人都开始拿朱厚照和唐太宗相提并论了。

    唐太宗有贞观之治让大唐呈现鼎盛,而朱厚照同样也有正德改革让大明前所未有之鼎盛。唐太宗歼灭了东突厥。让大唐成为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而朱厚照同样彻底控制了整个蒙古草原以及更远的地方,让大明成为了这个世上前所未有的强大王朝。

    把朱厚照和唐太宗相提并论。一点都不过分,而朱厚照更是欣然接受,作为一个稳坐皇位的穿越众,如果不能超越唐太宗,那就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的身份了。

    进来朱厚照还在酝酿着另外一个改革,那就是科举制度。

    这个出现于隋,发展于唐,兴盛于宋的科举制度不得不客观上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之创造,它很好的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一条尽可能公平以及广泛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同样更重要的是,它一手终结了在以往延续了上千年的世家统治。

    不过一个事物的发展总是要和先进与落后相伴随的,在以前科举制度是一个可以称之为领先世界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又有谁知道历史上再过两三百年它就会被骂的一无是处了。

    历史已经证明科举制度不革新不行了。

    当然,朱厚照也没有那个心思,更没有那个胆量去直接完全的废除科举制度。朱厚照对科举制度最大的好感就在于这个制度是古今中外论起公平xing最好的一条选拔制度。

    不要说科举存在舞弊的现象,真的要说起来,其他现在的选拔制度当中舞弊的现象揭露出现能把你给吓死。科举舞弊一经发现抄家、杀头、流放那可是常有的事情,现在哪个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如此严厉的惩罚的。(。)

第六百三十四章:科举革新() 
让朱厚照不去废除科举制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敢。

    实话实说,朱厚照确实是不敢真的完全废除科举制度。整个大明一百多年来所有的统治阶级基本上都是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你把这个制度废除了,那不就是和全天下无数的读书人以及那些实权者彻底走向对立面了。

    后世满清的灭亡不可否认他们完全废除科举制度也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坟墓。 。 。

    所以朱厚照要做的便是慢慢的改革,虽然我没办法直接完全废除了科举制度,但是我可以像是温水煮青蛙一般的一点点去改变这个科举制度。

    或许等到二三十年乃至上百年之后,虽然科举还叫科举,但是那个时候的科举除了名字一样之外,内容是否还一样就不一定了。

    其实朱厚照所谓的改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是复古。如果真的要改革科举制度其实也并不需要真的去创造些什么东西,只要你有那个心,完全把以前科举制度的一些东西给加上就绝对可以了。

    到了大明朝,科举制度考试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的八股文,这个东西也叫做经义。

    其实在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并不是只有经义这一个的。科举制度考试内容最为繁杂的时候是唐朝,当时考试常设的科目有就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换成今天的文理科的叫法,基本上就是把文科的内容和理科的基础内容全都包括进去了。 。 。

    考虑到当时自然学科并不发达的现实,这五十多种学科已经把当时社会上能够加进考试的东西都给加进去了。在某种程度上比着现在考试的还要全面。

    当然科举制度的衰败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大明,因为本身从设立之初科举制度就存在了重文的局限xing,到了宋朝更是因为重文轻武的思想极力的压制经义之外的其他东西。至于大明的八股文其发源还在于元朝。

    正德十五年,朱厚照第一次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变,在传统八股文的基础之上,今后科举制度增加了策问的内容。

    策问。即议论。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以前唐朝和宋朝的时候也有这个内容。策问主要就是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经济等各方面社会问题,比起传统的八股文来难度更大,当然也更有实用价值。

    这一条改革一出现,基本上大明都是呈现欢迎的态度,这些年随着朱厚照带来的影响,大明是越来越开放。对于当今科考考生只会做文章的现状不少的有识之士也已经发表了众多的不满意见。

    现在在八股文的基础之上增加有关治理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策问无疑让不少开明的人看到了科举制度将更加具有实用xing。

    今年就是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即位以来第一次科考是在正德元年,也就是明年再举行科考的时候,考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