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赵姓皇族别的没有,就是人口多,将他们都打发出去,恐怕整个地球还不够分的。

    听到平安这么说,赵璨一时竟也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

    “好吧,你说得也有道理。虽然外面的世界宽广,但也不会是没有数的。况且,就是我大楚兵强马壮,国力强盛,周遭还有许多小国虎视眈眈。我想那海外之地,估计也差不多。”最后他道。

    反正前期安排还需要很长时间,如何协调这些人,让他们互相牵制,总可以慢慢安排。况且他们的心思放在了外头,自然不会再觊觎自己的位置,国内也能安稳下来。

    最重要的是,要在海外稳定下来,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或许自己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够做到。所以就算他们发展得真的很好,将来有能力反过来入侵大楚,那也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了。

    虽然赵璨很希望大楚能够千秋万代,但他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从古至今,最长久的朝代也不过是周八百年,其中还有一半的时间实际上是分裂的,诸侯各自为政。至于其他朝代,国祚莫不都是只有三五百年。

    所以几百年后,大楚究竟还在不在,也实在说不好。操心那时的事,倒像是杞人忧天。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赵璨也觉得能够用这种方法将一部分宗室安置出去,是一件不错的事。反正如今大楚已经有了足够的粮食,往后只需鼓励百姓多生即可。就算宗室们离开时要带走一部分人口,但一二十年之后,也就能够补上了。

    在这一点上,平安不太认同。

    “虽然人口多了国力就强盛,但我认为与其多生孩子,还不如将精力都放在改造工具上面。”如果进入工业化社会,需要用到的人力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了。

    虽然这也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总比一味多生更好。

    生孩子这种事嘛,平安还是觉得,养得起愿意生就生。——不过话说回来,在古代本来就已经够奉行多子多福了,从来只有想多生的,少见不想生的。一家有六七个孩子都是常事,所以也没有必要继续鼓励,免得生得太多,对母体损耗过大。

    最后赵璨被平安说服了。

    所以平安之后会将精力主要投入在两件事情上,第一件是热武器的改良。人口少了,军队的数量势必就会减少,如果不对战斗方式进行改革的话,面对草原铁骑是不占优势的。

    而现阶段,热武器在对冷兵器时,天然拥有压制的效果。军队配备上热武器之后,自然就不惧草原人了。

    第二件是蒸汽机的研究。

    动力是工业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或者说是奠基的一环。有了它之后,才能开始工业革命,让机器代替人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将大部分的人手解放出来去做别的事情。

    这件事实际上平安一直在做准备,不过因为身上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之前一直是做做停停,没有将重点放在这上面。毕竟就算是工业革命,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前期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大部分该铺垫的地方都铺垫好了,赵璨基本上彻底掌控了这个国家,在他的支持下,平安总算可以全心投入这件事了。

    当然,人口素质的提升也是不能忽视的。既然人口少,那么每一个人都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

    现在大楚可以从海外采购粮食,而且国内的粮食产量也正在不断增多。这种情况下,减少农业人口,对其中一部分进行培训,让他们去做别的事情,就很重要了。

    这些事不管是哪一件,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成的。所以平安在也只是跟赵璨商量了一下,具体的事情,就只能慢慢来了。

    现在当务之急要做的,反倒是另外一件事。

    朝廷的船队出海,带回来了无数海外的特产,这些东西在大楚十分少见,所以价钱自然也十分让人眼红。尤其是在江南,不少大商人都已经从这其中嗅到了商机。

    只不过这是朝廷的东西,他们也不敢打什么主意。毕竟别说是现在的赵璨,就是以前性格比较温和的先帝,也不可能容忍有人挑衅皇室的权威。

    不过朝廷吃肉,他们跟着喝一点汤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嘛!

    所以就在使臣的队伍入京之后不久,江南那边上了一封奏折,引起了赵璨的注意。

    江南商业发达,商家们自然也比别处更有钱。钱和权又一向联系紧密,他们跟江南官场的关系,可想而知。所以这一次江南送上来的这封奏折,就是替这些商户们转达他们的意思。

    “江南的商人们想要组织船队,跟官船一起出海做生意?”平安听到赵璨转达的内容,有些惊讶,不过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商人从来都是嗅觉最为敏锐的一群人,哪里能够挣钱,哪里就有他们。不管当地到底是富庶还是贫瘠,反正只要有利润就可以了。

    所以这一次朝廷赚了那么多的钱,自然也让他们眼红,想要分一杯羹了。

    赵璨关注的是开这个口的人是江南巡抚,可见江南这些商人们的能量之大,就连自己朝中的重臣,二品大员,也会被他们说动,为他们说话。

    其实这一点,赵璨当然不是第一个注意到的人,实际上,江南重商的风气由来已久,早在大楚立国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

    而且这些商人们最为油滑,当初大楚从东南洛州起家,征战了大半个大楚,最终立国,战火实际上始终没有蔓延到江南,因为他们见势不可为,早早就表示了归顺。

    所以江南虽然也是大楚的一部分,甚至大楚的赋税有一半是来自江南,但是实际上,即使是到如今,朝廷对这边的掌控力却还是没有那么强。

    譬如傅彦的家族,当初不愿意为大楚出仕,却能够安稳的在江南隐居,便可见一斑。

    反倒是财帛动人心,不少大楚官员在江南任职的时候被钱财打动拉拢,为这些商人们开了不少方便之门。

    除此之外,大商人们跟江南那边的世家之间,关系同样错综复杂。而江南读书人多,在士林之中的地位又举足轻重,所以朝廷即便是想要动一动,但也始终顾虑重重,难有成效。

    当初平安让徐文美前往江南,又从秦州刘家那边入手,在江南做了不少铺垫。最后还打算将冯玉堂也弄到江南去,其实就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后来图书馆的事情,跟江南温家搭上了关系,开始合作,这件事反倒不好动手了。所以冯玉堂也回到了京城,负责武学的工作。

    不过现在,平安倒觉得自己想要做的许多事情,江南都可以成为切入点,保持这样倒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听说这些商人想跟着官船出海做生意,平安倒觉得也不是不可为。

    “江南财富占天下大半,若是再让他们这样发展下去,是否不妥?”赵璨问。

    平安道,“那就不让江南独占鳌头。全国各地的商人,若是有心,都可以跟着出海,不就可以了?甚至如果没有船只,朝廷这边也可以提供,只不过要支付一笔钱租用。”

    “只是恐怕他们想要跟随官船出海是假,探查海路是真。”赵璨道。他也知道商人秉性,不可能一直都跟着朝廷,出这份租金。那些大商人家中有财,要建造大船,组建船队独自出海并不困难。

    平安笑道,“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并不指望一直出租船只获利。海贸利润丰厚,朝廷自然也要设立海关,收取关税。”

    官府要做的事情自然不是去跟那些商人抢夺生意,而是收取各种税收。

    所以让这些商人去海外做生意,实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对大家都有好处。

    这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后世喊了那么多年的共同富裕口号,最终不也是先富带动后富?

    只有这些大商人存在,市场活泛起来,商业发展,才会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只要这些商人没打算叛国,只是想要挣钱的话,为什么不同意?只要设立相应的律法限制住他们就可以了。

    而且,退一步说,赵璨想要插手江南的事情,一味站在对立面是肯定不行的,至少也要找个突破口。

    “这一次的事情就是个不错的突破口,”平安说,“如果能够让这些商人们跟朝廷站在一边,那么江南的事情,自然而然便能够解决了。”

    商人们如果想要得到好处,自然要紧密的围绕在朝廷周围。到那个时候,朝廷占据主动地位,还怕他们会不听朝廷的号令么?

    恐怕巴不得朝廷这边多出点儿新东西,好让他们也跟着分一杯羹。

    平安的这一套理论赵璨自然是知道的,也知道平安一直走的是“有好处大家一起分享”的路线,许多时候甚至会主动将好处让出去给别人,就是为了事情能够顺利进行。

    所以到现在他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但实际上许多人并不知道背后的人是他,得了好处名声的人也不是他,但平安自己反倒好像很享受这种感觉,低调的站在别人背后,而不是自己出去出风头。

    用平安的话来说,要低调,闷声发大财才是道理。

    不过,赵璨也必须承认,这种办法的确也有可取之处。而当平安将它跟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似乎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毕竟,即便是国家大事,但是说到底,还是绕不过“利益”两个字,既然有利益牵扯,那么平安的这种利益均沾的做法,就是可行的。

    所以最后赵璨被他说服,给了江南那边肯定的回答,同时让人将这个消息公布在皇楚日报上,征召商户出海做生意。到时候消息自然能够随着报纸传递到各地去,如果其他地方的商人有意,自然会主动来联络官府。

    当然,江南的商人看了之后或许会不大高兴,毕竟他们本来是想吃独食的。不过这个当口,他们也不敢跟朝廷闹翻。

    于是虽然已经入了冬,按照往年的安排,应该是除了过年没有什么大事要办的,但是现在朝廷上下却是一片火热,都在忙着出海这件事。毕竟要组建出一只商船船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件事忙碌了整整一个冬天,才终于协调好。

    第一次出海,商人们都没有自己备船,而是租用朝廷的大海船——论到造船技术,民间毕竟还是比不得官方。第一次试水,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就是江南的商人们,也没有自己制造船只的意思。

    租船费用和护送的费用,朝廷收起来自然不会客气。国库有了一大笔的收入之后,原本隐隐有些不赞同此事的人,都改变了态度。

    只不过,这之后赵璨想要开海关的事情传扬出去,大臣们便争抢着想要弄到这个好差事。

    毕竟现在谁不知道,出海这件事利润很高,如果能够拿到这个位置,就算不动朝廷这边的赋税,只收取一些商人们的孝敬,或者自己也准备一些货物托人带出去出售,便能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赵璨早就已经有了安排。这样的位置,自然是要留给他自己的心腹。否则交给别人怎么可能放心?

    同时,改组之后刚刚成立的监察院,也会同时派人前往监督,免得里面出现什么猫腻。因为是改组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所以在海关组建之初,顾文珩甚至会亲自前往江南监督,等到后期平稳之后,再换成别人。

    所以到了第二年开春,船队出海时,海关基本的雏形也已经有了。这些船只离开回来都要按照携带的货物交税,真是半点都没有浪费。虽然商人们因此深恨,但是也只好交了钱。毕竟谁都不想失去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

    海贸究竟利润如何,暂时谁都不清楚,但是整个大楚叫得上名号的商人都聚集在了船上,谁也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这个时候,就算朝廷压榨,他们也只能认了,何况朝廷只是按照规矩收税?

    眼看海贸如何还不知道,但又是一笔银子入账,朝廷上下都乐呵呵的。

    就在这个时候,平安跟赵璨商量着,改良了税制。

    原本大楚的税收,实际上是以农业税为主的。但以后工商业肯定会更加发达,这方面的税收比重会越来越多,所以平安觉得,税制必须要提前制定好,免得到时候被人钻空子。

    除此之外,既然国库还算充盈,有了别的收入,也就没必要对普通百姓收那么高的税。

    要知道,就算是现如今风调雨顺,赋税已经是历年来最低,但实际上还是十税一的高额比重。

    当然,这个税率也不至于让百姓吃不起饭,奈何如今还有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土地都是地主家的,普通百姓要重地,只能向地主佃田来种。除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