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玺听了忙道:“如今还没决定呢!是苏佩文老匹夫提出来的。他向来和汪几道一个鼻孔出气,想必汪几道也是同意的。我如今如何是好?我想去求李大人,可李大人未必会听我的。”
阿福常和他说姜宪的事。
他知道李瑶和姜宪的关系非常好。
左以明更是姜宪的姻亲。
太皇太后眉梢一冷,捻着手里的十八罗汉小叶檀佛珠,慢慢地道:“皇上是想让我去跟李大人说一声吗?”
赵玺面露喜色,忙道:“若是曾祖母能出面帮着说一声,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太皇太后思忖了片刻,直接吩咐孟芳苓:“你拿了我的名帖让李大人明天进宫一叙!”
孟芳苓有些意外,但还是恭敬地应是,退了下去。
赵玺忍不住就露出几一个欢喜的神情,在太皇太后面前撒着娇道:“曾祖母,我们去不去金陵,就全靠您了。”
太皇太后呵呵地笑了几声。
御膳房急赶急地的送了点心过来。
赵玺却不敢在这里多耽搁,草草地吃了半块点心,就起身告辞:“母后还在等着我用午膳呢!”
为了让赵玺和赵建童亲近些,韩同心每天中午都招了赵玺过去和赵建童一个桌子上午膳。
这些太皇太后都知道。
在她老人家看来,这就是韩同心没事要折腾赵玺。
可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孟芳苓送了赵玺出宫。
赵玺赶往坤宁宫。
韩同心已换了常服,和蔡如意一左一右地坐在坤宁宫东暖阁临窗的大炕上看赵建童吃点心,还满脸关切地叮嘱赵建童:“可得慢点。这点心刚刚出锅,还烫着呢!”
赵玺定眼一看,和御膳房送往慈宁宫的点心一样,不过是把茯苓糕换成了枣泥糕,芝麻云片换成花生云片,却正是赵建童喜欢吃的。
他心里顿时像有力火在烧似的,好不容易才控制住情绪,垂下眼帘,上前给韩同心请安。
韩同心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毫不客气地道:“听说你去了慈宁宫,可是太皇太后那里有什么事?”
“太皇太后一切安好!”赵玺恭谨地道,“不过是有些日子没有看见朕了,叫了朕过去说了两句话。朕心里惦记着太皇还没有用午膳,就提早过来了!”
韩同心冷笑。
她心里倒不是不相信,只是不想让赵玺好过,觉得这样吓唬吓唬赵玺,心里就会痛快很多。
好像她为难了赵翌似的。
至于赵玺到底找太皇太后做什么,她压根不关心。
反正太皇太后只要保住王家,只要保住姜宪就行了。其他的人,就算赵翌活的时候,太皇太后也没有放在心上。
赵玺见了果然吓得有些瑟缩。
韩同心高兴,神色微霁。
蔡如意却直皱眉。
她觉得韩同心和赵玺荣辱与共,大可不必如何对待赵玺,遂笑着给赵玺解围,道:“太后娘娘,您看皇上,可真是孝顺!还忙着您的午膳,和太皇太后说了会话就回来了。您再看我们家建童,除了吃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你什么时候也跟着皇上学学,娘也就不用总是担心你不会讨好你爹了!”
最后一句,她是跟赵建童说的。
赵建童不知是真是假,面露委屈,跑到了韩同心的身边,一副寻求韩同心庇护的样子。
※
亲们,今天的第二更!
正在写第三更!
求亲们的月票!
第九百零三章 去向()
韩同心忙搂了赵建童,对蔡如意嗔道:“你也是的,孩子又没有犯什么错,你这脸红赤目的是在做什么呢?阿童,别怕!万事都有姨母给你做主呢!你好好地吃你的点心去。你爹要是嫌弃你,你就来告诉我,我帮你教训你爹!”
蔡如意要的就是韩同心这句话。
她眼底忍不住闪过一丝喜悦,又很快平静下来,对韩同心抱怨道:“你这样,要把这孩了给惯坏的!”
“我们阿童这么懂事,怎么会被惯坏?”韩同心不以为然地摇头,搂了赵建童在怀里,温声地道,“今天御膳房做的都是你喜欢吃的,你还有什么想吃的,只管告诉身边服侍的人,我让御膳房给你做。”
赵建童冲着韩同心甜甜地笑,歪着脑袋道:“应该让御膳房做些杏仁糕和芝麻云片,太后姨母喜欢吃杏仁糕,皇上喜欢吃芝麻云片。”
“哎哟!”韩同心又惊又喜,捧着赵建童的脸就“啪”地亲了两口,对蔡如意道,“你还说这孩子不孝顺,你看看,你看看,多贴心啊,还知道我喜欢吃的是杏仁糕,皇上喜欢吃的是芝麻云片。皇上,你可得赏了靖海侯世子!”
赵玺干巴巴地道:“一切都听母后圣裁。”
心里却对蔡如意母子腻味的不得。
这样的讨好,宫里随便一拉就能拉出来十个八个的,有什么好奇怪的,偏偏因为蔡如意是靖海侯夫人、赵建童是靖海侯世子,就格外的与众不同。
这两个人也不知道有多恶心人!
蔡如意和赵建童还真没意识到。
他们只是单纯的想向赵玺示好罢了。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赵玺的心思如此的诡异,在他们看来的讨好和解围,在赵玺的眼里,成了赤|祼|祼的讽刺,并且为以后埋下了恶果。
太皇太后这边,在见李瑶之前,先见了侄儿亲恩伯王廷。
她问王廷:“若是迁都,你准备怎么办?”
王廷不以为然,笑道:“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恐怕没有个十年二十年,不可能迁都。何况朝廷现在根本没银子,怎么迁都?前些日子梅大人家嫁女儿,我去喝酒的时候,曾和他讨论了半天。梅大人也说,就算是大家都同意迁都,那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太皇太后听了恨不得打王廷几下。
她怒其不争地道:“你也是做祖父的人了,怎么就这么点眼光?迁都有多少困难,那汪几道不知道?那苏佩文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愿意跳出来主张迁都呢?想必是有几分把握的。你现在不想清楚了,一旦事情定下来,别人都已经安排好了,你想插进去,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王廷憨厚地笑,道:“姑母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现说我也一把年纪的人,阿瓒又是个老实听话的,能本本份份地过日子就行了。像镇国公那样的,虽说是权势滔天,可一旦战败,不也有人叫嚣着要把姜家满门抄斩吗?我还是有几碗饭量就吃几碗饭好了!”
太皇太后听着沉默了半晌,这才淡淡地道:“你可要想清楚了。你跟着我,我是要留在京城的!”
王廷大吃一惊,忙道:“你不准备跟着南下吗?”
“我南下干什么?”太皇太后摇头,道,“我还有几年好活。我从小在京城长大,在这宫里生儿育女,在这宫里青灯古佛,孝宗皇帝的陵宫在这里,永安的墓在这里,保宁还时常要来看我,我哪里也不去!”
这样的结果王廷已隐隐猜测到,此时听来并不十分的诧异。他也沉默了片刻,正色地道:“姑母年纪大了,保宁又不在身边,身边更是得有晚辈照顾。若是姑母不走,我也不走!与其客居金陵,不如老死京城。”
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聪明人,这么多年来能平平安安,除了太皇太后的庇护,再就是镇国公府的照拂。失去了这两个人的指点,他根本不是那些功勋世家对手,他还不如就呆在太皇太后的身边。
太皇太后也知道。
她叹气道:“也好!你就留下来吧!等以后皇上大婚了,王家也该泯于众人了!”
王廷不住地点头。
回到家的曹宣也正和白愫商量这件事:“……昨天大朝会吵了一天,今天又召开大朝会,又吵了一天,到现在还没有个结果。不过,汪几道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又有靖海侯在后面推波遂澜,迁都是迟迟早早的事。我们也要早做打算才是。”
白愫正在喂大妞儿吃米糊。
因要和曹宣说正说,她给大妞儿擦了擦嘴边的糊糊,就把碗递给了大妞儿的乳娘,示意大妞儿身边服侍的把大妞儿带下去,然后又亲手给曹宣续了杯茶,这才坐到了曹宣对面的大炕上,温声道:“国公爷是个什么意思?我去哪里都可以!”
虽说京城离姜宪更近,可她还要照顾曹宣。
曹宣犹豫了一会,这才道:“我想留在京城!”
白愫稍一思忖就明白过来了。
若是迁都,肯定有人会跟着去金陵,也必须有人留下来。
姜宪走后,曹宣在公务上干得并不舒服。有一部分原因是别人觉得曹宣是姜宪的人,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曹宣是曹太后的侄儿。汪几道等人不说,却十分的忌憧曹宣。今年年初就弄了个人到五城兵马司任了副都指挥使。
从前可没有这个职务。
明眼人一看就是来和曹宣争权夺利的。
人来了之后也没少找曹宣的麻烦。
曹宣这是怕他不跟着去金陵,也就个闲散的差事等着他了。甚至从此与仕途绝缘,怕她嫌弃他没本事。
从前的承恩公曹大公子,什么时候会顾忌有人嫌弃他了?
白愫抿了嘴笑,心里泛起点快活来,道:“还好我出身北定侯府,我爹也好,我祖父也好,我弟弟也好,都多半的时候闲赋在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曹宣听了眼睛一亮,磕磕巴巴地说了一声“是吗”,就没再言语了。
白愫继续去给大妞喂食。
曹宣望着窗外盛开的石榴树,低低地笑了一声。
到了八月底,江南大雨不止,长江水患,高邮等地尽量淹没。
京城粮价再涨。
※
亲们,三更送上!
PS: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后台总是不顺利,发文的时候又登不上去了,只好一边看资料一边等,终于等到能发布了……
第九百零四章 落定()
迁都的事再次被大臣们提起。
远在西安的姜宪却吃着甜瓜看着热闹。
她已经带着孩子回甜水井。
因九月二十二是她的生辰,虽因有长辈在不能大肆庆贺,加上姜宪也不想去应酬别人,那天家里还是要吃长寿面的。
李谦很早就把手中的事都推了,准备陪姜宪一整天。
姜宪却和董珊瑚商量着冬天在暖棚里种些小黄瓜和青菜的事:“……从前还是种得太少,你们自己家都不够吃,更不要说送人了。今年你们多种点好了。”
董珊瑚笑道:“那我们再搭个暖棚好了。家里的今年种了很多的花,准备春节的时候各家都送一些。”
董家的暖棚很有名,当初他们也是因为这样才和姜宪搭上话的。
姜宪就寻思着要不要给白愫送点,道:“这瓜果蔬菜的,容易保存吗?”
董珊瑚想了想,道:“不太容易保存!”
姜宪就给她出主意:“你们家不如做这生意吧!在京城附近弄一个,生意肯定很好。还可以接受定单。像我这样的,就想给承恩公夫人也送点就好。”
郡主是不知道这温棚里种出来的蔬果有多贵吧?
就算是功勋世家,也不会可着劲儿吃的。
不过,郡主这主意了还是不错。
他们不缺那点银子,若是在京城附近弄个温棚,到时候就用这个做年节礼,又体面又讨喜……
董珊瑚的脑子飞快地转着,不由就说起了这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迁都之事:“您说,这件事能成吗?”
“这天下有什么事是下了决心成不了的!”姜宪倒挺希望赵玺搬到江南去的,到时候他就知道什么叫厉害了。
江南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那些士子肚子里的弯弯曲曲多着呢,别说是赵玺了,就是简王,也未必能讨了好去。
董珊瑚道:“那我们还在京城附近弄温棚吗?”
“功勋世家里面应该大部分都不会走。”姜宪笑道,“要走的,也是年轻的一辈。到时候京城没了皇帝,就更宽松了,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
董珊瑚若有所思地点头。
李谦回来了。
董珊瑚忙起身告辞。
李谦更了衣出来,和姜宪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喝茶,笑着问她:“和董氏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自两人上次好好地谈了谈心,姜宪的心情又变得开朗了。
李谦觉得这是因为自己从前陪姜宪太少的缘故,如今他不管多晚回来,都要和姜宪说会话。不像从前,只想着怎样把姜宪拉上床。当然,也不是说现在这种晚间的运动就少了,不过是不像从前那样猴急了。
想到这里,李谦不由在心底自嘲自己。
“猴急”这个词还真挺适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