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最后,纷纷表态,今年地里的秸秆不烧了,等下就拉回来。

    当然这也和刘大国祭出的大杀器有关:从今天起,只要发现有人在地里点火,一次罚款五十块。

    开完会,刘道德和郭老爷子几人闲聊几句,看时间还早,也不急着回家,就领大将军沿水库转悠起来。

    河堤两边,碧草青青,杨柳依依,微风吹来,甚是凉快。

    刚进入初夏,正是鸟类筑巢孵蛋的大好季节。刘道德根本不用神识感应,直接抬头,就能发现不少鸟巢所在。

    树杈上,树洞中、石缝里,还有河边的草丛,甚至水中芦苇杆上总共走了百十米远的距离,他就发现十来个鸟窝。

    这要是搁小时候,刘道德早把它们全投了。

    话说想当年,刘道德也当过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基本隔三差五,就会约几个同伴上山用弹弓打鸟。

    什么喜鹊、斑鸠、黄鹂、麻雀看到啥鸟都打。半天功夫,能打一大串子。

    有了收获,他们就会在水库边找个隐蔽的地方,然后拔毛开肠破肚,撒上食盐,生火烤着吃。

    有道是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

    天上飞的东西,全是精肉,肉不多,但吃起来贼香。烤好的鸟肉色泽金黄,滋滋冒油,连骨头都是脆的,一嚼即烂。

    当然最兴奋莫过于发现一窝野鸭或者野鸡蛋,那简直是大自然的馈赠。

    野东西一般不识数,只要不将窝里的鸟蛋席卷一空,留上一两个蛋,再过上三五天去看,里边又会多出十几个,简直和自家养的没啥区别。

    刚走了几步,大将军突然又开始弓身,对着某处草丛低吼。

    “这是又发现了啥?”对于自家柴狗的习惯性动作,刘道德再熟悉不过。

    凑过去瞄两眼,原来是个刺猬窝。

    只见草丛中挖了个大坑,里边铺有不少杂草,一只硕大的刺猬曲卷着身体成球。在窝里边,还有几个小家伙,同样卷成一团。

    刘道德见状,立刻把大将军召回。自己要刺猬没啥用,还是留这里吧。接着一人一狗在村后绕了个大圈子,返回家中。没等坐下来歇口气,就听到屋里边传来音乐声。

    啥声音刚开始刘道德还有些迷糊,继而明白:是手机铃声。

    有人打电话了,他赶忙翻身回屋,拿起手机,看号码,是林小桐的。

    急忙摁键,接通好吧,一激动,摁住挂断了。

    随后他回拨,终于接通。

    “你干啥呢,我一上午给你打了三四个电话,愣是没人接。”林小桐在那边郁闷的问道。

    “哦,我出去玩,没带手机。”刘道德有些歉意的回答。

    虽然有这东西,但他没有挂在身上的习惯,觉得沉甸甸,是个累赘。

    “以后记得带上,我好随时联系你。”林小桐打电话不是为了追究手机的事儿,跟着略显兴奋地说道:“咱们那个掏宝店有客户下单了。”

    “真的,要多少鸡蛋?”听到来生意,刘道德话里也带着喜意。

    “不是土鸡蛋,是小蜗牛。人家要一百只,五块钱的。我给人家说了,第一单生意,免费再送二十只。你快点捉,捉完到镇上邮递,我现在把地址发你手机上。”

    “没问题,我下午就过去。”

    挂断电话,刘道德开始满院子找蜗牛。

    盼星星,盼月亮,掏宝开将近一个星期时间,终于来客户了。

    虽然只是五块钱的生意,但总算开张。

    刘道德最初对网店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现在心中也有几分兴奋。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他发现自己的心态确实在慢慢发生变化。

    在和林小桐相处的时候,他几乎忘了自己的土地神身份,而是以平等身份交流。

    这样的日子,似乎比以往过得更充实。

    小蜗牛很好找,房前屋后,砖缝里,屋檐下,非常多。

    刘道德放出神识略微感应,随即开始挑拣。

    半个小时,一百多只蜗牛轻松凑够,有一小捧。

    刘道德本想把蜗牛直接装进纸箱邮递,后来一想不对。箱子密封太好,邮递要三四天时间,万一到买主手中全闷死了咋办。

    在纸箱中戳上窟窿,又害怕把纸箱弄瘪,蜗牛压碎。

    当瞄准屋里的塑料盒时,他来了注意,在塑料盒上钻孔,然后铺两层玉米叶,将蜗牛一股脑倒进去。

    这还不算完事儿,随后他又放了几片菜叶给蜗牛当食物,一切准备工作做好,才放入纸箱。

    当然,纸箱上同样钻孔。

    下午到镇上把纸箱递出去,随后刘道德又把单号发给林小桐。

第三十六章 院里捉鱼() 
麦收后,天气逐渐开始热燥。

    刘道德早上做好饭,先给大将军盛了一碗,再放个馒头。接着给二将军弄食儿,牛奶加小米粥,掺和好有大半碗。

    忙乎完,他才端饭吃饭。

    吃过饭,直接去村里找刘道军,让对方帮忙把自己那一亩多地给犁犁,耙两遍,然后种上庄稼。

    一亩多地分三截,玉米、芝麻、花生都种了几分。

    其实花生这个点种已经有些晚了,农村很多人家都是割麦前半个月套种的。刘道德这么做,主要还是懒,不想费事。

    半天时间忙完,刘道德中午宰了只野兔,本来想让刘道军在自家吃饭,结果人家说啥不来。

    于是乎,这野兔被他和大将军还有吃货三个分食。

    吃货一直吃生食,直接得了个兔腿。

    红烧野兔,就着馒头,刘道德吃的有滋有味。

    一个人吃半只兔子,有些撑涨。看上午种地还剩下不少种子,他索性拎起??头,在菜地边刨了两行。然后不管玉米芝麻还是花生,一股脑丢进去。

    完事儿,刘道德才拎着提篮转身去后院收鸡蛋。

    昨天晚上接的电话,网店的柴鸡蛋终于开张,有客户一次要四十个。

    为这单生意,林小桐在电话里叮嘱好久,让他一定要包装好,不能有任何问题。因为人家客户说了,如果觉得鸡蛋品质好,以后就在他家买。

    两天没收,鸡窝里攒了将近六七十鸡蛋。

    刘道德刚收十来个鸡蛋,突然停下手,朝四周看了看。没发现啥异常可为啥鸡窝里有个野鸡蛋?真是奇了怪。

    他家三十多只柴鸡平时就在后院里养着,不过后院同样以篱笆为墙,自然留有不少缝隙,这些柴鸡在院中找不到食物,就会从缝隙中钻出去。

    周围都是荒坡,有的是昆虫、草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也因为这个,刘道德最近一段时间很少喂鸡。

    神识放出,很快发现篱笆外高坡上一群柴鸡在啄食,当中有只灰褐色的家伙特别显眼。

    果然混进一只野鸡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家鸡本身就是由野鸡驯化来的,外型差别不大。再加上鸡类属于群居动物,这只野鸡可能落了单,于是混进队伍。

    野鸡蛋貌似营养价值更高,估计在网上更受欢迎这个念头在刘道德脑海中一闪,随即打消。

    野鸡除非家养,否则只在野外寻摸,能把人累坏。

    自家那几只小野鸡,要产蛋也等秋后了。

    四十个鸡蛋装箱,刘道德又骑着自行车头顶烈日往镇上赶。

    发完快递,骑车赶回家。

    他将自行车往院里一扔,半刻也没有耽误,领着大将军去水库边洗澡。

    适应水温后,刘道德一个猛子沉入水底。再出现时,已经来到水中心。一口气游出上百米远的距离,丝毫不觉得胸闷气短,这自然是香火念力的功劳。

    在香火念力淬炼下,如今他的身体素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常人数倍。不过真正要说神奇的,还是自己神魂。

    如今神魂出窍对刘道德而言,已是家常便饭。处在神域当中,可以离开躯体十几丈的距离。再远,就感觉神魂和躯骸的联系在迅速减弱。

    害怕出现什么异常,神魂无法返回,刘道德就没有继续尝试极限距离所在。

    这水库的形状不规则,他又前游了几十米,就到一处隐蔽所在。凝神朝四周看了几眼,感觉岸上人应该看不到自己。

    他索性双手在水中一压,香火念力随之而出,整个人便被水流轻轻托起,漂浮在水面上。

    这样的姿态,随着水流浮浮沉沉,甚是享受。

    咦空气中蕴含的水汽似乎比往日多了不少。

    片刻,刘道德就发现水面上空的异常。

    是因为天气太热,水面蒸发比较大,所以才会有如此情况吗?他感觉不太像,这水气带着一股厚重的气息,宛如看不见得山岳,压迫着他的神识。

    刘道德本能感觉不对,快速游到岸边,擦干水汽,穿好衣服,站在河堤上朝天空望去。

    刚才还晴空万里,不过几分钟时间,西北方已经变成了漆黑一片。

    那种压迫感,来的更强烈了。

    呼起风了,树叶连枝剧烈的摇晃着。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刘道德不想被淋成落汤鸡,急忙招呼大将军上岸,一人一狗快速朝家中奔去。

    等到家时,整片大地已经完全黑暗,乌云遮天蔽日。

    “咔嚓”沉闷的炸雷声响起,刘道德心头一震,神魂不由开始摇曳,似乎要破体而去。

    “扑棱棱”吃货也被惊到,根本不敢在桃树上呆着,直接扇动翅膀飞入屋内。

    不单它,大将军也缩在屋内,根本不敢出门。

    至于前几天刚捡的那小家伙,直接钻在自己的腿下,身体瑟瑟发抖。无奈,刘道德只好把它抱在怀中安慰。

    “轰”又一声沉闷的响动,一道惨白的闪电将天空撕成两片。

    刘道德清晰地感应到,可怕的能量在不断释放。

    自己作为一个土地神,在天地之威面前,却也宛如蝼蚁,连神识都不敢放出。

    雨,终于落下。

    开始就是豆大的点子,打在屋顶瓦片上,啪啪作响。很快,屋檐下成了水帘。

    不过十来分钟时间,院子里就白花花一片,哗哗的流淌着。

    不知道自己在大坑里养的那些野兔怎么样了刘道德很有些担心。当初挖坑时,他已经考虑到下雨的情况,特意在坑中间设置高堡子。

    前些日子,害怕它们被烈日晒到,刘道德还在高堡子上用石头搭建了几个洞穴。如今歪打正着,恰好可以用来避雨。

    只不过这么大的雨,能不能起作用还是未知数。

    “啪啦啦”正想着事情,刘道德突然听到院中一阵响动。

    扭头看去,只见几条筷子长的鲫鱼,逆着水流快速朝门口游来。

    鱼都游到这里了?他起身拿起铁锨,站在门口一划拉,就把两条鲤鱼捉进屋里。

    很快翘嘴、泥鳅、黄鳝,甚至还有螃蟹不断在堂屋门口涌现。

    现在雷声不是那么激烈,刘道德索性拎着铁锨站在门口,开始捉鱼。

    不一会儿,捉小半桶鱼。

    这下好,晚上的菜都有了。

    下雨,水里鱼直接游进院子的情况,外人也许觉得很稀奇,不可思议。其实在水源充足的农村很常见。

    因为下雨时,鱼类都有顺着水流,往上游游动的习惯。

    据刘道德所知,有年下大雨,村里有人还在自家厨房里捉到过一条大鲤鱼。

第三十七章 吃货的机缘() 
一直到傍晚,雨才渐渐变小。

    天空那种令人生畏的威压,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刘道德惦记着院外饲养的野兔,索性手持雨伞,穿着胶鞋淌水走出院子。

    路边沟里,浑浊的水流几乎与岸平齐。往日平静的水流也有了几分气势,滚滚荡荡,奔向下游。

    走到大坑边,和自己猜想的一样,里边积攒了大半坑水,十来只兔子全部躲在石头下避雨。

    毫无疑问,自己养野兔的计划宣告失败。就这三个土坑,想把水彻底清理完。最少需要两三天时间。

    关键夏天多雨,如果隔三差五清理一趟,那不叫养兔子,叫受罪。

    原本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呢,今天彻底放弃。

    至于坑里着几只兔子,暂时还养着吧。

    晚上的菜已经准备好,油炸小鱼,再清炒个豆角了事刘道德这人懒散归懒散,但是在吃上从来不会委屈自己,也不怕麻烦。

    其实真正的食客都知道,如果用油炸鱼的话,一般鱼越小,吃起来越有滋味,小鱼嘎嘣焦脆,连鱼刺都不用吐,直接嚼碎吞进肚子,那叫一个香!

    吃过饭,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停止。

    漆黑的夜空中,几颗残星隐约浮现。在屋子内憋了许久的吃货再按耐不住,翅膀一扇,直接飞出院子觅食。

    阴阳交感,天地元气滋生这样的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