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递发出,刘道德并没有立刻返村,而是扭头拐到鸡蛋行,把人家帮忙买的鸭子提溜回去。春天养鸭计划提上日程,刘道德每到逢集就去街上买鸭子,可惜接连去了好几次,只买到三只。

    没办法,山南镇养鸭子的人家并不算多。另外现在开春,正是母鸭产蛋的时候,集市上卖母鸭的很少。

    后来他只好给鸡蛋行一熟人大招呼,让人家看到了帮忙买。上午接到电话,买了两只鸭子,让他过来取。

    刘道德那会儿正除牛粪,就给推到下午。

    这熟人是刘道军他姐,前些年嫁到街上来的,家就挨着鸡蛋行。

    快到人家家门口,他想到空手上门不妥,特意在旁边小卖铺买了一版小孩子喝的牛奶。

第一百零二章 档次更高() 
啥情况,咋还有一只公鸭。看到刘红艳上午帮忙买的那两只鸭子,刘道德有些纳闷。

    公鸭和母鸭区别还是挺大的,公鸭毛色比较鲜艳,油光发亮,脖子上有圈绿毛,尾巴一撮毛翘起。

    刘红艳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这个自然也能分清。也怪自己,当初没交代清楚,她以为啥鸭子都要。

    既然已经买下就算了,先弄回去养着。等有时间,自己可以做个滋补老鸭汤。

    鸭子弄回家,照例在后院拴上两天,等养熟再撒开。

    安顿好,刘道德又去新蜂桶前看了一眼,发现里边没有太大的动静,算初步成功。

    再把牛犊挪了片草地,下午终于没啥事儿,可以舒舒服服坐在桃树下晒暖。

    这段日子忙的,连休息的功夫都没有。

    头顶一树桃开的正旺,蜜蜂嗡嗡,刘道德抬头摘了几朵桃,放在茶杯中冲上开水。

    然后回屋拿本书,半躺在哪里,悠悠翻看着。看了几页,伸手摸起杯子,喝一口桃茶,满腔清香。

    这感觉甚是享受,舒服的整个人都不想动弹。

    “嗡嗡”有两只土蜂子不开眼还是怎么地,突然飞到面前,冲着书本落下。

    刘道德根本没有用手驱赶,微微动神,两个小家伙便停滞在面前虚空中。嗡嗡扇动翅膀,始终无法飞走。

    念头再动,蜜蜂忽然高高飞起,随即直冲落下,好像过山车一般。

    看这样挺有意思,刘道德忽然来了兴致。伸手一招,近处桃间十余只蜜蜂便陡然到了近前。一会儿歪歪扭扭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吱吱”正在旁边晒暖的松鼠见很有趣的样子,也跳到近处观察。末了,还伸手想抓只蜜蜂研究研究。

    没等它爪子勾住,刘道德已经操纵蜜蜂飞起。

    接连折腾一阵,才放这些小家伙离开。

    自己这闲的,跟一般人看蚂蚁上树没啥区别了。不过毕竟是土地神,玩起来档次更高!

    一杯桃茶喝完,顺势合上书本,躺在椅子上睡觉。

    到下午四点多,刘道德伸了个懒腰坐起,开始到对面水洼边盖鸭舍。现在家里有十几只鸭子,已经略成规模,可以转移阵地了。

    院里砖头水泥沙子都不缺,刘道德利索的搅拌两桶,选好地点开始砌墙。

    自己只是盖个鸭舍,又不是盖大楼,砌墙水准要求不高,只要不倒就行。忙乎到快天黑,空斗墙面盖起一米多高,两三米长,鸭舍基本成型。

    等明天搭建好椽子檩条,再上街买几块石瓦盖上就行了。

    打算离开水洼时,他放出神识感应了一下。不错,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水洼里已经有不少鱼类和田螺。靠岸那些洞穴中,还躲藏着几只黄鳝,这些都是鸭子的食物。

    不过水洼边光种植芦苇有些单调,他盘算再弄些莲藕、鸡头米、蒲苇啥的种上,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清洁水源。

    晚上吃啥?这是个问题。

    刘道德想了想,随手在院墙角那几根朽木上采些木耳,放清水里漂洗,然后取块腊肉,打算做个木耳炒腊肉。

    吃过饭,看主人在桃树下坐下,猫头鹰立刻飞过来,大二将军齐齐靠拢,连带小灰也不例外,直接凑到近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它们已经养成习惯,知道这个时间待在主人身旁有好处。当然除了吃货外,其他三只都是被动感应。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如今放出神识,可以感觉周围地脉中蕴含着勃勃生机。

    旁边的猫头鹰,也开始缓缓呼吸吐纳,将虚空中的丝丝灵气吸入体内。吃货不过修炼了半年多时间,头顶白气愈发粗壮,在夜色里忽上忽下。

    看样子,也许不用多久,就会像白毛黄鼠狼那样突破。

    只是这样的结果,不知道对它来说是福还是祸毕竟天地法则已经变了。

    刘道德探查过后,就没再继续关注。

    不知不觉,月满中天,刘道德停下动作,长嘘一口气。面前气流打着漩涡,吐出三尺多远才渐渐消散。

    敕符现在宛如一道囚笼,作为土地神,他只可以在三十丈内感悟天地。

    如今这片领域的法则,刘道德已经掌握大半。剩余那些因为敕符残缺,始终无所得。

    想要再有所得,需要机缘,急不得。

    见主人起身,几只动物也明白修炼结束,相继离开。二将军窜身出了院子,一路直奔朝着后山跑去。

    这家伙性子越来越野,现在不但白天外出觅食,连晚上也经常跑进山中。

    二将军离开不久,吃货也扇动翅膀飞起。它先在土地庙上空盘旋一周,没发现食物,随即又跃入黑暗中消失。

    现在猫头鹰的模样和先前相比,有了巨大变化,首先就是个头七八十厘米高,翅膀展开,一米多长。土褐色的皮毛泛着金黄,看上去威风凛凛。

    养这么一只猫头鹰,现在刘道德家附近非常干净,连根老鼠毛都见不到。

    不但他院子周围,甚至更远些的田野中,刘道德上次出门转悠时放出神识感应,发现老鼠也变少了许多。

    掏出手机看看时间,已经十二点多,村子里也变得一片安静。刘道德现在并无睡意,索性捏了个手决,神魂飘然而出。

    有日子没有神魂出窍,如今漫步在夜色当中,倒有几分惬意。

    水沟对面那株洋槐树上,两只半大的幼鸟蹲在窝里睡觉,老斑鸠则在旁边守护。

    幼鸟自然不是去年那两只,应该是新孵化的。

    农村有句俗话“斑鸠鹁鸽,一年十窝”。斑鸠属于留鸟,孵化特别勤,一年最少能产七八窝幼鸟。

    上次受过教训,刘道德自然不敢再贸然尝试神魂夺舍。看了一眼,已经掠过树林,来到广阔的田野中。

    如今麦苗有膝盖高,齐刷刷一片,滚滚荡荡。

    神魂夜游,沿着麦浪缓行。快到村庄时,刘道德特意绕了个大弯,最后出现在水库上方。再一跃,悄然落下。

    神魂有形无质,站在水面没有引起半点涟漪。踏浪行走,如履平地。

    “咕咕喵呜”高空突然传来声音。

    刘道德凝神望去,就见夜空中一个硕大的黑影在盘旋着。

    吃货飞到这里觅食了?他刚有所想,就见黑影猛然落下,眨眼在水面上一掠而过。

    哗啦啦水面激起锅盖大的浪。

    再看吃货爪下,已经多了条四五斤重的大草鱼。

第一百零三章 掏鸟窝的熊孩子()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一击毙命,利爪已经扣入鱼头。

    猫头鹰吃鱼自己一直知道,只是没有料到能捉住那么大的鱼。不过想想这家伙懂得修炼,连二将军都能抓来,刘道德又觉得正常。

    神魂再动,猛然坠入水中,顿时一种说不出的凝滞感传来。

    刘道德缓缓下潜,尽管周围黑漆漆雾蒙蒙,但他还是可以“看到”不少鱼类在身旁游动,甚至直接穿体而过。

    越往水底下沉,刘道德周围的凝滞感越强,好像无数粘稠的淤泥在吸附着神魂。

    感觉神魂有消散的迹象,他没有继续探查,飘然而起。在水面略作调息,沿原路返回家中。

    院中一切照旧,吃货和二将军尚未归来。

    偶尔神魂夜游一次,甚爽。见时间不早,他才返回屋内睡觉。

    吃过早饭,刘道德没有耽搁时间,直接拿大锯将院里几根木料锯断,扛过水沟,搭建在昨天砌好的砖墙上。

    再钉几根大钉,鸭舍骨架就算做好。

    至于盖顶用的石瓦,他下午还要去镇上送快递,到时候再买也不迟。

    看看时间,不到十点,离中午还早着呢。一直呆在家也有些无聊,不如去村里转转看。

    这会儿露水渐消,刘道德将牛犊栓到院外,领着大将军直奔村头。

    刚走到老叔公家院墙边,就见刘小豪站在板凳上,手里拿块砖头在砰砰砸墙。村里那帮熊孩子一个不少,全躲在旁边探着脑袋围观。

    “干啥呢,你们?”刘道德猛然大喊出声。

    “啊”刘小豪吓一跳,直接从板凳上摔下,来个屁股着地。

    这些家伙刚要跑,扭头一看,才停下脚步:“是懒子叔(哥),没事”

    “懒子叔,你咋呼那么大声干啥?”刘小豪拍拍裤子上的灰,倒打一耙道。

    “不是,我说你们这几个熊孩子,一到星期天就不干正事儿,砸墙干啥?”刘道德凑过来反问。

    “捉鸟!懒子哥,这院墙里边有个白头小窝,我都注意很长时间,这两天小鸟已经孵化出来了,你听,里边唧唧叫”刘道义指指上边砖洞解释。

    白头小是山南镇这片的常见留鸟,这东西和麻雀生活习性差不多,喜欢挨着人类居住。鸟窝一般做在空斗墙墙洞里和屋檐下。

    刘道德对这鸟相当熟悉那啥,小时候经常捉的。

    他站到墙根,果然听到几个小家伙惊恐的声音,显然刚才刘小豪的举动吓到它们了。

    白头小刚长毛没两天,如果被这些家伙捉到,根本养不活,指定两三天就玩死。

    于是乎,刘道德板着脸训斥:“赶紧给我滚蛋,掏啥鸟。你们再砸下去,老叔公家院墙就要弄倒了。尤其是小豪,你是不是想让我去学校告诉赵老师,再罚你叫家长?”

    这熊孩子上学和他老子一样,都是不安分的主儿。前天还捉了只四脚蛇,拿到班里放生。结果四脚蛇在教室里乱窜乱爬,吓得几个女同学哇哇乱叫,最后跑出去告诉老师。

    他们班主任叫赵建东,是一名老教师,今年五十多岁。赵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有绝招,不打不骂不批评,只让回去叫家长。

    刘小豪惹祸,他老子老老实实到学校挨训斥,连半句话都没敢反驳。

    没办法,赵老师也教过刘道军。

    刘道军当年上学时也干过出格的事儿,比如往同桌文具盒里放青蛙,教室里边养马蜂等等。

    都二十多年了,赵老师对这些事情还记得清楚,训斥时特意提了句“子承父业”。

    刘道军郁闷的不能行,回到家二话不说,抓住孩子便揍。挨了一通,刘小豪这熊孩子总算知道害怕了。

    现在被刘道德威胁,立刻哭丧着脸回答:“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懒子叔,我们掏完鸟把院墙再垒好,行不行?”另一个熊孩子试图讲价钱。

    “赶紧走,再不走我去喊老叔公了”刘道德挥挥手,直接把他们撵走。

    “走,咱们先躲远一点,等懒子叔没看见了再回来掏鸟”这群家伙走出老远,还在小声唧咕。

    想杀个回马枪,哪有那么容易刘道德抬头看了看不远处大树上叽叽喳喳乱叫的两只老鸟,放心的离开。

    白头小这种鸟比较机灵,一旦现巢穴周围有威胁,立刻就会把窝里的鸟蛋或者幼鸟转走。

    估计等村里那帮熊孩子过个把小时再来,就只剩下空巢了。

    现在天气暖和,加上又是星期,今天来河东刘村游玩的人特别多,不少都是一家几口全来。

    有些来时还带着风筝,趁着春风在村前那片麦场上放飞,场面甚是热闹。

    刘道德走上河堤,在相熟的钓客旁边站一会儿,看看对方的成果。刚聊两句,一扭头,就见不远处大树下,几个身穿小马甲,背着背包的游客正用望远镜朝对面芦苇荡中看呢。

    “这是啥情况?”刘道德有些好奇的询问。

    “哦,他们是市里边的观鸟客,那东西叫观鸟镜,专门看鸟用,一套设备要上千块呢。”这游客开口解释。

    为看几只鸟,掏上千块买装备听他说完,刘道德只能在心底来一句: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这帮观鸟客都是生面孔,刘道德也就没过去凑热闹。

    没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