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瓷坛子、元宝什么也属正常。

    刘道德小时候记得很清楚,早些年镇里搞万亩梨树园项目,每村每户都要种植梨树,河东刘村种植地点选在村南边。

    村里人挖梨树坑的时候,挖出不少古墓,连带铜钱银元啥的也不少。当时人们也没有文物的概念,在地下挖到东西纯属运气,都算自家的,也没有人来讨要,

    单刘老三家,当时就挖了几坛子铜钱,全被他爹弄到供销社,当废铜卖掉。

    这铜钱应该是挖掘机挖出来的,就在泥土表面。刘道德搬着土块砸碎,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铜钱。

    康熙通宝貌似自己外出旅行时在古董摊位上看到过,一枚值五块钱。

    这铜钱以前深埋地下,饱受地气侵润,气场比寻常铜钱倒显得浓厚一些。不过刘道德也没在意,只是拿在手中来回翻转把玩。

    玩了一阵子,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不知道拿铜钱当暗器使用效果怎么样?

    别人扔暗器需要练习准头,自己根本不用,施展御物之法足矣,绝对指哪打哪,还可以转弯。想到这里,他心中微动,铜钱嗖的从手中飞出,在两丈外绕着杨树枝划了个弧度,将树叶背面一只扑棱蛾子斩首。

    效果不错,刘道德继续用神识操纵铜钱尝试。下一刻,只听到碗口粗的杨树发出沉闷声响,铜钱已经深入树干四五公分。

    乖乖,要是打在人脑袋上后果可以想象。

    以神识做牵引,铜钱从树干中拉扯而出,重新飞回。

    接下来他又尝试了铜钱射出后的最大距离,三丈多点。再远超过神识感知范围,根本无法再掌控。

    这距离,比起现代的枪炮远远不如。这让刘道德有些失望,随手为之,又开发一个鸡肋术法。

    正把玩着,手机声音响起,看号码是周朝伟打来的。

    电话接通,里边传来小明轩的声音:“干爸,你在哪里呀,我们到你家门口了,没有人”

    “我在放牛,等两分钟,我马上回去。”刘道德起身后神识微动,铜钱自动返回落入掌心。

    “我也要放牛,你在哪里,我过去”听他在电话里一说,小明轩立刻叫嚷起来。

    “天这么热,你过来干啥,我马上就回去了。”

    “没事,我不怕热,我还没放过牛呢”小家伙对着电话强调。

    “那好吧,把手机给你爸爸,我告诉他地址”既然小孩子感兴趣,刘道德也没有再拒绝。(。)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松鼠偷东西() 
告诉地址,没两分钟,小明轩爷俩就齐齐赶到。

    “周哥,可有段时间没来了?”刘道德从树下站起身,打招呼。

    “这段时间为工作的事儿,一直在忙,今天才有空闲。就带着小家伙来你这里混饭了”

    “那好呀,欢迎,咱们中午好好喝几杯。嫂子呢,没来?”刘道德随口问。

    “这个星期他们学校搞培训,没时间”

    两人说话的功夫,小明轩已经在地上拽了把草,跑到牛犊跟前喂。可惜牛犊根本不给面子,扭头看了两眼,又自顾自低头吃草。

    “干爸,你快来看,牛牛身上有好多大苍蝇”小家伙惊叫出声。

    “那不是大苍蝇,是牛虻子,这玩意儿吸牛血。”刘道德应声快步上前,然后脱掉拖鞋,手抓鞋底,啪啪对着牛肚子上猛拍。

    他下手又快又准,几下功夫,牛肚子上的牛虻全被消灭干净。

    这东西比苍蝇还讨厌,典型的吸血鬼。一般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出现,专门吸牛血,而且不吸到肚子发胀发红绝不离开。

    等吃饱喝足,一只只腹部看起来像浑圆的红灯笼,很有些吓人。

    养牛的人家,最烦就是这东西,当然也是村里那帮熊孩子的喜爱之物。

    刘道德小时候曾经冒着被牛踢的危险,专门蹲在旁边打牛虻子。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讲究卫生,直接用巴掌拍打。

    牛虻子只顾吸血,根本不及飞走,一巴掌下去打死几个,留下满手血污。

    那感觉,倍儿爽!

    现在用拖鞋底子打,已经算是文明得了。

    “干爸,这牛牛是黄牛吗?”紧跟着,小明轩又问了个问题。

    “对呀”

    “那我要当牧童,骑黄牛”小家伙一听,立刻兴奋起来。

    “别胡闹,这是牛犊,还没有驯化,不能骑的”周朝伟赶忙出声训斥儿子,随即解释:“都是他妈教的,前两天背诗‘牧童骑黄牛’来着。”

    “没事,小孩子想骑就骑。有干爸在,不用怕,这牛犊很听话。”刘道德给小家伙一个肯定的眼神。

    黄牛脾气的确要比水牛暴躁些,尤其是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公牛,正是洒脱活跃的年纪,一旦急红眼,连主人都敢撞。穿了牛鼻环的黄牛脾气就会好很多,可供人骑着行走。

    刘道德家这只一直没穿鼻环,不过被绳子连栓几个月,性子已经温顺许多,应该不抗拒人骑行。

    他上前拍了拍牛脊背,这家伙晃着脑袋,哞哞叫了一声回应。

    “这牛犊还没成年,能驮动人吗?”周朝伟在那边担心的问。

    “当然可以,早几年没手扶拖拉机的时候,这么大的牛犊都可以上套拉犁耕地了。别说驮个孩子,就是拉几百斤东西也没事。”

    见黄牛没有抗拒,刘道德揽住小家伙的腰,把他稳稳放在牛背上。现在天热,牛犊每天牵回家前,刘道德都会把它拉到水沟边冲洗。所以毛色干干净净,并不像寻常黄牛那样浑身脏兮兮的。

    初次背负重物,牛犊有些不习惯,连叫了几声,不过身体挺稳,没有乱晃。

    “走,先回家,”刘道德拎上黄土,牵着牛绳。牛犊顺从跟在主人身后,慢吞吞踱步。小明轩坐上边,稳如平地,赶忙喊他老子拍照,说等回城后要眼馋自己那帮同学。

    快到家门口,小家伙还意犹未尽,想继续骑行,被周朝伟劝阻。天气太热,儿子在太阳下暴晒,万一中暑了怎么办。

    好说歹说,总算把他劝下来。

    随后刘道德把牛犊栓到沟边树荫下,让它继续吃草。

    “你家啥都不缺,来的时候不知道该带点什么,就买了些水果和饮料。”周朝伟指了指放在院门口的礼品,随即瞪大眼睛:“水果呢,谁拿走了,这才几分钟功夫?”

    地上只剩一箱牛奶,原本装水果的塑料袋子已经空空如一。

    “不是人拿走的,是我院里的松鼠”刘道德几乎没有多想,就锁定罪魁祸首。

    那啥,自己没在家,大将军看门绝对尽职尽责。

    游客从门口路过,啥事儿没有。站在篱笆外拍照,也没动静。只要对方走到院门口,大将军就会出声低呜警告。如果想拿什么东西,绝对会扑到近前大叫。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相熟的游客来院里玩时,要提前在篱笆外招呼一声。

    所以自家院里丢东西的事儿不可能发生,除非是内鬼。吃货、大将军是肉食动物,小灰例外水果更是这家伙的最爱。

    被它发现门口有一兜水果,不全部偷走才奇怪。

    心中想着,刘道德放出神识,果然见那家伙蹲在厨房柴草堆上,爪子里捧着个大苹果啃得津津有味。

    小灰平时藏食物的地点也有规律,厨房柴草堆、窝里、还有房屋内。

    “走,我领你们见识见识”刘道德说着在前面带路,进院子时随意瞥了一下桃树下的鸟巢。两只灰喜鹊都飞回来了,这会儿正在窝里边休息。

    看它们嗉子鼓涨涨的,应该以后不用自己再捉虫子喂养了。

    等三人前后进了厨房,就看到小家伙半蹲在麦秸堆上。

    见到主人,小灰叫了一声算是打招呼,而后继续淡定的啃苹果。

    刘道德上前揭开凌乱的麦秸,下边果然躺着十几个浑圆红润的大苹果。

    “吱吱”见主人找到自己藏匿食物的地方,小家伙立刻不淡定了,在原地又叫又跳,很是委屈。

    “这家伙,太鸡贼了。”见这情况,周朝伟感觉很是好笑。那副情态,妥妥的一个向家长撒闹的小孩子。

    “关键是它光知道贪婪,根本吃不完,浪费了”刘道德解释一句,跟着呵斥:“我先替你收着,想吃了再拿”

    松鼠喜欢储存食物的毛病一直未改,苹果不比其他东西,过两三天就会*,还是早些拿出来为好。

    “你们爷俩先坐会儿,我开始做饭。明轩,想吃啥?”刘道德在压水井边洗了洗手问。

    “菊菊莲,”

    “好嘞,还想吃啥?”刘道德又问。

    “没有了”这家伙挺好打发,来做客就惦记着一个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次尝试() 
“道德,你还养了两只鸟呀?挺漂亮的”扭头功夫,周朝伟发现桃树下的鸟巢,忙凑过去。

    “嗯,前段时间村里几个熊孩子弄的幼鸟,我怕他们养不活就要了过来,今天刚学会飞”刘道德应答一声,取了些晒干的菊菊莲,放在菜盆里漂洗。

    “我也要看,我也要看”听到桃树上有鸟,小明轩立刻将松鼠抛弃,跑到爸爸跟前嚷道:“你把我抱起来。”

    随后小家伙坐在周朝伟肩膀上,脑袋凑到鸟巢前,兴致勃勃的打招呼:“你们好!”

    “你好^!”鸟窝里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

    “鸟说话了?”刘道德猛然抬头,惊讶的问。

    “这鸟还会说话你不知道吗?”周朝伟比他还吃惊。

    “不是,我前段时间一直在教它们,没什么效果,都放弃了怎么突然会说话”刘道德教了一二十天,看没什么效果,只当是俩傻鸟,就没再继续。

    这会儿听到叫说话,他忙凑到树下,也抬头叫道:“你好”

    得,两个小家伙理他都不理,继续眯着眼睛休息。

    “你好”小明轩再次出声。

    “你好,你好”大毛小毛齐齐扇动翅膀回应。声音不是很清晰,但能分辨出说的什么。

    刘道德现在郁闷不已,这什么情况:自己教了那么长时间,俩鸟一直没回应。小明轩第一次打招呼,怎么还对上信号了。

    郁闷之余,他只能用缘分来安慰自己。

    家里有酒有肉,饭菜好做,弄只风干鸡漂洗,除头去鸡屁股,切成小块,再去水洼那边摘几片荷叶包裹起来,不用再加其他作料,直接放在电饭锅上蒸。

    那片荷叶是春天种的,长势很好,现在满池碧色,也算门前一个景致。上次林小桐来时,他打算做个清蒸风干鸡,害怕把电饭锅弄脏,就尝试着用荷叶包裹,没曾想歪打正着,荷叶的清香正好化解风干鸡的油腥,吃起来味道非常独特。

    林小桐当时还打算把这个弄到掏宝店,被刘道德以数量太少拒绝掉。

    有风干鸡压桌,接下来再用菊菊莲和鸡蛋炒了一盘,弄个黄瓜蘸酱,凉调洋葱,四个菜,齐活。

    饭菜简单,但味道绝对没的说。

    从菊菊莲端上桌,小明轩嘴就没有停,看样子这菜很合他的胃口。

    见状,刘道德回屋弄了满满一袋子菊菊莲,让带回城里吃。

    周朝伟赶忙推辞,连说不要。他知道这野菜在刘道德家掏宝店里卖的有,一斤要五十块钱呢,一大袋子,估摸最少有二斤。

    “拿着吧,地上长的野东西,不值啥钱。我晒了很多,足够掏宝卖。夏天雨水勤,这院子周围到处都是,捡都捡不完”刘道德说着伸手指向陈刺篱笆边,就见背阴处一片湿漉漉的地面上,还长有不少半干的菊菊莲。

    周朝伟放下筷子凑过去,发这院子周围真的很多,顿时困惑起来:“你这里怎么那么多上次我和明霞两人在村周围寻摸了半天,捡的还不到半两”

    “不应该呀,你们在什么地方找的?”刘道德反问。

    “就你们村南沟边,我听人讲过,地衣一般在沟边背阴处,”

    “难怪你们找不到,地方不对。想在村子附近找菊菊莲,除村东头到我家这片外,还有水沟边树林中,另外就是村北头那片高坡,其余地方,只能进山里边,到处都是。”

    “这东西生长还分地方?”

    “嗯,菊菊莲其实是一种很娇贵的东西,害怕空气污染,只要稍微有异味,就会死亡。村南边都是田地,庄稼施化肥,打农药,菊菊莲基本不在那地方生长了。”刘道德叹口气回答。

    现在农民种地,为提高产量,化肥、农药是标配,根本无法抗拒,连河东刘村这边也不例外。等今年秋天可能会好点,村后那几十亩地准备搞油菜花海,和小麦套种,小麦除草剂对油菜有影响,这样就没办法再打农药了。

    “原来如此,我说呢”听他一解释,周朝伟恍然大悟。

    两人边吃边聊,一顿饭个把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