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谋-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有个万一,也能接应。”

    梁二很是轻松的把事情定下,见柳福儿眉宇微松,便开始毛手毛脚。

    一夜旖旎。

    第二天清晨,梁二精气神十足的奔去校场。

    整个上午,偌大的校场都回荡着他中气十足的大喝。

    柳福儿则在吃了早饭之后,来到虞氏所住的小院。

    虞氏正在廊下喂鱼,见她过来,便笑眯眯道:“福娘,你看这鱼长得多好?”

    柳福儿低头。

    只见两尺有余的鱼缸里,一尾火红的大鱼正从水里探出头。

    嘴巴一开一合,明显是要食。

    “你喂喂,”虞氏把手里的小瓷盒递过去。

    柳福儿接过来,见里面正有几条小鱼在水里游着。

    她转头看虞氏。

    虞氏见她不动,便拿起搭在盒子边上的夹子,夹了一条扔进去。

    大鱼立时朝着小鱼冲了过去。

    小鱼很是惊恐,急忙逃窜。

    奈何实在太小,大鱼一个摆尾,它便被水冲回原位。

    大鱼用力一冲,一张开口,就将鱼吞下。

    柳福儿一直盯着水面,若有所思。

    半晌,她忽的一笑,将盒子倒进缸里。

    小鱼们立时欢快的游动起来。

    大鱼也很兴奋,只不过它们实在贪心,想要吃这条,又想要那条。

    结果反而让小鱼们有了逃窜的余地。

    几次猎捕,都已失败告终。

    “这傻鱼,”虞氏跟着看了会儿,忍不住笑道:“它这样,怕是要饿死了。”

    “是啊,”柳福儿微微一笑,道:“婆婆,让它自己玩吧,咱们去歇会儿。”

    虞氏随着她意思,转去屋里。

    两人说了会儿话,虞氏便有些困乏了。

    待到虞氏睡下,柳福儿重又来到廊下。

    此时,鱼缸里还有已经少了几尾小鱼,但余下的还是活得好好的。

    柳福儿勾了勾嘴角,直接去府衙去寻负责粮食一类事宜的书吏。

    命他立刻备出一千石粮食送去建州,五百石送去给汪三郎,五百石送去河东田家。

    书吏听得命令,很是肉疼,但也不敢耽搁。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便是一个来月。

    建州吴家很快送来回信,随同而来的还有一船节礼。

    又过半月,汪家和田家也送来节礼。

    因着知晓梁帅受伤,田家还特地捎来两张上好的熊皮。

    那大小,正合适给老人做软褥。

    柳福儿直接让人送去针线房,待到赶制出来,便送去梁帅和虞氏处。

    虞氏拿到褥子,很是高兴。

    倒不是因为熊皮难得,而是觉得柳福儿有孝心。

    梁帅则是摸着那柔软的皮毛,面带怀念之色。

    曾经,他还亲手猎过一头白熊。

    如今那皮子还在汴州的库房里收着呢。

    当晚,全家人聚在一处吃饭,虞氏便说起了软褥。

    梁二听着虞氏夸赞,看向柳福儿的眼睛满是柔和。

    柳福儿温雅含蓄的笑着,直说没有什么。

    梁康眨巴着眼,左看看,右看看,神情懵懂,又似乎明了了什么。

    待到晚上回去,他便开始练功,并自动自发的把时间延长两刻钟。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便是去岁。。。

    今年是丰年,为了庆贺,柳福儿特地命书吏们着意准备,并把去岁那天与上元节那天的宵禁取消。

    以让百姓可以彻夜狂欢。

    而在淮南崔家。

    崔家族长正一脸凝重的与族中长辈商议,如何应对徐家的威逼。

    崔家正在盛年的郎君也都得以允许在场。

    崔三首当其冲的表态,决不答应交出示意。

    其他几个郎君也都纷纷响应。

    族长心里也是这个意思,但他身负带领全族的职责,不可能因为一个娘子,便牺牲整个崔家。

    听得几个小的在这儿这般,他皱起眉头斥责亲儿子崔三,道:“放肆,这里长辈都在,哪儿有你说话的份。”

    崔三起身,像叔伯们长揖一礼,道:“小子无状,只是我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待我说完,自会领受惩处。”

    他直起腰杆,环顾一圈,道:“如今的局势,已是天下七分,刘家、吴家、田家、汪家,几家合在一起,差不多两份。中原四分,在名义上虽是朝廷统管,但明眼人一看就是,实则是归了梁家。”

    “而余下的四分里,朝廷占了一半,余下的才是徐家所有。”

第六百三十八章 该何去何从() 
崔三郎环顾一圈,淡声道:“在这里,徐家大过天,可放眼天下,他徐家也不过中上而已。”

    众人一默。

    “我崔家,人才辈出。出去一提崔家儿郎,何人不识?非要委曲求全的固守这里?”

    这话一出,坐在上首的几位长辈顿时变了脸色。

    反倒是下首的郎君们皆露出意动之色。

    “你给我坐下。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

    崔族长面色铁青的指了崔三斥道。

    崔三郎腰杆笔挺,望着叔伯兄弟们,道:“我曾与梁二夫妻有过交集,柳氏虽是娘子,但性情坦荡,为人仗义,最是护短。”

    “至于梁二,不必我说,大家也知晓他的性子。有他们两个在,谁敢跟咱们大小声?”

    “我让你住口,”崔族长气得站起身来,直奔崔三郎。

    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之时,他一个巴掌打在崔三白净的脸上。

    “我堂堂崔家子,又岂会寄人篱下?”

    崔族长咬着牙,狠狠的道。

    崔三被打得脑袋一偏,脸颊缓缓浮现几道鲜红的指痕。

    “难道现在就不是寄人篱下了吗?”

    他缓缓转过来,含着血沫,半点也不退让的看着父亲。

    崔族长被他气得两眼发黑。

    他咬着牙,再次抬起手。

    “大兄,不可呀,”坐在崔三上首的最小叔父忙拉住他,并招呼其他兄长过来帮忙。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急急上前,将崔族长拉开。

    余下郎君们也赶紧过去,将崔三拥在其中。

    崔三则一直与崔族长对视着,两人各自较劲,互不相让。

    最终,这次议事只得草草收场。

    傍晚,正院书房里。

    崔族长与几个多有倚重的兄弟坐与其中。

    崔族长还在为儿子的悖逆气恼着。。。

    一个与崔族长有七八分相似的男人斟酌着道:“大兄,我以为,三郎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你也纵着他,”崔族长瞪一母同胞的弟弟。

    “大兄,”男人无奈道:“你也想莫要纠结此事是谁所提,你只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提议,是不是有道理?”

    他道:“如今不是从前,朝廷的法度已荡然无存。”

    “在这里,只有徐家才有话语权。”

    “世家已不是从前的世家了,在这样下去,不出十年,崔家怕真要泯然于众了。”

    男人说完,便看在座的众人。

    崔族长也跟着看了过去,入目的皆是一片难掩的苦色。

    崔族长嘴唇紧抿,面上显出几许挣扎。

    他也知道弟弟说得没错。

    但崔家再次传承几百近千年,若在他手里出了状况,他就是死上百次也是无济于事。

    而在距离书房不远的另一间小院里。

    年轻一辈的郎君们与崔三围坐一室。

    郎君们正是打马游街,肆意张扬的年纪。

    这几年,徐家借着势头,强势崛起,将一干传承久远的世家压在下面。

    连带的,徐家郎君们也都自命不凡起来。

    崔家这些郎君没少受徐家的气。

    只是因着长辈叮咛,才一再忍让。

    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气恼。

    早前,崔五就曾与他们说起过在衡州等地,与柳氏一干人等交往的事。

    郎君们对梁家和柳福儿也都有所了解。

    而今,崔三提议,可以说是正中他们下怀。

    崔三现在也正是需要他们支持。

    他隐下徐颖一事,只说柳福儿为了朋友之义,宁可让给宁氏大把好处,也把十一接去,又花了大力气帮她调养身体云云。

    郎君们听完,也不由咂舌。

    他们都是跟着崔十一一道长大的。

    崔十一的身体,需要花费几何,他们大概都是清楚的。

    他们是血脉同源的亲人,不论花费多少,都是要应当的。

    但柳福儿不是。

    她不过是与徐四有些交情的朋友。

    能把十一从徐家带出来,也已尽了朋友之义。

    崔三将众人神情尽收眼底,低声言说崔八郎在江陵之时的所见所闻。

    崔家的郎君除开修习君子六艺之外,还是要料理庶务的。

    听完崔三所言,众人皆露出心动之色。

    他们自小就不缺衣少食,对那一点点收成和银钱倒没有什么感觉。

    跟这些东西想必,他们对江陵城里的书院以及柳福儿缺人更感兴趣。

    从小院出来,郎君们各怀心事的回去自家院子。

    没多会儿,各院前院的书房便亮起了灯。

    翌日,崔族长揉着丝丝作痛的额头来到前院。

    才要叫来管事,就见兄弟们好似约好了一般,接连过来。

    崔族长诧异。

    请了众人落座,丫鬟立时奉上煎好的汤茶。

    崔族长手捧茶盏,环顾众人。

    众人皆避开他的视线,同时又在互相对望。

    半晌,还是与崔族长最为亲近的男人开口,道:“大兄,昨天三郎所说之事,我们回去又想了想。”

    “不然,就让家里几个小的过去试试。”

    众人皆点头应是。

    “你们,”崔族长皱着眉头。

    “昨天咱们不是说好了,这事就此揭过,再也不提了吗?”

    众人顿时讪讪。

    他们也不想出尔反尔,可谁叫家里的儿子不消停,非要闹着出去闯一闯。

    他们心疼儿子,也只好豁出一张老脸了。

    崔族长瞪着众人。

    半晌,他叹了口气,道:“罢了,儿子是你们的,你们要怎样就怎样吧。”

    众人顿时如释重负。

    听到此起彼伏的突起,崔族长心里越发的堵。

    众人齐声,拱手告辞。

    崔族长摆了摆手。

    待到众人走远,他颓然的塌下肩膀。

    他一直觉得自己为了崔家,已是拼尽所能。

    只要是为了崔家好的,便是把自己这条命搭上,也在所不惜。

    但现在看来,他们并不相信自己。

    想来他们在来前已是商量好了。

    若今天自己不答应,怕大家也不能像现在这般和和气气了。

    一瞬间,崔族长觉得自己特别的累。

    从精神到身体,都前所未有的疲乏。

    而在各院,当众人把消息带回去后,便开始动作起来。

    崔三则在收到消息之后,将兄弟们聚到一处。

    当下,宁氏定然很是关注崔家动向。

    因此,崔三建议,他们此番离开,最好轻装出行,最好不要一起行动。

第六百三十九章 投靠() 
郎君们对崔三很是信服。

    第二天,众人便打着郊游、访友、赏叶等等名目,出了崔家。

    为了麻痹宁氏,众人并不一次都走,有些当晚或是次日还是会归家的。

    如此几次,宁氏派来的探子从初时的警惕渐渐放松下来。

    到最后,郎君们出门,他们只当做没有看到。

    江陵城里,柳福儿已经振作精神。

    春日里,阳光明媚。

    柳福儿与负责农事的书吏来到城外。

    此时,田地才刚翻过。

    略带着红的泥土带着新鲜的水汽,百姓们推着犁,吆喝着,催促耕牛速度再快些。

    柳福儿与书吏站在田头,身旁还站着深谙农事的老方。

    柳福儿对种田这种事是门外汉,只能听老方与书吏你来我往,说得热闹。

    半晌,她总结了下,道“也就是说,现在的问题就是耕牛和良田太少,是吗?”

    老方转头。

    这才发现,一时说得兴起,竟然忘了自己来是干什么的。

    他忙半躬着身,道“大人早前统计了耕牛数量,若紧着些,倒也不妨事。”

    “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好田太少。”

    他道“这庄稼要想好,一来是靠老天爷赏饭的,而来也要看地肥不肥。”

    “我适才看了一圈,”他指了柳福儿能看到的一片,道“这里的地不错,地势也平缓,雨水浇灌下来还能存留。边上还有河道,若遇到旱天,还可以开闸放水。”

    “但那边就不成了。”

    老方遥指远处随着山丘起伏的那片道。

    柳福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