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谋-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槿眯着眼,待三人近前,笑着见礼。

    梁康虚扶一把,道:“阿娘回来了?”

    他话音上挑,语意肯定。

    显然已经确定了的。

    赤槿笑着点头,道:“才刚回来一会儿。”

    梁康瞄了眼托盘,笑着转去门边。

    守门的小丫鬟赶忙打帘。

    梁康进了厅里,左右一望便看到书房里的柳福儿。

    他笑着往里行,道:“阿娘,先生给我们放了一天假。”

    “怎么回事?”

    柳福儿抬眼,三个皎如月的少年立成一排。

    或端方淡然,或温雅如玉,或虎头虎脑。

    柳福儿不由泛出一丝笑意。

    余光瞄见进来的赤槿,她示意三人落座。

    赤槿带着几个小丫鬟进来,上了甜糕浆水。

    待人退下,梁康道:“先生说,春光不等人,要带我们出去踏青。”

    “这是好事,”柳福儿道:“只是这几日正是插秧育苗之时,你等出游万勿扰人。”

    “阿娘放心,我省得,”梁康又道:“月初我就让葛叔出城看过,我管得那几个地方,秧苗就已经准备妥当,这两天应该就已插好。“

    “你心里有数就好。”

    柳福儿看着儿子,道:“一转眼,你们都已经这么大了。”

    “在两年,四郎就及冠了。”

    “也是个大人了。”

    她看着下首三小只,一脸吾家儿郎已长成的欣慰。

    汪四郎忙起身作揖。

    梁康紧绷着小脸,直看柳福儿。

    依着他经验,但凡阿娘这么交代,就是要出远门了。

    果然,下一刻柳福儿就道:“过几天我要出趟远门,这边的事……”

    “眼见就是农忙之时,”她道:“好在还有你们,倒让我放心不少。”

    “定不负所望,”汪四郎赶忙起身作揖。

    侯小郎呆了呆,赶紧跟着起来。

    梁康身体微倾,盯着柳福儿。

    “阿娘要去哪儿?”

    柳福儿望他,一瞬便明了他意思。

    她摇头道:“不是徐家,我打算去趟河东。”

    梁康肩膀微松。

    只要不是去交战之地就好。

    汪四郎目光微闪。

    柳福儿道:“或许还会途径邠宁。”

    她道:“四郎可要随我去?”

    汪四郎眼神晃了晃,摇头道:“前日大兄来信,说他那里一切安好。”

    他道:“我还是留下来,跟康儿一道吧。”

    翌日清晨,柳福儿登上楼船。

    梁康特地跟崔大告了一个时辰的假来送。

    望着立于甲板之上,缓缓行远的柳福儿,他长长吁气。

    汪四郎侧目看他,低声道:“从这儿去河东,一个来回也就月余,待到花开枝头,城主便会回来了。”

    梁康微微点头,压抑心头不舍,转身道:‘先生已经再等了,咱们走吧。”

    汪四郎心头微松。

    “走吧,”他示意侯小郎。

    三人一前一后,经角门,去学堂。

    崔大带着三人来到城外。

    春日里,青草挣扎着钻出还有些坚硬的泥土,迎着阳光,舒展着叶片。

    农人们扎着裤管,赤着脚,三五扎堆的立在灌满水的田里。

    楼船悠悠,带着几人沿着河岸绕了一大圈。

    待到回城,崔大让三人各做一篇文章,不问论,不对策,只管阐述自己心中所想即刻。

    三人回去,对坐书案之后,冥思苦想了大半日,才将文章写好。

    翌日,崔大收了三人文章,开始授课。

    待到下课,他拿起文章,细细研读。

    半晌,他嘴角浅勾,心里安慰。

    总算两个大的没有辜负这小十年的时光。

    尤其梁康,对民生的感悟很深。

    将来……

    崔大心思微浮,转瞬想起当下情况。

    北地,外族将中原视作肥羊,时时窥伺,东面,徐家意图侵占更多,步步紧逼,刘家则是纠结兵力,背水一战。

    而本该掌控这些地方的皇帝,却龟缩在极西的行宫里。

    掩住耳朵,捂住眼睛,一心做着他天地和乐,万民一心的春秋大梦。

    崔大轻轻叹了口气。

    四海升平似乎还只是个传说。

第七百零五章 借兵() 
邠宁汪府,汪三郎嘴角含笑的进了书房。

    奉茶的小厮上完茶,退下时忍不住瞄了眼,心里顿生一奇。

    要知道,从打年下开始,老爷的脸就绷着。

    且一日比一日绷得厉害。

    本以为是府里要出什么大事,他还琢磨着是不是趁着还没发生,先提前告个假。

    现在看来,不过是自己多想了。

    小厮蹑手蹑脚的退去厨下,将消息告知同样噤声谨行的同伴。

    汪三郎并不知小厮所为。

    他合上房门,从袖管里抽出柳福儿来信。

    重又细细看了两遍,不自觉的露出笑容。

    半月之后,柳福儿抵达河中与邠宁的一个小集。

    才刚把船挺稳,汪三郎便踩着搭板上来。

    船夫急急上前阻拦。

    汪三郎抬了抬幕笠,低声道“带我去见柳城主。”

    船夫呆了一瞬。

    汪三郎左右望了望,从怀里摸出一黄铜牌子,“拿给城主。”

    船夫接过来,瞄了眼上面的字迹,便急急往上面跑。

    其后,两穿着常服的兵士一左一右的靠了过来。

    两息过后,船夫从上面一路疾奔下来。

    待到跟前,他恭谨的将牌子交还,道“城主在上面等你。”

    汪三郎点头,信步上了二层。

    兵士跟船夫交接了下,重又散开。

    楼上舱室,柳福儿提了烧得正滚的银瓶冲茶。

    浅绿色的茶片随着水流在暗紫色的茶壶里翻花,氤氲的热气随之扩散开来。

    柳福儿将小巧的圆盖扣上,热气顿时一滞。

    门在这一瞬被叩响。

    她站起来,将门拉开,微笑的退后半步。

    “你来了。”

    汪三郎唔了声,跨进门里。

    柳福儿将门关上,看他把幕笠拿下,道“怎么?最近跟河中关系不睦?”

    “从来也没好过啊,”汪三郎撇嘴。

    “程震就是朱家的提线木偶,还不是朱家怎么说怎么是。”

    “人家好歹也是一方大员,让你这么说,就成了死物,”柳福儿含笑坐他对面,将余下的一点热水浇到茶壶外面。

    “他也就比死多口气,”汪三郎接口,等柳福儿放下银瓶,便捏起小壶,将已成橙绿色的茶水倒进小巧的杯里。

    柳福儿捏着其中一只,慢慢的品了口。

    汪三郎给自己倒了杯,喝了小半杯,道“你这次来是为了幽州吧?”

    柳福儿点头,道“我那边兵力有限,只能顾顾两头,北边我已无能为力。”

    她看汪三郎。

    意思十分明显。

    汪三郎摸摸鼻子,“你不行,不是还有梁家?”

    “梁家怕是有心无力了,”柳福儿道“这些年,梁家军里一小半人都解甲归故里,余下的也有些年纪。”

    “除开派去淮水的,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柳福儿道“不然以梁帅的性子,一早就发兵了,怎会拖到这个时候还没动静。”

    汪三郎抿嘴,道“我也不瞒你,我确实有兵,但我不能给你。”

    柳福儿微微蹙眉。

    汪三郎道“突厥这些日子很不安分,我估计不出三个月,他们便会有所行动。”

    “你确定?”

    柳福儿微微侧头。

    “不离十,”汪三郎道“去年春夏气候还好,可是入秋之后,霜降得太早,冬天更是冷得离谱。”

    “咱们这边吃得都已粮食为主,影响不大,但突厥和契丹就不行了。”

    “天冷得太早,他们根本没备够牛羊吃得草料。”

    “牲畜冷得厉害,又没有足够的吃食,冻死了不少。”

    “所以,契丹人才会在大年下的跑去攻城。”

    柳福儿眉目凛然。

    如此,也就解释得通了。

    想到此,柳福儿幽幽叹气。

    这些年,全四四处派送探子,但也只是在徐家刘家等地。

    至于北边,因着他们与梁家和她的关系,全四半个人也没送来。

    这就导致她对北地情况的陌生。

    汪三郎哪里能看她这样。

    在心里盘算半晌,又算算自家兵力,他沉吟了下,道“最多我只能出八千人,多了我是真不成。”

    “够了,”汪三郎孤身一人在汪家,那些族老,个个都不是善茬。

    柳福儿知晓他难处,道“你就出人,其他的不用你。”

    她现在最缺的就是能打的人。

    至于粮草辎重,想法子从别地方抠出来就是。

    “那行,你先走,我回去准备准备,两天之后,他们就来追你。”

    汪三郎说着,站起身要走。

    “多谢你,”柳福儿起身相送。

    “跟我说这些干什么,”汪三郎将茶一饮而尽,目光炯炯看她养得白皙许多的脸庞。

    岁月似乎格外的优待她,一别经年,她似乎还如当初一般,只是昔日的一点青涩已转为雍容和淡雅。

    让人见之便不能忘怀。

    汪三郎眼底闪过一丝微光,只片刻便黯淡下来。

    柳福儿并没有留意,她正探手去拿搁在边上的幕笠。

    “小心点。”

    她优雅的递了过去

    “好,”汪三郎接过来,咧嘴一笑。

    幕笠扣在头上,轻纱落下,遮住他脸。

    送他出了门,柳福儿重又坐定。

    没多会儿,船轻轻一震,离开阜头。

    柳福儿沉吟片刻,吩咐,“去汾州。”

    汾州地处昭义和河东交界,那里地势平缓,土地肥沃,粮食的收成从来都还不错。

    这些年,别处硝烟四起,唯有这里,在田家和梁家的庇护之下,不但过得安逸舒坦,就连粮食也不用再送去蜀地。

    这余下来的,自然也就被这里的郡守据为己有了。

    柳福儿心里打定主意,遂放松了心情。

    一晃就是小半个月。

    船进了汾州,柳福儿出舱室,转眼四顾。

    汾州郡守得了守城报信,急急迎去府衙边上的阜头。

    刚好与才下来的柳福儿打了个照面。

    汾州郡守不由暗自心惊。

    要知道从卡口到府衙的水道是绕着城走的。

    一般的船少说也要行小半个时辰才能到。

    兵士从城门是朝着近道,一路疾奔过来的。

    他接到消息,再出来也就一刻钟工夫。

    这么一算,柳家这船足足快了近一刻半的时间。

    这时间这么看是少,但要是放在别处,那可就不得了了。

    。

第七百零六章 借粮() 
柳福儿下了船。

    未到近前,便拱手见礼。

    郡守赶忙还礼,并请她入府衙。

    内里,仆从一早便收拾妥当。

    两人各自安坐。

    郡守捧着才刚煎好的茶,示意她品尝。

    柳福儿呵呵的笑,捧着散发着浓烈胡椒味道的茶,忍着打喷嚏的冲动,浅浅抿了口。

    “味道十分独特,不可多得,”她艰难的把茶汤咽下,忙不迭的搁了茶盏。

    郡守很是得意,捋着胡子道“不过游戏之作,怎担得城主如此谬赞。”

    柳福儿眉头一动,复又品了品,笑道“我在江陵便听说郡守清廉,兵士尽责,治下的百姓和乐,直赞郡守为青天呢。”

    “如今亲见城主便是制茶也亲力亲为,足证传言不虚。”

    “愚民乱讲,城主怎滴还当真了?”

    郡守玩笑的含糊着。

    毕竟这天只有一个,此时还在蜀地好端端的活着呢。

    柳福儿一笑,道“郡守为人,我很钦佩,所以经过之时,便想过来拜望。”

    “只是未曾提前招呼,实在失礼。”

    “还请郡守原谅则个。”

    她欠了身。

    郡守赶忙还礼,言说能得见柳福儿是他福气云云。

    “郡守此话言之过早,”柳福儿浅浅的笑,道“郡守还是听听我此番因何北上。”

    郡守收了笑。

    柳福儿也算一方霸主,能对他这一城之主百般恭维,定是有所相求。

    而今还有什么能让她相求?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郡守在心里快速权衡,到底出血多少才算合适。

    柳福儿佯作没看到他神情变幻,道“幽州告急,我欲北上相助,奈何粮草告急,郡守可否暂借我两千石,明年我定会归还。”

    “多少?”

    郡守嘴巴张大。

    即便他心里已有准备,但听到数目,还是没忍住失声。

    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