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子指了指下面。
齐二转身折回屋里,很快披了个湿哒哒的被子,冲去下面。
底下的甲板已经乱作一团。
徐家的兵士都是会水的。
在确定无法救火之后,他们的第一个反应都是跳水。
齐二一路奔过,胸口差点被气炸了。
终于,他寻到舵手,在其跳水之前,堪堪抓住。
“起火之前,船上可有异样?”
他拎着舵手衣领,怒声问道。
舵手被动的踮起脚,颤颤摇头。
“什么也没有?落水声,或者其他?”
舵手仔细想了想,再次摇头。
齐二微微松了口气。
没有落水声,就代表梁帅还在这船上。
便是他们失责,梁帅也不会活着。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第八百二十二章 而后生()
抱着能给徐大交代的心思,齐二也跟着跳水。
汪四巴着船舷,半点也不顾火苗几次舔舐袍脚,两眼定定望着远处。
这船眼见就要烧毁,如救兵再不出现,那他可就是罪人了。
远处,隐约的有光闪动。
汪四顿时一振。
双眸紧紧的盯着那里。
没多会儿,亮光由一变二,二变四,并渐渐放大。
汪四的嘴角微微翘起,并随着亮光放大而扩大。
终于,看清立在船头,裹着飒飒披风的梁康。
他轻笑出声。
船速极快,没多会儿,便到近前。
兵士们手脚利落的搭起搭板。
汪四一指船尾。
便有人再搭搭板。
兵士们快速跑了过来,立在两侧,手持弓弩,将水中打算靠近的汉子一一射死,余下的则是身背喷水器物,喷洒着,向汪四行去。
梁康解着披风,紧随其后。
他遥望了眼正被解救出来的汪四,来到被兵士们解救出来的梁帅近前。
他将披风盖到梁帅身上,低声道:“翁翁,我来晚了。”
梁帅浅浅的笑,微微晃了下脑袋。
兵士们抬起四角,在确认水下没有威胁之后,将人抬去来时的船上。
汪四自冒着青烟的甲板行来。
“汪四,”彝娘子自缩着的地方起身,一路疾奔而去。
眼见她跌跌撞撞,汪四再次皱起眉头,手还是伸出去。
在她将要摔倒之前,将人拉住。
彝娘子展颜一笑。
泪花却顺着睫毛簌簌落下。
她用力抹掉,笑嘻嘻道:“真好,你还活着。”
“你当我跟你一样傻吗?自己去送死?”
汪四勾起嘴角,眼眸暖暖。
彝娘子用力摇头,频频抹着不听话的眼泪,“你最聪明,我知道的。”
那语气十分的笃定,神情极其的坚定。
汪四的心不由自主的软成一汪水。
梁康侧眸,笑看两人。
或许,回去之后,该让家里准备起来了。
他提起步子,追梁帅。
汪四便是在跟彝娘子说话,也还是没有错过梁康动作。
他拉上彝娘子,快步跟上。
才上搭板,余光忽的瞄见一点异样。
汪四转眸去望,却见齐二躲在暗处,一手扶着船板,一手拿着个小巧的袖箭,正瞄准梁康。
“小心,”锋利的箭头在火光中闪烁着微光,齐二咧着嘴,露着森冷的笑。
汪四松开抓着彝娘子的手,急急往梁康背脊扑去。
“汪四,”彝娘子也在这时发现,她惊叫着,紧追过去。
汪四将梁康推到船上。
正要命人击杀齐二之时,忽听身后一声闷哼。
重量瞬时袭身。
汪四顿觉不好。
他转过身,抱住向下倒来的彝娘子,看到她肩胛上颤颤抖动的箭尾。
“快叫军医,”汪四一下子将她抱起,阔步冲向舱室。
兵士很快聚拢过来,一轮弩箭之后,齐二缓缓沉没与水中。
梁康盯了眼地上的血滴,望着水里挣扎着的汉子,淡声道:“都收拾了吧。”
兵士朗声答应,朝着弓弩扩散开来。
梁康望了眼崔三。
见他点头示意,便带着梁帅往舱室行去。
大船很快行远。
窄仄的水道里,唯有那艘高大的楼船兀自燃着。
舱室里。
军医将彝娘子肩上的箭取下,撒上药粉,裹好。
待到一切料理完毕,他去外面开方子。
汪四坐在边上,望着她惨白的脸,出神。
崔三自外面进来,见他一脸失魂落魄,微微挑眉。
他刻意加重脚步的走了几步,停下来。
汪四扭过头。
见是他,便知晓定是找自己有事。
他拢好床帐,起身过来。
两人来到舱室之外,崔三道:“梁帅的病可是彝娘子所医?”
汪四点头,道:“梁帅中毒极深,身体又未能妥善照料,我们接手时,他已在生死边缘。”
“所以在医治之时,我们决定缓缓行之。”
“之后,为了拖延,即便梁帅身体允许,我们也不敢用太多的药。”
“不过,”汪四一顿,“现在这事可能要缓一缓了。”
崔三点头。
不论早晚,只要能治,就好。
屋里传来些许动静。
汪四往后望了眼。
“你去吧,我去下面看看药材,”崔三很是善解人意。
汪四面色微红,还是大方的转身回去。
崔三笑意浅浅的下了楼。
寻了军医问了所需,他转出库房,拿了伤药和补药。
上楼时,梁康从隔壁舱室出来。
见他手里的东西,梁康道:“彝娘子怎么样了?”
崔三示意了下手里东西。
“箭伤了肩胛,骨头裂了,需得仔细调养。”
梁康点头。
崔三见他面带伤感,心里升起一抹不好的预感。
“梁帅,”
梁康看他,牵了牵嘴角。
“军医说,他中毒太深,即便拔除,也很难去根,以后可能”
崔三心里咯噔下。
莫不是以后只能像现在这般?
他嘴唇动了动,却不敢真个问出来。
梁康叹了口气。
“只能看天意了。”
崔三垂下眼,再没吭气。
梁康道:“徐家这会儿差不多也该接到消息,周世叔那边肯定吃紧。”
“我打算赶去,这里就请你费心了。”
崔三唔了声,侧眸见走出来的汪四。
“我随你去,”汪四如此说道。
“你,”梁康微微蹙眉,看向屋里。
“她醒过来了,只要照顾仔细些,便没事。”
汪四道。
“也好,”虽说上次设计,将徐大围杀。
但那是徐大不明深浅,一时轻敌导致。
这回,徐家已知晓他,再想故技重施,可不大容易了。
崔三把药递给汪四,掉头下去。
汪四朝梁康示意了下,转头进屋。
将伤药放好,他道:“我要跟康儿去东面,你先回江陵休养。”
“这就走?”
彝娘子微微抬起脑袋。
汪四嗯了声,侧头看她。
半晌,他低声道:“你安分点,稳当点,知道吗?”
彝娘子瞪大眼。
她什么时候不老实,不安分了?
汪四转过身,小声说了句乖,便快步出去。
彝娘子眨巴下眼。
是她幻听了吗?
刚才她听到汪四跟她说乖,还特别的温柔?
她反复再反复的回忆。
好像是听错了。
她颓然的倒回枕头上,暗骂自己花痴。
第八百二十三章 定策()
船队在岔口分开。
东行的船上,最大的船舱之内,摊着张地图。
因着前次之故,梁康对淮水一地的地形还算熟悉。
但也仅限与靠近北地这边,越过泗州的地形,他便不知晓了。
两人绕着地图反复研究。
淮南一地的水道四通八达,徐家军一入水中,更是如鱼一般的灵活。
跟他们相比,梁家军就是块石头,掉进水里,连点响动都听不见,就沉底了。
因此,在地形上,与他们极为不利。
至于人和。
他们才刚围剿了徐大所领大军。
几万大军,全部埋骨他乡。
此举固然可以震慑,但也可以为对方所用,进而鼓舞斗志。
实在不可作为参考依据。
再有便是天时。
东南一带的秋冬照比北地,还是要暖和些的。
只是,这里阴雨不断,湿冷得让人浑身难受得紧。
这里人经年累月如此,早已习惯。
梁家军里却又很多人都得了湿藓。
如此算来,兵法所云的必需条件,他们基本不占什么。
良久,汪四道:“淮南乃是徐家多年经营之地,盘踞此地的世家皆为其附庸。”
“便是经了早前的重创,可要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徐家的根基并不算损失太多。”
“我们远征来此,手里兵力不足,粮草和辎重不足,若与其硬碰,必败。”
梁康点头。
这点他不是不知。
只是在他把徐大枭首之时,就已把徐家彻底激怒。
此时,便是不能打也得打,不能碰,也得碰。
好在早前阿娘为了以防万一,还在南地留下崔八郎那一只兵马。
有他在,加上周世叔,两面夹击,倒也勉强能够应付。
他指了下方,“我打算去那儿试试。”
汪四凑过去,盯着他手指所点。
“越州?”
梁康点头,“小时候常翁翁不是说过,阿娘早年特别艰难,为了养活江陵城的百姓,她曾经东行来此,还带了好几船瓷器回去?”
汪四点头。
城主时常出门,为免梁康对自家阿娘没有印象,老常经常会跟他们说城主经历过的事。
“据说吴家在此地经营极好,半数百姓皆受过其恩惠。”
梁康微笑。
汪四思忖片刻,道:“若是那样,得把侯小郎叫来。”
“早前我送了信过去,”梁康道:“不过那时我只是想着或许能经过他父母的坟冢。”
汪四浅浅扯了嘴角,知晓梁康是在给自己解释。
他倒是不在意这个。
“听说侯都尉给小郎留了点东西。”
梁康唔了声,道:“是些人。”
“不过小郎无意接手,都给了我。”
汪四看他。
梁康咧嘴一笑,摇头。
“我瞧着,他对书画的兴趣可比管人更大。”
汪四松了口气。
吴家在江南经营多年,便是最后覆没,为了唯一的根苗,也不可能不留后手。
但现在,侯小郎把后手交出来。
这就代表,对他们再没有保留。
想到此,汪四怔了怔。
就在适才那一瞬,他忘了他的姓氏,他的身份,只想着梁家和梁康。
梁康捏着下巴,琢磨心里的计划。
汪四望着他,心里忍不住再想。
若到了那天,不知大兄的选择会是如何?
梁康微微垂头,在心里一点点完善想法。
抬眸见汪四看他,便笑了。
“你可是有什么建议?”
汪四摇头,道:“这办法极好,只是不知那些人在徐州可有暗线。“
“定是有的,”梁康十分笃定。
他曾于为首之人谈过。
那人得侯都尉临终受命,言明只要忽的小郎性命极好,至于其他,由得他自便。
梁康便征求他们意见,把他们编入柳家军。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实则是留在侯小郎身边。
汪四看他一眼,道:“既然方向已定,不如先给周都尉去信。”
“让他早做准备。”
“不错,”梁康笑着转去一旁案几,书写起来。
汪四盯着越州。
越州这里靠海,水道极为发达。
往北不远,便是江南治所,南下两个城池,便能与洪州遥望。
汪四心里盘算着粮草辎重,以及应该如何操作。
梁康把信写好,起身见他若有所思。
把信送走,他过来道:“可是有主意了?”
汪四将所想与他说明,长指将地形一划,“若操控得当,完全可以在徐家反应过来之前,把越州以南全部拿下。”
梁康点头,片刻又犯难。
“只是我们兵力不足,只怕无法行此雷霆之势。”
“这倒是不妨。”
汪四道:“徐家所领兵丁皆有个通病。”
他微勾唇角,“那便是只要有银钱,便可以自由进出。”
梁康看他,忽的笑了。
汪四见他明白,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