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话虽然太过直白却真是直指要害:没有天大的好处,我们凭啥冒风险?

    南边那位的亲眷若真是逃到了北方,太子妃娘家与其收钱把人家送出关外,还不如直接交给太子以及圣上呢。

    这会儿太子妃的哥哥也回神辩解道:“谁知道是不是那一位作祟?”

    他父亲闻言狠狠地瞪了眼儿子,当着太子却没法多说什么。

    太子闭目不语,良久方道:“你们下去吧。”

    这父子俩也不知这话太子究竟听没听进去,总之回家去便要绞尽脑汁地准备自辩折子。太子召见只是个开始,过几天面君才是真正“要命”的时候。

    太子琢磨了一整天,翌日见到父皇,他已经彻底平静了下来。

    圣上点了点头,“想好了?”

    太子起身,向着圣上郑重一拜,“毕竟跟着儿臣这么些年,没有功劳还是苦劳,还是想给他个机会。”

    圣上眉毛一挑,“欺上瞒下你也要保他?”

    太子应道:“是。”

    圣上摆了摆手,“罢了。你肯念旧情,也好。”

    这对至尊父子又说了会儿话,太子才告退而去。除了乾清宫宫门,太子仿佛重见天日一般,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他知道大舅子犯了大错,可他却不得不“护短”:大哥可谓长袖善舞,为了消弭曾经与南边那位往来的影响,招募贤才更为用心,也比他更舍得放□价。在吸纳新人上,他已经落在下风,那么他至少要保住旧臣们的忠心。

    可圣上不这么看。

    他老人家晚上便跟贵妃说了心里话,“心里真不痛快。”

    贵妃揉着圣上的肩膀,“赏罚无度可不是好兆头。您得再仔细教导太子……”顿了顿,又道,“不许发火,好好跟孩子说话。万一他吓着了,再想拧了可怎么办。”

    圣上冷笑道:“他都多大了?还吓着?”

    贵妃道:“您是天子,甭管是谁,您都是说吓就能吓得住。”

    圣上沉默半晌,反而轻松安抚起爱妃,“瞧瞧,这就数落起我来了。”

    “我哪儿敢?”贵妃摇了摇头,“太子仁义,”虽然私心重了点儿,“纵然有过也是小错,他不屑于阴谋诡计,可您得小心他被阴谋诡计所伤。”

    贵妃这就不动声色地给大皇子上了眼药:我的老七向来与世无争,你偏偏要来算计他,那我这个当娘的总得做点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吧,自古以来造~反~无非两种情况,太穷了,以及太富了。

    穷得没饭吃没活路,肯定就要揭竿而起了,譬如陈胜吴广。而富得都能养活好多好多人的时候,就去追求更高的境界了,比如李世民他们家。

第46章() 
在贵妃看来;大皇子有那么点心术不正,还有那么点不择手段,但却能把住底线;同时又能屈能伸;这性子不愁做不出番大事业,可乾清宫里那个位子,要的不止是足智多谋;更要以堂堂正正之姿处事用人。

    只提后面一项,太子确实做得比大皇子好。

    不过太子与大皇子免不了为各自的门人谋求实缺;最近这些年都是人缘更好的大皇子占足了上风。

    直到南边那位事发;太子才用此事来牵制大皇子:御史连番上书,虽然圣上都留中不发,但也一样逼得大皇子在圣上和诸皇子、以及有分量的宗亲跟前,规规矩矩地自辩了一回。

    南边那位也是宗室,因此当做家事来处理也不为过。

    不管怎么说;太子这招可是阳谋,而且也没牵扯到任何一个兄弟。但大皇子为了回敬太子;可是直接拉上了七弟……以及十四皇子。

    不得不说,能连着把两个弟弟都当成了“借刀杀人”的那把刀,贵妃也不吝惜一份欣赏。

    却说,十四皇子生母令嫔情知儿子得罪了七皇子,便等于让贵妃也给她们母子记了一笔,更别说她儿子还收买了贵妃手下的妈妈。令嫔倒也当机立断,禁着足也不耽误她打发心腹,跟贵妃来了回和盘托出。

    据十四皇子说,七哥内宅里的消息还是他从大嫂那儿打听出来的,连那个妈妈也是大嫂有意无意提过,这人爱财……

    这种话贵妃听过就算了:谁利用谁不可考,狗咬狗一嘴毛倒是真的。大皇子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你小十四出手为难哥哥的侧室,就值得称道了?

    贵妃身为半个局外人,看得最是清楚:就像太子与大皇子这些年越发“不依不饶”,根子还不是出在圣上身上?正是圣上给了一个儿子“上进”的底气,同时也让另一个心中不安。

    可对儿子们太厚此薄彼,这父亲也够不厚道的。

    贵妃抬眼望去,只见圣上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她又轻声道,“太子和老大家的姑娘年纪到了,您也留心挑两个好孙女婿吧。南边大事已定,明年又是大比,俊才可是不少呢。”

    圣上向来对贵妃敬爱且信赖——整个后宫加在一起,都未必比得上贵妃一个。而且今天这番话也委实助益良多,圣上便笑道,“还是你细心。”

    虽然他很疼爱长子,可无论如何长子都无法动摇太子在他心中的地位,圣上自然也觉察得出,大儿子最近心大了些。他委实该出手压一压:正如爱妃所说,正好借着孙女儿们的婚事给两个儿子,乃至朝臣们一起提个醒。

    五天之后,圣上派去关口的心腹带回了几名“钦犯”:太子妃娘家负责北面生意的几位大管事,最重要的便是南边那位的一双儿女。

    话说,南边那位自从嫡长子被抓,便知道大事不妙,把那份连圣上都眼红的家产分了分,让儿女们各谋出路去了——跑掉一个算一个,不然全家都圈,可就彻底翻身无望了。

    圣上一甩手,就把这一干人犯全都交给了内卫大统领庆王——庆王身为圣上幼弟,乃是先帝诸子之中和圣上关系最好,且才干也是公认的一位。

    只花了一天一夜,庆王便拿到了口供:经过一干人犯相互印证,相当经得起推敲。

    新拿到了关键的证据和证人,圣上火速处置了“自家亲戚”,之后太子妃娘家父兄老老实实地上了自辩折子,太子妃之父交了大笔罚银,得以留用,太子妃之兄因有太子回护,也从詹事府少詹事左迁至刑部主事——圣上把太子妃之兄调离了太子身边,而且刑部油水不多,职权亦有限,本意便是让这人好生反省一回。

    这还不算完,圣上又特地召来了太子,按照贵妃所言,打算好生谈个心。

    太子礼毕,圣上就让儿子坐到了自己的手边,语气十分柔和,“这几天睡得不好?”太子眼圈儿都有点青,睡得好才怪了。

    太子老实道:“是……有些担心。”顿了顿,大约是精神不足,面对父皇直接软弱了一回,“下面人把好经都念歪了。儿子实在是……愧对父皇教导,对他们疏于管教。”

    儿子这副样子,圣上登时就心软了。态度很对头,下面就该说怎么管教了。圣上也给儿子支招了,“你凡事儿只靠那一家子给你办,长此以往如何不跋扈起来?再过些日子,没准儿还得生起‘没了我,太子都找不着得用的人’心思。”

    太子微垂着头,“是。”

    圣上拍拍儿子的肩膀,“明年大比,父皇这便给你物色些才俊,你自己也要多留些心。”

    太子闻言一愣,旋即暗喜过望,“父皇?”这是默许他结交士子啊!

    圣上又道:“你家大姑娘也该说亲事了,你有什么主意让太子妃去和贵妃说。”

    这种慈父似的安抚和教导,让太子舒心不少。从乾清宫出来,太子神色平和地回东宫处理公务去了。

    但圣上对太子妃娘家就这么客气了,他派了心腹大太监到太子妃娘家好生训斥了一回:敢给太子抹黑?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太子妃娘家果然沉静了许多。至于太子妃哥哥在为左迁而懊恼之余,更有几分庆幸:这事儿算过去了?南边那个大窟窿也不用补了?

    至于太子妃那里,贵妃也派了心腹妈妈过去教导:还是那句话,谨守本分。

    太子妃已经好些天都没见到太子,再让贵妃又训了一回,她可不就辗转了一晚上,第二天便心中忐忑地拜见贵妃去了。

    贵妃对这位多少有点拎不清的太子妃就没那么委婉了,“娘家人该劝的劝,该拦的拦,一味回护反倒是害了他们。看看那一位的娘家,就是前车之鉴。”

    贵妃说的就是入了冷宫的宜嫔以及宜嫔的娘家。

    宜嫔父亲因为收了南边那位的贿赂,不时通风报信,这回黯然致仕不说,儿孙们更是悉数降职或是干脆搁置,唯有一个在外做刺史的庶子,因为向来跟父兄不对路,且官声极好才未曾受到牵连。

    只是官场又从来不缺“墙倒众人推”之事,太子妃也听说当年荣光无限的宜嫔娘家,如今不止是狼狈,更是落魄不已:莫说田产铺面,便是京中老宅都难以保全,全家正收拾行李,打算回原籍“避祸”呢。

    贵妃此时正笑盈盈地瞧着她,太子妃把心一横,起身恭敬道,“儿臣知错。”

    同时她心里也很是苦涩:亲哥哥只有惹了祸,才想得起告诉她,平时哪里会顾得上她……这些年更是时不时地催她再从娘家挑个妹妹进东宫,还说什么“姐妹齐心”。

    如今娘家惹了事,黑锅她还得帮着背……太子妃也是越想越委屈,站在贵妃眼前忽然泪如泉涌。

    贵妃定睛一瞧,太子妃怎么就“梨花带雨”了?人家一哭,下面的话也就不合适再说出口了。

    她赶忙从宫女手里接了帕子,亲手给太子妃抹了抹眼睛,“好了好了……哭一场心里还能畅快些。”

    太子妃有些抽噎,“妃母,我真是快受不了了……”

    太子妃的心思贵妃如何看不透?贵妃感慨之余也腹诽了一句:圣上真狠心削了你娘家,你不还是得受不了。所以该管就管,只有先压住了他们,他们才不敢小瞧你啊。

    当然这种体己话,贵妃可是不会跟太子妃提起的……她只跟她的女儿们说……

    等太子妃告退,三位公主一起来拜见母亲,贵妃一手拉着一个,另一手直接环住了两个,“哎呀,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六公主性子最是活泼,眼见两个姐姐笑而不语,她便道,“听说二嫂刚走啊。”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她是挺不容易。”

    贵妃笑道:“女人先得瞧得起自己,该说的该做的,都不含糊,才能让旁人也敬重得起来。”她的女儿不会懦弱,更不会不明是非,不过该提醒的话却也不能俭省,“你们也都长大啦。”

    年纪最大的二公主已经十八了,将来的驸马正是圣上亲姑母的嫡长孙,也是亲上加亲了。不过按照圣上和贵妃的私心,还是希望女儿二十左右再出嫁——反正本朝公主出阁都在二十上下。

    四公主与六公主也只比太子长女略小一点儿,正该跟她仔细学学管家与管人的手段了。

    说起婚事,赵晗可是因为继母去世而要耽误两年有余,不过他本人倒是不以为意。虽然有些不厚道,但是随着刘娡入土为安,不管刘家与南边那位再有什么大秘密,哪怕圣上为此秋后算账,也再牵连不到王府了。

    心中大定,赵晗白天读书,晚饭后还要特地到妹妹赵暄房里看一看。如今赵暄身边伺候的全是极有眼色的妈妈,这些人更是反复劝说大姑娘,“要孝敬王爷,要敬重大爷,得罪了这两位,姑娘的日子必定艰难。”

    得知此事的元春更是在每天午后讲史时,找了些与娘家不合,甚至翻脸的女子的故事说给赵暄听——当然,这些故事的结局都是一个样,不遵礼法恣意妄为之人哪有好下场?

    赵暄心里服气与否倒在其次,至少表面上言行比以前顺耳更是顺眼多了:母亲去了,外祖家回乡了,叫天天不应之下,她真是不得不老实一些。

    元春再给赵之桢写家信时,特地把大姑娘赞了一回。

    赵之桢看到这里,还轻声笑道,“还得盯紧些,省得故态复萌。”说完,便把这句话写在了回信里。

    之后元春还说起了大爷赵晗,只是……她夸赵晗可比夸赵暄真心太多了!

    赵之桢看到这里,笑容渐深。元春在信里写道:大爷这个年纪也是个孩子,却十分贴心,闲暇时便主动帮着她照看健儿……说到这里,元春话锋一转,开始抱怨起府中庶务繁杂,她管起来真有种……愧对王爷信任之感。

    其实元春在王府头回听到大管事报账时,心里便咯噔一下,之后更是“无语泪千行”了:她知道王府家底儿厚,但厚到光账册都满堆了一间书房……而且这些产业全都归她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