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夫妇日常-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芳菱的夫家自然不肯背锅,与刘孟氏互相扯皮,一时闹得是沸沸扬扬。

    对于这桩因为刘孟氏和刘芳菱的夫家联手逼迫刘芳菱攀扯韩家以求富贵荣华而惹来的悲剧,韩家上下毫不知情,也无暇理会。

    拖了近一个月,元嘉帝终于耗尽最后一丝生机,于七月初三,驾崩了。

    饶是早有准备,然而朝野上下还震动不安,乱成一团。

第397章 治丧() 
深夜,深宫,灯火通明。

    前来哭丧的朝臣命妇们早已离去,只有元嘉帝驾崩之前钦点的辅政大臣孙长玉和韩彦,并几位重臣守在殿中。

    因为边事,镇国公早在小望之顺利登基之后,就立刻策马赶回了辽东——对于眼下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大周来说,实在是经不起脱欢回过神来之后的偷袭和报复。

    兴庆宫中一片素缟,中间的梓木棺椁彰显着棺中之人的身份,肃穆庄严。

    康平帝刘劭(小望之),神情木木呆呆地跪在火盆前,机械地燃了火纸,看着那威严又沉闷的梓木棺椁,听着孙长玉与韩彦等人低声商议朝政,突然间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地陌生,他像是个局外人一般,静静呆呆地看着周身的一切。

    什么都在想,却又什么都没有想。

    过早的聪慧和幼年的遭遇以及肩头的责任,让年仅七岁的他明白,阴阳两隔的意义。

    他对元嘉帝没有什么父子之间的孺慕之情,但是却对于“父亲”有着本能的渴望。直到此刻,他心里依旧木木沉沉的,似乎悲痛,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圣上,圣上……”

    韩彦轻声的呼唤,如一支牵引之歌,将神思飘到九霄云外的康平帝渐渐唤醒。

    年幼的康平帝闻言看了过去,神情木木呆呆,动了动唇,下意识地要喊“爹爹”。

    然而,话未出口,舌尖先打了个转儿。

    “舅父……”康平帝脸上的迷茫尚未散尽,但是却已经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恢复了一个执掌天下的帝王该有的仪态。

    韩彦看着这样的康平帝,又欣慰,又心疼——欣慰的是他们这些日子以来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心疼的是小小的孩子,却不得不承担起与年龄不相符的责任。

    “圣上,大行皇帝的谥号,臣等提议了几个,还请圣上定夺。”因着心中的疼惜,韩彦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软了许多。

    “哦。”康平帝渐渐地回过神来,起身随韩彦到书案前。

    孙长玉躬身将手里的草纸奉上,恭敬道:“恭请陛下圣裁。”

    康平帝点点头,故作老成地回道:“爱卿辛苦了。”

    元嘉帝这一生,除了宠爱赵贵妃,任由她迫害后妃皇嗣之后,倒也没有别的什么过错,大周在他的勤勉治理之下,虽然没有走向鼎盛,但是也没有走下坡路。

    无功无过。

    康平帝早就得了韩彦的指点,认真地比对了几个谥号之后,徐徐开口道:“父皇一生勤勉政事,行事怀柔,那就‘平’字吧。诸卿以为如何?”

    “圣上圣明!”孙长玉等人对于康平帝的选择俱是十分赞同,躬身称赞。

    康平帝点点头,脸上难掩哀痛:“朕痛失慈父,心中悲痛;又年幼,许多事情思虑不周,还请诸卿献言献策、同心协力,办好父皇的丧失……”

    “臣等定然竭忠尽智、鞠躬尽瘁!”孙长玉率领众臣,长揖到底,表达忠心。

    兴庆宫中,君臣哀痛安排葬礼;慈安宫中,太皇太后与王太后正在为以后筹谋。

    王太后脸上一时哀痛,一时恼恨,一时淡漠,看得近身伺候的大宫女几番动唇,都不知该如何劝慰她,只得垂眉顺目的乖巧默立着,不敢轻易开口,免得一不小心说错了话,正违了她当时的心情,被迁怒,受责罚。

    太皇太后倒是镇定,垂目转着手上的佛珠,让人看不出情绪来。

    王太后到底沉不住气,小心翼翼又急切地开口打破殿内的沉默:“母后,眼下太上皇的棺椁就在兴庆宫里停着呢,听说赵珍儿那个贱人还在合欢殿,不如趁着眼下……”

    话还未说完,就被太皇太后陡然睁开的双眼中迸发的凌厉的眼神给吓住了。

    “瞧你那点出息!”太皇太后轻屑地看了王太后一眼,道:“太上皇如今已经去了,合欢殿的那位还不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何时杀,如何杀,都是咱们说了算,何必急于一时?

    “眼下最当紧的,是如何将前朝后宫都紧紧地攥在咱们的手里。

    “否则,一旦受制于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想!”

    王太后自打入了宫,就一直低声下去,敬着太皇太后这座靠山,讨好元嘉帝这个根本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的丈夫,怕着赵贵妃这个“妹妹”……

    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元嘉帝厌弃她,所以其他人才轻视她的。如今元嘉帝驾崩了,她做了太后娘娘,总算是能够伸直腰杆,一雪前耻了,谁知却依旧被太皇太后压得死死的。

    训斥起来,太皇太后依旧如先前一般,半点都不顾及她的面子,当着内侍宫女的面儿,就对她随意开口责骂。

    王太后垂首咬紧下唇,用力深吸一口气,这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恼恨和不满,重新堆起笑脸来,低声讨好道:“母亲训斥得是,是臣妾思虑不周,急躁了。”

    太皇太后如何不知王太后对自己的不满,但是她并不在乎。

    在这个深宫里,一切都要凭实力说话。没有实力,那就得乖乖受教,乖乖听话。

    “小李子回来了吗?”太皇太后轻瞥了王太后一眼,开口问道。

    李公公打小就在她跟前伺候,虽然眼下早已经是个四十好几的老人了,但是太皇太后以及习惯称呼他为“小李子”。

    王太后朝外头看了一眼,恭声回道:“尚未。想来,李公公应该是被兴庆宫中的事情绊住了脚吧。”

    作为太皇太后身边最为得力和信赖的助手,李公公在宫中颇有地位,就是王太后也极少直呼其名讳。

    算起来,也就只有赵贵妃敢骂他一句“李狗”了。

    “那就耐心等着吧。”看在王太后一直以来颇为听话的份儿上,太皇太后多解释了一句,“眼下最当紧的,就是兴庆宫了。”

    王太后并不蠢笨,她只是太恼恨赵珍儿了,成了心魔,无时无刻地不再想着除去她以报仇,所以才会一直情急,失了分寸。

    要不然,她也不能在好不受宠而且成了赵贵妃的靶子的情况下,安稳过活到现在了。

    “是,臣妾明白,多谢母后提点。”王太后的态度愈发地恭顺了。

第398章 挑唆() 
在各方的默契配合之下,元嘉帝的丧礼进行得很顺利。

    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元嘉帝的棺椁便要挪到无数工匠昼夜不息紧急赶制好的陵寝安葬了——毕竟当初谁都没有预料到,正值壮年的元嘉帝竟然会因为一场“英雄救美”而陨故。

    自打元嘉帝驾崩之后,赵贵妃表现得一直都十分平静,平静得让所有人都感到很诧异。

    太皇太后和王太后便趁机制造舆论,指斥赵贵妃“忘恩负义”“愧对浩荡皇恩”——元嘉帝生前那么宠爱她,甚至为了救她而身故,谁知她非但一点都不伤心,就连表面上的守灵工夫都不肯去做,为了保全自己身而日日龟缩在合欢宫里,安心地享受元嘉帝生前特地安排的侍卫的保护。

    身为合欢殿的总管大宫女,琉璃得闻这些个流言蜚语之后,又是愤怒又是伤心又是担忧,寻到自打元嘉帝驾崩之后,就一直潜心焚香抄经的赵贵妃面前,一面替她打抱不平,一面寻求解决之道。

    谁知身为漩涡中心的赵贵妃却头也不抬、笔耕不辍,十分淡然地应道:“嘴长在他人身上,要如何说,本宫无需理会。”

    说罢,又吩咐琉璃道:“研磨。最后一卷经书,本宫想要在今晚抄完,明日随同太上皇的灵柩,一同葬入东陵。”

    东陵,是元嘉帝生前为自己营建的陵寝,隶属于皇陵,后者是安置大周历代皇帝的陵寝之所在,与皇宫一阴一阳,占据龙脉龙眼,以保大周千秋万世的基业传承。

    琉璃动了动唇,到底轻叹一声,屈膝应了声“是”,默默研起墨来。

    浓黑的墨汁,映着赵贵妃一夜白头的雪发,一黑一白,分明刺眼。

    琉璃忍不住心酸,宫中人人都明朝暗讽贵妃娘娘没有良心,殊不知太上皇驾崩,这世上最伤心的就数贵妃娘娘了。

    一夜白头啊……

    可是贵妃娘娘为了替太上皇驾崩诵经祷告,根本就没有时间理会那些流言蜚语,更顾不上所谓的太皇太妃的称号,专心留在合欢宫,焚香诵经,彻夜不眠地抄写经书,眼见着整个人都瘦成了皮包骨头,半点不见曾经的丰腴与雍容,却依旧也不肯暂歇片刻。

    那些眼红恶意中伤的小人,怎么就看不到贵妃娘娘待太上皇的一片真情深意呢?

    这真是“树倒猢狲散”,好不悲凉……

    主仆二人,各怀心思,默然抄经研磨。

    八月十六,元嘉帝停灵恰满七七四十九日,由僧道一路诵经祈福,移驾前往东陵。

    年幼的天子率领文武众臣并哭灵的内外命妇门,从皇宫一路前往东陵,浩浩荡荡,哀思戚戚,肃穆庄严。

    沿路百姓跪拜哭祭。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满目缟素,一片哀声,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舒予和戚氏一左一右地搀扶着孟氏,一路哭祭出京,在城门口同众命妇一起止住脚步,目送康平帝率领众臣,一路扶灵前往东陵而去。

    “圣上还那么小,襁褓之中失去母亲,如今又骤失父亲……可怜呐……”

    人群之中,不知有谁低声说了一句,孟氏婆媳三人瞬间就红了眼眶。

    对于她们来说,元嘉帝既是害死端静太后的帮凶,是韩家的生死仇敌,又是年幼无依的康平帝的生身父亲,所以对于他的驾崩,韩家人心中复杂。

    好在太上皇入葬,大家本就要哀思哭祭的,倒也没有人注意到孟氏婆媳三人的异常。

    “对了,方才贵妃娘娘好像一同跟去东陵了!”人群中有人低呼。

    “贵妃娘娘?哪一个?”有人不解地问道。

    天子年仅七岁,还不到大选后宫、册立后妃的时候呢!

    “还能有哪一个?这大周朝,鼎鼎有名的贵妃娘娘可就那一位!”先前说话的那人语气酸溜溜的,又有些幸灾乐祸。

    再尊贵无匹又怎么样?

    失去了元嘉帝庇佑的赵贵妃,就是那砧板上的鱼肉,要切要剁,全看执刀人的心情!

    “哟,太后娘娘都没去呢,她倒是凑什么热闹?”有人看热闹不怕台高。

    “对啊。先前太上皇驾崩,不见她守灵哭祭,这会儿倒是争着朝前露脸儿了?难不成是想要借由圣上和文武众臣都在,依仗着太上皇生前的宠爱,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有人不无恶意地揣测道。

    “她还能翻腾出什么浪花儿来?”有人意味深长地说道,说半句,留半句。

    但是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失去了元嘉帝的宠爱和庇护的赵贵妃,生死全都捏在别人的手里了。没有半点权力的人,当然翻不出什么浪花儿来了。

    当年折在赵贵妃手里的后妃和她们的孩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那些受害者的娘家,如今眼见着元嘉帝这棵大树倒了,如何肯甘心放过惩治赵贵妃这个凶手的大好时机?

    于是有人借机凑到孟氏婆媳三人的面前,恭维又讨好,末了叹息道:“端静太后若是能够看到如今的局面,只怕也能含笑九泉了吧……可惜啊,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那赵贵妃,如今竟然能伴随灵柩前往东陵……”

    她们夫家地位不高、实力不够,手伸不到内宫,惩治不了赵贵妃这个仇敌,但是韩家可以啊!

    这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康平帝自幼得韩太傅与清和郡夫人的悉心教养,对他们二人亲近信赖异常,说是奉作亲生父母也不为过。

    要不当初元嘉帝还在世时,怎么会特地下旨召请清和郡夫人前往东宫陪伴尚未太子的康平帝。

    再说了,端静太后可是韩家的女儿,也是枉死在赵贵妃手下的冤魂,韩家如今得势了,不替端静太后报仇,那压根儿是不可能的!

    挑唆了韩家带头动手,她们在从后附和推波助澜,拿下赵贵妃不过是小菜一碟,正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孟氏当然也恨害死自己唯一的女儿的赵贵妃恨得要死,但是,这不代表她愿意被人挑唆当枪使。

    再说了,康平帝早就答应了元嘉帝在他驾崩之后不会为难赵贵妃,就是为了康平帝这个可怜的外孙,他们韩家也只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