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杨诏趁段思平返回苍洱的时候,派了自己身边的精锐去捉拿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
铁木真在被人追杀的时候曾经被草原上的一群乌鸦所救,不能辨的段思平逃至上关,被一个打荞麦的老人藏在地窖中逃脱了追捕;乘船转至下关,藏匿于崇恩寺中的佛龛之下,愚蠢的官兵看见蛛网封门,都懒得看一眼,便不入而去。逃回通海的段思平,在秀山神祠又卜了一卦,曰‘出避则吉’,于是前往巴甸,藏在舅舅的家中,再次隐匿了下来。
段思平最终给自己的子孙埋下了祸根,高氏政治集团是郑买嗣的“大长和国”政权的主要依靠之一,对于杨干贞灭长和而建天兴、义宁素来不满。当段思平准备取而代之的消息传出,他们立刻倒向了段氏。
高氏政治集团的代表之一高方镇守着善巨,当高方听说段思平藏在巴甸,便立刻派人去把段思平秘密的接到善巨共商大计。
蝇头小利和走投无路的段思平最终接受了高方类似于‘北伐战争’的统一战线,至于这之后,只能用‘4。12***政变’的代价来偿还,历史的走向是如此的相似。
自那之后,好像所有的吉象接踵而至:夜宿品甸波大村,见宿舍有奇戟一柄,用生牛革裹护,主人用以防夜。段思平极其喜爱与欣赏,居然用一条犬就换到了。这里面没有其他人的猫腻,鬼才信。
品甸北有叶镜湖,相传有妖物夜出食人,过往的旅人都不敢靠近。段思平和自己的弟弟段思良、军师董伽罗一行人到达这里的时候,天已垂暮,遥见水际隐隐泛光,宛若匹练,近而视之,一马驯伏不动,段思平乐而收之,竟为神骥,日行能数百里。行于荒野,无以为食,段思平等人摘野桃充饥,发现核桃上有虫啮印迹,类‘青昔’二字。军师董伽罗解释为‘十二月二十一日’,意为当以是日起事为吉日。
起义的口号是鼓舞人心的“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最后各路大军很顺利的攻破太和城,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今大理城),建年号文德。
段思平还算是个好皇帝吧,他在建立大理之后,还对南诏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都进行了调整。首先是肯定新兴的白族封建主们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扶持。如封白族封建主高方为岳侯,除承认其家族在洱海地区原有的领地之外,更赐与巨桥(今云南普宁)地方为其世袭领地;封董伽罗为宰相,亦除承认其家族在洱海地区原有的领地之外,更赐与成纪(今永胜)为其世袭领地;其余洱海地区的白族封建主如杨氏家族的封建庄园,也都得到扩大。对于洱海地区的白族和彝族中的村社农民,则是在承认他们原来使用的土地前提下,减轻税粮负担,宽免徭役三年。对于“凡有罪无子孙者”的奴隶,则一律“赦免”,即加以释放。对于被统治的部族和部落,则解除他们南诏时期的集体奴隶地位,免除奴隶性质的徭役。大理政权终于稳固下来。
在建立封建制度,安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段思平开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推广铁制农具和汉族的先进耕作技术。同时还鼓励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大理国的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百姓富裕”,生活安定。
第264章 冷血的帝王()
当吴永麟向众人讲完这段历史的时候,包括措姆离在内,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张虎首先想到的事便是到往河里抓一些鱼上来,然后拼命的往鱼肚子里面塞一些纸条;罗平阳拿着竹筒去找周围那些野兽的晦气去了,看看能不能在这上面动动手脚;就连一向镇定自若的茅子兴,措姆离等人,也纷纷往山里面走去,想着能不能在某些大树、石壁上留下一点天机。
他们觉得吴永麟总有一天要当皇帝的,所以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在这个时候推波助澜一把,而此时最尴尬的却是吴永麟,他从来就没有当皇帝的念想,看似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往往却做着最龌龊的勾当,杀兄弟,杀儿子,杀大臣,只要是对王权有危害的,一律剪除或者流放,手段令人发耻。
落日西沉,霞光似火,收获颇丰的数人先后回来了,光膀子的张虎浑身湿漉漉的,怀中用脱下来的衣物包裹着一大包肥鱼;罗平阳和几位汉子抬回一头好像还喘着气的野猪,望着只是被麻晕过去的野猪,吴永麟苦笑了一阵,人啊,真的不能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某些奢望在他们心里扎根之后,和当初‘白莲宗’的茅子兴有什么区别?
在罗平阳和张虎近乎咆哮的怒吼中,吴永麟把野猪和活鱼都宰了,破天荒的烧了两锅汤,晚饭前看着近乎烦闷的数人,吴永麟忍不住轻声问道:“你们就这么想我当皇帝?”
众人虽然同时保持了沉默,但面部表情却极其的兴奋,吴永麟此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赤身裸体的美女,被这些色狼盯得浑身都不舒服。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当皇帝,弄出了一个‘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武则天为了当女皇,逼迫自己最有才华的二儿子李贤自杀了。”
“至少我朝的香孩儿皇帝不是立下的‘秘密誓约’和‘杯酒释兵权’就颇得人心,我觉得。。。。。。”就连张虎这种五大三粗的汉子都知道这种典故,吴永麟不得不佩服卫朝的舆论宣传做的很到位。
吴永麟觉得有必要给这些人普及一下这些疑点重重的皇帝的宣传语:“孩儿皇帝所谓的立于太庙寝殿夹室誓碑上刻的所谓的: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请问在座的亲眼见到过吗?恐怕都是听世井流言而来的吧?所以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没有亲眼见到的事实,千万别妄自下结论。”
“只是。。。。。。”张虎还想争辩几句,但此刻内心却完全没底,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那我告诉你们一个血淋淋的真相:孩儿皇帝在位的几十年中并不少杀大臣,总计有八十八人之多。其中,某犯罪二十二人,坐赃罪二十五人,失职罪三十三人,其他八人,上至枢密直学士、殿前都虞候、州刺史、下至监察御史、县令等,皆有被杀者,你们最骄傲的孩儿皇帝是卫朝所有皇帝中杀臣子杀得最多的。如果我是他,我也会这么做。”吴永麟想想后世被莫须有罪名杀死的岳飞,心里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提不起一丝的好感,现在的卫朝的皇帝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艺术家,指望他这样的人,还不如自己找条河把自己淹死了一了百了。
“师兄,你不会对兄弟们下手的吧?”
“你这样想,就代表你根本不了解帝王的内心是多么的强大与阴翳。如果我当上了皇帝,我每天琢磨的一件事便是谁会威胁到我的生命和位置,而张虎你绝对会是我第一个下手的对象。”
张虎近乎哀怨的问道:“为什么?”
“一个百步之内百发百中的家伙,我不杀他杀谁?然后就是茅大哥,因为你有案底,在被那些士大夫抓住把柄之前,你自然也躲不过杀身之祸,至于措姆兄,番邦兄弟就更不可靠了,这里唯一能活下来的也许只剩下罗平阳了,因为他始终只是一只翻不起大浪的小虾米,这些年和汉人的交往中,当政者只需要在赋税上开一个口子,我敢打包票,他们这样的少数名族反不起来。”
吴永麟说完这些之后,感觉背后开始发凉,张虎那小子投过来不怀好意的目光,时不时还去摸一摸背囊里装的箭支,看来吴永麟刚刚的冷酷无情让他很受伤。
“你们难道没看出来,我这个人更愿意当一个无拘无束的侠客,对于什么狗屁皇帝,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说,你们都不会死,而且我们会过的很开心、很富足,那些来打我们主意的混账东西,要让他们后悔踏入我们的家园。
这次之所以带大家走大理国一趟,是想去摸摸段和誉的底细,对于逻些城的一切,估计早就传到他耳朵里去了,我现在好奇的是他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未出手,如此千载难逢的开疆扩土的良机,他这样贤明的皇帝居然还能坐得住,难道你们就不觉得奇怪吗?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你不是说那个家伙会‘六脉神剑’吗?会不会。。。。。。”
“张虎啊,就这点我最瞧不上你,很多事情要自己过一过脑子,要向措姆离大哥这样的人多讨教讨教。”
人吃饱了,穿暖了,就会有更多的欲望,吐蕃全境发生的一切改变了许多人的心境,就连张虎这样的莽夫也在跃跃欲试,更别说措姆离、茅子兴等原来就带着某种目的跟着他的这些人。就像眼前烹煮的两锅汤,有些人一开始就打算着从肉多的骨头汤里捞一点好处,至于相对清淡的鱼汤,围在旁边的仅仅就吴永麟一人而已,从这里面其实就可以看出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了。
众人胡吃海喝的把吴永麟刚刚讲的一切都当成了耳旁风,吴永麟却深深的陷入了沉思,哪天真的到黄袍强加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的好日子就真的走到尽头了。
第265章 让人恐慌的天意()
天下都有皇帝的耳目,段和誉这样即使被高家人夺去政权的皇帝得知这一天象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
大理国羊苴咩城的皇宫中立着一块在普通不过的石头,上面刻着《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国相高泰远很早就到了皇宫,大理人更喜欢叫他‘国主’,毕竟现在朝堂上都是他说了算,坐在皇位上的段和誉更像个傀儡皇帝。
高家这些年可以用权势倾天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自己的爷爷高智升晋爵为鄯阐(昆明)侯,自己的父亲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大中国正德皇帝”,自己的哥哥高泰明还位给段正淳,而自己顺理成章的成为段和誉的相国,父亲高升泰一系分治滇西,父兄高升祥一系分治滇东,高氏子孙更是把守着各大关键的城关,高明量守威楚,高明清守姚州,高护隆守姚安,高泰贤守永昌,高泰慧守善巨郡,自己过了年关也将辞去国相之职,前往腾冲去任职,谁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大放厥词,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他其实最不愿意怀疑的对象便是父兄辈分治滇东的升祥一系,他们这些年来着力营建东都善阐,在威楚以东形成了‘州国’,设官自治,以此与滇西高氏抗衡,并称“君臣一德,州国一心”,“尊卑相乘,上下相继”,“文列武列,万国口实而宣威;神风神气,千将若榷而留世”,“本州为兄弟之土,将相怯上下之搉”,而且极为不稳定的三十七部就在他们的辖区之内,一旦他们勾结起来,再弄一个老祖宗的“某某得天下”,这个时局他难以想象。
这件事让人费解的是,巨石并不是在滇东被发现的,反而是在距离桃花镇不远的茶马古道上的一处山坡上发现的,那一片正好是吐蕃和大理的交界处,听当地的山民说,此前巨石上平整光洁,并无一点瑕疵,山里人最喜欢的是坐在那块石头上歇脚,岂料一个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之后,那块石头上便出现了这一段离奇的大字,而且当地人敢断言,这绝非人力所为。
自从这异象被一位山民发现之后,去往观瞻的人趋之若鹜,也不知道从哪些乱嚼舌根的人的口中传出‘天要变了’的劾人话语之后,善巨郡的高泰慧便很快控制住了这一切,连夜让工匠将这块巨石切了下来,并运回了大理皇宫。
段和誉还是那一副冷漠的表情,既然自己最终的话语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权利,那自己就没必要多费口舌了,他只是作为一位旁观者,冷冷的看着国相高泰远旁若无人的在那里高声呵斥:“这都来来回回议了快半天了,难道还没想到一个办法?”
僧官杨才照自从杨氏一族被高氏排挤出去之后,便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的崇圣寺求了一个‘粉团侍郎’的虚位官职,段氏是宽容的,段思平称帝之后都没为难杨干贞,所以这些年对于段氏的不杀之恩是铭记于心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恰恰是站在段氏这边替他们在说话,况且宗教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