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风华-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落一场空。

    而梁、蔡、童三人,毫无疑问,可以压制住那条贪蛇。

    吕天荣叫价之后,又过了片刻,秦梓第二次叫价:“八万!”

一七九、心眼是怎么长的() 
秦梓说到八万贯时,呼吸也稍稍急促了点。

    这可不是八万钱,而是八万贯!

    “九万!”石轩略一犹豫,开口说道。

    他还起身,向着秦梓作了一个揖,秦梓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叫下去。

    论财力,梁师成应当比蔡京还富些,但是两浙是蔡京老巢,他虽是闽人,可是父母都葬在杭州,故此,蔡京对这块肥肉肯定是势在必得。

    接下来的两湖路、江南路,这两处地方近些年来成了鱼米之乡,但是仍然不算经济繁华之地,故此两路中,两湖以三万贯定锤,而两江则是四万贯。

    如此一一下来,等到了京畿路时,又出了第二个天价八万贯。

    听着一个个以万贯计的数字出来,苗仲先脸上的神情很是古怪。

    周傥一直在等着他起身捣乱,结果这厮始终老老实实坐着,竟然是一言不发。只是面色忽青忽红,目光闪动不已,有时露出贪婪之色,有时则显得有些痛苦。

    仿佛是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一般,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

    其实叫价看似激烈,实际上还是有些底线的,各方人士私下都有接触,都知道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不该争。

    比如说蔡京将两浙视为自己的基本盘,众人哪怕再垂涎两浙的富庶与港口外贸之利,这时也忍了下来。

    只不过到了秦凤路和永兴军路时,现场出现了冷场。

    所有人都知道,大宋将会对西夏用兵,故此,秦凤路、永兴军路,很有可能会成为战场。没准等到棉布大兴之时,这边已经打得一团糟,那样的话,棉布可能在这两路无利可图。

    哪怕有边境榷市,可真打起来,榷市就不能带来利益,只能带来风险了。

    周铨见众人都不出声,唯有童贯的代表吕天荣,有气无力地举起手:“五千贯。”

    五千贯就是秦凤、永兴军两路合在一起的底价,周铨想到童贯那厮的脸,嘴角浮起一丝嘲讽的笑意,他可不准备让这厮这么得意。

    “咳咳,还有加价的么,诸位,秦凤、永兴两路,若是对西贼用兵,总不能让西军将士穿着单衣去……”

    “一万贯!”

    “两万贯!”

    得了周铨提醒,周围诸人恍然大悟,顿时跳起,纷纷叫价。

    特别是高俅派来的代表,更是连袖子都捋了起来。高俅可也是在西军里浑过资历的,自然知道西军的虚实!

    大实号称八十万禁军,实际上如今真正勉强满额的,恐怕只有征战不休的西军。

    细算起来,西军应该还有三十万,若真要征西夏,朝廷还不得将给这些丘八的赏赐发足来,至少征衣总得备好吧。各军将门,也不能让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穿得破破烂烂去送死,总得置上一两套新衣吧。得了功赏的将士们,总不能让自己婆姨孩儿在家中受饿受冻,总得添上几件衣裳吧。

    只要棉布价格如周铨所说,不高于麻布,那么仅仅是这三十万西军,就足够赚大钱了。

    更何况还有那些附庸的胡狄部落,用棉布换他们的牛皮羊皮,换高原上的名贵药材,哪一样不能赚钱?

    转眼之间,价格叫到了三万,这个时候,吕天荣再也不是装出来的那模样了,他也捋起袖子:“四万贯……若谁出得价比这高,信不信西军一匹他的棉布都不买?”

    童贯在西军中有些影响力,但是若想让西军完全听他的,那就是笑话。只不过众人都一琢磨,这其中虽然有大利,可还得和西军将门分润,又须各方打点,真正到手的,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多。

    既是如此,倒不如让给童贯,反正童贯出了这笔钱之后,接下来的几处宝地,他就未必还能出手争夺了。

    此时众人都活络起来,再看周铨,个个眼睛里闪动着钦佩。

    这厮的心眼是怎么长的,那孟、申二人下手两广路,肯定是他的主意,两广路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他能想到广州的番商,而秦凤路这注定要打仗的地方,他能想到西军。

    无论是什么地方,他总能想出赚钱的方法!

    眼见剩余的地方越来越少,若不想着凑到人屋檐下讨食,总得自己也拿下一两路才好。因此接下来的争夺越发激烈,甚至连河东路这样的地方,也被叫出了四万贯的高价。

    最后压轴的,就是京东两路。

    众人都明白,周铨先在海州推广棉花种植,那么京东两路、淮南两路,距离海州最近,所以以后棉布的成本,这两路应当是最低的。

    成本越低,就意味着越大的利润,而且这两地方原本就人口繁茂、城市众多,更还有海贸港口,可以通往高丽、日本甚至是辽国。

    故此它们的争夺将会非常激烈,象开始淮南两路,竟然出现了十万贯的高价,甚至胜过了京畿。

    “最后是京东两路,诸位,底价是五千贯,每五百贯一加价……”

    “十万贯!”

    周铨话还没有落,就有人大叫起来。

    众人都惊住了,这一开口就十万贯,分明是不给旁人余地,是谁胆子这么大?

    他们纷纷回头望去,苗仲先尴尬地咳了一声:“下官……本官只是活跃……活跃一下气氛,本官并无资格叫价。”

    周铨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苗仲先竟然向他拱了拱手,表示自己是无意之举。

    但苗仲先内心深处却是知道,自己根本不是无意,而是真想啊。

    他对周铨的能力,是毫不怀疑的,在朝廷之中,他的靠山是何执中,而何执中对周铨的评价相当高,认为他比古之陶朱、管仲,都要胜过不少。

    陶朱公据说就是范蠡,和管仲一样,可都是曾经执掌一国之政的人物。而且两人都会赚钱,同样重商。

    何执中甚至曾叹息说,如果周铨愿意拿出三年时间去苦读,得一个进士出身,那么三十岁之前,周铨就可以因功进入政堂,成为大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执政之一。

    若真如此……

    哪怕周铨只是在政坛上活跃到六十岁,他也能影响大宋政坛决策三十年之久,这样的一棵未来参头大树,若能及早抱上,何愁富贵?

    只不过周铨不读书,所以苗仲先还能用一种读书人的优越心态面对他,甚至敢想着伸一伸手,从周铨那儿得到些好处。上回他来,要给龙川别业的学堂找大儒当老师,便是伸手,想要将自己的利益与周铨绑在一起。结果却触了周铨逆鳞,双方几乎翻脸。

    那之后,苗仲先冷静下来,便想明白了因果。

    周铨这龙川别业,分明是在培养他自己的弟子门人,就象当初王安石兴新学,为自己的改革培养人才一样。

    既然如此,如何能容许别人伸手?

    意识到这一点,苗仲先就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好在这错误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所以今日,他才来此,一是现场观察一下,周铨究竟准备做什么,二来则是看有没有机会化解与周铨的不快。

    但他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贪财,不是一般贪,而是非常贪,故此才能做出砸碎黄楼赋碑的这种事情来,这可是连文人的面子都不要了。

    他将自己的名声都抵进去,也不过是赚个十万二十万贯的,并且是一锤子买卖,当他手中的拓文卖光之后,便再无门路。可周铨,只是画了个饼,连八字都没有一撇的棉布还只是棉花种子,他就能卖出数十万贯来!

    众人都不是傻子,相反,来到这里的京师诸位,都是大宋人精的代表。没有大好处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做,也就是说,这棉布今后赚大钱是必定的了。

    苗仲先的毛病就是见不得黄灿灿的铜钱,一想到这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在自己面前,他就有些心痒难捺,当其余地方的专销权都已竞出,唯剩京东两路时,他忍不住倾己所有,喊出了一个高价。

    一喊出后,他就意识到不对了。

    且不说他有没有资格喊价,也不说他一个文官这样做是否会受到弹劾,单就实力来讲,凭借他一个区区知州,想与这里面的人去争?

    那是找死!

    苗仲先好钱,为钱可以不要脸,却不能不要命。故此他又打了个哈哈,将事情遮掩过去。

    只不过他开了这口,后边众人再喊价,也不好喊是太低了。

    当周铨手中之锤落下时,京东两路也出现了今日的最高价,十五万贯。

    这是由三家联合起来共同竞下的资格,单独任何一家,拿出十五万贯来都有些吃力,可是联合起来就相当轻松。

    苗仲先估计了一下,这一次十年专销权,周铨手中就得到了八十万贯!

    他倒吸了口冷气,这可不是小钱,八十万贯……能做许多事情。

    “按咱们此前所约,凡是购得专销权者,可派出一人为代表,此人称为董事,咱们一共是十二位董事,再加上榷城代表,一共是十三人,共同监督棉布商会之事。商会重要举措,开支五千贯以上者,皆须得这十三位董事同意……”

    “若有人不同意当如何是好?”立刻有人问道。

    “一般事务,少数服从多数,董事公议,赞同者居多则可;重大事务,须得绝对多数,十三位中,须九人同意方可过!”周铨道。

    众人的瞳孔都是一缩,也就是说,在这商会之中,无论是官家派出的榷城代表,还是捡了两广路便宜的孟、申二人代表,权力都是相同!

一八零、土豪,和我做朋友吧() 
天子派出的代表,与他们背后的权贵、富豪派出的代表,权力完全相同!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削弱了天子的权威,增加了朝臣的权利。

    宋太宗赵匡义志大才疏,弄了些小伎俩,试图强化皇权弱化君权,但是,他的政治手段,也只是比他的军事才能略强一点。他在成功地削弱了武臣之权的同时,却强化了文臣之权。

    所以有天子与士大夫治天下之语,也所以有包拯往宋仁宗脸上喷口水、富弼甚至威胁皇帝“伊尹之事臣能为之”。

    虽然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并没有李唐之时那么尖锐,但皇权与文臣权力之间的矛盾,却是丝毫不逊色于李唐。

    此次大会,并没有赵佶的代表来此,虽然给他留了一个董事位,可实际上,只给予和别的董事相同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限制了君权。

    在场众人,有不少就是依附于君权之上的,比如说那些太监们派来的代表。

    但是,在商会这一点上,众人的利益又是一致,不希望君权太强,失去平衡之道。

    故此虽然人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却没有一个人开口。

    话到此时,事已尽矣,众人开始盘算着这八十万贯钱的用途来。

    八十万贯,按照最初众人同意的事项,其中百分之十五,也就是十二万贯,是给周铨个人的,专门用来购置他的全套棉纺技术。看起来十余万贯不少,但真正平摊到各家身上,不过万贯罢了,众人都觉是不算什么。

    剩余的六十余万贯,用于启动棉花大规模种植这个项目,也是足够了。

    海州准备种上十万亩棉花,算起来就是每亩可以补贴六贯,种粮食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这样收获的。

    实际上周铨估计,每亩有一贯补贴,就足够用了。

    想到这一点的,不只是周铨,众人都想到,但周铨对此也有所解释:一年一贯补贴,可众人购得的是十年专销权,也就是说,这些补贴的钱是要分摊到十年之中。

    以此算来,每年每亩就是六百文,这就显得比较平均。

    众人都明白,不可能每年每亩六百文,只要两年功夫,那些种棉的百姓获得实利,棉花收益胜过种粮收益,毫无疑问,整个海州,乃至临近州府,都会蜂拥而上,广种棉花。

    到那时,补贴就完全可以取消,甚至还可以将棉花的收购价格给压下来。

    可惜的是,为了避免震动过大、阻力过多,一开始周铨只在海州推广棉花种植,否则利用众人背后靠山的权势,在整整一路推广棉花种植也不算什么难事。

    有人甚至向周铨提出过这建议,但被周铨否决了,原因很简单,说是怕防止意外,至于损失过大,伤害百姓,招来反对之声。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原因,实际上的原因,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若是规模太大,就非现在的他所能控制,那么只会给别人做嫁衣。

    这些来人自然不会随身携带数万甚至十万贯钱,在众人签订契约之后,接下来就是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