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指的是粮草问题吧!”
封旻指了指脚下,叹息道,“不仅仅如此,我说的是立锥之地,恐怕主公是不打算回幽州了吧!”
“就知道瞒不过先生。”
封旻虽不善于军事,但分析问题却非常透彻,总是能看到问题的关键处。刘和点了点头,也不隐瞒,坦言道:“先生说的没错,幽州对我来说就是死地,我必须得找一个更好的立锥之地。”
封旻笑了笑,目光又望向列阵的士兵,徐徐道,“虽然我不知道主公为何这样认为,但多一处根基总没有错误,不知主公何时去见袁术。”
刘和心中有些感慨,其实冥冥中的天意不仅仅是自己掌握全军,而是自己的到来。老天早已注定,大汉的命运将被改写。
想到这,刘和微微笑道:“明天吧!此时已在不宜迟。”
这时正好桓彪快步走来,低声禀报道,“主公,有个人还没死!”
刘和思忖了片刻道,“尽可能的抢救过来,将来可能还有用。”
……
“咚”,“咚”,“咚”……
下蔡城中震天的鼓声惊醒了这座死气沉沉的古城,一轮朝阳冉冉从东方升起,光芒万丈,破旧迎新,带来了新的一天。
在下蔡城北的一座巨宅内,一名头戴金冠、锦衣玉带、腰系紫绶金印的中年男子缓缓走进后院,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一半光明、一半晦暗。。
他身长八尺,身体修长,面白美髯,狭长的双眼中,不时地透出一丝厉芒,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又不失威严的感觉。
他便是刘和在酒宴上见过面的后将军袁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长子,拥有十余万带甲士、纵横荆、豫、扬三州的一方诸侯。
袁术这段时间因为孙坚的缘故,他心情不是很好,孙坚不但是他名义上的盟友,更是他最得力的手下。
上个月拿下下蔡城后,袁术为了鼓舞士气,一举攻下九江,特意举家迁到下蔡,坐镇前线。不想孙坚被袁术杀死的消息,却紧跟着就传了过来,使得袁术极为被动。
孙坚之死不但使得袁术的兵力损失惨重,连借孙坚之名收在麾下的豫州,其所辖的很多郡国也变得不稳起来。尤其是孙坚留下的的旧部,嚷嚷着要找袁术报仇,令袁术心情十分烦躁。
加上下蔡城下的惨败以及后方肆虐的黄巾,这段时间,袁军上下都在一片混乱中度过。袁术也顾不上再接再厉,攻打寿春了,整天埋在书房里。就连后将军府的谋士们也消停了很多,不再打幽州军的主意。
但袁术还是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一早起来,他便听说来嫡子袁耀那边闹了起来,心情不由得变得更糟糕起来。但作为自己唯一的嫡子,他还是打算过来看看。
袁术负手走下台阶,穿过一条精致的卵石小路,来到一座小院前。小院前是一片不大的小校场,场中弓马兵器,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袁术走到近前时前,一员披甲挂弓的大将正在教一个八九岁的孩子骑射,他抬头看见袁术,吓了一跳,连忙滚落下马,单膝跪地道:“末将张勋,拜见主公!”
这位大将就是袁术帐下与桥蕤齐名的头号大将张勋,虽然无论武艺还是谋略,张勋都比桥蕤差了不止一筹,但他这个人却极为擅长揣摩袁术的心思,可谓是简在帝心。
比如这次,听说袁耀想要习武,他连军中的军务也不顾了,亲自过来教袁耀习武。虽然落在袁术眼里可能被认为不务正业,但在张勋看来,袁术的好感比袁术的看法更重要。
袁术是一个感性胜过理智的人,因此他常常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比如现在,袁术明明忙得焦头乱额,却因为儿子的一点小事,便将手上的军务全都丢给了手下的谋士,不管不顾的跑了过来。
“耀儿,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好点了吗?”袁术关切地问道。袁术此人虽然算不上是一个明君,却是一个难得的慈父
张勋身后的小孩儿像一个小大人的一样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阿翁,耀儿还等着替您上阵杀敌呢,怎么会不好!”
“胡闹!前一阵刚落马受伤,不好好修养,上什么阵,杀什么敌?”
袁耀的话好像勾起了袁术,某些不好的联想,使得他忍不住怒斥道。
“我的伤早就好了,不信您问问张将军,刚刚夸我武艺出众呢!”
“行了,你现在还小,等你大了自有你上阵杀敌的机会!来人,还不快将公子带走”
“诺。”
旁边侍奉的奴仆闻言赶紧上前将袁耀拉走,袁耀嘟囔着嘴,只能三步一回头的走进屋内。
袁术望着小儿的背影走远,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虽然儿子愿为自己分忧解难,自己也很高兴,但他的自负全让他感到不舒服。什么时候自己这个堂堂后将军,需要轮到依靠一个小孩了?哪怕是没有此意也不行!
本来就有一连串坏消息传来,虽然在他看来只是一时小挫,但自己如日中天的势头确实被打断了。这段时间他受挫连连,九江未平,后方也有不稳的迹象,一个应对不当,倾巢之祸就在眼前。
袁术在这沉思问题,自然就将张勋撇在了一边。张勋不由得诚惶诚恐,以为拍马屁拍在马脚上了,想要挽回一下,却又不敢开口打扰,只能满头冷汗的站在一旁。
正好这时有一书佐前来禀报事情,解了他当前的困境。
“启禀将军,侍中刘和来了,正在客堂里等候。”
袁术脸上露出一丝不出所料的笑意,就仿佛他知道刘和一定会来一样,点点头,起身欲走,这时,书佐犹豫一下,又道:“同来的还有司徒袁滂之子袁涣!”
袁涣,自曜卿,陈国扶乐人,司徒袁滂之子。陈国国相任命袁涣担任功曹之职,后来又举荐给公府,在官吏考核中获得较高的等级,授官谯县县令,未去上任。
眼见豫州即将大乱,他想举家迁往江淮,不料被却被袁术所截。
袁术对他很是看重。一方面敬重他的才学品德,一方面却是想借助其及其父的声望,扭转当前不利的局势。
所以尽管杨弘等人对他很是排斥,袁涣也不愿投在袁术的麾下,袁术依然时常拜访他。袁术常常跟他讨论天下大势,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
小宏先生袁宏曾经这样评价过袁涣:“其人温雅,器识纯素。贞而不谅,通而能固。恂恂德心,汪汪轨度。志成弱冠,道敷岁暮。仁者必勇,德亦有言。虽遇履虎,神气恬然。行不修饰,名迹无愆。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如今袁术听闻他主动前来自己府中,自然是喜出望外,“他在哪里,带我去看看他。”
“刘侍中好像和袁先生同来,听说是在府前遇到了。”
袁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准备跨出院子时,脚步突然停住了,他沉吟一下道,“张将军,你也来吧!”
说完负手而去。
张勋闻言大喜,快步追上,犹豫了一下道,“主公,末将有一言。”
张勋年约三十岁,身材魁梧,肩膀宽阔,两臂结实有力,举止间豪迈不羁,典型的武夫。但他三角形的眼睛,高而挺直的鹰勾鼻使他显得阴险奸诈,不时冒出的坏水,又使他有了毒士的特点。
虽然他文不成武不就,可因为多次蒙对袁术的心思,反而给袁术留下了文武双全的印象。
“说吧。”
“末将建议,主公最好不要见刘和。”
第46章 曳裾王门不称臣()
“主公,能否听属下一言?”
属下的第一次进言,作为主公,袁术的自然得给他几分面子。于是袁术点了点头,笑着说“久闻曜卿多智,我今日正想听听曜卿的高见。”
袁涣本来是被迫无奈才投入袁术麾下的,但是有一点他很明白,既然已经这样做了,他就得做好。今天新入袁术帐下,他的显露一下自己的本事给袁术留一个好的印象,也可以顺手帮刘和一下,。
于是站起身向袁术行一礼,又向刘和点点头,这才不慌不忙道,“我认为刘侍中现在最迫切需求的并不是什么粮草,而是一块立足之地。”
“哦,这是何意?”
“刘侍中仁义宽厚,手下收拢了上万的流民,若没有稳定的后勤来源,哪怕主公给他再多的粮草,也只能满足他的一时所需,不是长久之策。”
袁涣果然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刘和知道自己无论是武艺还是智谋,在汉末群雄中都只能算一般,所以他极力模仿刘备,想要获得一份仁义无双的美名。因此他赶到下蔡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努力的帮袁术攻城,而是收拢战乱造成的流民,展示自己的仁义善良,对于此事封旻也是极力赞成。
所以即使刘和失踪了,封旻依旧力排众议,救济流民。在周昂弃城之后,投靠刘和的流民剧增,一下子超过了万人,致使可用一月的粮草不过十余天便消耗殆尽。
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今日袁涣暗助,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刘和一下子明白了袁术的目的:你刘和想要获得一个好的名声,好,没问题,但是要粮草,我也没有!但我可以给你最想要的东西,但需要看看你能拿出什么条件。
刘和暗叹一声,自己还是太嫩了!自己想要什么人家袁术早就知道了,袁术能做到一方诸侯,自然见识高远,偏偏自己受到了后世的影响,不知不觉中把他低估了。人家哪里是演双簧,人家是等着自己开价呢!
刘和本来来想以带军离开相要挟,令袁术给自己一块地盘,自己则以佣兵的形式帮他打仗。可如今既已说开了,自己只能另想办法了。
刘和微微欠身道:“如今和的麾下有上万流民,饥寒交迫,欲投靠后将军,不知后将军可能容纳?”
刘和说得很坦然,也很隐晦。刘和只说上万流民,却不说自己及麾下的数千将士,就是暗示袁术,自己可以投靠他,又不想确立军君臣的名义。
不等袁术开口,张勋脸色大变,急道:“主公不可,若是刘侍带军中来投也就罢了,要这上万流民又有何用?只是徒耗衣食罢了!“
刘和垂下眼睑,端坐不语,也不反驳。如今条件已经开出来,这是自己的底线,相信袁术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正所谓“曳裾王门不称臣”。自己以后想要在袁术治下混日子,自然离不开袁术的支持,因此他必须臣服与袁术。但是真的他和袁术绑在一起又绝不可能,所以刘和打算间接地归顺袁术,但绝不称臣,定下名分!
现在今非昔比,幽州的大军如今已牢牢掌握在了刘和的手中,主动权在己。若是不能谈拢,刘和宁愿带着军队和流民离开袁术,另谋生路。
袁术也不答话,只是闭目思考。
这时,袁涣在一旁再次问道:“主公,能否再听属下一言?”
袁术笑着点点头,鼓励的看着他道,“不知曜卿还有何高见?”
袁涣微微欠身道,“有道是无功不受禄。主公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划出一县治地,给刘侍中安排流民。否则主公的帐下的文武和治下良民都不会答应,这一点刘侍中应该明白吧!”
刘和点了点头,知道袁涣这是暗示自己,袁术最多只能给自己一县之地,且不会是他自己下辖的城池,这应该是袁术的心里底线。这袁涣揣摩人心的能力真是厉害啊!
不等刘和开口,袁涣便笑道,“现在正有一个好机会。周贼无道,其所辖诸县良民祈盼王师久矣!刘侍中若能立下大功,主公哪怕是将合肥送给侍中,他人也不能置喙分毫!”
“这袁涣真是厉害!”刘和不由得再次暗叹,他没想到袁涣竟将最合适的地盘都给自己选好了,还都在双方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首先对刘和来说,自己必须要达到的三个要求都满足了。
其一,名分问题。若刘和得到合肥,袁术得到九江,自己就是他名义上的属下,又不用明确君臣之份,双方都可以接受。
其二,流民问题。合肥就在巢湖之旁,有大片既荒芜又肥沃的土地等待开垦,到时不要说养活一万流民,就是十万流民也不成问题。
最后,发展问题。不是说有了地盘就能养活手下了,哪怕及时开垦出良田,种上了五谷,在收获之前也都是要吃饭的。
按袁术的意思,以后是不能指望他了,那这些粮草从何处可得?这只能能靠手中的城池和攻掠所得了。在九江除了寿春还有比合肥更富庶的城池了吗?没有!恐怕整个扬州恐怕也再找不出几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