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⒍薜嘏獭⑷蕹济瘛⑺奈尥庠⑽逦廾帧O衷谙胍幌耄谷幌裎醇叭豕诘纳倌暌谎咀乓磺蝗妊愠隼戳耍久欢嗫悸呛蠊】梢敲挥心且磺蝗妊衷谥慌乱丫晃罕彼懒耍∧睦锘褂谢嶙秸馔豕铮慷缃瘢跎先妊性诜瘢浚 �

    刘寻一愣,品味出了他话中的意思,精神不觉为之一振!笑道:“昔日孤身无一物,敢叫日月换新天!今时坐拥八郡之地,且有南蛮外援、东吴盟友,岂能连往日的胆气都没有?!不就是区区的根基薄弱、士族不支持、邓艾攻伐吗?多大的事儿?有什么好忧虑的?待孤王复国成功,建立盛世。根基自然就厚了,那帮子士族也会乖乖的跪伏在孤王面前!”

    吴济抚掌大笑:“正是此理,王上圣明!”

    刘寻忽然灵机一动,道:“既然士族看不上咱们,不愿意让族中人才来南汉政权出仕,那孤王就建立招贤馆!广招天下寒门学子来我南汉!使天下寒门英才,尽如吾彀中!如何?”

    吴济眼前一亮,拱手道:“王上有如此气魄,南汉之幸也!”

    第三更奉送。

    (本章完)

第70章 写《陈情表》的李密() 
建立招贤馆,不是什么难以想到的事。但是直到刘寻自己提出来,吴济等人才敢赞叹。

    那是因为,建立招贤馆,等同于说南汉不再恳求各大士族的人才出仕,宁可自己找寒门中的游兵散勇!不说是跟士族决裂,也是表明半决裂、闹僵了!所以,建立招贤馆是需要极大魄力的!

    历史上极少有人敢公开建立招贤馆,也就战国时燕国的燕昭王、汉高祖刘邦和曹操等人而已。

    眼下吴济、魏续等人欢喜,霍戈就面有隐忧,显然对刘寻跟士族闹僵的做法不看好,认为该去再求求士族的。就像刘备那样,带着礼物,三顾茅庐,站在房子外面躬身等候……

    可是现在刘寻面有欢喜,霍戈也不好当场反驳他,只得沉默,想着以后有机会了再劝慰。

    接下来,刘寻又跟臣子们聊了去巴东郡支援罗宪的事,途经犍为郡救援卻正的事、立招贤馆的详细事宜等。说话之间,御宴做好了,刘寻就跟他们边吃边聊。

    一直聊了约一个时辰,饭早就吃好了,盘子也收拾下去了。刘寻才和臣子们确定好南汉下一步各方面的发展计划。

    吴济等人告退。

    刘寻也要休息了。上午回来,到现在都大概下午一两点了,一直在操劳。还是赶紧休息休息,等到晚上朝议的时候,又要干活了!

    南汉政权建立的这十几天,倒有些忠心的臣子赶到了新兴王宫所在的滇城,想要觐见刘寻。有的忠臣自己事忙,赶不过来,也派了使者。另有,南汉通告天下的文书中提到了希望蜀汉各忠义之士都来投奔南汉,倒也吸引了一些人才过来,需要刘寻安排职位,算是一件喜事。不过这个需要私下里接见。

    蜀汉景耀六年,五月七日,下午酉时,新兴王宫。南汉的首次非正规朝议开始!

    朝议的人数变多了。新增了临时赶过来的牂柯郡太守长忌、兴古郡都尉张护雄和他的弟弟张瑛等人。还有南蛮的大虎、大熊两个。以及一些使者。

    滇城新兴王宫初建,还只有宫女没有太监。

    所以朝议开始时,是原先京都城里新兴王府的李老管家在王座旁高声喊道:“朝议开始,有事启奏!”

    李老管家六十多岁了,胖乎乎的。先后伺候了刘备、刘禅、刘寻三代主子,经验老道,忠心耿耿,就是很老了,走路好像有点颤。

    刘锐首先出列,把南蛮归附南汉的事情说了一遍。数万大军随时可以调用的消息让整个小朝堂的人脸上都充满了笑容,虽然他们事先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只有一点有争议。那就是刘寻承诺事后给南蛮人和汉人相同的地位和待遇!

    这件事有点开历史之先河的味道,跟当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相似,颇有些惊世骇俗。

    当场就有人跳出来劝谏道:“王上,自古以来汉人才是上等人,周边蛮夷,皆是下等!岂能允许他们拥有和汉人同样的地位和身份?这有违祖制啊!还请王上收回成命!”

    他一边说一边还向霍戈使眼色,想要霍戈出来支持他。

    刘寻视之,乃是建宁郡丞周建。

    周建倒也是个忠心于蜀汉的臣子,奈何为人古板,固于儒家法度、祖宗礼法,不知变通。

    周建向霍戈使眼色,但是霍戈中午跟刘寻一块儿吃饭的时候,被刘寻苦口婆心的给劝住了。刘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费了一番口舌终于让霍戈对此事暂时保持了沉默。

    霍戈保持沉默不说话,只有几个小官出来,附议周建的提议,给他增加点气势。

    但是刘寻丝毫不为所动:“此事孤王已经决定,无须再议!”

    周建急道:“祖宗法制……”

    “好了”刘寻开口道:“祖宗法制是用来管理祖宗基业的。如今祖宗基业都要没了,你还用祖宗法制来管理什么呢?如今南汉政权危急,先讨论如何应对眼前局势、使我南汉得以保存。此事以后再议!”

    周建等人无奈,想到南汉政权确实危急,只好暂时退下。但是刘寻知道,一旦情势稳定,有了机会,这些固守礼法的家伙还是会出来坚决的反对这件事的!

    不过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随后匆匆赶来的牂柯太守长忌出列,拜见刘寻。然后先是把刘寻竖旗起兵、继续对抗曹魏的行为大肆夸赞了一遍。然后报告说,他主政的牂柯郡愿意全力支持刘寻。郡内几个对刘寻不满的官员已经被清理出去了,现在牂柯郡郡兵加县兵共约八千人,随时等候王上调遣!还有其余粮草、物资,也将全力支持南汉政权!

    刘寻大喜,终于又来了一个蜀汉死忠了!就说偌大蜀汉,怎么可能连几个死忠臣子都没有?虽然这个长忌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名声,但是支持自己就是好官啊!

    刘寻夸赞道:“长太守忠于汉室、能力出众,实在是我大汉不可多得的良臣!孤王十分满意,待南汉稳定下来,当封关内侯!”

    长忌大喜!刘寻这是在向他保证,等我登基,就封你为候!

    侯爵是爵位,跟官位不同。官位可能干上几年,就离开了。爵位可以世袭!自己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只要大汉不灭,爵位永远有效!想当年,关羽那么大功劳,也只被封为汉寿亭侯。可见爵位的珍惜!所以虽然关内侯是侯爵中最低级的,长忌也是欣喜非常。

    长忌对刘寻一拜到底:“谢王上隆恩!长忌必然以死报国!”

    刘寻点头。

    随后兴古郡都尉张护雄与其弟张瑛也出列,对刘寻拜道:“见过王上!”

    然后张护雄自荐道:“王上,听闻邓艾派遣大将胡烈正在攻打犍为郡。末将在兴古郡并无战事,因此和弟弟带了六千无当飞军,希望能够驰援犍为郡,御敌于国门之外!”

    刘寻再次大喜!张护雄两人虽然在历史上没什么名声,可是无当飞军好像在历史上还是有那么点儿名声的。这说明是精兵啊!记得无当飞军的创立者是蜀汉的一名开国将领,叫张什么来着?眼前两个人应该是他们的儿子。

    刘寻喜道:“二位将军忠肝义胆、勇猛无双,今能来此,孤王十分高兴!犍为郡抵挡胡烈大军,孤王也很是担心失守,二位将军来的正是时候!对了,张护雄,你弟弟现在身居何职?”

    张护雄答:“愚弟现在在末将军中做个都伯。”

    刘寻道:“屈才了。张瑛,孤王封你为灭胡校尉,和你兄长共同去驰援犍为郡,你可愿意?”

    却是要用官位笼络人心了,反正刘寻是王上,地位高,封官不要钱!

    张瑛心中一喜,对着刘寻拜道:“末将愿意!”

    蜀汉景耀六年,既公元263年。

    酉时,相当于晚上七点到九点。

    另外感谢书友“支持牛牛”、书友“KingofBlade”、“书友1936489912”、“书友1017297061”等人的打赏,以及各位书友的推荐票支持,今天继续三更!

    (本章完)

第71章 邓艾之死!() 
刘寻给张瑛封了官,可是并没有多余的军队给他指挥。他和他哥哥还是共同统领那六千无当飞军。

    好在张瑛在无当飞军里呆惯了,真让他去统领其他次一级的郡县兵,还真不习惯。所以也不在意。

    之后有一些地方官的使者出列,向刘寻报告当地的情况。还有他们长官的亲笔奏折。

    能派使者过来的地方官,多少对蜀汉都有些忠心。刘寻听着他们的报告,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

    卻正也派了一名使者过来,告诉刘寻,他在了解到胡烈率领三万大军过来后,知道保不住前面几座县城,就把所有的兵员、物资,以及尽可能多的百姓提前迁徙的僰道城了。现在僰道城有大军八千,物资足够用三个月。他一定可以守住僰道城,为王上保下一个安稳的后方!

    刘寻听的连连点头。末了,拿出新兴王大印,给卻正加封了一个王宫录事参军的职位!

    录事参军,是一军统帅的副官。卻正身为王宫的录事参军,就是刘寻的副官!可以在刘寻不在时,在不违反刘寻布置的情况下,调动南汉全境的小股军队!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充分显示了刘寻对他的信任!

    王宫长吏和王宫录事参军联合起来,在刘寻不在的情况,就可以行使王宫的基本大权!也就是掌握了南汉政权的基本运行权!这充分说明,刘寻有心推吴济和卻正两人上位,让两人成为南汉政权举足轻重的大臣!

    至于原因嘛,当然是不想看着镇南将军霍戈一家独大,主弱臣强。所以有意识地推两人上位,以便和霍戈形成三足鼎立的情况,最终集权于刘寻!

    卻正的使者跪下叩谢恩典,然后就退下站好了。

    随后,刘寻又宣布建立招贤馆,并且让吴济兼任馆长。

    这都是中午商量好的。

    下方突然得到消息的一堆臣子觉得刘寻太鲁莽了些。可是眼下士族都看不上南汉政权却是真的,建立招贤馆虽然有些出乎各臣子的意料,但也只是小小的惊讶一下。因此这件事并没有像给予南蛮人和汉人相同的地位那样,引起许多人的反对。

    最后,刘寻又对南汉这些天来发生的大小事务进行了安排,其实也都是中午跟霍戈他们商量好的,现在只是吩咐下去罢了。

    整整经历了一个多时辰,到大概夜里十点的时候,朝议才结束。皇宫正殿里的各大小官员、各地方官使者才纷纷回自己家或者临时住处去。刘寻也终于可以伸个懒腰,关上王宫的大门,跟侧妃和一众宫女们睡个好觉了!

    当然,累了这么一天。就算宫女们个个姿色上等,又精于歌舞,搁在现代就是女神,刘寻也没有心思去采撷她们了。只是让郭紫驭和萤火为自己沐浴一番,便歇息了。

    睡之前,刘寻看着一个个白嫩嫩的宫女,发誓等以后坐稳皇位了,一定一天采撷十个!

    ……

    一夜安眠,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了才醒来。还好现在的南汉并没有正式的早朝,要不然连稍微睡个懒觉都不行了。

    刘寻醒来后,在一众宫女的服侍下,刷牙洗脸、穿戴衣物。然后御膳房就送来了足足十八个菜的早膳!

    刘寻一边喝着顶级御米熬的粥、大口吃着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一边下令以后御膳房不准一顿饭就做这么多菜了!真是浪费!

    所以刘寻干脆拉着侍立在一旁的郭紫驭和萤火,让她们一起坐下来吃饭,免得太浪费。为此还得把大门给关上,因为她们两个地位低微,按照礼制只能在一旁站着,或者喂刘寻吃饭。要是让古板的臣子看见她们两个跟刘寻一起坐着吃饭,少不了又是一顿烦死人的劝谏!

    跟两大美女一起吃完饭,享受着她们的捏肩膀捶腿,刘寻立马就要投入今天的工作。

    工作多得很,任何一样决策,只要决定了,就要安排一堆人、调集各种物资去做好各个方面。可是安排人和调集物资又会涉及到其他方面!何况无论是开始还是结尾还是中间,只要出了大些的事,都要刘寻拍板决定。比如说……供那些地方官及其使者来滇城觐见的驿馆还没扩建好,招贤馆又要开始建立了。

    嗯,王宫还是一个各方面都不完善的王宫,属官的数量和种类都没齐全。还有,那些过来投奔自己的人也该接见接见了……

    百废待兴啊!刘寻努力工作。工作到一半,郡丞周建带着几个投奔者过来了。这是刘寻刚刚下的接见命令。

    刘寻宣他们几个进殿,打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