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蟪家坏渡绷吮懔耸拢【髂兀克皇潜患槌济杀瘟硕选<槌妓懒耍故且桓鑫薰嫉暮镁鳌�
比如战国时期,最想变法图强的当然是各国君主。但是主持变法的,一直都是某位大臣!变法成功了,君主占的功劳最大;变法失败了,把大臣一杀了事!
再比如宋钦宗时期,看似秦桧杀岳飞,其实最想杀岳飞的肯定是宋钦宗!为何?因为上一代皇帝被金国俘虏,还在金国活着呢!要是岳飞灭了金国,把老皇帝迎回来了,皇位该给谁?谁才是正宗的皇帝?为了皇位,宋钦宗当然杀掉岳飞!可是他不会亲自动手,那会让他有遗臭万年。他有心腹大臣秦桧,主动挑事,为皇帝完成心愿!这样,遗臭万年的就是秦桧了!就算当时杀岳飞失败,被岳飞逼宫,也可以把秦桧一杀了之,他就是一个被蒙蔽的皇帝罢了……
事实上,除了傀儡皇帝,没有一个皇帝会真的被奸臣迷惑!汉灵帝的十常侍,刘禅的黄皓,乾隆帝的和还撬峭频角懊胬闯涞碧孀镅虻陌樟耍�
现在,刘寻要消灭门阀世家,当然不能自己亲自下场。否则身为堂堂君王,就太没有形象了!而且一旦失败,就彻底完蛋了!
现在,刘寻就是要把颜渊当做自己的晁错、十常侍,当然也是自己的商鞅、王安石,自己的挡箭牌!
而颜渊,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当然也可能想要高官厚禄,心甘情愿的成为刘寻手中的枪、身前的盾、万一失败后的替罪羊!
刘寻看颜渊的目光,立马就不一样了,那是一种看待心腹的眼光。刘寻笑道:“颜爱卿,眼下已是晚饭时间,便留下来陪孤王吃顿御宴吧。”
颜渊躬身道:“微臣不胜荣幸!”
颜渊自称微臣,而不再是草民。这就代表了这一对君臣已经完成了他们的暗中交易:我给你高官厚禄,给你实现理想的机会。你替我完成心愿,替我承担一切罪责!
第六章奉送
(本章完)
第125章 考核结果()
第二天是武试。
上午是个人勇武考核,不在王宫内,而是在军营校场内。
这次参加的人多了些,有五十一人。因为现在的读书人还讲究君子六艺,骑马射箭都是会的。所以大部分孝廉都重复参加了。
勇武考核先考各项基础本领。比如举石锁测试力气,对着箭靶子射箭考校射艺,耍一套剑法考核招式。
然后考实战能力。就是两个人上去捉对厮杀,看谁更厉害。
众考生先是对坐在主位、高高在上的刘寻叩拜完毕,然后开始考核。
就见王训先跑过去,拣了一个大大的石锁,看上去应该有三百斤。他蹲下身去,两手握紧石锁,胳膊上青筋暴露,猛然一用力,就把那石锁举了起来!
“好!”周围一片叫好声,纷纷鼓起掌来。
就见王训放下石锁,往一旁跑去。众人都以为他要去射箭了,没想到他跑到旁边一个更大的石锁前,弯腰起身,居然把这个石锁也举了起来!
这个石锁足有四百斤呀!真是一个大力士!刘寻很是惊讶,觉得论身体素质还是古代人的好。
然后王训又跑去射箭、骑马、舞枪,每一项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平!
也是,他爹是从牙门将一步步爬上来的蜀汉名将:王平。当年王平和马谡一起守街亭,应对十分得当。如果不是主将马谡突然犯了混,街亭也不至于失守。
相必王训从小就是在王平的严厉教导下成长的吧。
王训下来了,下一个兴冲冲跑上去的乃是向充。
向充也是将门子弟,他哥乃是向宠。就是诸葛亮《出师表》里面写的“将军向宠,性情淑均”的向宠。
向充跟王训一起过来的,出身也相似,看到王训出风头,心里面很痒痒。连忙跑上去,直接就来到那个四百斤的大石锁前,双手紧紧握住石锁,咬紧牙,瞪圆目,用尽力气,“嘿”地一声,就把它给举起来了!
举完后,向充志得意满的瞪了王训一眼,然后去进行其他项目。其他项目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
随后,一名名孝廉也上去进行考核。这些人虽然也学过君子六艺,但主要还是以读书为主。所以各项基本能力也就处在身体健康、较为熟练的水平,并不算多高超。力气最大的一个,也只是颤颤巍巍地举起了三百斤石锁,然后立刻就放下了。
一名孝廉下来后,突然上去了一个跳脱的野小子。
为什么说他是野小子呢?因为别人走上来,无论衣着还是行为,都遵循着大汉的礼仪。可是这家伙一点儿礼仪都没有,蹦跳着就上来了。
“粗鄙!”有一些人小声地不屑地表示。
刘寻查了查名单,知道他是被同乡百姓推举出来的,据说是勇武非常。而且名字非常的俗气,叫王富。
据说本来叫王富贵的。后来发现上等人都是取一个字的名,于是把贵字去掉,叫王富了。
王富走到摆放石锁的地方,先看了看那个四百斤的,摇了摇头,好像感觉不满。竟然转头走到旁边最大的那个石锁,五百斤的石锁面前!
“就不信你能举起来这个石锁!”王训和向充盯着王富说道。堂堂将门子弟,要是被别人比下去了,就太脸上无光了!
王富丝毫不在意周围人的议论,毫无礼仪地撸起了袖子。动作跟之前举石锁的人没什么大差别,只是没有瞪眼也没有咬牙,好像还没有出全力一样。
但是,那块最大的石锁却被他轻易地抬到胸前,然后双臂一用力,轻轻松松地举过头顶!
“居然真举过去了?”王训和向充瞪大了眼睛表示不相信。
毕竟他们是将门子弟。从小习武不说,而且吃的喝的都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这个王富一看就出身不高,顶多是村里的土财主出身,咋那么厉害呢?
其他孝廉也是吃了一惊,随后便嗤笑道:“粗野武夫而已,何足挂齿?”
随后,王富又去进行了其他项目的考核。骑马和射箭没有王训他们那么厉害,不过一套塑法倒是挥舞的让人眼花缭乱。
刘寻单独让人把他叫过来,问:“我观你力气非常之大,塑法也是很好,不知是哪里人士,师从何人?”
那王富见刘寻单独召见他,十分激动,跪地山呼万岁!
刘寻微微一笑,道:“孤王只是千岁而已,莫要叫错了。”
王富也开大嘴笑,大嗓门说道:“俺不管,反正你是俺们的王!”
旁边的武安家斥责道:“王上问你话呢?还不回答?”
那王富摸摸脑袋,道:“王上,俺是牂柯郡的人,是王庄的大财主!俺爹是大汉的老军,好像是个都伯。俺天天跟那些想抢东西的蛮夷打仗,可厉害了!俺还杀过好几个人。俺家里有……”
他说的语无伦次,乱七八糟。武安家实在看不下去,连忙出声道:“可以了。”
王富这才一脸无辜的住口。但刚住口,就小声嘟囔了一句:“你又不是王上,凭啥管俺?”
刘寻倒是觉得有趣,汉代的人十分讲究礼仪,不能像现代一样想干啥干啥。遇到个不讲究礼仪的人,反而觉得有趣。
“你还有啥想说的?孤王准许你说完。”刘寻笑道。
王富想了想,道:“俺有大本事能在战场上杀敌人,能杀好多好多敌人!不过俺爹说因为俺们家不是士族,没法领兵。俺突然听说王上您说父老乡亲的举荐也有用,俺就赶紧过来了。王上,俺可忠心大汉了,让俺把敌军都给打死吧!”
这个时候,刘寻通过回忆,发现历史上竟然有那么一点关于王富的记载!当然不是正史,而是野史。有野史记载,蜀汉灭亡后,一直稳定不下来。因为老有人想造反,恢复汉室!
其中,是在晋太祖司马炎登基几年以后来着。军士王富带兵造反,想要恢复汉室!可惜,因为他本就只是个低级军官,也没啥谋略,而且当时晋朝已经一统天下了。所以很快就失败了,自己也死了。
当时看到这段野史的时候,刘寻还觉得这个人傻:晋朝都一统天下了,你还恢复个屁的汉室呀?!
不过现在嘛,刘寻只觉得这种人来的越多越好!
刘寻便对王富笑道:“王爱卿放心,本王一定让你有机会带兵打敌人!”
“谢王上!”王富喜滋滋的再次跪下叩谢王恩。
(本章完)
第126章 都没想到:好坚决!()
王富之后,人已经很少了,很快就考核完毕。
接下来是捉对厮杀的武斗考核。这下子,那些孝廉的花架子本性暴露无遗。基本上没人能在王训的手上走过十个回合。
最后,向充跟他干上了,两个人乒乒乓乓打了半天也没分出输赢。
最后两人分开。王训赞叹道:“向兄的本领果然高强!”
向充略微得意的一笑,回赞道:“王兄的基础才真扎实!”
说罢,两人挑衅的看向那些孝廉,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粗鲁的声音响起来:“你们两个花架子,在这里相互夸赞有意思吗?”
两人的笑容顿时一凝,愤怒的看向声音的来源。只见是那个力气贼大贼大的王富!
“你说什么?!”两人一起愤怒道。
“我说你们俩练的是花架子啊。”王富平静的道,好像是在诉说一个不起眼的事实。
“有本事上来单挑!”两人同时说道。
“就你们两个?我能一起打!”王富牛气哄哄的说完,提着自己的马塑就冲上去了。
马塑?!两人看到他的武器,眼神凝重了起来。马塑可是战场上的第一长兵器!但是很难掌握,用好。
王富毫不客气,上来连招呼都不打。一塑向王训打去,王训连忙横枪阻挡。只感觉一股超大的力量涌来,把手掌震得发麻,连铁枪都要握不住了!
向充瞅准机会,一枪向王富刺去。却见王富塑尾一摆,打偏了他的枪头。向充同样感觉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枪身上传来,按照以前这野小子的力气真大!
三人又打了几个回合,最终王训二人骇然发现,这王富不仅力气巨大,而且塑法十分熟练,经验丰富。仅仅四五个回合后,两人便已经败落!
王富咧嘴笑道:“俺经常跟蛮夷厮杀,杀人也是常有的事儿。你们两个虽然把枪舞的熟练,可是一看就没上过几次战场,还想跟我打?”
二人心悦诚服:“原来王兄是经常上战场杀人的!我等心服口服。”
于是,这场武斗考核获得第一的,既不是那些世家孝廉,也不是这些世家子弟,而是土财主出身的王富!
下午考韬略。这一次,刘寻观察来观察去,也没找到一个作弊的。只能感叹汉代的考生真诚实。
韬略考完,这一场加了黜落法的孝廉扩大性考试便结束了。只等着刘寻公布最后的考核结果。
刘寻在宫中,也是正在忙着排名次。
由于刘寻要突出黜落法的威严,所以这一次被举荐的准孝廉们增多了一半,但朝廷,也就是刘寻通过、认可的人数,却一个都不能多!
另外,在录取的人数中,孝廉、招贤馆中人、百姓推举的人要各自占有一定的比例,才能把未来的官员分化开来,让朝廷掌控大权。
看起来有点像黑幕,带点儿潜规则。但其实,这不是看起来像,而是真真正正的潜规则!
谁考的好?谁考的不好?是刘寻需要的人才,不好也好。不是刘寻需要的人才,好也不好!
如眼前的这张试卷。是兴古郡山家的人写的。书法相当的漂亮,文采也是很棒。可是这政治立场不对呀!
比如说这一道应用题,问郡内出现了蝗灾,粮食减产率达到一半以上,该怎么解决民生问题?他居然答曰:让没有粮食的百姓都投效当地世家大族!把耕地贡献出来,获得大族的粮食赏赐!我靠!你这么一弄,来年百姓没有了耕地,要么租大族的耕地,成为佃农,要么直接成为大族的仆奴!国家的力量就衰弱了呀!
像这种准孝廉,就算你儒家经典背得再熟,填空题满分,解答题完美。也坚决不能要啊!
因为举孝廉占的人数很多,而且一直都是最主流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所以刘寻思考了半天决定,这次考取的人数中。孝廉应该占到一半,其他的两****占一半。
这已经是个天大的突破了!因为在之前,国家官员九成九来自孝廉!
第二天,在王宫外,孝廉考核的结果被公布出来。乃是写在一章巨大的榜单上,形式十分新颖。乃是刘寻故意做的,为以后的科举制做点铺垫。
榜单上写明了:文官考试�